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业韧性视角下创新生态体系构建
2024-09-26钱琴梅
■摘 要:职业院校是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本文以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为例,以学习韧性理论为支撑,通过“课—赛—岗—研”融通,建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四步递进框架,深挖产教协同育人价值,推动创新教育理论与育人实践深度融合,助力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为职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启示。
■关键词:韧性;创新;四融合;四框架
2024年浙江省“新春第一会”提出要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养劳动者队伍。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在稳步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乡村振兴等战略过程中,要积极转变观念,担负起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在此背景下,笔者学校以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习韧性理论为支撑,通过“课—赛—岗—研”四维融通,建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四步递进的创新生态体系培育框架,增强学生学业韧性,营造“敢创—能创—想创”的积极创新生态,助力学生自信出彩。
一、学业韧性的基本内涵解析
学业韧性,从心理韧性研究领域拓展而来,是心理韧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理韧性的个性化表现。学业韧性是指学生积极适应并解决日常学业困难与压力的能力,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投入、应对方式和学习坚持3个方面。学业韧性能够提高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与困难时的“抗击打能力”,积极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和心理健康。相关研究表明,学业韧性能够有效影响学生的积极学业行为,对其学习投入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学业韧性积极作用的发挥与社会支持成正向关联关系,学生通过社会支持获得其自身所需的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等。
二、学业韧性对创新教育的影响
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优质发展,注重育人质量的提升。
(一)良好的学业韧性是学业表现力提升的奠基石
研究发现,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业自我、学业韧性之间存在正向联系,学业韧性的增强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业表现,帮助学生有效克服学习压力等负面影响,可以助推学生积极学习、勇于创新、自信出彩。
(二)坚韧的意志品质是创新力提升的助推器
坚韧的意志品质是学生面对创新瓶颈时的助推器,是学生获得成就体验的内部动力,对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和潜能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对创新教育来说,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创新的过程中难免经历失败和再探究,教师需引导学生对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正确、积极归因,将一些积极理念迁移至当前学业情境中,使学生能够从创新失败体验中重获自信,以利于学生及时获得成就体验,使创新过程的有效行为得到强化,逐步内化为对学习、创新的责任感和意义感。
由此可见,职业院校开展创新教育不应局限于一个环节或一个作品,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积极引导和教育。
三、学业韧性视角下创新生态体系构建
以学业韧性理论为支撑,指向学生主体“自信·出彩”,通过“课—赛—岗—研”四维度融合,建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四步递进的创新生态体系培育框架,做实创新教育,营造“敢创—能创—想创”积极创新生态,深挖育人价值,助力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如图1所示。
(一)夯基:课为起点,树立专业自信,创“意”植入
1.双导师教学:同向发力,协同育人
依托产教融合企业和教师培训基地挑选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成立双师共同体,如沪嘉校际教师发展共同体。各专业在项目设定、方案制定、教学组织和成果评价等不同环节,引进企业的高工或巧匠,开展“校—企”双师模块化教学。校内教师负责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进度,企业导师站在企业一线角度给予专业指导与质量把关,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推进和质量监测。
2.三课堂联动:正向赋能,德技并修
(1)前置小课堂导学:专业认知活动,领略创意匠心。陌生的校园环境、学习方式等难免会引起学生学业迷茫,如何让学生在感官接触与体悟中近距离感受专业,提升专业认同感、归属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体验过的东西,才会感到真实。为此,学校可以借助校内校外两种资源,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工业化的蝶变”现场、听一听“企业新课堂”讲座、试一试“专业软硬件”操作、访一访“未来职业人”工作室等来自不同感官的真实与虚拟结合的活动体验,全方位感受“专业”,知“我”所爱、寻“它”所需、用“它”所能、探“我”所适,为专业学习建立充分的生活基础和体验背景。
(2)专业大课堂普学:专业理论学习,夯实创新基础。采用“专业+”创新融合机制,将创新活动融入课堂活动,创新思维融入专业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和知识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分年级递进式教学。一年级,开设“电工基础”“电工操作基本技能”等专业基础课程;二年级开设“电气控制及电力拖动”“可编程控制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三年级,开设“设备检修与运维”等专业方向课程。同时开设公共必修课、创意制作课和社团活动课等课程,全方位培养学生爱创新、能创新、善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3)综合活课堂精学:专业技能强化,鼓励创新应用。以专项技能强化和综合能力提升为重点,对标职业岗位,围绕3个难度不等的专项技能强化项目和1个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分学期循序完成覆盖3年的“专—综”递进式教学项目。此外,对标创新大赛、培训认证等,进一步构建完善“岗课赛证”融通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和评价模式。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实现技能培养“掌握—提升—深化—活用”的逐步递进,培养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敢于创新。
(二)垒台:赛为载体,注重实践积累,创“思”拓展
1.双线并行实践:意识唤醒,思维开发
创新比赛是一种“认知—实践”的体验。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唤醒学生创新意识,普及创新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创新比赛,加深对创新的理解,提高实操水平。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梳理,激发并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线上“E海竞技”是通过组织各类科技竞赛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线下积极参加各类创新竞赛,通过“做中学—学中创”,让创新活动常态化,创新竞赛多元化,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2.特色活动进阶:人人参与,人人拥有
校级比赛人人参与、各施所长,通过参与竞赛,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探索,使学生能更为充分地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同时,在校级比赛的基础上推送优秀作品参加市级、省级比赛,教师团队辅导优化,使创意点子和创新设计具有职业性和可实现性,从而提高学生自信心,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定期举办创新广场活动,学校每个学期面向所有学生开展创新广场活动,一般一个季度举办一次,全校学生报名参加。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班主任们的共同指导下,学生通过自我策划、营销和推广,撰写商业计划、编制财务预算、绘制宣传海报,将实践体验凝练成设计策划,培养精确表达、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增强以“新”取胜的获得感,实现让学生愿意创新。
(三)立柱:岗为历练,聚焦重点关键,创“能”提升
1.双时空教学融合:校企双向,有机对接
加强深层次校企协作,构建岗位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校内模拟岗位练习、企业跟师岗位认知和企业岗位独立实习等。专业理论学习环境与企业岗位对接,专业核心课程与企业生产实践对接,校内实验实训与企业岗位实习对接。强化专业认知,更快适应就业岗位,帮助学生架设“专业课程学习—岗位技能强化—职业技能认定”桥梁,为创新提供无限可能。
2.分阶段跟岗锻炼:浸润体验,“技”艺强化
在学生入学第二学年每学期设置“带出去”活动,即教师将学生带到企业,跟随企业师傅(每位师傅带3~5名学生)进行为期2~3周的岗位认知体验,初步认识和了解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及运维岗位的工作内容、需要掌握的基本岗位技能。在第三学年上下学期分别设置“引进来”和“走出去”活动,“引进来”是指学校聘请企业师傅进校开设为期一学期的岗位实践课程(一般为每周两个半天的时间),夯实学生的基础技能,同时也选派实训教师全程跟随,在配合企业师傅开展教学的同时提升实训教师自身的业务技能;“走出去”是指学生以全职员工的身份,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以致用,出色完成岗位任务,充分体验技能傍身、技术创新的成就感。
(四)架梁:研为实战,辅以匠心打磨,创“作”呈现
1.双环节融合研发:双向赋能,师生共创
教育教学环节和生产应用实践环节的双环节融合的真实研修内容,既能促进专业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及基本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又能促进其生产岗位技能水平与应用能力双提升。对接人才链、创新链,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以市级和省级两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依托,同时联合政、行、企、校共建电气控制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鼓励师生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提高师生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学生切实感受到“创新改变世界”的魅力,让学生进一步形成系统的创新观。
2.三平台成果展示:创而有得,肯定激励
(1)校内展览:相互学习,阶段式肯定。将学生创新作品的呈现由原先单一的教室和课堂延伸到校园各个区域,例如专业部橱窗、长廊展览、图书馆、专业部定期办展等。从展览活动性质、时间和组织形式入手,分阶段呈现学生创新作品。学生通过互比互评、取长补短,在不断被肯定中提升创新兴趣,增强学习自信。
(2)校外展示:自信参展,点亮式肯定。提升校外展示场所的服务育人功能,举办线下作品展和线上云展厅,如将优秀学生创新作品与当地图书馆、文化馆、乡村振兴礼堂等合作,举办创新设计展,定期开展校外交流活动等,建立多方合作展示机制。
(3)技术服务:成果辐射,共富式融入。建立“村—校—企”长期合作机制,架设技术服务平台,实现三方的同频共振,助力共富典范城市建设。例如,与乡镇合作举办成果展,参与乡镇街道的便民技术服务活动,多元拓展成果服务领域,成果和技术展示有平台,同时又可丰富、便利群众生活,注入跟进研发的动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自信,更提升“想创”的责任担当。
综上所述,每一个个体都需要经历“自信·出彩”的幸福成长过程。学生尤其要注重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学业韧性,关键要转变学习模式,要从原有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索式学习、发现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以积极的心态、健康的姿态、创新的常态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
[2]向琳琳.高中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归因风格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3]尚俊杰.未来教育重塑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作者:钱琴梅,浙江科技工程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