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理念下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初探
2024-09-26张万意
【摘要】文章以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思考教师如何以单元整组的方式架构习作单元教学,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在习作单元的学习中拾级而上,不断夯实习作能力,以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个人成长。
【关键词】习作单元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策略
一、部编版语文教材习作单元解读
1.习作单元的体系概述
本单元旨在通过六个部分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导语、精读、交流、初试、范文和训练。不同板块承载了不同的教育作用,但能提高某个写作核心能力的设计和排版作用。学生利用单元导读确定写作的目标,从精读课文中学会和体会写作技巧,利用互动平台整理、凝练写作技巧,在“初试身手”平台试着应用写作技巧,并通过习作范文更进一步领悟技巧、积攒经验,最终完成单元写作,实现学习计划。六个板块深度融合,很好地体现了写作单元教学设计的完整性与引导价值。
2.习作单元的教学要求
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习作单元的具体内容,以便能够有效地进行单元教学。首先,在习作单元教学中,应该让课程更具趣味性,并充分利用习作训练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态度。其次,教师应该重视使用多种评价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表现,注重自评、生评、师评的有效结合,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再者,从单元编排体系上来看,尽管习作单元的教学内容可能会有所差异,但都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并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建立整体的教学观,并合理安排课堂活动,重视提高课堂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路径
在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可聚焦“确定习作目标—设计习作任务—形成评价标准”的学习路径,使得教、学、评三个环节形成合力,有助于学生发展语文核心素养。下面就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单元为例,解析习作单元的教学路径。
1.立足单元整体,确定习作目标
在习作单元中,各个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全局观念,重点关注语文要素,并确保各个部分的教学目标相同。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为“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等版块。
各板块的课程目标紧扣本单元要素“了解课文内容按照一定的次序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习按游览的次序描写景物”设置,单元各板块间课程目标不仅有统一性,还有拓展性。教师在确定各写作单元的课程目标时,不仅要注重方向的一致性,专注于提高学生的核心写作能力,同时还应考虑各部分间的联系。基于此,“游 ”的写作目标可设置为:①结合课文内容,参考范文写作方法,按照一定的次序将游览某一处景色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清楚;②联系课文,参照习作例文的写法,能抓住景物的变化写出景色的特点;③选取印象深刻的一处景色重点写,写生动、写具体;④能与同伴交流自作,修改习作,并提出修改意见。
2.依据习作目标,设计习作任务
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需要不断地努力,而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则需要不断地实践。可以通过正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阅读写作,更清楚地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教师借助课文与习作例文联结,循序渐进地推进习作训练任务点,最后达成形成习作成果的目的。
当然,教师也可以采用先写后教的逆向教学模式,试着从创作训练开始,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完成一篇单元创作,然后把精读课文和“交流平台”放到一个板块去教,引导学生从阅读中领悟创作方式,并通过概括、归纳、凝练创作方式,通过模仿范文,帮助学生改进作文,并形成单元学习的成果。
3.依据习作任务,形成评价标准
当习作目标清晰,习作任务确定,教师便可以明确评价的侧重点。评价是揭示教育缺陷的重要手段。为了确保评价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使用多种不同的评价方法,例如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反思、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
制定的评价指标应具体、明确,可以针对不同的方面设计不同的指标。例如,针对习作“游 ”的评价指标就分为素材选择、布局谋篇和语言表达三方面。素材选择的要素为能选择一处景物描写,布局谋篇的要素为:①能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②详略得当,抓住重点;③巧妙过渡,能正确使用连接句;④首尾自然。语言表达的要素为:①能准确生动地写出景物特点;②能融入对景物的感受;③文从字顺,没有错别字。
教师为每个评价指标设定不同的评价等级,以便对习作进行分级评价。评价等级可以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改进等,也可以使用百分制或其他评价尺度。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清楚评价的依据。
三、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的优化策略
在习作课堂上,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作为教师,要更深入地思考,优化自己的习作教学策略。
1.准确把握习作单元教学方向
教师需要清楚地了解每个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并确定重点和难点,更好地理解各单元之间的联系。
以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习作主题为“大胆想象”,语文要素是:①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②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我们可以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五个部分的目标梳理如表1。
教师应当遵循新的教学理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应该借鉴教科书,仔细研究课文,掌握小学语文课程的总体框架,并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单元目标。
2.统筹整合习作单元板块
在课堂上,导语是一个单元的关键,可以将所有内容连接起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课程。因此,教师应该重视整体性,统筹安排各个部分。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理念,以促进课堂的顺利进行。此外,老师需要综合考虑各个部分,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调整顺序。
以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可以将习作单元的板块进行适当变序,调整教学梯度。第一步是学习“初试身手”,借助看图说话环节让学生简单表达,通过观察画面,想象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使得人物活起来、动起来;接着观察画面,想象事情有波折,将事情写清楚。通过上述环节学生初步感知“说清楚”。第二步是读单元习作的要求,明确学习的任务以及目的。如习作要求中的第一部分文字“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些是我们听说的”既告诉了学生习作的主题,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又提出了习作的要求“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为学生打开思路,为其提供方法,进一步解决“怎么写”。第三步是有目的地阅读精读课文“麻雀”“爬天都峰”和习作范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在品读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明白写作的方法: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②抓住人物的动作,可以把事情写清楚;③抓住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也可以把事情写清楚。最后一步便是运用梳理出来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
3.有效落实习作单元语文要素
在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包含不同的语文要素。因此,在教授习作单元时,教师应该重点关注这些要素,促进学生习作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由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首先,通过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清楚学生的真实需求,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指导。例如,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通过采用分层教学方法,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并为其提供适当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其次,要建立良好的习作梯度。老师应该精确定义各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针对写作能力较弱、中等或优秀的学生,分别提供适当的基础训练,并通过逐步深入的方式来进行训练。比如,三年级学生的写作重心应为观察周围的事物上,而五年级学生的写作重心开始转移,更多地关注于描绘人物和环境,甚至是个性方面的描写。采用适当的分级训练方法,学生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写作任务。最后,老师应该创造一个有益的互动环境,帮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表达和写作技巧。
4.合理实施习作单元教学评价
习作评价是一个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提供指导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有意义,也对教师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有积极的影响,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
以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如何把想象故事“奇特的经过”写清楚是此次习作的难点。在阅读习作例文,分析习作例文的构思后,师生共同讨论出“把故事经过写清楚”的标准。紧接着,在“初试身手”的编写故事这一环节,师生经过讨论后,把“把故事经过写清楚”的标准确定为“围绕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故事写完整”,并将此作为此次习作的评价标准之一。针对学生的大胆创作,便可以制定如下的评价表:
多元主体评价的方式如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够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评与互评,通过深入剖析和赏析自身和他人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我反省能力。
总而言之,现阶段部编版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备受老师的关注,利用对习作单元进行深入的分析,能够增强教师对习作单元的了解和掌握;通过举例解析习作教学的路径可以为教师提供指导。而教学策略的不断优化则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持续探讨,不断更新,发挥习作教学的最大效应。
【参考文献】
[1]廖艳燕.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写作单元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20(04).
[2]曹小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习作单元学习模式分析[J].考试周刊,20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