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塑美术课堂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2024-09-25魏华明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4年9期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时代对个人核心素养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创造力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美术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一、目前美术课堂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小学阶段被认为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黄金时期。美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能够超越文字的限制,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目前小学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创造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局限性、师资力量的不足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等,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因此,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已经成为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二、核心素养在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涵盖了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多个方面。在艺术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美术教育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其目的正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艺术实践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因此,将核心素养融入美术教育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所在。

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至关重要。美术活动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提出新颖独特的构思,探索多样的表现方式,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美术活动的引导,学生可以在探索中增强创造意识,获得成就感。

核心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美术欣赏与创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发现作品的亮点和不足之处。这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开放的思维方式,为未来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通过各类美术活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增强对美的认知和感受。同时,培养审美素养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情操修养、交流表达等方面。

核心素养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美术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重塑美术课堂:核心素养与创造力融合的策略

1.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教师应精心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并结合跨学科元素,设计开放性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挥想象。

在三年级上册《拓印树叶真有趣》一课中,学生在观察和感悟身边的自然事物后,通过树叶拓印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这节课不仅给学生教授了树叶拓印这一艺术技法,还给学生传授了树叶形态、纹理等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也引入了环保意识,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自然材料进行创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如“如何选择树叶进行拓印创作?”“如何利用树叶的特点创作出有意义的作品?”等,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意思维。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到户外寻找各种形态的树叶,并尝试不同的拓印技法。在学生尝试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旁耐心引导,帮助学生发现树叶丰富的表现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动手操作和创意表达能力,还增强了环保意识。

2.教学方法的创新

采用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学习能力。同时,要运用数字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来丰富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家乡的历史和发展》一课时,教师选取学生熟悉的城市街区作为主题,设计了一个名为“家乡的历史和发展”的项目式学习单元。学生被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如20年前、现在和未来),并探讨该街区在这段时间内的变化。

教师利用地图、历史照片和新闻报道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信息,并引导学生讨论城市化对社区的影响。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一部分负责收集资料,一部分负责采访当地居民,一部分负责设计调查问卷,以收集第一手资料。

同时,教师应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包括学生对项目的理解、研究的深度、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的运用和作品的质量。在项目结束时,学生需要提交一份报告,其中包括他们的研究发现、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和他们对城市变迁中家园角色的个人反思。

在项目完成后,根据项目报告显示,学生们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包括绘画、模型、多媒体演示文稿和互动的数字故事等,以展示他们对选定时期的理解和对未来的设想。

教师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能够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3.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核心素养下,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美术课堂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该评价体系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智能,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以及他们在美术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评价还应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首先,评价体系应以过程为导向。不仅要注重学生呈现的最终作品,还要关注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探索和思考,及时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努力程度和进步情况等。同时,应鼓励学生勇敢展示自己的作品,接受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此外,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主动评价自己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监督能力。

其次,评价方式应多元化。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应参与到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中,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教师作为专业的指导者,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品给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家长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应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与学校携手,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部分,学生们应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最后,评价体系应具备科学性。评价标准应明确、具体,并与学科教育目标相匹配。评价过程应透明、公正,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进行评价和被评价,评价结果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潜力。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同时,科学和有效的评价体系也能提高评价的精准性和可信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策略、改进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艺术氛围,让他们在这里自由地表达思想、感受情感、发挥想象力,最终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们的光芒会以不同的方式闪耀,只要我们用心去引导,他们都能在广阔的天空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