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坚持”聚才提能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2024-09-24潘丽玲

企业文明 2024年9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在中国经济体系中,国有企业承担着重要责任与使命任务。为达成这一目标,国有企业务必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人才管理工作质量。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桂林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林运营公司)始终将人才摆在第一资源的位置,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坚持党建引领、把牢人才建设方向, 坚持多措并举、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坚持改革创新、激发人才队伍动能,建强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党建引领,把牢人才建设方向

健全体制机制。坚持党管人才,首先要健全体制机制,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确保党牢牢掌握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权。桂林运营公司不断强化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作用,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党委书记担任组长,负责指导和统筹协调企业人才工作。每年定期召开人才专题研究工作会议,听取分公司党支部人才工作情况汇报,分析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人事任免及调动、机构定员及人员招聘等工作纳入党委会(党支部)前置研究事项序列。加强分公司党支部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党支部书记“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将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项目推动、选人用人质量提升等作为党建工作述职、领导干部评议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强化思想引领。发挥党建工作在思想教育上的突出作用,做到“有用有趣有效”。桂林运营公司着力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组织全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做好人才队伍的“修枝剪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警和及时干预,筑牢思想防线,确保人才健康成长。二是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树牢坚定信仰。依托辖区湘江战役所在地等革命遗址,开展“春风化雨”式教育活动,为新入职员工上好思想政治“第一课”,开展“听”一次红色宣讲、“看”一次情景互动表演、“干”一次农活劳动的系列活动。丰富红色文化学习体验感,打造《长征传薪火、树湘感人心》《血染湘江铸忠诚》精品情景党课,将企业价值观、职业道德等内容纳入培训课程之中,不断丰富发展企业先进文化。建立互动体验教学点两个,举办情境与体验式教学活动二十多场次,数千人参加,使之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打卡“热地”,认真学习革命先辈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强化典型引领。典型引领是提升组织整体效能、激发个体积极性和创新力的重要策略。通过培育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企业价值观的典型人物,可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提升企业凝聚力向心力,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桂林运营公司始终坚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扎实推进人才成长“管理+技能”职业“双通道”建设,通过挖掘、选树各层级“工匠”,大力培育先进典型,举办工匠论坛、开展技能比武,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营造担当进取、创新创优的干事氛围,激励全员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2023年以来,公司评选工匠11名,进一步拓宽员工“岗位晋升”和“薪酬晋升”渠道,工匠聘期薪酬最高达同岗位人员2倍,藉此激励全员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尽显其才。

坚持多措并举,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依托人才基地,抓实专业人才培养。专业人才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企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桂林运营公司依托周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区域优势,从企业实际出发,与项目建设单位开展人才基地共建,培养“建管养一体化”全面型养护人才,制定实施方案及全年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培训,打造精品课程,开展“养护讲堂”,通过“每周一课”讲学等形式,提升员工能力素质,推动养护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打造以“最美中国路姐”为标杆的“路姐工作室”,针对性开展收费人才培养,制定工作室年度实施方案,每季度开展技能提升、微笑服务等“路姐学习讲堂”和“工匠论坛”活动,建立收费业务内训师队伍,开展公司范围内业务实训。

立足导师带徒,实施人才梯队建设。“导师带徒”是一种被广泛采用且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具备丰富经验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员工指导帮助,可促进新员工的快速成长,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桂林运营公司出台《企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实施高级职称人员与分公司新员工“一带三”导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各分公司均制定《导师带徒实施方案》,落实“十字培养法”,即“传、帮、带、压、激、推、周、月、季、年”,通过师傅传思想、传技术、传作风,帮助徒弟树立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周月季年”为培养节点,实行一周一指导、一月一交流、一季一培训、一年一总结,强化人才培养过程管控。尊重员工的差异化,因材施教,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内容、时间和方式等,确保培养工作有序推进;建立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评选优秀导师和徒弟,定期奖励,激发其积极性和参与度。

聚焦中心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效。健全培训机制,提高培训实效。桂林运营公司以培养高素质员工队伍为目标,紧扣企业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设计培训内容,通过自主办班、邀请专家授课,“走出去”培训学习、实地考察等,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员工自我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做好培训效果反馈调查,调研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分析总结、及时改进,做到精准培训。以研促培,赋能人才质量提升。发挥“人才+专班”“人才+项目”作用,聚焦中心工作所需,积极申报创新课题,加强与高新技术型企业合作,参与创新项目研究开发,并依托创新项目,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人才队伍动能

推进校企合作。桂林运营公司积极构建产学研一体的“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双方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实现产业、学习培养与创新研发一体化,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培养高适应性人才。调动人才及信息资源,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类新技术和培养创新人才,激发创新活力。积极与属地高校开展校企共建系列活动,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就业基地。

强化人才招聘。围绕引进可塑性强的高素质人才,聚焦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制定符合岗位实际需求的招聘条件,优化人员配置,充实后备人才库,激发人才队伍活力。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将人才招聘前置化,积极吸纳高校优秀学生开展假期实习,发现并培养潜在优秀员工,提高人才招聘的精准度。

实施公开竞聘。桂林运营公司围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不断深化市场化用工制度改革,落实管理人员公开竞聘上岗,形成以公开竞聘上岗为主的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推动人才有序合理流动,营造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环境。2023年以来,23名新入职员工成为部门业务骨干,12名管理人员获得岗位晋升,4名员工晋升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人才梯队活力源源不断。

突出绩效考核。加强对各层级的绩效考核管理,实现差异化考核、差异化薪酬,强化绩效考核结果对薪酬水平的影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公司内生动力;持续落实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选人用人环境,激发人才活力,强化薪酬分配引导。以效益和业绩为导向,不断完善职工薪酬管理,引导工资增量适当向关键岗位、突出人才、艰苦一线倾斜,推动薪酬分配制度更加科学合理。

(责任编辑:王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