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核心素养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4-09-25韦海莲
摘 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在核心素养的教育框架下,更加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教育的迫切需求。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引入合作学习,可提升初中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以及促进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研究也发现在实践中存在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以期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可行的合作学习模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合作学习;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32-0085-04
作者简介:韦海莲(1970~),女,壮族,广西南宁人,隆安县民族中学,研究方向:课堂教学改革。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核心素养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素养培养,包括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等。本研究旨在结合核心素养,探索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
一、 合作学习的相关概念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共同努力完成学习任务,通过互动和合作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相较于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知识共享。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的创造者和分享者。合作学习的核心理念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以及通过协同努力实现共同目标。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取知识,还能够发展综合素养。这一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当今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因而备受重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积极、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 基于核心素养下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英语课堂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初中生英语学习自信心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害怕犯错误而抑制发言,导致语言学习积极性不足。合作学习通过创造轻松、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支持、纠正错误,共同克服语言学习的难题。这种互助合作的氛围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英语时的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敢于大胆尝试和表达。通过在小组中分享想法,获得同伴的认可和鼓励,学生建立了学习英语的信心,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二)增强初中生团队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共同成长的平台,使他们在相互合作中发现潜力,培养了积极面对学习挑战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接收者,更成为学科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小组中相互激励,促使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这种参与度高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动机。通过分享知识、相互启发,学生不仅提高了学科知识水平,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跨学科的整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科视野,有助于他们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三)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这种互动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推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模式不仅使学生在学科知识水平上有显著提升,而且促进了其跨学科的学科知识整合。学生在小组中分享知识,相互启发,通过与他人合作,他们不仅仅是在吸收英语知识,同时还培养了跨学科思维和能力。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具创造性和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学习动机也得到提高。通过参与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小组任务,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英语学习中。这种积极参与的态度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悦,还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索,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三、 基于核心素养下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常见问题
(一)教师不能做到真正放手
首先,有些教师难以摆脱“讲解主导”的传统教学思维。他们习惯于通过直接传授知识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而在合作学习中,应该更多地起到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然而,教师仍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害怕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无法获得足够的知识,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真正“放手”。其次,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管理和评估缺乏有效手段。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合理划分小组、设定任务,并在学生合作完成后进行评估。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评估工具,教师往往难以对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监管和评估,从而无法真正做到“放手”。此外,教师在面对学生的不同能力和合作习惯时,难以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协作、分享,但学生的学科水平和个体差异使得教师需要有能力调整合作学习的难度和形式。然而,教师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足,难以灵活应对,导致合作学习难以顺利进行。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缺乏信心。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更多地依靠自主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而教师担心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害怕无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确保教学目标的完成。
(二)学生合作意识相对不足
首先,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不够高。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共同完成任务。然而,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学科兴趣等原因,对合作学习缺乏积极性,表现为被动参与、消极应付的状态,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真正从合作学习中受益,影响了学习效果。其次,学生在小组中的沟通能力相对较弱。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需要学生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在小组中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然而,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往往难以有效地与同学进行沟通,造成信息传递不畅、团队协作效果不佳。此外,部分学生对团队协作意识的理解相对薄弱。在合作学习中,团队协作是取得共同目标的关键。然而,学生由于个体主义思维较重,对团队协作的理解相对不足,难以融入团队,形成合力,导致小组内部关系紧张,阻碍了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最后,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缺乏积极应对的态度。合作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但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得消极、畏难,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动力。
四、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
(一)转变课堂合作教学理念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与学生一同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理解并认同这些目标。通过明确共同目标,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合作的意义,提高参与度。为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合作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共同努力解决问题。这样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合作学习。同时,提供支持和指导。即便是放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教师仍然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通过在合作学习中提供资源、引导讨论、解答疑问等方式,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合作任务,确保学习的质量。另外,在合作学习中,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个体的表现,更需要注重整个小组的协作情况。教师可以通过组内评价、同伴评价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为个性化的评价提供依据。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合作学习的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具备更多的自主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技能、沟通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首先,根据学生的学科兴趣和水平进行合理划分。学生在特定学科领域可能有不同的兴趣和专长,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学科喜好、擅长领域等情况,将具有相似学科兴趣和水平的学生划分到同一小组,以促进学科领域内的深度合作。其次,考虑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处方式。在学习小组中,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处方式直接影响着合作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平时的交往情况,将相互关系较好、相处融洽的学生放在同一小组,以提高合作的默契度。同时,注重小组成员的多样性。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在小组划分时应尽量保证小组成员的多样性,包括性格、学科兴趣、学科水平等方面。通过将具有不同特长和特点的学生放在同一小组,可以激发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另外,定期进行小组调整。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兴趣变化、学科水平提升等情况,教师可以定期进行小组调整,确保小组成员之间的匹配度仍然适宜。最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伙伴。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认识主动选择合作伙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对合作学习的投入度。
(三)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
为了有效实施合作学习,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明确每位小组成员的任务和责任,可以确保合作学习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小组形成初期,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明确每个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应承担的任务。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每位成员清楚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其次,明确角色分工。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角色,让每个小组成员承担特定的责任。例如,设定组长、记录员、时间管理员等角色,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挥各自的专长,形成有效的小组合作结构。
(四)科学设计合作任务
通过科学的任务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任务目标明确。合作任务的目标应该清晰、明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任务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在任务中体验到知识的实际运用,增强学习的深度。其次,任务分工合理。在设计合作任务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长进行任务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分工的合理性不仅能够提高任务完成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设计生动的任务情境。合作任务的设计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在任务中能够感受到学科知识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设计任务时,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引导他们在合作中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任务设计中,要明确任务的评价标准,使学生清楚任务完成的期望和要求。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任务中明确方向,还能提高任务完成的质量。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后的反思,促使他们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合作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合作任务任务案例如下:
1. 任务标题:“探索文化多样性”
英语课程以“探索文化多样性”为主题,引入合作学习。任务旨在通过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2. 任务设计:
目标:调查并呈现一个自选国家的文化方面。
The United States, known for its cultural diversity, exhibits a rich tapestry of traditions and customs. From its iconic music genres like jazz and rock to the celebration of cultural festivals, such as Thanksgiving, the U.S. embraces a variety of influences. American cuisine, including hamburgers, hot dogs, and apple pie, reflects the nations melting pot ethos. Sporting events, like American football and baseball, are integral to the national identity. With a global impact in film,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es to shape and export its culture worldwide, fostering a dynamic and ever-evolving cultural landscape.
3. 任务划分:
研究员:负责收集文化习俗、传统和历史的信息。
演讲者:准备生动的演示,总结研究结果。
语言专家:确保准确用英语表达观点。
4. 任务情境:学生参与了一个模拟的全球博览会,按照选择的文化进行互动展示。
实施:
明确指导:学生得到明确的任务要求和评估标准。
团队协作:每个成员在研究、演示和语言运用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创新鼓励:学生被激励创造性思考,加入互动元素如小测验、传统手工艺品或语言课程。
5. 评估与反思:
评估标准:根据文化准确性、语言流利度和演示创造力进行评估。
反思讨论:博览会后,学生分享了见解和改进建议。
6. 成果:
这个合作任务不仅提高了语言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文化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英语学习更为生动丰富。
五、 结论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基于核心素养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还显著提高了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教师难以真正放手、学生合作意识相对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转变课堂合作教学理念、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科学设计合作任务等策略。这些建议旨在深化合作学习,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水平。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可以更好地指导未来的教学实践,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晏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渗透的意义和策略[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11):118-120.
[2]陈瑶.英语课堂中的微项目化学习探究——以初中英语戏剧学习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3(20):12-19.
[3]杨建敏.初中英语实现减负增效发展的几个着力点研究[J].海外英语,2023(19):188-190.
[4]张峰.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课堂实践和思考[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第九届中国陶行知研究座谈会论文集,2023:55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