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一体化融入音乐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实践

2024-09-26黄曼霞

职业 2024年16期

■摘 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材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音乐鉴赏与实践》教材,旨在提升技工院校美育课程教育教学水平,规范建设技工院校美育课程系列教材。工学一体化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全国技工院校推行的教学培养模式。本文以音乐赏析课音乐与国家教学设计为例,对工学一体化教学理念融入《音乐鉴赏与实践》教材的编写进行了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技工院校;音乐鉴赏与实践;教材开发

一、《音乐鉴赏与实践》教材开发的背景、必要性与意义

(一)背景

美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等共同承担着塑造完善的人的教育任务。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美育工作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面向全体、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其主要目标是到2022年,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2022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技工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2022)》的通知,《美育》作为必修课纳入了技工院校所有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并规范了教材,明确各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学生多样化需求”开设选修课,但当时没有相应规范的教材。

(二)必要性与意义

音乐鉴赏与实践作为广大学生非常喜爱的美育选修课,在许多技工院校广泛开设。当前,各院校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多为中小学、中职学校或高校编写,使用过程中对技工教育的针对性较弱。为规范使用教材,提升技工院校美育选修课程教育教学水平,2024年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材工作委员会组织全国技工院校音乐骨干教师编写《音乐鉴赏与实践》教材。组织编写《音乐鉴赏与实践》教材对提升技工院校美育教研水平,规范全国技工院校音乐教师开展音乐鉴赏与实践教学工作很有必要,对培养具有音乐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帮助学生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工学一体化教学理念融入音乐教材编写的思考

(一)工学一体化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全国技工院校推行的教学培养模式

2022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在全国技工院校推行工学一体化模式。旨在通过这一模式,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所谓工学一体化模式即教师在授课中围绕一个学习任务,把工作过程设计为教学过程,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能力培养和岗位对接融为一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长”,进而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的教学培养模式。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结合学习任务教学活动策划表和学习任务考核方案,并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编写学习任务工作页和信息页。工学一体化学习任务教学实施活动一般按照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决策计划、实施计划、过程控制和评价反馈六步展开。课堂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是依据教案,创设学习情境,把控课堂节奏,及时观察和指导学生活动;开展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关注学习目标达成的过程。这一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积极地形成对学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并加以掌握。

(二)关于教材编写的思考

编写技工院校学生使用的《音乐鉴赏与实践》教材,要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对技能人才的美育要求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学一体化教学培养模式的理念。在制定教材搭建框架的过程中,每个项目和三级标题都要有清晰的“一个目标、一个活动、一个任务”。通过赏析优秀的艺术作品,用音乐的艺术语言,引领学生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文化观,培养具有正确的音乐审美修养的高技能人才,立德树人。

三、工学一体化教学理念融入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

音乐赏析课音乐与国家教学设计是厦门技师学院在福建省第二届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奖的作品,对工学一体化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教学设计框架

音乐与国家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厚植家国情怀。教学设计根据工学一体化的教学要求,首先围绕“国歌和国旗是国家的象征”这个主线,结合2021年最重要的时事和优秀音乐题材,明确将俄罗斯浪漫乐派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和我国当代优秀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红旗颂》这两首音乐经典作品作为课堂的两个主要学习任务。教师首先制订了突出音乐鉴赏与实践课程的艺术特色,以学生为中心,将“德育、智育、心育”的美育功能和“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行为养成”相结合的教学计划,通过课前、课中、课后每个环节音乐相随,赏析交融的教学方法,实施“学、说、议、想、练、展、用”的教学计划,把“六步法”的教学要求落实到位,让教学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完成教学目的。

(二)具体教学实施

课程通过课前“学一学”“说一说”,从学生广为关注的北京冬奥会的颁奖仪式导入,引导学生了解第一个教学任务,俄罗斯运动员颁奖使用的代国歌——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被奥运组委会选曲的来龙去脉。在学习协奏曲的音乐体裁、音乐作品的创作元素、在国家不同重要场合的演奏体验后,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议一议”感知“优秀的音乐与国家血脉相连、荣辱与共”,进而探究第二个教学任务,我们国家的优秀音乐作品——吕其明创作的交响序曲《红旗颂》。在这个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沉浸式音画赏析,回顾了重大国内新闻时事,“想一想”“练一练”总结、回顾了课堂教学要点,进一步了解了作曲家吕其明对祖国真挚的爱,感悟“优秀的音乐伴随伟大时刻、优秀的音乐献给人民英雄、优秀的作者写出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展一展”,在音乐的音响情境渲染下,学生激情朗诵“技能成才、技能兴邦!”“强国有我、爱我中华”,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增强家国情怀,完成两个典型任务的教学。课后,教师为学生发送了新的电子学习包,要求将学习成果“用一用”。通过写学习心得、自主下载聆听钢琴协奏曲《黄河》,进一步延展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成效。整体教学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三)评价反馈

该课程自开讲以来,已在各年级开展多轮教学,并被邀请到企业为党员上专题党课,每次授课都获得欢迎,反响热烈。学生在课后学习心得中深情地写到“听了音乐与国家这堂课,我更加热爱我们的国旗和国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了”“音乐是一门艺术,这堂课让我内心得到滋润和升华”“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音乐作品,这堂课让我知道了音乐并不只是单单的一首曲子,而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跨越时空的话语以及情感的表达”“我们要努力学习技能,做一个有用的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束语

在技工院校开设音乐鉴赏与实践选修课,是实施“五育并举”的具体教育举措。音乐鉴赏与实践教学以中外音乐艺术经典为主要载体,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育人导向,不仅能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活力,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化自信。在开发教材中,要坚决贯彻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做到政治立场不偏移,还要注意保持技工教育自身办学定位和特色,将工学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融入教材编写中。一本“专业、学术、简明、好用、成全”的实用教材,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多元文化的音乐世界,提高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文化理解能力,为学生铺设一条丰富多彩的艺术知识探索之路。组织《音乐鉴赏与实践》教材编写工作,让广大青年技能人才不再是“音乐小白”,拥有有趣的人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何语华.美育(第四版):美即生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2.

(作者:黄曼霞,厦门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