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BE理念下“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调查研究

2024-09-24朱志红薛大维

滁州学院学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OBE理念问卷调查课程思政

摘 要:基于OBE理念设计“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滁州学院“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总体情况良好,特别是思政元素相关度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表现优异,但思政元素促进个人成长满意度、融入方式和教师讲解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从三个维度提出OBE理念下“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进策略:明晰和细化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构建“思政素材好、思政融合好、思政方式好”的“三好”课程思政内容;实施线上课堂、传统课堂、翻转课堂、实践课堂、专家课堂、优秀校友课堂的“六课堂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期望为财经类专业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启示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OBE理念;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94(2024)04-0109-05

作者简介:朱志红,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通信作者:薛大维,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审计学(安徽 滁州 239000)。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3sx106);滁州学院校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23jyz017);滁州学院质量工程“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2xwk005)

收稿日期:2024-05-10

一、引言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但是当前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存在资源开发不足和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无法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2]。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OBE教学理念为高校财经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教学和课程思政教学的双融合提供了教学方向和指引[3]。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为核心的OBE教育理念把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把知识传授目标转变为学生能力达成,这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会计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金融会计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金融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适应金融市场和企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然而,传统的“金融会计学”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金融会计学”课程教学,实现教学创新与实践,是当前“金融会计学”课程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滁州学院“金融会计学”教学团队从2020年开始基于OBE理念实施课程思政,获得了学生的好评。为了持续提升“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有必要运用调查问卷分析法对“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进行现状调查,并针对课程思政短板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

二、OBE理念下“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调查分析

OBE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持续改进,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调查分析,从学生视角精准把握“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和短板,为持续提升“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提供方向指引和数据支撑。

(一)设计调查问卷

OBE理念下“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调查问卷题目包括两类:封闭型题目和开放型题目。其中封闭型题目由三个维度组成: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程度、对思政元素的认同感、对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满意度,合计16个封闭型问卷题目。其中学生对“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的接受程度,包括态度、相关度、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促进职业发展等方面的5个问卷题目;学生对“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的认同感,包括对思政元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程度、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对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认同程度的6个问卷题目;学生对“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的满意度,包括对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学习体验、教师讲解方式、职业规划、个人成长等方面满意度的5个问卷题目。开放型题目有1个:“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提升的意见或建议。

为了提高问卷的有效性,特别在问卷中设置了3道反向题[5]。为了便于问卷的信度检验,运用李克特5级量表形式来设计问卷选项,1~5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基本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6]。在初步设置“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调查问卷题目后,邀请学完“金融会计学”课程的六位同学进行问卷测试,并结合六位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反复修改调查问卷题目。最终形成包括3个一级维度和16个二级维度的“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调查问卷。

(二)发放调查问卷

运用微信“问卷星”小程序设计“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电子调查问卷。发放对象是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财会系2020年至2023年所有学过“金融会计学”课程的学生,合计226人,均填写了调查问卷。其中男生占比33.33%,女生占比66.67%;接触过思政融合课程的学生占比80.3%,没接触过的学生占比19.7%;对“金融会计学”课程兴趣方面,非常感兴趣占比52.78%,比较感兴趣占比21.39%,不感兴趣也不反感占比12.28%,兴趣不高占比9.09%,没有兴趣占比4.46%。

(三)收集和分析调查问卷数据

通过微信“问卷星”小程序收回问卷226份,其中有效问卷204份,有效率为90.27%。汇总有效问卷后,首先对问卷量表维度和题项进行编码,接着运用SPSS26.0软件对16道封闭型题目的问卷数据进行信度检验[7]。信度检验结果表明,除了3道反向题,删除其他题都会降低问卷总体信度。“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问卷量表的信度检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问卷量表总体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31,三个维度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均大于0.7,证明该调查问卷量表通过信度检验。最后对问卷的开放性题项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归类编码和词频统计分析[8]。

(四)OBE理念下“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现状分析

1.“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总体情况良好

表2列示了“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问卷量表三个维度的均值和标准差。

表2数据显示,问卷量表总体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4.21和0.45,表明了“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总体情况良好。从均值指标看,在三个一级维度指标中,均值大于4的有课程思政接受度和认同度,说明学生对“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接受程度和认同程度较好;而课程思政满意度的均值小于4,说明学生对“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满意度还有待提升。从标准差指标看,在三个一级维度指标中,课程思政接受程度和认可度的标准差分别为0.38和0.49,说明学生间差异较小;但课程思政满意度的标准差最大0.69,表明学生间满意度差异较大。

2.思政元素相关度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表现优异

在16个二级维度指标中,均值大于4的有12个二级维度指标,占比75%,说明“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在多个二级维度上都较理想。其中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相关度的均值表现最佳(M=4.86,SD=0.31),表明学生认为“金融会计学”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高度相关,且差异最小;思政元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均值排第二(M=4.73,SD=0.36),表明学生认可“金融会计学”思政元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符合程度。均值排在第三和第四的二级维度分别是思政元素培养职业道德素养(M=4.69,SD=0.49)和思政元素提高学习兴趣(M=4.67,SD=0.42),表明“金融会计学”思政元素在培养职业道德素养和提高学习兴趣方面表现较好。相对而言,均值较低的三个二级维度分别是:思政元素的教师讲解方式满意度(M=3.94,SD=0.66)、思政元素影响个人成长满意度(M=3.93,SD=0.64)、思政元素融入方式满意度(M=3.88,SD=0.62),说明教师思政元素讲解方式、促进个人成长、融入方式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3.“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提升需求

共有156名学生对““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提升的意见或建议”这个开放型题目进行了反馈。基于Excel软件的归类编码和质性数据的词频统计分析,分别得排名前十的主题词,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学生对“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意见或建议具有多角度特点。排在前五的意见或建议分别是:思政素材形式多样化、思政融合方式多样化、思政讲授方式多样化、专家进课堂、思政元素助力个人发展,这与封闭型问卷题目的数据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学生对“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素材、融合方式、讲授方式等方面有需求。

三、OBE理念下“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进策略

针对调查问卷分析发现“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存在短板问题和需求,从明晰和细化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构建“三好”课程思政内容、实施“六课堂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等三方面进行改进。

(一)明晰和细化“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基于OBE理念、“金融会计学”的课程特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素养要求,明晰和细化“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总目标和各章的教学分目标[9],具体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思政目标达到70%以上。

(二)构建“金融会计学”“三好”课程思政内容

根据OBE理念,“金融会计学”教学团队基于专业精神、课程精神、思政目标、思政元素、思政案例的全流程视角,打造思政素材好、思政融合好、思政方式好的“三好”课程思政,帮助学生了解金融会计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自主性。

其中,思政素材好体现在思政元素来源丰富,包括:金融会计发展史、红色财经发展史、金融企业家成长史、金融腐败案例、校园榜样等。思政融合好体现在知识点融合、金融会计实践融合、时代元素融合。思政方式好体现在思政教学的方法多样化,包括:金融企业家故事导入、金融行业案例导入、财经视频导入、情景营造、金融会计实践中感悟、学生自主思政挖掘、大学生说财经党史等。“金融会计学”全流程规划的“三好”课程思政如图1所示。

(三)实施“金融会计学”“六课堂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的推广应用,“金融会计学”教学团队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线上课堂、传统课堂、翻转课堂、实践课堂、专家课堂、优秀校友课堂的六课堂融合,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更好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其中,线下课堂延长了学习时间,让学生通过雨课堂平台的预习视频、预习测试和预习线上讨论,掌握了基础知识和知识的理论来源。传统课堂上,通过老师基于行业案例和情景式的讲授和引导,让学生通过思政元素感受知识的温度和知识的未来方向。翻转课堂和实践课堂上,学生为了解决行业实践问题,基于自主学习的基础,通过小组讨论和辩论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专家课堂上,以行业专家的成长历程和成功经验,激发学生为行业服务的热情。在优秀校友课堂上,让学生看到了努力的方向,成就更美好的自己。为了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六种课堂中,鼓励学生就课堂内容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或新视角,并录制视频形成生成性学习资源,在授课教师审核后加课堂表现分数,并发布到雨课堂平台供学生之间进行学术探讨,也为后续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六课堂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四、结语

OBE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10]。课程思政则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11]。二者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滁州学院“金融会计学”教学团队在连续4年课程思政实践中,推进OBE理念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为了持续提升“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基于问卷调查发现:虽然“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总体情况良好,特别是思政元素相关度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表现优异,但思政元素的思政元素影响个人成长满意度、思政元素融入方式满意度、教师讲解方式满意度等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开放型问卷题目的质性数据的词频分析,还发现学生对“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素材、融合方式、讲授方式等方面有较高需求。针对调查问卷分析发现的“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短板问题和学生需求,从明晰和细化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构建“三好”课程思政内容、实施“六课堂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等三方面进行改进。“金融会计学”教学团队通过明晰和细化“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更好地设计和融入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思政元素;通过精心设计“思政素材好、思政融合好、思政方式好”的“三好”课程思政内容改进课程思政融入方式;通过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经验,巧妙推行线上课堂、传统课堂、翻转课堂、实践课堂、专家课堂、优秀校友课堂等六课堂融合教学模式,让“三好”课程思政内容落地,更好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教学过程,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讲授方式满意度。

五、未来研究展望

首先,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OBE理念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路径,深入分析影响“金融会计学”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关键因素,如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教师素质、学生背景等,以更系统地提升育人效果。其次,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来优化“金融会计学”的思政教学模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再者,可以扩展研究范围,将调查对象从滁州学院扩展到更多高校,甚至跨地域、跨文化的研究,以验证该模式的普适性和推广价值。最后,未来的研究还可以关注课程思政对学生长期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持续改进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

[参 考 文 献]

[1]

刘遵峰,张春玲.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内在逻辑及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23(11):45-51.

[2] 李万春.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时代新人培育路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45(S2):264-266.

[3] 张锐,张彦.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视位、要义与赋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5):59-62.

[4] 王少奇,荀禹,宫福清.课程思政的现实藩篱、实践要旨及推进策略[J].教育科学,2023(4):63-68.

[5] 梁平.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四层级目标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151-156.

[6] 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J].中国高教研究,2021(1):5-9.

[7] 刘建军.课程思政:内涵、特点与路径[J].教育研究,2020,41(9):28-33.

[8] 邱伟光.论课程思政的内在规定与实施重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8(8):62-65.

[9]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10]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11] 胡萍萍,刘雯静.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现状调查[J].外语电化教学,2022(5):11-17+106.

责任编辑:陈星宇

猜你喜欢

OBE理念问卷调查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OBE理念下高职教师成长机制的评价
基于问卷调查的防护头盔佩戴热舒适性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