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2024-09-25陈晨

考试周刊 2024年32期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落实,教育界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教师也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并且对自身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进行创新改革,以此增强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并且巩固生物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初中生物核心素养对学生今后的生物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保证教学的高效发展。文章研究了教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阐述了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意义,提出了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32-0119-04

作者简介:陈晨(1979~),男,汉族,甘肃天水人,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石佛中学,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学。

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其中的教学内容主要为研究生物中各个层次结构以及起源和周围生物圈存在的关系。教师在教学初中生物知识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生物教学的桎梏,不仅要增强学生生物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要让其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养成社会发展与国家需要的能力和品格。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将侧重点进行调整,从培养生物知识到注重生物人才培养,以此让学生能够真正养成生物核心素养,并且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一、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意义

(一)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成果

教师在教学初中生物知识的过程中,要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也是今后学习更深层次的生物知识的重要保障。为此,教师在教学生物知识时要改变自身的生物教学观念并对传统生物教学方法做出改革创新,将学生设为生物课堂教学主体,以此让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钻研探索,进一步增强自身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被动讲授生物知识转换为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以此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成果。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运用,遵循生物教学学以致用的要求,为今后的生物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初中生物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影响,教师要担任好生物课堂引导者的教育地位,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开展高效率的生物教学,以此充分发挥初中生物教学的优势。同时,教师也要了解到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主要来源于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以及学生探索生物知识的主动性。存在着这些因素,学生在生物学习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生物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在生物教学中不断对学生提供正向引导,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并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习技巧,以此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效率。

(二)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要有所侧重地对学生的生物认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学生拥有了上述能力就具备了培养自身生物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也是学生在未来生物学习中需要发展的重要内涵。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学科育人”这一教学目标,将生物学习应用的具体能力放置到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以此帮助学生提升自主探究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以及良好的价值评估能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另外,教师也要在生物课堂构建的过程中融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方法,让学生重视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以此保证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能力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要将养成良好的探究能力设为主要教学目标,让学生有着良好的探究精神与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要将自主探究能力设置为生物教学与培养生物核心素养的重点,并结合课上所学内容与学生当前认知能力,来创设对应的生物教学问题情景,以其中趣味性因素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让其在解决对应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完一节生物课程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检验学生对课上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通过设置对应的教学任务让他们对此进行详细探究,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分享对本节课知识的感悟,以及任务探讨的具体思路,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且还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以此实现生物核心素养的良好发展。

(四)培养自身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师在教学初中生物课程时,要认识到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生物教学是立足于实验得到其中的生物基本概念,学生需要拥有良好的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合理的生物逻辑思维能力才能从生物实验中证实所学知识的正确性。因此,教师要基于生物学科的特殊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此养成良好的生物核心素养。教师要让学生体会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在进行具体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发挥好生物实验在生物教学的重要价值,根据生物实验的具体要求,创设出趣味性的生物实验情景,让学生在生物实验中培养自身严谨的科学试验态度,获得良好的科学思维。因此,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所学内容创设出适合学生的生物实验,让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五)强化自身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在教学初中生物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学的最新动态,并且结合所学知识内容向学生讲解这些进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此让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形成紧密连接,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习对社会的重要意义,以此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也是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学生有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能以更高的兴致投入生物学习中,而且还能让学生以更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物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内部联系,并且有意识地运用生物知识来解决社会中的疑难杂症,使得找到学习的真正意义,促进自身社会责任感持续提升,养成为祖国发展而学习的良好态度。

二、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合理运用生活化资源,让生物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

生物不仅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而且还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科,学生拥有良好的生物综合能力就能运用生物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合理运用生活化资源,或将生活中的案例作为生物知识的学习前引导,让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能够得到全面提升。此外,教师将生物知识在生活的情景中予以印证,不仅能够让生物知识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说服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让学生感受生物知识与现实知识的联系以及对现实生活的重要影响。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合理运用生活化资源让生物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工具向学生播放“男子误食福寿螺导致食物中毒”这一视频新闻,并且创设出对应的生物教学情景让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学习。在带领学生观看完相关视频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科普:“螺类生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美食,但是如果吃了不可食用的田螺,就会使寄生虫对人体造成损害。”随后向学生展示常见的寄生虫图片(如肝片形吸虫),并说明这种寄生虫会使得人体皮肤呈现淡绿色,这种寄生虫的种类为“线形生物”,以此进行合理的课堂导入。这样的生活化课堂导入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并且点燃他们对本节课的探索欲望,有效提升了生物核心素养的学习动机。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法是当前教育活动中教师常常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采取生活化教学使当前阶段的学生认知与思维较为契合。因初中生仍处于思维高速发展阶段,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受到知识储备量或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等方面所制约,导致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一般。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教学作为教学生物知识的“跳板”,让学生以生活中的经验来理解抽象复杂的生物知识,强化生物知识在脑海中留下的印象,进而让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顺利理解吸收。此外,教师在采取生活化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注意开展的生活情境要符合所学生物知识的内容,以所学知识为基础创设有效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建立良好的生物学习态度,认识到生物知识不是虚无缥缈而是真正来源于自己身边,进而抱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来学习生物知识。

(二)坚持“以生为本”,让学生自主探究生物知识

在传统生物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法,让学生对生物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中,只能实现短期记忆且对今后生物综合能力持续发展效果一般。随着新课改不断落实,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核心素养对生物教学的帮助,因此,教师要将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与新课标相适应,并且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将学生设为课堂主体,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换为主动对生物知识进行积极探索,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设置为课堂教学主体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其中蕴含的生物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认识蚯蚓这个小动物吗?一般可以在哪里可以见到蚯蚓?”这个问题是要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对环节动物的初步印象,并且对其生活环境进行初步了解。学生通过思考这个问题会充满着对蚯蚓这一环节动物的探索兴趣,此时教师将准备好的蚯蚓模型给学生展示,让学生自主对模型进行探索,当其触碰蚯蚓背部时,会发现蚯蚓背部有细密的刚毛和黏液存在,能够具象化对蚯蚓进行探究。然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发放一只蚯蚓实物,让各个小组观察蚯蚓的前部和后部的区别,让学生讨论出辨别环节动物前部与后部的方法,然后得出结论:蚯蚓可以通过环带来辨别头部和尾部。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环节生物的知识后,教师此时可以提出思维扩展问题供学生进行探究:“蚯蚓的身体为何通常都是黏稠的?”学生因为有着一定的生物知识会对这个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又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本节课生物知识的兴趣:“同学们,你们认为人类到底是由什么动物演变过来的?”学生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通常会回答是由猴子演变过来的,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科普:“其实人类是由猿猴演变而来的,你认为猿猴演变成为人类的过程与外部环境有关系吗?”学生在这两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下,会逐层进行主动思考,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会对人类的起源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总而言之,教师为了落实“以生为本”这一教学理念,要采取逐层设置疑问、环环相扣这一教学模式,通过问题吸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探索欲望,让学生的生物思维得以全面扩展,并且引导他们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自身实践来获取生物基础知识,以此提升生物思维能力,促进生物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三)营造有效生物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生物核心素养

教师在生物教学中为了使得学生核心素养持续发展,就要让学生能够有效地与教师进行高效互动,营造出有益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生物教学课堂之中,以此强化自身的生物核心素养。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知识探究,以此增强自身生物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生物核心素养。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的变异》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生物教材中提到的“杂交水稻”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对“生物遗传技术对人类生活影响”这一话题进行分组探究,让学生通过教材提到的杂交水稻技术来尝试栽培黄豆,并认真观察黄豆的成长变化,得到本节课知识概念。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在小组话题讨论下能够营造出有效的生物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有效生物教学氛围中,激发自身好奇心与求知欲,并且建立起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以此使得自身思维探究能力全面提升。

(四)立足于生物实验,增强学生生物知识探究欲望

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是一门来源于实验的学科,相比于其他学科,生物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生物实验,以此将生物核心素养进行贯彻落实。从学科层面而言,生物教学的两个重要内容为观察与实验,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思维处于发展阶段,并且实验条件受到客观因素所限制,但是对生物知识学习又有所需要,教师就要把握住学生这种心理,帮助学生达成实验目标,而且还要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生物核心素养同步发展。

比如,在教学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立足于生物实验,以增强学生生物知识的探究欲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尽量避免直接进入生物基础理论或根据核心概念展开教学活动,而是要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场景进行生物实验。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家中有没有发现,买过来的土豆因为放置时间过长会发芽,买过来的香蕉与水果放置长时间后甜度也有所下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他们自己挑选水果在显微镜的观察下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某一小组选取了桃子和柿子,在显微镜下观察能够了解到桃子的外层表皮和果蒂上存有气孔分布,然而柿子上表皮并不存在气孔,因此桃子上的气孔可以有效进行“呼吸作用”,能够使得水分随着时间的流逝从气孔中蒸发,在呼吸作用下水分流失得越多,外观和口感就会变差。在小组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各个小组成员对本组实验步骤进行详细记录,并且总结出其中蕴含的生物基础知识。在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投入更多的兴趣,引起他们对生物学习的共鸣,而且还能让他们改变看待生物实验的眼光,以此增强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促使自身生物核心素养全面素养。

三、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教师要通过自身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好奇心和热情,以此引导他们积极探索、主动学习。并且培养生物核心素养还强调了跨学科的融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实现生物知识的有效迁移。此外,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技能,让学生有着良好的综合能力来带动和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素养,为学生今后的生物能力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德英.初中生物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讨[J].智力,2022(21):21-24.

[2]谢剑刚.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J].天津教育,2022(32):67-69.

[3]王兆芬,刘海刚.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深度教学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2022(26):36-38.

[4]叶桂清.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探索——以初中生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例[J].中学理科园地,2022,18(5):49-51,53.

[5]周涛.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主题教学活动的构建——以“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主题教学为例[J].启迪与智慧(上),2022(8):14-16.

[6]姚文明.生物核心素养落地初中实验教学的路径选择[J].教学与管理,2021(2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