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六个方面 完善党建引领国企基层治理工作

2024-09-24杨真

企业文明 2024年9期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对于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强化基层治理工作是国有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要从基层党建工作中找力量、寻对策、求答案,引领和打通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全面激活基层党建“一盘棋”,才能实现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走稳走实,推动基层治理“活”起来,持续激发基层活力,巩固释放治理效能。

聚焦“政治三力”,全面夯实基层党建思想根基

一是强化党支部班子成员执行力。进一步压实企业基层治理“一把手”的主体责任,以党建引领、新闻宣传、表彰奖励、党员干部考核、关心关爱“五个到一线”为着力点,引导基层党员干部践行“带头干、亲自抓、敢较真”的工作作风和行动自觉,确保担当在先、以上率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二是强化党建思想引领力。扎实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精心谋划“学、讲、宣、督、展、做”六个维度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举措。通过基层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领读原文,逐字逐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务求党员干部进一步学深悟透、学懂弄通。

三是强化基层党建特色品牌创新力。深化落实党建工作新模式,开展“创特色、亮品牌”优秀党建案例评选,在事关企业发展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急难险重任务中注入红色动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速推进力量下沉、治理下沉、服务下沉,建成“党员服务队”,发动党支部、党员进一线、上前沿开展“双报到”。党员领导干部通过积极参与一线工作、党建活动,在过程中锤炼党性修养、强化党员意识,提出工作创新优化建议,形成团队凝聚力,用实际行动构筑起模范先锋的坚固堡垒。

聚焦规范化标准化,着力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

一是设置要进一步规范。开展全面摸底排查,摸清基层党组织党员底数和班子情况,理顺隶属关系。围绕《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细化架构设置、班子职数、任期和自身建设等要求,规范成立临时党支部和支部换届选举流程,确保党支部设置科学规范。

二是班子要配齐配强。按照党章要求,严格按期换届,选优配强支部班子;按照标准,选配好支部书记。探索“党支部正副书记资格准入制”,通过理论考试、实操考核等方式组织任职资格认证,对未通过资格认证的干部,及时进行组织调整。

三是基层治理能力要进一步提升。围绕“提升组织力、强化执行力、提高战斗力”,健全考核制度体系,细化支部工作规范和议事规范,提升党支部议大事、抓中心的能力水平。明确支部成员职责分工,督促支部书记履职尽责,监督支委充分发挥作用,以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为企业发展铸魂。

聚焦优化基层队伍,常态化开展党员教育管理

一要动态掌控党员基本情况。通过登记造册、建立写实档案、党员思想汇报等方式,全面掌握党员的基本情况。定期完善党员的基本情况,分析研判其思想状况,及时发现不良倾向和问题,并立即予以解决。

二要常抓常新党员思想教育。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上级党组织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及时在基层党支部党员中传达学习,掌握最新精神。创新教育形式,引导党员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要创新打造“领学课堂”“专题课堂”“口袋课堂”“问答课堂”“宣讲课堂”五个课堂,在基层一线营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善向德、友爱团结的和谐氛围。同时,用好基层一线“曝光台”“意见簿”,让党员干部在群众监督中常以自省,受警醒、明底线、守规矩。

聚焦阵地建设,用好用活各类平台载体

一要建立党性淬炼阵地。借助本地区红色教育资源,定期开展“党性体检”,对标对表找差距。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标准规范、节俭实用”原则,标准化建设“党员活动室”“党员学习室”等,规范化管理、经常性使用,补足党员精神之钙。

二要建立党建文化阵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二十大精神、廉政教育党建文化宣传等党支部党建宣传阵地并且“上墙”,营造浓厚政治文化氛围。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多维度、多视角展示企业在党建工作上取得的成绩。构建“党建文化长廊”“党建文化宣传栏b5089b88ac60e35bcfe1d1af6d7915aafc97f945c7ead5ca972dddd124455cf3”等载体,营造“时时受教育 处处是课堂”的浓厚氛围。

三要建立党建宣传阵地。利用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打造“指尖上的党建”,宣传党建工作质效和党员先进事迹。通过深入推动“互联网+基层党建”工作,发挥新媒体优势,主动聚焦党建热点,突出呈现党建成果亮点。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在不断加强党建宣传教育的前提下,有力提高党员教育信息化水平,并借此渠道,让职工群众参与到党支部一些重大事项、重大事务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聚焦完善制度机制,推动实现基层管理规范化

一是完善工作考核评价管理制度。坚持“书记抓、抓书记 ”“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原则,通过制度明确党员干部责任考评的领导机制、协同机制、运行机制、修正机制。根据企业实际工作进度进行统筹组织,协调处理考评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考评工作质效,做到全方位评价、专业化评价。同时明确考评反馈机制和修正机制,根据考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内容和标准,以保证考评结果的客观合理。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教育管理、人才举荐和组织处置的重要依据。

二要健全督导检查机制。建立“支部结对”互帮互助机制,以先进带后进,真正实现“后进变先进,先进向前进”。常态化调阅“三会一课”活动记录,定期通报调阅情况,倒逼基层党支部规范落实组织生活。

三要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建立党建活动经费管理办法,规范支部党建活动经费的申请、使用、管理。倡导“有困难找组织”的鲜明导向,做到“党员有需求、组织有回应”。建立“书记有约”制度,经常开展谈心谈话。建立困难党员慰问帮扶制度,规范帮扶类别和内容,体现组织温暖。

聚焦激发活力,以党建引领建设坚强战斗堡垒

一是传授指导做好示范。企业党委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政治站位高、队伍能力强、基础工作实、融入生产深、党建成效好”的战斗堡垒作为落脚点,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通过企业党委率先垂范,手把手地“传帮带”,点对点地“传真经”,确保党建引领在基层一线真正发挥作用。

二是创先争优树好品牌。不吝于表彰和嘉奖,通过党内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树立榜样,为各个基层党支部创先争优营造浓厚氛围。鼓励先进党支部进行党支部品牌创建活动,制定品牌建设方案,推广党支部先进经验和亮点做法,为基层一线更多欲创先争优者树标杆、做样板。

三是讲廉倡廉入脑入心。基层党支部坚持走入一线进行反腐倡廉宣讲,讲透“微腐败”危害性和严重性,职工结合岗位实际撰写心得体会,推进反腐教育宣传进基层、进班组、进岗位,使得全员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持续增强,坚定全员对治理“微腐败”的信心和决心,营造公平、公正、公道的氛围,让职工群众的廉洁从业意识牢记于心、外化于行。

国有企业唯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推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全面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明确“坐标系”和“路线图”,才能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明显提高,从而助推基层一线更好服务和融入企业高质量发展之中。

(责任编辑:任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