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索
2024-09-26沈秋怡
【摘要】在新课标视域下,单元整体教学不仅能传授知识,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把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到实处的有效路径。要想取得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效,就要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分析语文要素的纵向联系,注意课时目标的横向联系,根据单元目标设置学习任务,最后优化教学评价,使其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让语文教学从多个维度走向整体。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中的教学应当指向核心素养,通过学习任务群的形态来呈现。而单元教学与此契合,它能够以各年段的学习任务为依据来确立每单元特有的学习主题,并且基于此设计的实践活动在逻辑上具有关联性,使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益提高,使核心素养落地。所以,无论从教材的编写还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单元整体教学为依托。笔者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以下简称“第六单元”),研读教材,深入探究,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进行探索。
一、分析语文要素的纵向联系,建立结构化知识
新课标中强调课程内容要“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要让单元教学更整体化,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就一定要研读语文要素,并且放眼整个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对语文要素的位置及前后关联性进行分析,从而使零散的知识点更加结构化。
第六单元以“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为主题,第一个语文要素为“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体会情感”一直是阅读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学习主题,若要设计单元整体教学,就一定要梳理这一语文要素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纵向联系,如表1。
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前,对语文要素有了这样的整体认知就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建立结构化知识,使学生从过往的学习经历中对已习得的知识进行迁移。知道了“从哪里来”,更知晓了“要去哪里”,从而利于达成最终的学习目标—“体会思想感情”。
二、注意课时目标的横向联系,循序渐进
对语文要素的纵向联系进行分析后,对其在“大整体”内的关联性有了清晰的认知,接下来就要设计具有关联性和进阶性的课时目标,使整个单元的教学形成“小整体”。第六单元思考练习与对应语文要素如表2。
研读教材、梳理了思考练习与对应的语文要素后,就可以针对语文要素来设计具有连贯性、进阶性的教学目标了。以第一个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为例,第十八课《慈母情深》可将目标设定为:边读边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来体会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母爱。第十九课《父爱之舟》内容较多且散,有了前面一课的学习,则可以尝试从体会到表达,设定教学目标为: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交流梦中难忘的场景,体会深切的父爱。接着让学生运用学习到的方法,自学略读课文,思考巴迪父母对其不同看法的原因,最后在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学习中,“总结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的学习目标也就能够达成了。
这样的设计,体现了课时目标间的关联性与进阶性,使单元教学更加整体化,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发展。
三、根据单元目标设置学习任务,设计连贯的学习活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语文教学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所以,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应处处体现学习主题,根据单元目标来安排学习任务,具体的学习活动也应具有连贯性且与目标相匹配。在这样的安排下,学生的学习具有系统性,不会一味依赖老师的讲解,自主学习时也不会茫然而不知所措。
基于此,笔者先根据单元目标对第六单元的学习进行了如下设计:聚焦场景和细节,感知父母之爱;书面与口头相结合,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内心感受。又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了具有连贯性的学习活动,具体情况见表3。
在设计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时,笔者注意到了教学内容的前后关联性,以第二个学习任务为例,先进行了小练笔的训练,写一写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这些内容可以作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素材;在口语交际中,无论是倾听和表达,自己或他人过往的经历和感受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积累。
四、优化教学评价,指向明确
对学生知识基础、认知过程、思维方式以及情感态度发展水平多维度、多角度的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评价时要将“教学目标”“学习活动”“教学评价”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围绕着核心素养展开,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故无论何种形式的评价都应指向教学目标,而不是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评价。于是,在第四单元中,笔者设计了“走近作者”“说出你的故事”“吾手写吾心”三个教学活动作为评价内容,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如表4。
笔者将单元目标细分到每个活动中,再根据这些活动设定教学评价标准,这样一来,教学评价就指向明确,对接了单元的语文要素,体现了评价的科学性和整体性。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视域下的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教师“凌绝顶,览众山”,将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整体育人”为教学起点,分析语文要素的纵向联系,注意课时目标的横向联系,根据单元目标设置学习任务,最后优化教学评价,使其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