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探究
2024-09-26赵小月
【摘要】新课标提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还要及时评价,以捕捉学生有价值的表现,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发展。表现性评价作为课堂评价新的切入点,可以结合表现性任务、表现性量规等对学生的表现特征整体刻画。文章具体阐述了在落实表现性评价的过程中对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评价细则的制定,以及个性问题的处理等,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表现性评价的必要性与实施过程。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表现性评价;探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发展,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优化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然而在日常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否达成存在诸多困惑。表现性评价为教师带来了新的切入点,根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表现性目标,设计表现性任务,建立表现性评价量规,对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等具体表现特征进行整体刻画,以此让数学素养可视、可评。本文拟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着眼,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表现性评价的必要性与实施过程。
一、“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表现性评价的内涵
“教-学-评”一体化的推出,旨在突破教学中关于教-学-评三者割裂的局面,针对“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三个问题进行详细的教学方案制定。新课标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及时评价,以捕捉学生有价值的表现,这正是“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核心,即教学目标、学习活动和教学评价一致化。
表现性评价,是教师基于学生完成某项课堂任务时的表现、完成任务的情况以及最终的成果进行评估的过程。表现性评价更侧重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评价,能全方位诊断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方面的表现,从而让教师的“教”方向明确,学生的“学”感到亲切,评价行为及时有效,真正做到“教-学-评”的一体化发展。完整的表现性评价包括学习目标、表现性任务以及评价细则。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最终学生学会了什么,即学业成果;也要注重授课的过程,形成目标多样化、方法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模式,做到重结果,更重过程。在设计表现性评价时,要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掌握知识的平均能力,同时也要关注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成功感和获得感,使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中树立信心,从而提升素养。
二、利用表现性评价开展教学的实践
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沪教版四年级上册“通过网格来估测”这一课,依据表现性评价的三个要素,进行了表现性评价实施初探。旨在运用表现性评价,充分调动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在合作探究中评估学生学习习惯、学业成果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1.关注学习过程,制定学习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评价与教学相互依存。要对学生进行准确的评价,首先要确定评价的目标。教师在设计表现性评价时,首先应确定与其相关联的主要内容,例如核心素养、新课标、教材内容以及学情等会影响表现性目标的制定。在制定目标时,教师要综合考量以上因素,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看学生是如何掌握的,他们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的数学问题。教授“通过网格来估测”时,笔者制定了如下评价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归纳网格估测法,会选择有代表性的一格进行估测。
(2)能简述个人估测步骤并提出建议,组内交流形成小组方案后合作探究。
(3)会提炼核心问题,设计合理方案以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估算意识。
(4)组内分工合作,初步产生团队精神,在经验分享中树立学习的自信。
2.围绕真实情境,设计评价任务
在明确学习目标后,教师就要制定真实、复杂、开放的表现性任务。合理的表现性任务,不仅能紧扣评价目标,还能通过质性评估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步实践中,笔者发现若表现性任务是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往往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深入的思考,从而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教授“通过网格来估测”时,笔者制定了如下表现性任务和指导过程。
任务一:校园吉祥物的豆贴画需要多少黄豆?
(1)出示校园吉祥物薇薇的豆贴画,提出问题:“小亚要完成这幅画需要多少粒黄豆呢?需要一粒粒数吗?”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继续追问:“要快速估算出豆子的数量,需要借助什么工具?”引导学生回忆网格纸估测面积的相关知识,从而引出网格纸的使用。
(3)在学生提出利用网格纸之后,继续引导:“现在只有豆贴画的扫描件,这是一张A4纸,如何利用这张纸制作成网格纸,并进行估测?”
(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折一折、画一画等方式将扫描画制作成网格纸,选择有代表性的一格作为样本,估测整体数量,并填写小组任务单。
(5)在学生动手操作并得出结论后,鼓励小组派代表用“先……再……最后……”的语言描述小组的估测过程,并用算式简洁表达估测结论。
任务二:200克黄豆是否足够完成这幅豆贴画?
(1)出示超市五谷杂粮区图片,提出数学问题:“小亚走进超市发现黄豆是称重售卖的,她购买200克黄豆,够完成这幅画吗?”
(2)为每组提供黄豆、分隔片、一次性杯、操作篮等工具,引导小组合作:“选用合适的工具,结合网格估测法,估测200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3)在小组合作时,巡视各组的进展,肯定学生选用分隔片、一次性杯制作网格的方案,并在操作时提供个性化指导,辅导各组用简洁的语言记录估测方案。
(4)鼓励小组全体成员上台交流活动成果,介绍每人的分工,以及在操作中小组的技巧和优秀经验。
下图为“通过网络来估测”的小组任务单。
3.多维凸显差异,细化评价规则
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表现性评价中,量规需要提前制定,从而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自身知识和技能进行补充,提高课堂效率;而教师也可以根据量规,对每一个学生自学、合作学习、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合作展示等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做到评而有据。评价规则在制定时,要公平、有效、可靠和可操作;评价语言要简明扼要,易于学生理解;评价等级要有较好的区分度,真实凸显出每个学生的差异,为学生的自我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教授“通过网格来估测”时,笔者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交流、合作、操作)、学业成果(探究单撰写、探究过程)等三个维度制作了评价标准,每个维度又细分A、B、C三级水平,具体见“通过网格来估测”评价量表。
4.以生为中心,重视个性问题
在组织开展表现性任务时,由于各组的学习能力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案不同,因此在课堂上有时会出现预设之外而必须要特殊辅导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操作的困惑、操作疑难点,及时深入小组,倾听学生问题,准确地提供指导,引导学生继续完成表现性任务。
教授“通过网格来估测”时,笔者发现学生在完成表现性任务时,存在以下疑难点并提供如下教学指导。
疑难一:学生在完成任务一“校园吉祥物的豆贴画需要多少黄豆?”时,对于如何制作网格纸存在疑惑,有的小组用对折的方法,有的小组用画网格的方法,笔者都予以鼓励。但无论是何种方法,都要指导学生做到平均分,格子的大小要一致。
疑难二:学生在完成任务一时,能有意识地选择不多也不少的一格,但在样本格内计数时,对于一格内有多少黄豆还存疑惑。笔者引导学生回忆三年级“面积的估测”这一课时,大于等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舍去,这种方法在对黄豆计数时,也同样适用。
疑难三:学生在完成任务二“200克黄豆是否足够完成这幅豆贴画?”时,主要疑难聚焦在选用何种工具制作网格,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网格估测法。笔者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分隔片能制作成平均分的网格,一次性杯子又起到什么作用?”有的小组能感悟到,把黄豆平均放进几个一次性杯也是一种网格。还有的小组能利用一次性杯和分隔片,进行两次估测,大大提高了估测的效率。
疑难四:学生在完成任务二时,还对结论存在疑惑。有的小组认为估测出的黄豆足够完成画作,有的小组认为不够,笔者皆肯定了他们的结论。由于估测并不是准确的,因此当估测结果和实际需求相接近时,可以多准备一些,做到有备无患。
三、利用表现性评价开展教学的思考
1.选择合适内容,合理设计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并不适用于所有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师仍需甄选合适内容进行设计,要紧紧围绕现实生活,任务要具有真实意义。任务设计不能过于复杂,否则学生无法厘清思绪;也不能过于简单,否则无法体现学生的思维差异,也就失去了评价的价值。总之,好的评价标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目标,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并向着明确的方向努力前行。
2.缩小切入角度,课堂嵌入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同样是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一,教师不应把设计表现性评价当作负担,可缩小切入角度,将表现性评价嵌入课堂教学,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矛盾冲突为引,设计表现性任务,当做课堂活动的一部分,促进素养生长。例如,在“通过网格来估测”中,以“制作网格纸”“估豆子数量”等数学活动,把表现性评价当作教学的一部分,学生在合作探究时,也同样在完成个人的评价任务,展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等方面的表现。
高效的教学评价可以推进核心素养的落地,而表现性评价则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推动数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发展。作为教师,也需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结合学科特色,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制定明确的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为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婷.“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思想政治学科表现性评价探究[J].现代教学,2019(18).
[2]迮美娟.利用表现性评价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教育界,2022(29).
[3]章颖.表现性评价:提升小学数学主题活动效度的有效载体—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小测量师”为例[J].新教师,20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