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强化”做优科研院所企业文化建设
2024-09-24阮明龙刘超万西贝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入新时代,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国有企业,就必须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凝聚发展动力。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始建于1953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行业中建院较早的集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探、油气田开发、分析实验和信息化建设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研究机构。近年来,研究院以“四个强化”为工作抓手,打造形成了独具科研院所特色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更好地发挥勘探开发技术战略决策参谋作用。2022—2023年,研究院连续两年获评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强化党建引领,让企业文化建设“动”起来。研究院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举旗定向作用。抓好顶层设计,组织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思想固本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企业文化建设与党的建设同部署、同实施、同推进。抓实组织领导,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委员为成员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企业文化建设重要事项,全面统筹企业文化建设。抓战略规划,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一流天然气勘探开发研究院建设之中,确定两步走建设目标,计划到2035年,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在国内同行中达到领先水平。抓细落实机制,通过定期召开专题推进会、交流座谈会、主题讲述会,形成企业文化建设协调推进、动态调整的良性工作格局。抓严责任考核,将企业文化建设完成情况作为党支部党建责任制考核重点检查内容,看实施方案、查宣传记录、听落实汇报,确保各项建设举措在党支部工作中落到实处。
强化精神传承,让企业文化建设“实”起来。科研院所企业文化建设要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总结提炼,要形成全体科研工作者易于接受的公共价值观,才能使企业文化产生积极向上的引领力。研究院70余年发展历程,是几代科研工作者在四川盆地艰苦拼搏的创业史和勇于探索的奋斗史,在改革大潮中开拓创新,在攻坚克难中担当作为,在团结协作中包容共进,已成为干部员工高扬的精神旗帜和共同的价值追求。研究院提炼出以“创新、担当、包容”为内涵的“英才文化”。“创新”是引领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途径;“担当”是勇挑责任重担、主动担当作为,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包容”是指敞开心扉,以真诚友好的心态,包容学术观点的差异,包容团队成员个性的差异,积极打造团结友爱、富有战斗力的科研团队。研究院通过充分建立员工的精神认同和行为认同,确保提炼的企业文化在员工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效激励、规范员工行为,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目的。
强化全员参与,让企业文化建设“活”起来。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上下齐心、全员参与。一是要抓好母文化阐述。研究院将“英才文化”内涵解读融入到不同工作场合、各项安排部署、会议讲话中,形成“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激励和动员干部员工在科技攻关、人才培养和管理提升中持续发扬创新精神、担当精神和包容精神,真正让“英才文化”核心内涵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二是要全面抓好子文化拓展。自2019年起,研究院坚持每年举办“我是英才文化代言人”主题讲述会,集中检视所属党支部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先后培育出地球物理研究所“物探铁军”、致密油气技术支持中心“陆战队”、分析实验中心“实验家”、计算机应用研究所“融e连”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基层子文化品牌,形成了以“英才文化”为核心、17个基层党支部子文化协调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矩阵。三是要建立健全文化激励体系。深入开展文化引领大家谈、巾帼榜样、科技先锋等创争活动,将企业文化建设中涌现出的各类先进典型,优先纳入各类先进评选和表彰中,进一步激发企业文化建设在基层的工作活力。
强化载体融合,让企业文化建设“亮”起来。宣传工作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院大胆探索企业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两者相结合的特色路径,充分发挥多种载体优势,持续扩大“英才文化”影响力。一是做强外宣载体。主动抢占新闻舆论宣传阵地,通过策划主题宣传、拍摄微电影、发布主题MV等,做优企业文化建设传声筒。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年均发布新媒体文章300余篇,获评“微政四川年度优秀国企新媒体”称号,成为宣传“英才文化”主阵地。二是用好活动载体。聚焦全员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精心布置场地,大力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组织文艺晚会、绘画展、登山比赛、健步走素质拓展等群团活动,充分调动干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和活力,有效增强企业文化感召力。三是优化标识载体。设计IP形象,在微信表情包、办公区LED屏、节日海报、汇报演示稿、慰问品外包装等宣传媒介中,融入企业文化标识,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英才文化”的鲜明形象更加生动和具体。四是打造文创载体。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和创意,精心设计手提包、冰箱贴、手机支架、笔记本、飞盘等简单实用、富有“油味”的文创产品,既方便员工日常使用和携带,又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企业文化的移动宣传媒介。
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成果
为科研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研究院作为西南油气田公司技术决策的重要参谋和支撑机构,带领广大科研工作者深度践行“英才文化”,在四川盆地油气增储上产和科技创新征途中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实现油气田2023年天然气年产量历史性跨越400亿立方米,占国内天然气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为基层党建高标准推进注入了生机活力。通过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相融相促,研究院不仅提炼并形成了一大批省部级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成果,同时还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先后培育出中国石油4个基层党建工作标杆集体,党建工作走在公司所属二级单位前列。
为人才队伍高速度成长营造了和谐氛围。通过打造符合科研工作特点的企业文化,研究院逐步形成了精诚团结、包容共进的和谐氛围,不仅有效提升了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也更利于促进个人职业发展,先后涌现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四川工匠”1人,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凝聚共识”是企业文化建设有力的基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赖于员工共同奋斗的目标和对待工作的共同价值观,有赖于个人愿望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要教育引导每一个员工深刻认识企业文化基本内涵,绝不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作秀的口号,要在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上下功夫,让企业文化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管理、植入行为,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资源。
“整体推进”是企业文化建设有序的关键。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建设方案、行为规范、视觉系统等各个要素,是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整体,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整体推进、有序实施,特别要注重上下互动、整体联动,将文化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措施逐级传递下去,文化精神、文化动力才能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发挥作用。
“有机融合”是企业文化建设有效的路径。将企业文化建设全面融入到党的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企业管理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既有坚实基础,又有正确导向,更有可靠保证,所有员工的行为统一于提出的企业文化内涵中,最终达到在融合中实现共赢、在共赢中促进发展的目的,形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力。
(责任编辑:冉智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