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研究
2024-09-24张至炫
【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突破传统的课时教学,采用大单元教学法,让学生在更宏观、更系统的框架内学习.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深化对数学与核心素养之间关系的认识.本文深入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大单元教学内涵和设计原则,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初中大单元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阐述,旨在总结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经验,以期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必须深入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宏观视角构建结构化的课程体系.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领悟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更能帮助他们形成实际应用能力.这一指导原则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备整体观,确保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并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紧密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数学学习中掌握知识的同时,又能灵活运用知识,为其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大单元教学在数学领域的优势
大单元教学法在数学领域中占有重要优势.此方法能有效串联知识点,加强知识的关联性,让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时,能灵活转换思考方式,找到解决方案.不仅如此,大单元教学还注重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通过拓宽教学广度与深度,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这种方法从整体角度出发,兼顾知识结构、方法技巧及数学思维理念三个维度,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增强其解题的灵活性和实际运用水平.因此,大单元教学更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显著作用.
2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需遵循四大原则:①生本性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意味着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②整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对教材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③重构性原则鼓励教师勇于打破教材的束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④层递性原则指导教师在设计课堂方案时,要围绕主题构建层递式的任务“支架”,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最终实现学习目标.这四大原则共同构成了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基石,为教师的科学设计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
3.1 立足核心素养,科学划分单元结构
核心素养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大单元教学能推动学生系统性学习,深化知识理解,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对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和细分,并积极革新教学观念,注重知识点的关联与融合.备课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紧密结合新课标要求,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这样,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能紧密相连,使学生在大单元教学的框架下,全面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 以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勾股定理”教学为例,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子主题,例如,第一个子主题可以定为“勾股定理的认识与理解”,引导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的背景和历史,掌握勾股定理的基本内容和公式(a2 + b2 = c2),并通过简单的例题让学生初步学会如何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第二个子主题定为“勾股定理的证明”,向学生介绍多种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包括总统证法和《几何原本》的证明等.通过证明过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勾股定理的本质和逻辑结构,同时培养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第三个子主题定为“勾股定理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求解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计算斜边的长度等.通过实际应用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探究和发现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乐趣.
总结来说,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的系统性学习和深度理解,使他们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了逻辑推理、空间想象和问题解决等关键能力.
3.2 全面分析学情,把握单元结构要点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需根据学生实际学情设计教学方案,合理划分构建教材内容,设置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遵循差异性原则,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并展示给学生,帮其构建学习思维和框架,进行针对性学习,深化主题,引导学生自主联系零散知识,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 以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为例,在单元教学前,教师首先要全面分析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在前期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代数基础和逻辑推理能力.他们对一元一次方程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求解方法还是陌生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注重从一元一次方程向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渡,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方程组的思维模式.在此基础上,要深入把握单元的结构要点.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单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以及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其中,第一部分是基础,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组的概念;第二部分是重点,详细讲解方程组的求解方法;第三部分则是难点,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在解方程组的部分,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的方式去解决,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总之,全面分析学情并把握单元结构要点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在大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认知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并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3 明确教学目标,夯实单元整合基础
在大单元教学中,制定明确教学目标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构建知识系统,明确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锻炼学生的宏观把控和知识构建能力.同时,还应遵循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技巧的教授,强化学生的素质培育.教师需从“教”转向“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评”的统一.
例如 以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为例,本单元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几点:(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理解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的概念;(2)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3)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和直接开平方法,并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解法;(4)理解根的判别式Δ=b2-4ac的意义,能够判断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的数量和性质;(5)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x1x2= ca,即韦达定理,并能够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将教学目标进行深化,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和推理,发现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为了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引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总之,明确教学目标是大单元教学的基石,它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清晰的教学方向,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4 优化整合过程,提高单元教学效果
要优化单元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学方法与评价机制的完善.教师应摆脱旧有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情境教学、激励式教学及小组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并为他们构建富有活力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的应用亦不容忽视,其能够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有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例如 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时,可以运用几何画板等信息技术工具,来动态展示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过程.例如,对于平移,可以设定一个图形在x轴或y轴上移动一定的距离,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平移的性质:即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均未发生改变,但方向保持不变.具体地说,如果设定图形P经过平移后变为P,那么平移公式可以表示为:P = P + T,其中T表示平移向量.对于旋转,可以设定一个图形绕某一点N旋转一定的角度α°,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出旋转的性质:即旋转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均未发生改变,但位置和方向可能发生变化.在评价机制上,我们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实践操作项目、图形设计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图形平移与旋转性质的理解,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同时,还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肯定他们的进步,激发他们持续学习的动力.总体而言,为优化单元教学效果,教师需采用多样教学手段,融合信息技术,创建活跃学习环境.通过实践操作项目与及时反馈,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4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评估方式及效果分析
为了确保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效果,教师还应定期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教师可以制定考试成绩、学生参与度、课堂表现等多方面的指标,以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调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给予个性化的反馈,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进而调整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反馈向教师提供意见和建议,促进双向的教学沟通,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教学效果评估方法可以为教学改进提供具体的参考.
例如 针对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反比例函数”大单元教学,可以进行学生问卷调查、课堂测试、项目作业评价等多种评估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全面而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提升程度.通过比较评估结果和设定的指标,检验教学效果的达成情况,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
总的来说,建立量化评估指标、优化反馈机制以及案例分析展示教学效果评估方法,是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中关键的环节.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和反馈,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成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
5 结语
综上所述,大单元教学在数学领域中具有显著优势,能有效串联知识点,加强知识系统性,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遵循生本性、整体性、重构性和层递性原则,通过立足核心素养,科学划分单元结构,全面分析学情,把握单元结构要点等教学实践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
参考文献:
[1]冉庆.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探析[J].新课程导学,2023(14):96-98.
[2]沈程.大单元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数学教学通讯,2023(29):53-54+57.
[3]黄海燕.指向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23(43):110-113.
[4]王文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2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