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实践
2024-09-26朱勇
■摘 要:金华市技师学院开展基于成果导向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系统提出“成果导向、学生中心、集群建设”的课程开发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创新“实践操作工序化”课程开发技术,构建“平台+模块”课程模式;以“项目定向、项目操作、项目内化”课堂三步法,构建了“自主自助学习型”课堂生态,全面提升学生“双高四型”能力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成果导向;课程改革
2022年3月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了《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决定在全国技工院校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金华市技师学院成功入选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院校,数控加工(数控车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等6个专业被确定为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专业。在全国技工院校大力推进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大背景下,金华市技师学院瞄准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成果导向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坚持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机制设计,进一步实施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走出了一条彰显中国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一、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启示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于技工院校实施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有三个方面的启示:一是,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认为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强化成果产出,因此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也应强化成果导向,并将其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终极目标,这要求教师进一步结合专业集群内涵、专业方向特色细分其核心能力指标,构筑纵向分层、横向递进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图谱。二是,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持续改进,因此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也应当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改进机制,尤其是课程改进机制,需要明确的是成果导向的课程改进机制应当遵循“逆向设计原则”,即按照“产业/社会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路径进行架构。这就需要将能力指标作为课程质量评估的关键点,并细分到学习成效、教学效率、课程实施等维度,重新构建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三是,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学生中心”,因此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也应强调学生主体性发挥,需要明确的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本质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打破原有课堂教学主体形态,完成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课堂组织形态转变,完成从被动性学习向自发性学习的课堂组织流程转变,由此,需要教师重新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环境、搭建自主学习平台、提供自主学习资源。
二、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实践
(一)重构工学一体化目标体系,编制“双高四型”能力成果图谱
借鉴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金华市技师学院从“学校需求、学生需求、社会需求、产业需求、岗位需求”五个维度的内外部需求出发,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轴,着重对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一体化顶层设计,明晰学生核心能力关联矩阵,构筑“学校层面—二级学院层面—专业层面”纵向分层、横向递进的学生成果能力图谱,从而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提供依据。
其中,学校层面的能力成果框架为“双高四型”,即高素质、高技能、情怀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双高”意蕴综合素质高、技术技能高;“四型”具体指家国情怀深厚、职业能力复合、创新思维突出、国际发展适应,存在前者包含后者的逻辑关系。
二级学院层面则以产业集群特色为核心,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对应“综合素质高、技术技能高、家国情怀深厚、职业能力复合、创新思维突出、国际发展适应”勾勒关键能力成果指标。
专业层面则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为脉络,在对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集成具体工作要求、工作规范、工作标准等要素,对应二级学院关键能力成果指标形成专业核心能力成果元素。
“双高四型”能力成果图谱是对工学一体化课程培养目标的上位设计,同时完成了参照学生“中级工段—高级工段—技师段”成长规律和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分工与优化配置理论测评权重比例设计,有效解决了培养目标与需求契合度不够、与产业行业发展需求脱节和人才质量标准不能完全落实到课程和课堂的问题。
(二)重构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实施“平台+模块”课程模式
遵循“成果导向、学生中心、集群建设”理念,金华市技师学院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学生毕业关键指标(“双高四型”能力成果图谱)要求,以“忠实执行”国家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设置方案为基础,按照“产业/社会需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逆向设计思路,以改造公共基础课、创新思政课、优化专业基础课、强化专业核心课、升级社会实践课为方法路径,构建了“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专业群共享平台课程”两大平台和“工学一体化课程”“岗位综合实践课程”两大技术模块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绘制出适应学生“项目定向—项目操作—项目内化”三步骤学习路径和就业岗位指引功能的课程地图,进一步实现专业群内课程内容的纵向整合,解决了课程体系难以有效贯彻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资源不能充分支撑学生跨界发展的问题。
以智能制造学院专业群为例,谨遵职业岗位群与课程结构的内在联系,公共基础课平台下设职业素养、文化基础和职业发展三大课程包,其中职业素养课程包中涵盖工匠精神、产业文化等课程;文化基础课程包中设有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职业发展课程包设有生涯规划、创业基础等课程。专业群共享平台课程下设机电原理、电子电工、机械制图、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工学一体化课程模块依据专业群内各专业技能要求和具体岗位,分设数控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电气自动化、模具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五大课程群。岗位综合实践课程模块则以“中级工段—高级工段—技师段”学生成长规律和技术差序,构建了工学交替、高新技术、技师研修、顶岗实习四大课程群。
为校本落地国家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设置方案,智能制造学院专业群创新“实践操作工序化”课程开发技术,一方面指向专业能力成果图谱,将同一能力培养下的知识与技能体系内容整合为一门课程,开发出“以学生学习成果为中心”的课程大纲;另一方面实施“项目制”课程开发模式,即除了公共基础课平台中的课程外,均立足从真实的生活生产中所筛选、修饰出来的“真”项目设立独立的项目课程,进行“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项目教学设计。
(三)重构工学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自主自助学习型”课堂生态
以“学生主体性发挥”为核心,在教学场所改革方面,金华市技师学院以“三区一体”改造实训教室,推进包含实训区、理论区、资料查询区以及作品展示区在内的工学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建设,形成传统教室、工学一体化教室(工作站)、实践实训基地、课外活动、网络课堂五个“课堂”要素联动、相互配合的课堂教学阵地。由此充分利用各场所的优势,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解决教学空间形态与工学一体化诉求脱离的课堂实施问题。
“以自主自助学习型课堂生态”建设为目标,在教学方式改革方面,金华市技师学院深入贯彻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汲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教程导向教学、问题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精髓,将常规“接受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控制和评价反馈”课堂六环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为“项目定向、项目操作、项目内化”课堂三步法。项目定向即“生产(服务)工作任务目标认知”,明确课堂教学任务与活动的步骤、内容与方法;项目操作即“生产(服务)工作任务体验实践”,通过外显的操作方式完成预设活动程序;项目内化即“生产(服务)工作任务经验反馈”,对工作过程的实操性能力进行梳理、反思、概括,将其转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性能力。目前,学院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达到100%。
三、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成效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增强
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打造“自主自助学习型”课堂生态,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极大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具体表现在课堂上学生学习资源的查询率、工作任务的参与率等均有显著提高。
(二)教师教学创新力提升,教学研究意识增强
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驱动教师教学理念和思想积极转变,授课教师进一步树立“成果导向、学生本位、工学一体”的教学观,并能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在课程标准转化、教学任务设计、工作页开发等方面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晓典.成果导向高职课程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朱勇,金华市技师学院党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