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教学探索
2024-09-17曾喜玲
【摘要】为了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品质和效率,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从开发体育运动场地布置、投放体育器械自制任务、创新体育锻炼活动内容、延伸体育训练维度的教学角度出发,探寻体育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诸多对接点,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锻炼契机,让学生在浓厚的劳动氛围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体育;劳动教育;教学实践
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当代学生缺乏一定的劳动锻炼体验,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体育教师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对接学生的成长需求,推出系统性、完整性的劳动教育体系,投放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互动性的劳动目标和具体劳动任务,为学生明确劳动训练方向,让学生在多元化、多样性的劳动活动中获得更为生动的劳动体验,促使学生主动承担劳动义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一、开发场地布置,引导生本树立劳动观念
学生对户外活动的认可度较高,对主要教学场地是在操场的体育课程参与兴趣较高。教师结合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强烈探索欲,开发场地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依据课程需要布置场地器材,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借还体育器材之中,并对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正面表扬,让学生意识到场地布置是为班集体服务,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让学生参与材料收集、器材搬运、场地布置、活动设计等工作,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小事情”中认识到劳动的积极意义。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分三类:第一类是跳绳、跳高、跳远、撑杆跳、爬楼梯等下肢运动;第二类是健美操、广播操、韵律操、持棒操、引体向上等伸展运动;第三类是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划船等全身运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器材、场地的要求不同。如足球运动的教学,需要一定数量的足球和障碍物,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前往器材室搬运器材。部分学生争相去做,教师及时抓住学生行为的闪光点,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更多学生的参与热情。
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和统筹能力,能根据实际课程内容规划场地和器材的应用,顺利进入安全、适宜的体育训练环节。当学生出现布置不合理的情况时,教师适时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引导学生获得更为直观、深刻的操作体验。在体育教学活动组织时,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劳动中,让学生在浓厚的劳动氛围中逐步积累劳动经验,养成主动劳动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投放自制任务,锻炼生本自主动手能力
体育器材大多由学校配置,较为单一。教师具备创新意识,优化教学设计,借助多种渠道搜集丰富运动器材制作方法,推出手工制作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制作不同功能、不同规格的小器材,便于体育课堂使用。初中学生的好胜心较强,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活动中融入竞赛机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劳动方法和技巧。学生对手工制作活动的参与兴趣较高,通过制作过程中对体育小器材的不断完善、调整,逐步提升实践动手能力。
沙包、鸡毛毽、飞盘等体育运动需要用到的器材皆可通过手工制作获取,教师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选择功能多样化、制作稍微精细的手工制作内容。如“多功能棒”的制作,取一块宽约十一厘米、长约五十厘米的长方形布进行对折缝合,缝成一个细长的圆柱形后,将海绵塞满布筒,并缝合好筒口,另外取魔术贴或扣子缝在布筒的两头,便于将布筒连接成圆形。这个“多功能棒”在长条形状时,可以手持做棒操,也可以做为投掷的物品,还可以做为接力棒使用;在两头连接成为圆形时,可以用飞碟使用,也可以用做套圈,还可以排成一排放在地上,做为双脚连续跳的工具等。这些使用方法的开发,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一个“多功能棒”的制作及使用功能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学习思维的启发,促使学生深入探索更多手工作品的制作和功能应用,为学生创造力、想象力、操作力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观察不同学生的表现情况,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适时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从而影响参与手工制作的积极性。
三、创新体育活动,强化生本实践劳动体验
在教学活动组织时,教师不妨渗透劳动方面的活动内容,布设劳动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各种实践中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从而获得更为直观、生动的劳动体验。学生比较排斥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师创新体育活动组织,将劳动知识融入各种体育训练和游戏中,为学生创造更多接受劳动教育的契机,使其感受不同形式的劳动乐趣。在活动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总结环节,要求学生分享、讨论,同时梳理劳动体验、劳动技巧、劳动心得等,促使学生深化劳动体验,其助学效果显著。
教师在体育活动、体育游戏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推出新颖活动方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更为丰富的启动力。如在“接力跑”中融入“春种”和“秋收”的内容,教师让学生准备鸡毛毽子30个、装毽子的塑料篓5个、标志杆5根,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代表“种子”的6个毽子和1个塑料篓。在一定距离外并排插好五根标志杆后,每个小组的第一位成员手持塑料篓跑出,将“种子”依次播下,并绕标志杆跑回,第二棒成员接过空塑料篓跑出,依次将“成熟的稻粒”收回塑料篓,也绕标志杆跑回,如此反复,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更快。
由于教师的及时干预,学生发现偷懒的结果并不计入成绩。为了获得更好的名次,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更快完成任务的方法。有的学生认为在不能将毽子丢在一旁和不弯腰的情况下,可以在丢毽子时注意距离的调整,使其均匀分配,就像“插秧”一样整齐、规律排列,便于“收割”。教师将劳动内容融入训练活动,创设农民劳作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游戏中经历观察、思考、实践、讨论、反思等操作,获得“播种”和“收获”的乐趣,内化相应的劳动知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四、延伸训练维度,培养生本良好劳动习惯
劳动意识的建立和劳动习惯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教师适当延伸体育训练维度,投放劳动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体育学科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促使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在劳动任务投放时,教师对接学生生活实际,布设针对性、层次性劳动清单,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一个或多个劳动项目,并搭建信息交互平台,便于学生反馈劳动成果,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供监督、促进作用。
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只靠体育课堂的劳动锻炼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帮助学生建立主动参与劳动的内驱力,教师适当投放搜集类、制作类、训练类的劳动任务,要求学生从自身兴趣爱好、体能基础的角度,选择相应的学习任务。如在劳动节到来之际,教师布设课后劳动任务,要求学生将劳动的成果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反馈到家校信息交流平台,劳动内容不限。在成果反馈环节,学生纷纷将自己的劳动过程、结果进行展示,并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劳动体验和心得。教师适时给予一定的引导和鼓励,引导学生建立劳动责任感,并对劳动态度认真、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肯定其为个人、家庭、社会做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
中学生的课业任务较重,课后劳动任务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协助。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传达科学的教育理念,让家长了解体育健康和劳动教育的长远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并征求家长的意见,进行任务内容、任务形式的投放,以提升劳动训练的契合性。只有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才能顺利实施教学方案,教师对此有客观判断,综合考量各种制约因素后,采取科学的方案应对,为学生劳动意识的建立、劳动习惯的培养、劳动能力的掌握提供助推力。
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理论知识和运动技巧的传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为了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创新教学方案设计,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各种自主实践、合作探索过程中体现学习主体地位。劳动教育的科学融入,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团队意识,还能让学生在各种锻炼中逐步提升学科综合能力,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隗夜夜.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体育视野,2022(23).
[2]许维英.将劳动教育融入初中体育的育人模式创新研究[J].新课程,2021(33).
[3]徐志阳.“五育”融合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学实践创新研究[J].亚太教育,2023(06).
【课题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协同创新”专项课题《基于跨学科主题学习导向下初中体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Fjxczx23-00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