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驻村工作队助力农村基层党建研究
2024-09-20胡紫棠孙永超张永庆刘文静张孟丹
摘 要: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地区构成中国共产党运作效能与战斗力量的基石,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地位,不断加强和持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该文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出发,对当前驻村工作队工作助力农村党建工作现状进行探究,阐述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引领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深入剖析现阶段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困境,并从驻村工作队助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制度建设及治理水平等方面聚焦发力,加强基层党建,探索引领乡村振兴的可行性路径,以期为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党建工作;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17-0164-05
Abstract: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rural areas constitute the cornerstone of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combat effectiven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fully leverage the leadership core role and status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t is essential to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and enhance the leading and driving force of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in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Starting with the strategic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Party building assisted by the work of the village work team to help rural Party building in rural areas, expound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current rural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in rural areas to lead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hallenges in lead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through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in the countryside; besides,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work of the village work team to help the self-construction,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and governance level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strengthen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and explore the feasible path of lead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which offers a reference for rural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in lead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 rural area; rural revitalization; Party building; path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1]。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是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核心,是各项政策落实到基层群众的组织保障。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做的好不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有力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引领乡村振兴是当前农村地区面临的一项关键任务。首先,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生根。基层党组织作为政策传达、组织动员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其功能发挥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乡村发展的整体态势。故而,评估基层党建工作成效,应聚焦于其在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等各维度上的实际贡献。其次,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强弱,是衡量其引领乡村振兴能力的关键指标。一个强大的基层党组织,不仅具备坚实的组织架构、高效的运行机制,更需具备高素质的党员队伍、鲜明的政治导向及深厚的群众基础。这样的党组织方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共谋发展,有力驱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时,驻村工作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着力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示范作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和基层党组织的强弱,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执行起着决定性作用。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多措并举,全方位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引领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标志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使命,而且在新时代中扮演着引领“三农”工作全局的核心角色。它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因此,我们应将其作为新时代下推动“三农”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以更加精准、有力的举措,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农村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困难不亚于脱贫攻坚。近年来,国家对乡村振兴工作越来越重视,颁布了许多便民政策,对乡村发展给予了不少财政上的支持。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有利于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帮助当地居民了解相关政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1.1 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深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是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必要举措,更是确保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保障。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村民文化自信,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等全面振兴。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大力开展文化建设,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引导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坚实的文化基础。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党组织的正确引导,可以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2 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2]。在新时代党的指引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农村地区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极大地提升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坚持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引领乡村振兴,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持续坚持推进党的建设,尤其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引领乡村振兴,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进一步巩固、拓展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转换,鼓励合法合规致富、约束违法违规致富,结合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能力建设,通过创新制度、完善政策等,鼓励高收入群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3],以保障刚刚摆脱贫困的边缘群体不返贫、不掉队,在致富路上努力前行,同全国一道迈向共同富裕。
2 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复杂的时代课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需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顺利高效实施。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上审视,乡村的振兴对于民族的复兴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民族若要迎来全面复兴,乡村的振兴必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来,基层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东西部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平均的问题,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2.1 组织引领不明显
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结构不完整。基层党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桥头堡”“微探头”“感应器”,与基层群众联系最密切,服务百姓生活最直接[4]。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与群众之间的坚实桥梁和紧密纽带,与广大农民群众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它不仅是农民群众最直接的引领者,更是他们信赖的带头人。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个别基层党组织班子团结性不强、政治素养不高,在落实和执行党的政策时存在打“折扣”的现象,未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在组织力、引领力以及号召力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是部分基层支部书记抓党建能力还不高。有些基层党支部书记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产业发展上,对党建工作疏于管理。甚至个别支部书记年龄较大,文化水平偏低,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差,在理解上级政策文件精神上有一定偏差,甚至造成在基层落实国家政策时导致变形、走样。
三是农村地区农民党员综合素质较低。基层党员是党在农村的政策执行者,是各项农村工作的参与者。但农村地区部分农民党员受教育程度不高,部分党员理想信念淡薄,党性观念不强,制约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提升,这也对党建工作的推进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一方面,农村地区农民党员主要依靠种地、放牧为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把参加组织生活当成一种负担。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党员的培养途径较为单一,且年轻人外出务工较多,新鲜血液不足,造成党员队伍整体年龄偏大,结构失衡,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活力。
2.2 工作机制不健全
一是基层组织生活制度建设薄弱。部分基层组织支委班子不健全,职责分工不明确,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不完善。譬如,经常利用工作例会代替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在民主评议党员时,存在只评不议的现象,致使民主评议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在推荐农民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预备党员等流程时出现程序错乱的现象。
二是经费待遇保障措施有待完善。现阶段,农村地区基层党组织运转不顺畅,部分党员干部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依然很大,甚至存在安全风险问题。一方面,个别基层党组织地处偏僻,村集体经济薄弱,经费管理使用杂乱,影响了基层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成效。另一方面,村党支部除了支部书记为国家干部,其他干部均没有编制,工资待遇偏低,更没有晋升渠道,影响了农民党员参与基层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治理水平不突出
一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浮于表面。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未能从更深层意义上认识到文化建设这一重点工作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有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对农民群众的引导力、组织力和服务力,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二是基层群众法治意识淡薄。在部分农村地区,基层党组织虽定期组织普法宣讲,但由于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国语水平较差,个别群众思想守旧,法律意识薄弱,宣讲效果不理想。
三是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不足。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措施,是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和村级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当前,村级合作社仍是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基层党组织缺乏长期的合理规划,大多数合作社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主要依靠财政专项资金、项目资金等政府补贴勉强维持运转。
3 驻村工作队助力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5]。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2]。在农村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对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优势,把农村基层党建同经济发展、人才建设、产业增质等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力、资源整合力,形成党建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3.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增强党建引领效能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要严格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新内涵,始终把抓党建、促进乡村振兴放在首位。要把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放在突出位置,对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及时整顿。驻村工作队定期引导基层党组织开展好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履职能力。基层党支部书记要明晰自身角色定位,积极发挥自身在基层党建工作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基层党支部书记要充分认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持续释放基层党建效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
三是提高农民党员综合素质和思想觉悟。如何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服务,对党员的个人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在正常的党内组织生活基础上,基层党组织结合村级实际,定期开展党内实践活动,例如在农业生产中,组织党员争当农业生产标兵;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组织党员争创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通过此类活动展示农民党员个人风采、感悟自身价值,增强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层党组织要保证党员发展质量,把好党员入门关和程序关,将政治标准作为发展党员的首要前提,选拔优秀人才和先进分子到农民党员队伍,让基层党组织持续焕发生机和活力。
3.2 助力制度建设,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一是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驻村工作队依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不断完善基层制度体系。坚持开展常态化党性教育,为深化农村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我们需进一步完善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及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落实,旨在不断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使他们能够自觉将个人发展与乡村振兴大局紧密结合,增强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结合村级实际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议事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为确保村级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得到妥善处理,我们应在村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规范程序进行决策与实施。
二是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长期以来,村干部是基层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力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新形势下,“村干部”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因此适当提高村干部的待遇保障措施势在必行。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们需要精心打造一支具备深厚农业知识、热爱农村、关心农民,同时在政治上坚定、能力上卓越、作风上严谨的基层乡村振兴干部队伍。这支队伍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引领广大农村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是促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我们致力于优化评价考核体系。这一体系旨在更准确地评估基层党建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实际成效,进而推动两者之间的深度结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要做好考核机制衔接,“与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做好衔接,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6]。建议出台与《意见》相匹配的基层党建工作考评机制,提升考核指标的精细化、科学化,按照年度任务完善评价内容、评价程序,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全面乡村振兴互促互进、融合发展。
3.3 助力多点发力,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提质增效
一是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提高乡村文化建设水平。驻村工作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致力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四史馆等文化阵地的建设,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拓宽群众汲取文化力量的渠道,满足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日常需求。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二是创新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激发乡村依法治理活力。法治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助燃剂,除传统的宣传栏以外,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普及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引导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另外,重视一站式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巡回便民法庭进基层专项行动,提供立案、调解、诉讼等一体化服务,让群众打官司、解决纠纷更便捷。
三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夯实乡村振兴物质保障。基层党组织要引领群众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拓宽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一方面,村党支部要盘活现有的闲置村级资产,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主动出击,寻求优质民营企业合作经营,促进集体经济实现良好循环。另一方面,村党支部要大力培育特色农产品,积极探索“村党支部+产业基地+电商”的发展模式,打造完成产业链,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切实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促进村集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是坚持以党建带群建,推动群团组织参与基层治理。驻村工作队引导妇女力量参与到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加强农村妇女劳动力、女性创业者实用新技术、现代农业知识等培训,及时将综合素质高的女性同志选拔到女干部、女党员的队伍中,激发广大妇女群体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当中,参与基层治理,成为服务乡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工作思路,坚持基层党建工作与团建工作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统一研究。发动和组织团员青年利用春节、雷锋日、劳动节、建党节、国庆节及宪法宣传日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艺术展演、法治宣传、慰问困难群众及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逐渐形成青年志愿服务品牌,为推动乡村基层治理增添青春力量。
4 结束语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施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和政治引领功能的发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驻村工作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在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需要与时俱进地关注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文化建设及治理水平。为此,驻村工作队应紧密结合新时代的要求,深化对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自身优势,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把有利的举措、强大的力量凝聚到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上来,切实以高质量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强调 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J].中国民族,2022(7):4-7,1.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3] 姜长云.新发展格局、共同富裕与乡村产业振兴[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1):1-11,22.
[4] 闫书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研究[J].行政论坛,2022,28(1):52-57.
[5] 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J].乡村振兴,2022(4):8-15.
[6]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