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体育活动教学设计与组织策略研究
2024-09-26黄芳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幼儿园集体体育活动的组织与设计,以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基于儿童发展理论和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优化幼儿园集体体育活动组织设计的策略,包括科学指导、多样化活动形式、关注个体差异等。通过改进策略,发现改进后的集体体育活动对儿童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儿童视角;集体体育活动;设计组织策略
本研究为幼儿园集体体育活动的组织与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集体体育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流于形式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对集体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很多教师可能根本没有集体体育活动的经验,或者对于集体体育活动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诸多原因让老师们集体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常常流于形式,或停留在计划上。
2.浮于表面
无论是分散活动还是区域活动,教师往往关注孩子是否有兴趣参与、幼儿器械的使用情况,忽略了儿童在运动中基本动作的发展,以及动作发展需求,幼儿运动品质发展等,导致运动质量不高,幼儿基本动作,特别是粗大动作发展、精神品质发展被忽略。
3.方法无效
组织和设计重点不清,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活动过程中,有些儿童参与度不高,活动效果较差。此外,一些幼儿园集体体育活动缺乏科学的组织策略和评估机制,难以全面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儿童视角下体育集体活动设计与组织的研究实践
1.内容的价值性:发展性、挑战性
(1)内容要有发展性。结合维果茨基主张“最近发展区”的教育理论,活动的内容是否能让孩子在原来的基础水平上获得提升和发展,是作为集体教学活动价值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如何分析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发展性以及具有推动价值?需要教师结合孩子日常户外活动中的活动情况,分析孩子已有经验以及发展水平。比如“踩高跷”这一体育活动,大班上学期,大多数孩子已经掌握了踩高跷的基本方法,如果将“学习踩高跷”作为集体体育活动内容,孩子没有兴趣,且不具备推动孩子发展的作用。根据观察分析识别:孩子已经掌握了踩高跷的方法,初步具备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能在一定速度下,较熟练地向前行走;向后行走、转弯行走不熟练;孩子有一定的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站在孩子发展角度,教师设计了“高跷挑战王”活动。考虑孩子在动作技能方面、能力方法方面、情感态度方面分别要得到哪些提升和发展,从而有效助推幼儿进一步获得其发展。
(2)内容具有挑战性。当前体育活动普遍缺乏难度,导致幼儿兴趣不佳,练习主动性不强。一是教师忽略了孩子的发展,对现在孩子的实际水平与创新能力不够了解,仍以老标准要求孩子。二是老师不敢提高难度,怕提高了难度,形成一些安全隐患[1]。如果教师能充分用好集体体育活动集中学习的25分钟时间,在难点方面往往勇于突破,教学难易设置合理,保护适当,就能充分发挥孩子的运动潜力,让孩子在有限的集体教学时间内,获得进步和发展。
结合孩子们喜欢躲藏、钻爬的特点,教师设计了“精灵鼠小弟”的教学活动,在分散练习中,孩子们对固有的拱门兴趣不大,反而对用桌子搭出的一条“隧道”很有兴趣,他们喜欢有挑战性的场景。活动开展中,教师在几个拱门上还有长桌上加上一块绿色的桌布作为遮挡,不仅增加难度,又有一定的隐蔽性,在狭窄的“隧道”限制下,幼儿前进的动作受到了考验,挑战性的活动促使孩子动作需要更加协调、灵敏,才有可能取得胜利,从而有效刺激了孩子的运动兴趣。
2.形式的多样性:故事化、情节化、主动化
(1)以故事情节为主线贯穿游戏之中。体育教学活动的情景化是以小故事的形式将体育课的基本、过程、结束等三部曲巧妙串起的方式,更加符合孩子的发展特点[2]。
从活动表现形式上来看,体育教学活动的情景化既可以让活动更加生动活泼,也可以调动孩子的活动兴趣。其次,从效果上看,体育活动的情景化便于孩子掌握。从时间结构上来看,剧情化的体育活动环节更加紧密、有条不紊。故事中一般有开始、经过和结束三部分,而正好与体育活动的基本、准备和结束三部分相吻合。
体育活动的故事化、情节化,不但能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也能帮助幼儿的理解接受,可以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集体体育活动不仅是锻炼活动,也是幼儿、教师、活动内容多角度和谐统一的整体,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运动技能、运动品质以及运动能力。
(2)以适当材料为背景促使幼儿主动探索。基本动作的学习,以往一般都通过老师示范、讲解和幼儿反复练习的方式教幼儿学习,孩子对这种单调枯燥的练习不感兴趣,因此也很难有好的练习效果。
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活动材料,发挥孩子自主学习意识,转变以往“教师讲授演示—幼儿模拟教学—训练强化”的传统教学方法,建立“提出问题—初步探索—交流总结—再次练习—巩固运用”的自主探究模式。
3.设计五育渗透性:融合性
体育活动除了具有育体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育心的作用。在运动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切身感受和各种体验,并创造机会让幼儿积极交流体验,分享成功的经验,培养自信心,将孩子的品格培育渗入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个别儿童因学不会某一技能而放弃自己的努力”“在比赛中,有的儿童因输给对手而生气,而有的却因胜利而沾沾自喜”。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预设时都要想好对策。比如,大班体育活动“挑战高跷”的活动中,有的孩子走得稳又快,有的孩子不停地尝试站稳,有的孩子踩着高跷一路跌跌撞撞……孩子自发的加油,主动上前示范,手把手地教授方法,教师及时地鼓励、引导、肯定都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不一样的感受。
巧妙的领域融合,利用其他领域的知识技能,能有效提升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以促进幼儿高质量发展。
4.注重个体差异性
在教学实际中差异化教学至关重要。比如在“勇敢的小兵娃”活动中,教师以桌子作为运动器械。借助桌椅设置方法不同、尺寸不同、水平不同,形成了难易阶梯,为小朋友们创造了设计各种完法的空间,为不同能力的小朋友创造了获得成功、挑战自己的机会。活动中教师唯一的要求就是通过助跑、跨跳倒放和倒立的桌子,调整桌子的数量,要求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通过运动,最大化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让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5.材料选择适宜性
材料和器械的选用上尽量就地取材、一物多玩,利用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品。比如小板凳、小桌子、圆凳、长条桌椅、钻圈等,常见的材料能有效帮助孩子专注互动与创造。
6.师生互动高效性
转变角色,转变方式,转变理念,让老师成为一位充满童心的大朋友,以接纳的心态守护好幼儿的游戏,对孩子在活动中提出的不同意见或某种需要,给予尊重,不随意否定或拒绝。如大班“好玩的橡皮筋”活动中,教师始终以“让我也来学一学”和孩子们游戏,活动过程中没有一句说教,真正把孩子看作是活动的主人。老师的“退后”让小朋友们切实地感受到教师与孩子们之间是平等的,真正实现了师幼之间的平等交流,这也让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地调动。
7.评价的客观性
不同个体的儿童有着自己不同的生命经验和感受,使得儿童在游戏中的情绪表达也多种多样。对幼儿而言,只要能专心致志地沉浸在自己的游戏当中,就应该确定幼儿在认真地游戏。而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应该在体育与教学活动中以幼儿是否发展良好作为评估的最主要方面,客观有效地评价。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活动并非一种单纯锻炼的教学活动,它是孩子、老师以及活动内容多角度平衡协调统一的整体,教师在组织和设计活动时,要关注幼儿发展的核心经验,要明确活动中教师教学的侧重点,要基于儿童发展的角度,运用多种教育手段、教育策略,引导幼儿置身其中,积极体验、练习,最终发展并内化稳定。
【参考文献】
[1]陈秋娟,朱向阳.基于游戏视野下的体育集体活动科学化[J].教师,2019(12).
[2]王建英.幼儿园大班体育集体教学的设计与组织[J].动漫界,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