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背景下技工院校课程思政实施与评价策略
2024-09-26龙长华
■摘 要:结合目前技工院校课程思政的热点,基于“大思政课”理论,对现阶段技工院校课程思政实施与评价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通过调研、实地考察等手段总结归纳当前技工院校课程思政实施与评价的现状。借鉴文献研究,在“大思政课”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技工院校课程思政实施与评价遇到的问题,探索构建具有技工院校专业特色、课程特点,适用于课程教学的技工院校课程思政实施评价“3456”策略,为技工院校课程思政的实施与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实施与评价;策略
■课 题: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自筹经费重点课题(B类)“基于‘大思政课’理念的广西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实施与评价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3B370)的研究成果。
“大思政课”,是基于人的思想政治素养形成与发展规律,以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为时空维度,集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时空领域鲜活思政教育素材,构建起纵向贯穿大中小学全学段、横向贯通学校与社会全时空的思政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技工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开展基于“大思政课”理念的课程思政实施与评价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技工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现状
为了解当地技工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现状,研究人员对广西25所技工院校开展调研,655份教师有效问卷以及1105份学生问卷线上调查有效数据显示,85%的技工院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课程思政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说,还存在以下问题,实施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一)对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高
在技工院校,课程思政研究主要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事,专业课、实习实训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研究关注度偏低。学校教学部门的管理层对课程思政已越来越重视,但仍有30%的管理者表示没有明确的部门思政教学目标,仅是对专业课渗透思政教育有要求,缺乏系统的课程思政体系的统筹规划。在课程思政管理机制方面,缺乏明确的激励措施,教师对参与课程思政的热情不高,缺乏参与的动力。
(二)思政教学活动学生参与度低
技工院校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部分专业教师存在对思政教育重视不够的问题,在思政活动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难以深入参与和体验思政教育的过程。教师缺乏有效的思政实施能力,思政活动往往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参与,这不仅影响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认知和接受度,也削弱了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不够自然,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69%参与调研的教师认为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比较困难,不同学科领域中的思政元素多种多样,如何找到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思政点,并将其有效地融入教学中,是当前课程思政实施的一大难点。84%的参与调研教师认为专业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比较难把握。对于如何将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融入文化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习实训课中,很多教师还缺乏具体的操作策略,迫切需要探索既能传授知识、技能,又能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升课程思政实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四)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结果不够科学有效
参与调研的技工院校中,有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专项设置的仅占25%,大部分技工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上,忽视了对学生思政素养提升、教师思政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评价体系在指标设置上也不够全面。不少中职学校在课程思政评价中采用的评价方法较为单一,90%的学校采用的是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以及成绩评价,设置家长、企业参与等多元评价项的学校较少。在考察技工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是否随着教育政策调整进行更新完善时,91%的学生对当前教育政策并不了解,49%的教师认为学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更新速度较慢,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在适应性和完善性方面存在不足,评价策略不够系统科学,无法确保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
二、技工院校课程思政实施“3456”评价策略
课程思政要取得更好的效果,需充分考虑涉及的因素和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围绕培养德技兼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目标,从学校、教师、学生3个层面确定课程思政主体责任以及分工安排,解决“谁来做”的问题。结合专业特色、结合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结合当地特色4个方面设计课程思政内容,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实践教学5个方面实施课程思政,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从学生自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政府评价6个方面验证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解决“怎么有效评价”的问题。经过实践,总结出技工院校课程思政“3层面4结合5阶段6评价”即“3456”评价策略,旨在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和实施,将思政教育融入技工院校教育的全过程,以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技术技能的优秀人才。具体策略的实施内容如下。
(一)确定课程思政主体责任及分工安排
在技工院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解决“谁来做”的问题。这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3个层面的主体责任及分工安排。通过明确学校、教师和学生3个层面的主体责任及分工安排,学校的宏观引领、教师的具体实施、学生的积极参与,形成课程思政的合力效应,确保课程思政有效实施,培养出更多德技兼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
一是学校层面。作为课程思政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成立专门的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小组成员为学校领导、教务管理人员和思政教师,负责全面规划、指导和监督课程思政的实施。该领导小组需要制定宏观政策,确保课程思政与学校整体教育目标相一致,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教学设施、教材选用、师资培训等。定期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进程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学校还应积极拓展与企业、社区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课程思政的开展。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引入实际工作中的思政案例,增强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与社区的合作,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思政知识,提升道德品质和技术技能。
二是教师层面。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者,教师不仅是主导者,更是学生在道德品质和技术技能提升过程中的引路人,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方法,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实际,设计并实施课程思政内容。积极参与课程思政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政知识和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是学生层面。作为课程思政的学习主体,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程思政的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自我反思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等方式,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技术技能。同时,学生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各种思政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将所学的思政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设计课程思政内容
在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时,需要结合专业特色、课程特点、学生实际和当地特色来设计课程思政内容,以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的。
一要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专业特色。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深入理解所教授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要求,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例如,在给金融专业的学生讲课时,可以引入当前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分析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同时强调金融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还能引导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二要灵活对接课程特点。不同类型的课程具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和学习目标,教师需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教学设计需要针对课程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理论性强的课程,可以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可以引入实验、项目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三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年龄、兴趣、认知特点等因素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他们需求和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引入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要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地方文化特色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资源,教师要深入挖掘所在地区的文化资源和社会实践机会,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广西当地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广西的民族文化、历史名人等元素,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例如壮族“三月三”美食节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地方文化,培养他们的地域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三)实施课程思政
在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时,应围绕思政目标,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设置、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实践教学5个阶段来实施课程思政。
一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阶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阶段是课程思政的起点,在这个阶段,需要明确课程思政的目标和要求,并将其与专业教育的目标相结合,确保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制定详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框架,使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思政教育。
二是课程标准设置阶段。制定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标准,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根据专业特点及企业调研,结合专业发展情况,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中,确保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过程。通过制定明确的课程标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课程思政,提高教学效果。
三是课堂教学设计阶段。注重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技能点的融合,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结合“知识、技能、素养目标”,在课前、课中、课后不同阶段因材施教,优化教学策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结合案例、短视频等教学资源,使思政教育更加生动、有趣、实用。
四是课堂教学实施阶段。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例如,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思考。同时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教学效果。
五是实践教学阶段。在实践教学阶段,技工院校可将实践教学环境设置在合作企业或者校内实训基地。将课程思政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思政知识。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实习实训等方式,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思政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结合企业要求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技术技能。同时,与企业、社区等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验证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在深入探讨“如何进行有效评价”的核心问题时,必须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的考察和验证。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评估过程,更是对课程思政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深度挖掘。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6个关键维度来全面评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1.学生自评与互评
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反映了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吸收程度和学习效果。通过学生的自评,了解他们对课程思政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而通过互评,可观察到学生之间在道德品质和技术技能方面的互相影响和启发。这样的互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还能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教师评价
教师是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角色,他们的表现和评价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因此,需要对教师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还需了解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以便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支持。
3.家长评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力,邀请家长参与课程思政的评价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家长的评价,可以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了解家长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认可度和支持度,以及他们对孩子在道德品质和技术技能方面变化的看法。这样的信息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调整和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4.企业评价
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课程实施是否有效,需要从企业的角度来评价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通过企业评价,了解企业在用人过程中对员工道德品质和技术技能的要求和期望,来检验课程思政内容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度和实用性。这样的评价能帮助学校更好地调整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方向。
5.社会评价
社会是一个广阔的舞台,学生在其中可以展现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技术技能,社会评价也是验证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观察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6.政府评价
政府在课程思政实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还从政策层面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进行宏观评估和指导。通过政府评价,学校能够了解课程思政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的贡献和影响,以及其对国家发展和社mhOSFhGiTxtiiEnf6lYXOBNyWMxj9TDMG9xqCP9pFJw=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为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三、结束语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技工院校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以保证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为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的实施工作,相关部门和技工院校应该加大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和评价体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和实践教学,注重分类指导和特色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正军.行业特色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3(3).
[2]谢晶星.广西技工院校“课程思政”现状调查与对策[J].广西教育,2020(14).
(作者:龙长华,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