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领航 逐梦深蓝

2024-09-24廖秋梅杨立华吴波

企业文明 2024年9期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党支部(以下简称: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国之大者”、围绕国之所需,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党支部按照“坚持党建引领、弘扬载人深潜精神、激励担当作为、注重人文关怀”的思路,在重大项目研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背景下,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夯实党建工作载体,丰富党建工作抓手,构建起了“举旗定向、弘扬精神、聚力创新、凝聚人心”的四维党建工作体系,从“高度、深度、力度、温度”四个角度出发,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装备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党建领航,逐梦深蓝”的发展目标。部门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举旗定向——加强党的领导,坚定科技自立自强的政治高度

深海领域是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空间,发展全海深载人深潜装备是落实党中央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举措。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党支部有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在重大项目研制过程中持续加强对团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守初心、担使命、将深潜进行到底”为主题,以“七个一”党性教育为载体,通过做一份庄严承诺、读一本红色书籍、做一次党课分享、唱一首祖国赞歌、看一场红色电影、参加一次志愿活动、参观一处教育基地,教育党员员工秉承严谨科学的态度和自立自强的勇气,集智攻关各项关键核心技术。二是在“奋斗者”号万米海试过程中,通过健全的党组织和明确的职责要求,圆满完成了万米深海的挑战,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的关键第一步。三是基于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双向促进机制,锻炼出一支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团队,通过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有力保障了我国深海装备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引领了世界载人潜水器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深海领域的话语权。团队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

弘扬精神——弘扬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发掘科技自立自强的思想深度

中国载人深潜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党支部大力宣传弘扬“严谨求实 团结协作 拼搏奉献 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通过“有形的宣传”和“无形的激励”,将中国载人深潜精神融于各项工作之中。一是在项目研制过程中,开展“我与党旗合影 我为党旗增彩”“弘扬科学精神 勇攀深海科技高峰”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注重庄重感、仪式感,让党员在丰富的活动中受到教育熏陶。二是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在研制现场、车间、实验室等场所,将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党员责任与义务等内容上墙,激励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着探索海洋最深处进发,为实现中国梦、海洋梦而奋斗。三是在海试过程中,将“我的岗位无差错、我的岗位请放心”“只有岗位、没有单位”的理念融入实际工作中,提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提升海试队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质量。其中,通过“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等大国重器的研制,带动了国内材料、海洋生物等学科的创新发展,开创了海洋领域多单位、多学科、跨部门联合攻关组织模式,为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起到了示范作用。

聚力创新——激励拼搏奉献,强化科技自立自强的奋斗力度

科技创新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要素。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党支部从党支部、党员模范、全体党员三个层面入手,激励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在各个重大项目进入关键技术攻关、总装联调、水池试验及海试等重要节点,第一时间成立党员先锋队,要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冲在一线。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院士,全国劳动模范、“深海勇士”号总设计师胡震研究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研究员等同志率先垂范,党员职工积极看齐,以“用匠心、出精品”的工作标准,确保项目的高质量完成。二是在海试期间,通过召开党员大会、讲授党课、专题学习等方式,加强党员员工对于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尤其是加强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党规党纪、党史等内容的学习,注重对全体海试队员使命感和荣誉感的教育,引导全体队员从国家利益考虑,勇担重任,将海试工作开展得扎实高效。其中,载人深潜团队科研工作者作为我国深海装备建设的主力军和国家队,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依托多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后突破了“多目标多功能多需求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体设计”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深海探索的技术瓶颈,提升载人潜水器全系统全寿命全过程的技术水平,全面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颁布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多项,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百余项。在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总体设计和集成技术、耐压结构的密封技术等学科跻身国际一流,实现了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重大跨越。

凝聚人心——注重人文关怀,提升科技自立自强的和谐温度

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党支部以党建带群团建设凝聚人心,通过“树文化、聚合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一是组织青年党员设计“中国载人深潜”明信片,设计制作以“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中国载人深潜精神等为元素的窗花,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及时宣传报道科研团队和先进典型,营造干事创业正能量。二是定期举办学术沙龙活动,不断提高支部党员、团员青年职工的综合素质,并由各党支部指导所属团支部积极组织“蛟龙走进课堂”等科普宣讲活动,提升大、中、小学生和广大市民对海洋和深海装备事业的认知。三是在海试期间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提出了“快乐工作、健康生活”“人人参与、健康海试”等口号,通过各项主题活动,营造融洽的团队氛围,极大地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锤炼出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具有较强研发水平和较大国内外影响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创新团队。

通过运用“举旗定向、弘扬精神、聚力创新、凝聚人心”的四维党建工作体系,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党支部在重大项目科研攻关过程中,作为整个项目的组织和保障核心,通过统一协调,积极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开展,在“急难险重新”任务中发挥出了坚强领导和组织保障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攻坚克难的能力,有效推动了科研工作高质量完成,为实现科技创新自立自强贡献了力量。接下来,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党支部将继续立足“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坚持政治引领、坚定政治方向、坚守政治站位,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将党建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增强党员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激发党员无限的工作热情,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特别是从事重大科研项目的科研院所的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提供工作思路与实践基础。

(责任编辑:伊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