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全面推进全员导师制的方法路径研究
2024-09-26王振峰王社民袁英
■摘 要:职业院校全面推进全员导师制,是落实以生为本、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对建立优良校风、形成良好学风、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意义重大。本文针对部分学校在实施全员导师制过程中存在的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清晰、学生不理解、配合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协调学校、导师、学生三方发力,采取健全制度、把握关键、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措施,推动全员导师制走深做实,提升学生管理能力,扩大职业院校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全员导师制;情感教育;欣赏教育;感恩教育
■课 题:本文系2024年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研究课题“技工院校全面推进‘全员导师制’的方法路径研究”(课题编号:JRSJY-2024-1118)的研究成果。
一、全员导师制的特点及实施意义
导师制是导师与学生建立一对一指导关系,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并跟踪学生就业,具有持续性、全面性的特点,对加强师生沟通、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成长意义重大。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三全育人”,河北省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实施全员导师制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职业院校全面推进全员导师制。经调查了解,全员导师制在职业院校中被广泛推行,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学校认识不到位,实施的方法、路径不清晰,导师培训不到位,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全面推进全员导师制方法路径研究,对于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全员导师制推进情况调查及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反馈及分析
笔者对冀南技师学院(邯郸理工学校)全员导师制推进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调查学生1860人,收回有效问卷1684份,基本情况如下。
一是师生沟通情况。约有80%的教师能够响应学校号召,积极与学生开展对话交流,约有20%的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不充分。
二是师生信任程度。在遇到困扰时,约有27%的学生选择会主动向导师寻求帮助,约有54%的学生选择偶尔向导师寻求帮助,约有19%的学生选择从不愿意向导师寻求帮助。调查结果显示师生信任与沟通不够,需要加强宣传,将全员导师制落实好。
三是对导师满意度。比较满意占比为76%,感觉一般占比为17%,不满意占比为7%。调查结果显示全员导师制在育人方面虽然卓有成效,但是还存在不足,需要认真分析原因、查找问题、改进提高。
(二)全员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笔者调研了邯郸市22所职业院校全员导师制推进情况,总结如下。
一是导师数量不足。部分学校师生比偏低,导致导师或不能覆盖所有学生,或分包学生人均过多(30人以上),影响实施效果。
二是职责不明确。实施方案不严谨,导师对自己的职责和任务认识不够清晰,与班主任工作有重叠,导致指导工作不到位。
三是导师指导能力不强。部分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存在重视不够,情感投入不足,方式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等问题,需要加强培训和指导。
四是学生与导师配合不密切。部分学生对导师的作用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影响实施效果。
五是评价机制不完善。不能客观评价导师的工作成效,与评先选优、职称晋升、干部聘用结合不紧密,不能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
三、推进全员导师制的方法路径
全员导师制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的有力举措,需要聚集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力量,调动企业及社会各方参与,系统实施,全力推进。
(一)学校层面
1.加强组织,全力推进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主要领导要发挥“火车头”作用,统筹领导,整合全校力量,凝心聚力投入全员导师制工作。学校要建立机制,将导师工作成效与个人评优评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结合,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二是领导率先垂范。学校领导带头分包特殊或困难学生,党员、干部主动与新教师或管理能力稍弱教师组队,全校一盘棋,形成以上率下、层层示范的格局。三是补足配齐导师。学校要深挖潜、广引进,从合作企业聘请行家里手、技术骨干,从学校驻地聘请社区干部、劳动模范、退休教师等,充实导师队伍,优化导师资源配置。四是加强导师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规划、心理健康指导、沟通交流技巧等,鼓励导师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2.健全制度,规范推进
一是完善全员导师制的相关制度,明确导师的职责和权利,为导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资源支持,使导师能够高效开展指导工作。二是跨年级、渐进式为导师安排学生,如每年为导师安排5至8名学生,让高年级学生一对一指导低年级学生学习、生活,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融洽新老生关系,让新生快速融入学校,又能减轻导师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建立会商机制,鼓励导师结对,定期研讨与交流,总结成效与不足,反馈工作难点、堵点,分享典型做法等,形成推进合力。四是完善评价机制,制定自评与他评、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考评办法,对导师的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评价结果与导师的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切身利益挂钩,提高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五是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各种形式表彰优秀导师,宣传、推广他们的经验,充分体现和肯定导师的价值,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3.建立平台,信息化推进
建立全员导师制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信息化促进师生沟通、家校联系、导师经验交流、工作安排、督导调度、考核评价。通过建立这个平台,导师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不断提升指导水平、育人能力。
(二)导师层面
导师要以“情感推进、人文关怀、个性化帮扶”为原则,以学生稳定及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学长带学弟为助力,用力、用心、用情投入育人工作,开创“三全育人”新格局。
1.明确职责,“五导”助力学生成长
一是思想引导,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责任感、诚信、感恩等。二是学业辅导,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及发展方向,明确需要提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生活指导,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行为规范。四是心理疏导,了解学生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挫折等问题。五是成长向导,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培养兴趣爱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引路和奠基。
2.情感投入,“三要”融洽师生关系
一是要以真诚之心爱学生。以德养德,以爱育爱。教师只有真心付出,用真情、真意、真诚呵护学生的成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乐于与导师接触,听从导师的教导。二是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要充分利用欣赏教育来引导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殷切希望,激发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及努力前行的动力。三是要以积极心态面对学生。教师要注重情绪和情感的影响力,面对学生时,要以微笑、快乐传递正能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既能让学生敞开心扉,与导师良好沟通,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乐观向上的性格。
3.把握节点,“四期”跟进点迷津
一是入学迷茫期,也是筑牢导师与学生关系的关键期。新生刚入学,远离家乡、父母,面对陌生的环境,不熟悉的人群,会有种种不适应,感到孤立无助,甚至产生退学心理。导师要在新生入学的第一时间与学生见面,并安排好高年级学生当“学长”,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让新生感受到“亲人”在身边,可以信任、依靠。导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万事开头难,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彩虹总在风雨后。
二是学习转型期,也是重树信心的关键期。职业院校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注重严格管理,强调行为习惯养成。导师要因势利导,适时为学生指点迷津,首先重树信心,以乐观心态迎接新挑战,以良好习惯开启新生活,以参与社团活动融入新环境。其次增强自主管理意识,加强学习、生活的计划性,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的人生我做主”。最后树立目标意识,以目标引领个人的生活、行为、学习,实现“我的人生有方向”。
三是青春萌动期。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大,独立意识强,渴望得到尊重与理解,导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首先要对学生情绪波动的问题进行疏导,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理解他们的困惑和压力,尊重并保护他们的隐私,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健康成长。其次要对学生异性交往的问题进行疏导,教导学生理性对待爱慕和早恋,支持异性间正常的交往,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鼓励学生培养广泛的兴趣,把精力和注意力更多集中到学习上去。最后要对学生逆反的问题进行疏导,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在活动和交往中把心中的积郁倾诉、释放出来,打开学生的心扉,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良好的情绪和生活态度对待学习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四是实习离校期。实习期是学生即将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实践锻炼、由学生转变为员工、独立面对社会的重要人生阶段,在充满憧憬的同时,难免忐忑不安。导师要及时跟进,指导帮助。首先,打好预防针,提醒学生实习期间注意事项,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效的解决办法,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密切关注实习第一个月关键期,由于工作不熟、同事陌生、环境陌生,实习初期学生会倍感压力,无所适从。导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不管是否理解、是否喜欢),要注意观摩学习老工人的工作方式方法,虚心接受指点甚至批评,要“勤”字当头,力所能及多做事。最后,及时回复并反馈学生提出的问题,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导师的关心与支持,进而增加直面困难、勇往直前的信心。
(三)学生层面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与倾心投入,全员导师制才能取得实效。
1.以感恩之心理解全员导师制
导师本身也有自己的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抽出大量时间、付出巨大心血与学生谈心谈话,指导学生制订计划、设定目标,为学生答疑解惑。导师也有个人的生活,在兼顾家庭的同时,还要牺牲节假日等个人大量时间组织学生活动、开展家访,助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阳光性格、健壮体魄。要引导学生理解全员导师制的目的和意义,感恩学校的安排和导师的付出。
2.以积极态度融入全员导师制
一是信任导师。将导师当作良师益友,可以信任和依靠,在师生互动中敞开心扉,反映真实想法、倾诉困难困惑、倾听意见建议,提升综合素养,形成自信、阳光、独立性格。二是配合活动。积极参与导师组织的活动,并力所能及分担工作,当好助手,提升活动效果,如家访前主动联系家长预约时间,参与组织团建活动。
3.以爱心接力推进全员导师制
师生互动是全员导师制的主要形式,生生互动是全员导师制的有效助力。让新、老生结对,建立学长带学弟的推进模式,对建立和谐校园、促进新生稳定、提升老生能力效果明显、作用巨大。学长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体会感受,帮助学弟适应学校生活,现身说法“指导”学弟制订学习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学会自立自强。已毕业学长还可以向学弟提出就业建议、提供就业信息等。届届传承,爱心接力,全员导师制会取得更大成效。
四、结束语
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进全员导师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发力,形成学校领导和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教师倾力组织、学生踊跃参与的局面,健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创新学校管理,突出学生特色培养,促进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全员导师制的实施还需要社会广泛支持,如政府推动、行业企业配合等,笔者仅分析了学校方面在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办法措施,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杜智萍,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历史演进[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董晓星,陈家麟.情感教育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3).
(作者:王振峰,冀南技师学院副院长;王社民,冀南技师学院质管办主任;袁英,冀南技师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