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 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
2024-09-24陈楚珂李俊伟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既是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确保改革坚持正确方向、取得实际成效的关键所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专门就“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作出部署。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一、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决定》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这是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经验和准确把握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论断,也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进一步发展。要理解党的领导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必须立足于“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这一战略定位,深刻领悟党的领导为什么是根本保证、如何提供根本保证。
(一)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必须勇于解放思想,但解放思想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因而改革开放也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启示我们,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这些实践都证明,要确保改革立场不移、方向不偏,始终朝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始终把牢价值取向,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决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遵循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中,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置于首位,也是因为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从而如期实现党的中心任务。
(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
《决定》提出的“七个聚焦”之一就是“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可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使之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需求相呼应,才能真正发挥出党的领导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作用。
(三)党的领导是确保改革落实到位、取得实效的关键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要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取得实效,必须依靠党的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只有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97bb3846397b1c4aaf3bce03a16174b92add41ac81852bf76d8da0bdd6831921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好、发展好党的坚强有力领导这一政治优势,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才能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才能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统筹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
二、全面把握当前党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一以贯之、一抓到底推进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改革,取得了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成就,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的。与此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这对党领导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如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坚守党的初心使命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范围广、触及利益深、攻坚难度大,是一项伟大而艰巨、任重而道远的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面对可能会遇到的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阻力,只有牢牢守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贯穿改革始终,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到性质宗旨不变质、理想信念不动摇,才能确保改革成果符合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二)如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做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如何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如何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深化改革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当下,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带来的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深刻影响着党员干部的观念和行为,特别是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使得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情况空前复杂。因此,只有确保全党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向前进,才能真正发挥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朝着既定的目标持续前进。
(三)如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具备相适应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分工日趋复杂、形态更加高级、国际国内联动更加紧密,《决定》部署的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党领导改革的观念、体制和方式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分析研判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以及决策执行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必须不断增强,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必须持续提升。
(四)如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一支政治、能力、作风等各方面都全面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然而,参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壮丽事业的年轻党员干部,没有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缺少艰苦环境的磨砺,容易产生社会物质丰裕下的安于现状、时代开阖变迁中的犹疑观望、发展再攀高峰时的畏难情绪。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在众说纷纭中“开好改革药方”,没有很强的战略定力是不行的。只有充分提振年轻党员干部投身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精气神,促使其摒弃“躺平”的松懈心态和“躺赢”的侥幸心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继续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以坚定的意志和昂扬的姿态锐意进取、担当作为,才能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五)如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用严的标准管党治党
《决定》已经将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框架中,指出“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是我们事业最核心的领导力量,必须始终保持自我革新的胸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不仅要做领导者、谋划者,也要成为践行者、示范者。
(六)如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党员干部并非生存在无菌环境中,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侵蚀党的肌体健康的病毒无处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旦疏于防范,便会导致政治生态恶化,便会对党风政风、社风民风产生负面影响。党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力量,必须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等方面下功夫。要坚持从党员干部抓起,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为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汇聚激浊扬清的强大正能量。
三、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的实践要求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处于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位置,始终是我们各项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决定》中关于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的各项要求,并将其全面贯彻落实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各方面。
(一)将党中央对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到实处
一是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风雨来袭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坚实依托,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的可靠保证,是党保持团结统一和强大战斗力、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要坚持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始终向党中央看齐,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其中最紧要的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两个确立”是新时代最重大政治成果、最宝贵历史经验和最客观实践结论,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凝聚起全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二是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要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机制。首先,要精准把握改革要求。正确认识党中央为什么这样谋划改革、制定的措施要解决什么问题、推行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等。其次,要精心组织实施。在把党中央改革意图的“大写意”转化为“工笔画”“施工图”的过程中,既要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不断增强全局意识、防止本位主义,始终在改革取向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又要按照积极稳妥、精准管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设置改革议题、出台具体方案,确保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再次,要压紧压实责任。明确和细化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牵头责任、配合责任、兜底责任等落实各项改革措施的责任,同步建立健全督察问效、验收评估、追责问责等机制,从制度上把出现推诿扯皮、各自为政、消极懈怠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最后,要做好改革意图、改革措施、改革成效的宣传,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密切关注社会上特别是互联网上对改革的各种看法,及时答疑解惑、澄清谬误,增进共识、消除杂音,营造充分理解改革、高度认同改革、积极参与改革、主动支持改革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以更加完善的党的建设制度机制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是要以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着力点,建强党的组织体系。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都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因此,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坚强有力:党中央作为大脑和中枢,要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中央和国家机关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要以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地方党委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中间段”,要做到坚决听从党中央指挥、管理严格、监督有力、班子团结、风气纯正;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不断扩大其覆盖面和影响力,引领带动党员、团结凝聚群众,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当前,改革催生出了一大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要注意在这些领域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有效作用。
二是要选育一支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相适应的干部队伍。《决定》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创新,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于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的接班人。因此,我们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切实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以为民造福为最大政绩,坚持立足实际、科学决策,坚持着眼长远、打牢基础,坚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要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能,让党员干部能够通过参加培训真正增强改革本领。同时,要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要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注重发现、大力选拔,大胆起用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把干部放到与之能力相匹配的岗位上,确保在位有责、挺身发力;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容错机制和保护机制,严肃处理不担当不作为行为,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三)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改革的有力保证作用落到实处
一是要大兴务实之风、清廉之风、俭朴之风,以作风攻坚推动改革发展攻坚。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要在为基层减负和赋能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持续精文减会,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解决过频过繁问题,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让基层在抓好落实上有更多精力、更强能力。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通过调研不断深化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把握事物和问题的本质,找到破解的办法路径。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二是要把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要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严明政治纪律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促进执纪执法贯通,切实维护纪律的刚性、严肃性。要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充分发挥惩治震慑、惩戒挽救、教育警醒的功效。
三是要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清除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阻碍改革事业发展推进的“毒瘤”。要深刻认识“腐败的本质是权力滥用”,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要加强对最新形势的分析研判,紧盯反腐败斗争的重点领域、重点人群,严厉惩治那些损害国家利益、阻碍改革发展、社会影响恶劣、人民群众厌恶的腐败行为,不断探索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有效方法,让腐败行为无处遁形。要进一步健全相关法规制度体系和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将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