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法赋能基层站点精细化管理
2024-09-24丁康兵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以下简称:采油四厂)化五转油注水站位于陕西省安塞区化子坪镇沙湾村,于2008年9月16日建成投用,隶属于化三转中心站管理。为提升站内精细化管理水平,近年来,采油四厂以推进基层站队生产建设与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探索形成了以生产管理标杆化、安全管理可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员工管理亲情化为内容的“四化”管理法,有效促进了化五转油注水站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该方法于2022年起在化五转油注水站开始应用,经过不断完善,已日趋成熟并在作业区各站点推广应用,推动各站点形成“员工看着指标干、干部盯着效益算”“地上可视化、地下透明化”“井场管理规范、岗位运行有序”的精细化管理格局。
生产管理标杆化,确保产量效益双提升。确定两级“标杆”体系指标,即对每口油井确定人均产油量、设备完好率、抽油井系统效率、泵效等10项标杆管理指标,以本站每个单项指标第1名作为站内标杆。制定《“标杆”管理考核细则》,建立油井健康评价表,制订重点油井承包管理办法,制作标杆指标运行情况展板。对标补短板、提效率,将本站每日、每月油水井各项指标横向与采油站对比、纵向与兄弟单位对比,找差距、追标杆,促进站内形成“员工看着指标干、干部盯着效益算”的管理格局。
安全管理可视化,确保风险防范严把控。对埋地管线、设施内构造等拍摄照片,绘制流程图,推进地下管物可视化,做到站内管理“无死角”。规范管线流程标识,用黄、灰、绿等油气颜色标明站内每条管线和容器内的介质,用箭头、文字注明每条管线和阀门的走向及作用,避免操作失误,提高安全生产系数,做到站内设备流程“条条清”。梳理岗位工艺流程,落实规定动作、避免自选动作,做到属地管理“责任明”。在各个岗位和危险设备设施前安装“危险源风险提示牌”,并详细标明危险性、预防措施、应急措施等内容,做到风险提示“在眼前”。在岗位显眼位置悬挂安全生产警示语,比如在运行岗、注水岗、集输岗分别悬挂“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安全是员工的生命线,员工是安全的责任人”“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您放心”等警示语,时刻提醒员工谨守安全生产,做到安全警语“随处见”。
现场管理标准化,确保井场管理规范化。推进井场管理规格化,按照标杆井场标准,逐井进行“精雕细刻”,做到设施布局合理、井场平整干净、物流运转有序、工用具定位摆放、视觉形象整齐划一。推进岗位运行规范化,结合岗位职责要求,开展“我的岗位我来讲、岗位流程我来画”活动,让员工梳理工作职责,制定出贯穿接班到交班全过程的“岗位工作规范”,明白什么时间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标准。推进基础工作细致化,制定和完善8条标准,规范工用具摆放要求、卫生标准、迎检等内容;开展岗位资料“三无一化”达标升级活动,通过逐一核查,实现资料填写无差错、无涂改、无漏缺,资料准确率达100%;坚持选树“仿宋体字书写能手”等典型,促进资料填写更加规范。
员工管理亲情化,确保增强队伍凝聚力。准确把握员工8小时内外思想动态,通过在交谈中看情绪、在工作中看干劲,细心留意、了解和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并根据员工思想动态情况及时进行思想疏导和安全提示,避免因个人思想问题而产生岗位不安全因素。把员工的难事琐事当成大事来办,不遗余力地帮助员工排忧解难;尊重民族习俗,为少数民族员工购置专用炊具,让少数民族员工时时感受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为劳务员工建立家庭台账和联系卡,帮助其解除后顾之忧。开展站队文化建设,通过建设站队“家”文化,发动员工为采油站发展献计献策;开展员工拓展训练和徒步活动,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培养员工团队精神;开展书法作品展、读书分享等活动,开拓员工心智,陶冶员工情操,不断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责任编辑:若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