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十课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2024-09-24龙小农

党课参考 2024年17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列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之一;把“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遵循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之一;专门就“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明确具体要求和安排,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准确理解《决定》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要义,充分把握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着力点,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决定》关于文化强国建设和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系列重要部署,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决定》从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机制、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四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工作,清晰描绘了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改革蓝图。

(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保障文化政治安全的必然要求

国家文化制度是国家建设理念的反映,既包括一个国家的理想追求,又包括一个国家对特定时期世界形势的判断。其中,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决定》将“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放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第一位,凸显出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手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利于更好地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决定》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凸显出文化供给的矛盾转变。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必须“跳出文化看文化”,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看待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就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了指引。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

大数据正在开启一场重大的时代转型,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来看,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都推动着传播革命。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在文化领域催生出新业态、新应用,深刻改变着文化的创作生产方式和传播模式。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文化传播,《决定》中的“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凸显出文化传播的时代性。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形成网络文明生态的关键,是推动互联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牛鼻子”工程,更是推动网络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面对新形势和新的技术发展,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实现理念、内容、形式、方法上的创新,要将网络治理思维和信息技术应用贯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过程,实现文化传播的信息化转型和数字化升级。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求

随着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乎我国的国际地位。《决定》中“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凸显出国家影响力和国家话语权的重要性。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的重大战略部署。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是提高中国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的迫切需要;是让中国“硬实力”和“软实力”、世界贡献度和美誉度相匹配的迫切需要。国际传播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长期工程,特别是在“西强我弱”国际传播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厘清边界、集中资源、重点投入、系统集成、整体推进、久久为功。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我们要结合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找准着力点,在共处之道、传播效能等方面守正创新。

二、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面临的现实考验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文化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推动这一改革面临着不少现实考验。

(一)面临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何兼顾的考验

文化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相对于其他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文化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更具复杂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必须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手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破解文化领域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二)面临文化供给“好不好、精不精”的考验

新时代,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同时,我国文化供给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文化供给已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要敏锐把握这一变化,处理好主要矛盾,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优质文化产品服务不断涌现的体制机制,以更好地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三)面临网络舆论场域治理的考验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态和传播格局。从舆论本体和生成环境来看,网上舆论的斗争、交锋日趋激烈复杂。当今的网络舆论场,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集散地、话语碰撞的大擂台。近年来,网络上攻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污蔑道德楷模、贬损英雄人物、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的文章屡见不鲜。做好网络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在以移动化、分众化、互动化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网上舆论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管控上,还必须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层面,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四)面临国际话语权挑战的考验

当下,国际舆论主动权仍掌握在西方一些国家手中,我国在国际传播中“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被动情况仍然存在。只有形成与我国“硬实力”相匹配的“软实力”,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真正站稳脚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三、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着力点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永续发展。我们要抓住关键环节,以战略性、引领性措施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一)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一是贯彻、实施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压紧压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进一步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制度安排,被认为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举措。我们应以大力推动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制度、不断强化意识形态问责力度等为抓手,切切实实通过严格考核、严厉问责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执行到位。

二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分清主流支流,辨析突出问题,对重大事件、重要社情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要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统筹协调,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三是加强对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不动摇,使新闻、文化、网络等各领域阵地始终成为坚持正确导向、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载体,绝不给错误文艺思潮提供任何传播渠道。要发扬斗争精神,有力有效管好意识形态阵地,落实好主管主办制度和属地管理原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允许搞法外之地、“舆论飞地”。

(二)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是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关键一环。我们要精准对接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建立优质文化资源供给机制,完善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是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配套体系。要进一步细化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配套政策和相关法规,抓紧制定专项指导意见,明确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方式和途径,明晰政府和社会力量各方的权责边界,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准入和退出标准、考核约束和表彰激励规则,使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有章可循,提高工作实施中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要建立配套的资金保障制度,鼓励各级财政设立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以奖代补、政府采购、志愿者补助等。要完善文化志愿服务机制,加强文化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完善志愿者准入、组织、管理、激励、退出等机制,建立星级文化志愿者认证制度,激励和引导更多社会力量积极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深入基层一线创作采风,虚心拜群众为师,真心与群众交友,以心交心、以情换情,努力赢得群众认可,让群众愿意掏心窝子、讲心里话。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笔端,自觉从人民创造新生活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滋养文艺创作,让作品真正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要为时代和人民放歌,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用饱满的笔墨讴歌人民,用多彩的作品反映时代,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反映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

三是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要在“文化遗产学”视野下,从更大尺度的城乡互动视角、以人为本的活态遗产视角,采用跨学科的综合方法,建立城乡文化遗产核心价值评估体系。要改变以往“点状”的建筑、遗址、墓葬等的保护思路,突破行政区划、文物类型间的壁垒,以城乡文化遗产核心价值为纲,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统筹协调平台和机制,从人地关系等视角进一步完善城乡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方法,在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加入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专项规划要求,使之可持续地润泽遗产地周边乃至更大范围的民众,提升遗产对周边民众的文化影响力。要整合文化遗产核心价值的“研究—阐释—传播”一体化方案,总结出文化遗产创新性展示和创造性转化的方法,将专业学术成果转译为公众易于接受的语言,依托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

(三)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关键是平衡好发展和监管之间的关系,实现规范监管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促进。只有抓住关键,才能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一是提高网络领域监管水平。全会提出的深化网络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职能、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等具体措施,为提高网络监管水平指明了行动方向。要完善监管机制,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强化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和效果。要强化监管力度,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确保各类平台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网络监管体系,实现对网络内容的全面监控。要开展专项整治,针对网络生态中的顽瘴痼疾,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净化网络环境,加强对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二是强化技术治网能力。要加强技术管网体系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技术治网能力和水平。要健全完善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机制,在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有效保护网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加快新技术的创新应用。要鼓励和支持网络核心技术研发,提升我国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和竞争力。生成式人工智能是目前最具革命性、引领性的科学技术之一,要尽快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做好这一重要领域的产业发展、技术进步与安全保障工作。要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为网络综合治理提供坚实支撑。

三是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要坚持把依法治网作为基础性手段,聚焦重点领域和技术发展前沿领域,加快制定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推动构建覆盖信息化发展、网络安全、网络内容建设与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网络法律体系。要加强网络执法力度,完善网络执法协调工作机制,推进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加强与国际社会在打击网络犯罪、保护个人数据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四)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国际传播格局和国际话语场面临深刻调整,呈现一系列新变化新特点。《决定》强调“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对进一步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要强化主流媒体的外宣品牌形象,提升中央主流媒体在海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为党和国家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外宣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驾驭网络工具的水平和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将互联网视为“党宣政宣的新窗口,服务民众的好平台,了解民意的直通车,社会心理的调节器”。要不断促进宣传、外交、经贸、旅游、体育等领域协调配合,推动部门、地方、媒体、智库、企业、高校等主体协同发力,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

二是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需要加快构建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将其中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让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真正有“根”,进而打破西方话语霸权。要增强文化主体性,努力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中华文化,让中国故事更为生动、中国形象更加鲜活、中华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创新国际传播方式方法,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共情感、同理心、亲和力,努力让有温度、有深度的中国故事实现与世界的“共情共振”。

三是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推动文明交流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要善用文化文明的力量,推动中外文明交流。虽然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是各国人民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指引,也为国际传播奠定了价值前提。国际传播要注重从人类感知、认知、行为等的一致性角度出发,跨越观念差异、打破价值隔阂,讲好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增强与各国人民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精神纽带。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推动文明交流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建设,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