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慧课堂实现教学数据可视化
2024-09-26杨艳妮
【摘要】文章以沪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课堂练习为例,借助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三个助手”平台打造精准教学交互式课堂,通过精准教学数据分析、诊断、改进教学方式、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数字化应用;课堂练习;数学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促进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融合。在“互联网+”的时代,随着上海市数字化教育转型,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以及有效落实数学核心素养是当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加强课堂互动,搭建学生课堂实践的舞台。笔者将沪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自然单元“小数的认识与加减法”中若干有关联的知识点形成了“小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主题单元。以“小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主题单元的课堂练习为例,对如何借助区域“三个助手”平台中的练习推送功能来实现实时交互,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课前研究
1.梳理单元目标
“小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主题单元的前期,学生已经学习完小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对小数已经有了很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其应用较为容易。结合“备课助手”平台上的第二单元整体单元教学目标,将“小数加减法及其应用”主题单元的单元目标定位为:
基于单元目标,这一单元学习的重点、难点是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合理、灵活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减法运算性质,使小数计算简便。
2.细化课时目标
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学目标的预设,是教学成果的依据。围绕单元教学目标,结合课标、教材和学情,将这二个课时目标分别设置如下:
3.精准设计练习
为了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笔者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要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存在,设计巩固性练习以及开拓性练习,精准拟定题干。教师借助“三个助手”平台,在教学中下发了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资源给学生,根据学生的反馈决定是否需要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调整。
本单元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三个助手”中的“教学助手”的练习组卷和练习游戏功能完成推送练习。练习组卷可以精准检测学生的课堂成效,让教学数据可视化。游戏练习环节不仅能让课堂更加轻松高效,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同时还能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两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知识点,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二、案例分析
下面,笔者将以“小数加减法及其应用”主题单元中的“小数加法”“小练习(2)”二个课时为例(其它课时的练习模式与这二个课时相似),着重进行分析。
[案例1]“小数加法”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
设计意图:
在“小数加法”这一课时中,主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小数加法。教师先设计了两道客观基础练习题和一道拓展练习提前放入“三个助手”平台中,要求学生根据今天所学的小数加法的算理和算法,选出正确的答案(对应本课时教学目标1、2)。
练习呈现:
(一)基础练习
1.下列竖式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在计算下列各式时,“5”和“4”可以直接相加的是( )。
A.507+46 B.0.41+0.5
C.4+0.5 D.0.57+0.14
(二)拓展练习
1.判断题
在加法算式“111+222” 加数中添加小数点,使和是两位小数。判断下列算式是否符合要求。
111+2.22 ( )
11.1+2.22 ( )
11.1+22.2 ( )
功能应用:
通过平台实时反馈显示学生错误率较低,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准确掌握小数加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小数加法。
在这一组练习中,班级大多数学生都进行了“我要挑战”操作,这时平台对于这类学有余力的学生,推送了一道拓展练习。
课堂表现:
通过这一组练习,班级中的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的情况都是不错的。学有余力的同学也能够根据所学,积极动脑思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下图为学生选择题型的比例。
[案例2]“小练习(2)” 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
设计意图:
“小练习(2)”这一课是对于前几节课的知识梳理和练习。因此,这节课相对其他课时会比较枯燥,学生的课堂氛围会显得更加沉闷。为了缓解课堂沉闷枯燥的气氛,调动孩子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利用“三个助手”平台将提前设计好的练习以 “游戏练习”形式推送给学生,游戏练习不仅能让课堂更加轻松高效,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同时还能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游戏练习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点,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练习呈现:
1.23.8+6.4+72.2=6.4+(23.8+76.2) 运用了( )。(对应本课时教学目标2)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D.减法运算性质
2.如果这3个小动物都要上这艘船,小船( )同时承受他们的重量。(对应本课时教学目标2、3)
A. 能 B. 不能
3.小丁丁有50元,如果想买其中的2本书,他可以有( )不同的选择。(对应本课时教学目标2、3)
A.1种 B.2种 C.3种
4.小巧准备从家出发,找小亚一起去书店买书,如果按照这个路线走,小巧一共要走( )km。(对应本课时教学目标2、3)
A.0.73 B. 1.41 C. 1.85 D. 2.58
功能应用:
在这一课时中,通过“教学助手”实时数据统计结果可知:第一题、第四题有2人回答错误,第三题只有1人回答错误,而第二题全班回答正确,学生答题正确率明显较高。由于“小数加减法应用①”中发现了学生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情况不是很好,因此教师在课后作业中进行了巩固和强化练习。与此同时,在后续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薄弱点在课堂上进行了着重讲解,所以在本课时中学生练习情况有了明显提升,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及其应用掌握的都是比较好的。
课堂表现: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于这种类型的练习十分感兴趣,全班都参与进来,有效的调动了学生课堂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并且学生的正确率也较高。
三、总结
1.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教学效能
通过“小数加减法及其应用”这一单元的使用可以发现,“三个助手”数字平台因为其强大的实时交互功能使教学数据可视化,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及时给到教师学生的练习反馈,有助于教师根据这些实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从而最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设计分层练习,提高教学质量
练习类型可采用“1+1+1”模式来进行分层练习。首先其中的“1+1”,教师可以设计一道以客观题型为主的基础作业以及一道内容难度相似的跟进练习。如果学生在这道基础练习中出现了错误,平台就会自动推出相应的跟进练习,巩固基础。随后的“+1”是针对基础题目都做对的学生,平台将直接推出一道拓展练习,这样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充分尊重学生个体自由的选择权利,同时有效地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有效地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李源.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13).
[3]戚宝荣.小学数学分层练习优化设计策略[J].华夏教师,2018(34).
[4]唐彩斌.大数据时代小学数学精准教学评的整体优化[J].全球教育展望,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