把握“三性”,打造“三趣”
2024-09-26赵金丹
【摘要】适宜合理的户外运动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在运动中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促成多方面的发展。创设户外运动环境时,教师应当从幼儿视角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提供适宜条件。文章主要围绕“三性”“三趣”策略,让幼儿在户外运动中得到发展与成长,通过与环境互动,感受运动乐趣,促成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户外运动环境;指导策略;环境创设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怎样的环境刺激,得到怎样的学习印象。”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环境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隐性教育作用。在开展户外运动时,教师有效探索积极策略,推动优化户外运动环境策略,让幼儿在环境的支持下满足运动需求,在开放式环境中能够自由发挥,借助适宜的运动环境得到体能锻炼,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品质[1]。
一、生成创造性环境,激发运动兴趣
1.合理规划空间,打造运动王国
幼儿园户外空间是幼儿园开展户外运动的主要阵地,户外运动场地承载着幼儿运动、游戏、器械存放等功能性作用,因此在创设户外运动环境时,首先就要合理利用户外空间,让每一寸空间的作用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合理规划运动空间,为幼儿打造一个快乐的运动游戏王国。
幼儿园的区域不再以“攀爬区”“平衡区”“投掷区”“走跑区”等来命名,当“区域运动”走向“区域自主运动”时,教师也不再刻意设计“简单”“中等难度”“有难度”三条路来让幼儿反复练习,而是为幼儿开拓出可以在快乐游戏中全面发展体能与运动技巧的区域,有机结合不同路面、墙面、大型玩具等,挖掘各类空间,联动各个运动区域,扩大活动范围。例如,孩子们的骑车区域,除了提供不同类型的车辆以外,联动草地、操场、石板路等等,让幼儿在不同路面上骑行,在迂回的运动路线中,延长幼儿运动距离,扩大运动范围,丰富运动内容。除此之外,一些具有一定地形特点的空间也被机动划分,如斜坡可以根据幼儿的游戏需求改造成滑草坡和野战用的山头。通过发挥不同场地的作用,让幼儿在开放的运动空间中,既能得到专项练习,又能得到综合发展,不断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
2.投放适宜材料,引发运动创意
材料是户外运动的重要载体,也是活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材料的可操作性与可驾驭性,为幼儿投放简单、实用、有趣、易于上手的材料。支持幼儿在操作中生成更多的创意,让材料为幼儿带来更多灵感。在材料投放时,教师考虑资源,同时围绕各个区域的游戏特点及幼儿可能得到的锻炼,在深思熟虑后提供相应材料,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界线,幼儿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与增加新材料。
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典型的运动材料,如轮胎、滚筒、篮子、纸球、充气滚筒等等,幼儿眼中的“可玩性”材料没有模式、不设标准,例如有轮子的篮子可以载人、可以被自由推动。但无论是 “典型性的运动材料”,还是“非典型运动材料”,在安全前提下,作为教师需要悦纳幼儿赋予材料不同的意义,把握运动本质特点的典型表现,也为幼儿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积极创造提供可能,为幼儿成就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时光,实现户外运动的价值。
二、渗透主题性环境,带动运动乐趣
1.观察幼儿兴趣,生成主题运动
观察幼儿可以很好地了解幼儿兴趣,在创设环境时,就能够让环境为幼儿的需求服务。特别是在幼儿自主生成主题式运动后,教师的环境支持更应追随幼儿的运动需求,发挥环境的隐性指导作用,让幼儿在主题游戏中得到更全面的锻炼与发展。
在运动中,教师也会观察到幼儿在活动中非常喜欢创设游乐园探险、营救小动物、大竞赛等情节,部G3ed/BluNxAlzxA2f7HYQA==分幼儿还会在运动中创编一些新的故事情节,并将这些情节融入户外运动活动中。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可以将室内环境向户外环境进行延伸,投放一些室内活动设计的道具或自制器械、玩具,为幼儿提供多一些的低结构材料,支持幼儿通过小组合作,生成大家喜欢的主题活动,在讨论与合作的过程中,完成集体户外运动游戏,让幼儿在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空间中得到满足,也让环境中的有效因素对幼儿形成正面影响,带动幼儿运动能力向更高水平发展。
2.借助环境支持,拓展主题探究
环境的有效支持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灵感,拓展幼儿在户外运动主题中的相关内容,创新运动形式,从不同的视角设计户外运动游戏,体验不同的运动趣味。
在不同的运动环境中,教师支持幼儿开展“一物多玩”,如在户外运动游戏中充分发挥轮胎的作用,可以是“小小野战兵”里的战壕,也可以是“迷宫大战”里搭建迷宫的材料,可以是杂技小演员脚下的滚筒,还可以在“打地鼠”中做地鼠的家。挖掘材料的用处可以让幼儿捕捉更多有趣的游戏环节,借助材料的象征与替代功能,不断拓展主题活动中幼儿的游戏构思。再比如为幼儿提供开放的场地空间,幼儿可以在“野趣林”中开展“越野战车”的骑行游戏,翻越“山河”的攀爬活动,设计新鲜有趣的游戏元素,设计多元的游戏玩法,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在拓展性的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规则意识。
三、融入动态性环境,满足童心童趣
1.关注幼儿发展,适当调整环境
教师关注幼儿的动态发展进程,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时,也要结合幼儿需求适当调整环境,让环境的调整与幼儿的运动能力更匹配,在环境的支持和适当的引导下,使发展不会中断。
比如在开展“宝藏游戏”时,教师为幼儿提供开放的环境与场地,通过设计藏宝图、宝藏标记、宝藏线索等环节,将幼儿园的户外环境融合起来。在尝试开展游戏后,教师发现由教师主导的游戏中,幼儿很难理解藏宝图与宝藏线索,于是教师转变视角,为幼儿提供自主的9JIVCmROpNPFRMEPHPRtzg==空间与环境,由幼儿自主分担任务,孩子们设计了比“宝藏游戏”更好玩的“冒险游戏”。教师为幼儿提供自主环境后,幼儿通过小组合作、分工、讨论、协商,让整个运动游戏更完整、更饱满,也同时让幼儿在整个运动中更加自主,走跑跳、负重、攀爬……幼儿从搬运器械到调整路线到最后的整理,一气呵成。在这样的运动游戏中幼儿也获得了更多元化的发展。
2.关注幼儿需求,持续优化环境
教师在提供物化环境空间的同时,也注重结合幼儿需求持续优化环境,让幼儿结合自己的能力水平与兴趣喜好设计游戏,选择材料,在游戏中自主制定规则,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支持幼儿生成更多有趣的游戏项目,累积丰富的户外运动经验[2]。
例如,在开展民间户外游戏时,幼儿以往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开展游戏,渐渐地幼儿开始不满足于原有的游戏玩法,他们想要自己创新游戏,教师支持幼儿设计富有创意的传统游戏,将传统游戏材料与其他游戏材料和器械结合起来,融入更有新意的玩法。如“滚铁环”的游戏局限于用钩子、手去滚动铁环带动向前移动,在改造后,幼儿投放了丰富的材料,设计新的游戏玩法,将篮球放在轮胎里,滚动轮胎不能让篮球掉出来。同时增加了一些障碍物,提高游戏的难度。在环境持续优化的进程中,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游戏创意也有效地呈现出来,更好地推动幼儿游戏水平的持续发展。
总之,好的户外运动环境应当具有持续提供隐性指导的功能,借助环境对幼儿形成积极影响,可以形成较好的辅助作用,使户外运动环境与教师的指导及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呵护幼儿的运动天性,保障幼儿的运动权利,保障运动的空间、材料和时间。为实现“玩尽心”,教师要根据幼儿需求创设适合幼儿户外运动的环境,思考户外运动场地的划分,运动材料的提供与摆放,满足不同运动兴趣特点、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选择机会,在环境创设中学习探索,支持幼儿运动,同时要进一步去了解幼儿运动发展的需要、自主运动的需要、运动中自我学习与发展的需要等,在满足幼儿需要的基础上,推动幼儿运动能力与游戏水平的发展,真正让幼儿在快乐、安全、健康的户外环境中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金鼠.创设支持幼儿户外运动环境的策略[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十二),2023.
[2]周一兰.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