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24-09-26王佳丽
【摘要】文章基于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模型思想的方法,分别是结合日常生活,开展情境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强化模型思想;学习数学本质,构建数学模型;提炼数学思想,提升建模高度,从而让学生的立体化思维得到构建,并充分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模型思想;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模型思想强调用具体形象化的物体、图形、动作等来建立数学概念的模型,而不是直接使用抽象的概念定义,这些模型都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能力范围内的东西,如水果建立集合概念、手势建立加减法运算等。通过应用这些模型,学生可以形成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和掌握知识规则的教学方法。
一、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
在数学发展中,需要通过模型来把数学和外部世界充分联系起来,所以模型思想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模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还可以通过模型的操作来体现和练习知识规则,如通过数字符号来探究加减法计算。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通过模型的操作和变化观察,可以让学生直接感知和体现数学定律规律,不同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知识之间的联系[1]。此外,动态模型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观察数学知识的变化规律,促使学生发现数学关系,通过设计任务,可以利用模型来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总体来说,模型思想可以很好地帮助小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直接感知和体现数学定律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模型思想的主要方法
1.结合日常生活,开展情境教学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的,所以在构建数学模型时,其基础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应用模型思想时,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开展情境教学。
例如,在“长度比较”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可以构建出有针对性的模型,可以创建一个具体的情境,先进行提问,引出情境。在教学前,先向学生询问“我们每天都用的课本、铅笔、书包,同学们知道它们分别有多长吗?”学生纷纷都用手来进行比划。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现有的材料分别测量课本、铅笔、书包的长度和宽度。学生在经过教师的引导后,每四人分成一个小组,小组内的同学进行合作,有的学生寻找可测量物品,有的学生进行测量,有的学生则进行记录,通过讨论,最终学会用方块、纸张等材料进行测量,呈现出最终测量的结果。老师根据学生的结果询问:“为什么是一样的课本,但是大家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然后小组内继续讨论,这时教师就可以再次让学生选择一个统一的物品对课本、铅笔、书包进行测量,并对比长度,最终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在这一教学中,由于测量长度所需的材料各不相同,导致学生不知道具体的长度,那么就需要构建出“统一长度单位”的模型,让学生建立统一长度认知,利用同一个物品进行测量,才能让教学更有效。任务结束后,学生可以进行反思和讨论,如用了什么物品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是多少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物品的长度、测量工具等,让学生的“统一长度单位”模型得以构建。最后,教师整合多个场景,探讨知识间的联系,实现长度的转换教学,并总结生活场景中的数学价值,培养学习动机,然后设计生活化的练习与测试方式,以真实生活场景为载体,实现模型思想的数学教学。
2.突出学生主体,强化模型思想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根据个性设计任务,可以更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通过实践体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真正掌握知识,而不是单向灌输,鼓励学生主动去思考。所以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就要突出学生主体,强化其模型思想,可以由学生主导建立概念模型,比如由学生使用实物建立集合模型,教师只需要从旁协助,使得学生在建立模型中可以调动数学知识,主动思考。在构建模型时,可以由学生参与设计教学任务和场景,学生和教师共同设计一个情境,然后由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完成任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并且由学生总结任务结果和数学规律,老师提供反馈。
教师要采用个性化教学方式照顾不同学生。例如,在“表内乘法”教学时,老师先利用数字、符号,构建基本乘法运算模型,如在黑板上书写出22=4,23=6,24=8,让学生根据这一模型找出“加倍”运算规律,进而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然后,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设计了扩展活动,对理解能力强的学生A,要求他独立找出乘法规律,分析出乘法口诀的主要来源。对学习兴趣浓厚但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B,提供了额外的辅助模型操作视频,采用半辅助的形式使其学习“7、8口诀”。对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C,老师使用更生活化的例子,如设置生活情境来帮助他学习乘法运算。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D,则是鼓励家长共同使用乘法模型进行练习。在学习过程中,老师通过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不同的模型应用方法,进而提升他们的自信。最后,老师采用过程评价的方式,赞赏每个学生的努力,并且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远程个性化辅助。教师也要定期总结个案,完善个性化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教学中一直处于主体地位,使其模型思想得以提升。
3.学习数学本质,构建数学模型
数学知识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只有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本质,才能将它们正确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掌握数学本质可以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问题的实质情况,从而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停留在公式操作上。此外,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本质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新的问题上灵活运用知识,而不限于固定模板,保证学习效率得到提升[2]。在学习数学本质时,可以利用模型思想,通过实物操作或者生活例子,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如,在“平行与相交”的教学中,如果只是为学生提供双杠、五线谱等一些案例,那么就没有学习到数学的本质,“平行”这一数学知识的本质就是“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是保持不变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关注“两条直线距离”这一本质,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什么办法保证双杆是平行的?”并让学生动手来实际操作和讨论,这样的教学就能让学生学习到数学的本质,并构建出真实的数学模型。
4.提炼数学思想,提升建模高度
在应用模型思想教学中,需要提炼数学思想,提升建模的高度。可先从概念入手,查看抽象问题的本质,提炼数学概念背后的思想要义,注重发现数学的规律性。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推理能力,探索数学定理背后的思路,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鼓励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提炼解题思路。例如通过例题研究,深化对概念和方法的理解,不断优化模型,并设计出更复杂的问题,提高难度层次,拓展模型应用范围。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发挥创新思维,提出新模型,通过新模型来多角度解析问题,丰富模型表达形式,如采用语言模型、动态模型等来进行问题解析。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完善模型,提高模型在数学知识中的应用水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提升建模的主观能动性[3]。
例如,在“加法运算”的教学中,老师先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掌握加法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如何用一种方法表示任意两数的加法运算?”学生通过讨论提出用“加”符号表示。老师进一步提问“能否用更直观的方式表示加法过程?”学生想出用连线连接数的方法。为深化理解,老师要求学生用数字或画图表示25+43的加法过程,学生就可以自主构建出一个有序的动态模型。随后,老师提出类似问题,要求学生总结加法的一般公式,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提炼出加法运算的主要思想,写出“a+b=?”接着,老师给出更难的问题,比如加法交换律,学生通过例题的研究,发现了“a+b=b+a”的规律,了解到“加法运算”的更深层次思想。最后,老师设计一个应用问题,要求学生使用加法模型解决。只有通过层层深化,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炼出加法运算中的数学思想,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建模的能力和水平,从而达到强化模型思想的目的。
949f063017e080748c587a922ac43c6a综上所述,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模型思想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提升模型思想应用的效率,让学生的建模水平得以提升,进而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在应用模型思想时,主要是从情境教学、学生主体、数学本质等方面入手,让模型思想的应用更完善,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四辈.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以“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为例[J].理科爱好者,2022(06).
[2]颜平.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22.
[3]吴文茵.数学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