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
2024-09-26陈龙伟
【摘要】从体育教学的方向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跨学科研究法,论述了小学阶段开展体育教学的策略,为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参考,也不断强化了体育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紧密结合点。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体育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体系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这门课程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丰富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做好铺垫。然而,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大多数教师只是把体育课程作为一门普通的学科,很少深入研究这门课程的特色,忽略了对学生学科意识的培养。为了强化对全面型人才的培养,教师要高度重视体育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调整教学策略,明确学习方向,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的需求制定更完善的教学计划,推动体育教学朝着更加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培养各方面均衡发展的现代型人才。
一、研究目的
为了强化对全面型人才的培养,教师要高度重视体育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调整教学策略,明确学习方向,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的需求制定更完善的教学计划,推动体育教学朝着更加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培养各方面均衡发展的现代型人才,本文从体育教学的方向出发,论述了小学阶段开展体育教学的策略,为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参考,不断强化了体育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紧密结合点。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语文”,练习构思共协作
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把语文课程中含有的知识与这门学科融合在一起,丰富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受语文学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通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喜欢体育课程,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有效突出体育教学的作用和价值,课程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彩,让体育课程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例如,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当为学生讲解到“篮球”这项体育技能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更实用的运动技巧,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讲解篮球的动作要领,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直观地展示各种形式的篮球比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全班同学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并让学生自己选举出自己最为信任的小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完成战术的商榷。在这之后,就需要组织学生在不同的小组之间展开比赛,由自己来充当篮球比赛中的裁判,帮助学生统计每轮比赛的得分情况和结果,并定时为学生公布最终得分。而且,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把比赛的每个步骤陈列出来,以此来做到分条列项。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就能更好地突出语文课程的写作特色,也能有效找到这两门学科之间的结合点,使得课堂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学习中就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并享受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
2.“体育+数学”,重视实操与健脑
体育课程与数学学科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借助体育课程中的趣味报数和趣味列队练习,可以让体育教学的形式更加灵活,帮助学生更快速地作出训练反应,使得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例如,在日常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为了帮助教师更快速地完成学生群体的划分,并在上课之前把全体学生集中到一起,就需要借助数学课程中的趣味报数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在这一环节,可以要求学生排列成三角形,圆形等图形,提高学生几何图形意识,比如组成一个“边长为3人”的正方形小组,同学们会引发思考组成一个9人的正方形小组,把数学课本上的图形在操场上以身体表现的形式组建出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空间几何的思考能力也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快速把心收回到体育课程的学习中。与此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运动之前的热身准备,教师还可以借助数学课程中涉及的“1、2、3”这三个数字带领学生完成一系列的准备活动,以此来帮助学生舒展自己的身体,为学生学好各项体育技能做好铺垫。有效借助“1、2”这样的口令,能够让学生的动作整齐划一,让学生拥有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通过把体育课程与数学学科有机融合起来,能有效提高知识点组合的效率,有目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3.“体育+音乐”,调动氛围练节奏
在小学阶段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动听的音乐能激发学生无限的兴趣,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帮助其快速克服畏惧心理,能使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帮助学生消除学习活动中的疲惫感,有效调动课堂教学的活跃氛围。
例如,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当为学生介绍武术相关的知识点时,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讲解武术的起源以及武术具有的功能,以比较知名的武术明星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使得学生能够对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更加感兴趣。接下来,教师还可以在这个知识点的基础上适当地为学生讲解搏击操的知识点,为学生播放搏击操的相关音乐,引导学生跟随音乐主动开展相应的练习,为深层次的武术训练埋下伏笔。在这之后,教师要结合马步冲拳以及公布推掌等武术动作要领来为学生进行直观的演示,跟随音乐的节奏带领学生完成更加高效的训练。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还要为学生讲解武术擂台赛的相关规则,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武术知识的认知创编不同的武术动作,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取对应的音乐进行教学,留出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参与武术擂台赛,对比哪一组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有更突出的创编能力。在比赛结束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科学的点评,并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表扬,深入挖掘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动力。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动感,让学生能够在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得到放松,有效帮助学生消除学习活动中的不良情绪,让体育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力量。
4.“体育+德育”,培养习惯重规则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不仅是知识学习的关键期,同时也是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相关的学科技能,还要结合德育学科的特色完成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强化对学生体育竞技精神的培养,使得这门学科的教学更加系统完整。
例如,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当讲解到跑步相关的体育知识点时,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讲解在田径比赛中最常见的作弊事件,如一些选手在跑步比赛中使用违禁药品或者中途换人等方法,并引导学生结合这些事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说一说体育学科中蕴含的道理。当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活动之后,教师就要结合这一事件的特点,抓住时机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德育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强化学生对体育竞技精神的理解。在这之后,教师就要为学生规范的演示跑步的动作要领,并留出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针对性的练习。与此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跑步接力赛,以此来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合作共赢的意识。在体育课程与德育学科的密切结合下,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强化身体素质和德育思想的教导,推动小学体育教学取得更上一层楼的成绩。
三、结论与建议
小学时期是学生掌握学科技能和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期,教师要注重这个时期,综合考虑体育课程的特色加强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找到体育课程与语文、数学、音乐以及德育学科之间的紧密融合点,统筹考虑,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准确把控教学的每个环节,使得学生能够找到学习的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体育运动的好习惯,提高自己的体育竞技精神,推动小学体育教学取得持续健康的发展,优化对全面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奴奴.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融合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7(08).
[2]赖德彬.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与文化课教学的融合[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贏),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