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向耦合”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 和劳动教育的联合驱动策略

2024-09-26贾智芝

新教育·科研 2024年13期

【摘要】在“双向耦合”视角下,用“设计的思维”,培养学生劳动的兴趣,真正做到以劳动立德、增智、强体、育美,引领学生走向美好生活。对此,以“双向耦合”为导向,分别从明晰课程劳动教育内容逻辑、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劳动价值、在联通三维生活中劳动成长的维度,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和劳动教育的耦合,旨在增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劳动教育的成果。

【关键词】“双向耦合”;劳动教育;道德与法治;联合驱动

当前,学校教育是优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教育渠道。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重点课程,其在“双向耦合”视角下,与劳动教育实现耦合,可发挥学科劳动育人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道德法治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切实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和劳动教育联合实践的成果。

一、“双向耦合”,明晰课程劳动教育内容逻辑

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材来看,其中蕴含丰富的劳动教育内容,这些内容涉及的劳动教育领域宽广,包含个体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等。在“双向耦合”视角下,从劳动教育层面出发,将教材中的劳动教育进行深度挖掘,引领学生认知这些劳动教育,并进行劳动体验,从中获取劳动的乐趣,可以更好地体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中,明确该课的教育目标:引领学生自己整理生活中的物品,培养学生自理能力,以此帮助学生形成劳动意识。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定一个劳动小游戏。教师:“现在同学们根据我播放的多媒体内容来整理自己的课桌好不好,看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之后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整理,等学生整理完之后,教师运用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方法,评选出“整理小能手”,让学生去观察其他同学整理的成果,同时也比较自己整理的成果,引领学生相互评价与思考,既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服务,也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及乐趣,为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提供支撑。

二、“双向耦合”,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劳动价值

1.融入“生活元素”,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当劳动成为一种习惯,融入到每一个生活体系中,使每一个个体都进行劳动,并体验劳动中的乐趣,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和品质。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劳动意识的提升及培育是一个长久的教育过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以“双向耦合”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劳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养成好的劳动习惯。教师在授课中,依据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内容,在班级中打造“劳动最光荣”氛围,加强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引领学生结合所学的劳动教育内容,开展服务他人、服务班级的劳动主题活动。例如:在学习“我是班级值日生”一课中,开展最美班级活动,明确评选的项目内容,让学生之间彼此相互促进与帮助,将所学的劳动教育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从而为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提供支撑。

2.坚持“故事引导”,深化学生劳动感情

劳动故事中蕴含丰富的教育元素,坚持故事引导,不仅可以创造劳动教育的契机,而且能使学生品味劳动的价值。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坚持故事引导,利用富有深意的劳动故事推动学生学习,可深化学生的劳动感情。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从教材的案例中获得灵感,使学生深入感悟劳动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爱心的传递者”一课中,教师改变自身传统的教育方法,以故事引导的方式,实现道德与法治和劳动教育之间的耦合,为学生播放《爱的奉献》音乐作品,创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之后传递劳动楷模的故事,诸如雷锋,提问学生“同学们认识雷锋吗?”“谁愿意来分享一下自己心中的雷锋形象?”问题一抛出,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向老师表达自己心中雷锋的形象,之后教师为学生讲授雷锋劳动的故事,运用真实的情感来打动学生,让学生有感而发,由此领会课程内容中的劳动实践意义。

3.丰富“活动形式”,涵养学生劳动精神

勤劳质朴是中华民族创造文明的动力与内核。不同形式的劳动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劳动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将对劳动的感性认知转变为理性认知,从而涵养劳动精神,增加参与劳动体验的热情。教师需要巧设趣味劳动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时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多种情感体验,涵养劳动精神,获得源源不断的奋斗力量。

例如:在学习“这些事我来做”一课中,教师设计并下发学习任务,分别为四部分内容,家庭擂台赛、愿意做哪种人、不让做怎么办及与家务活“签约”。让学生自由组队,预习课程内容,并根据课程内容开展“家务擂台赛”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家务擂台赛”的氛围,让每一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进行家务活比赛,教师可以在一旁指导学生,看哪一位学生做到越快越好。之后到达第二个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如果在家中做家务,父母不让做怎么办?”学生回答“可以向父母保证一定会做好,并且采取‘签约’的形式,通过做家务,让父母看到自己的成长”,以此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到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并通过实践领会劳动的乐趣及意义,从而真正达到小学道德与法治和劳动教育“双向耦合”的教学实践模式。

三、“双向耦合”,在联通三维生活经验中劳动成长

1.联通“过往”,珍视劳动经验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学校及生活中接触的劳动机会过少,大都为帮助父母做家务,并且78%的父母不会让孩子做比较复杂的家务,只是做一些简单的。由此可见,学生的劳动经验都很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以“双向耦合”为导向,实现课程内容与劳动教育的融合,需要通过联通的形式,立足于生活,珍视学生的劳动经验,让学生在以往的劳动中获取经验,进行新的劳动,以此从中获取劳动的乐趣。例如:在学习“我是班级值日生”一课中,教师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做好值日生,追溯学生以往的劳动经历,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做值日生吗?”有的学生会回答“喜欢”,有的学生会回答“不喜欢”,教师问清楚原因,让学生分享劳动的经验,让其他学生也聆听,并从中汲取经验,从而开展班级大扫除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分工明确进行劳动体验,从而更好地领会本课程学习的意蕴。

2.联通“未来”,促进劳动成长

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在小学不是“教”出来的,学科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发展。因此,在道德与法治和劳动教育耦合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联系孩子“未来”的生活,根据学生未来的生活,引导他们构建正确的劳动思想观念。在“双向耦合”视角下,以“生活模拟”行为通过“考核”来“支持”劳动习惯的形成,让课程的教学真正服务于孩子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如“这些事我来做”一课的“夏丛艳日记”,讲述了一个留守儿童主动分担父母的责任,为家庭尽职尽责的故事。教师创设情境,将一位“勤劳好孩子”引入课堂,同龄人的职责和责任唤醒了学生的深刻反思和自我实现,充分唤醒了“我想做”的劳动意愿。模型驱动教学的基本结构是:情境引话题,劳动模型展示—进行劳动经验的交流—反思自身劳动行为—激发自身劳动意识。基于此,在“双向耦合”视域下,教师应用心地观察学生,当学生劳动认知已建立,立足于生活劳动实践,重视激发学生的劳动情感,通过教育路径帮助学生学习、实践及应对复杂的现实生活,发展真正的劳动实践智慧,从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和劳动教育“双向耦合”的实践成果。

四、结语

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劳动教育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双向耦合”视角下,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和劳动教育的联合驱动策略,可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其正确的劳动观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挖掘生活元素,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利用有趣故事,深化学生的劳动感情,可实现课程的优化。同时,教师丰富劳动活动形式,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融合,可涵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培养其劳动技能,进一步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涵,有助于教学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秀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探究—以“试种一粒籽”为例[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05).

[2]兰建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策略[J].家长,2022(36).

[3]郭岚静.学思践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下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实践[J].新教师,2022(08).

[4]张小翠.劳动教育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机融合[J].江西教育,2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