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心育德:幼儿园德育课程的建构研究
2024-09-17黄亮
【摘要】在幼儿德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应始终秉持着润心育德的初心,坚持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与自我个性两方面内容。通过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幼儿日常生活,使课程内容多元化、课程形式创新化,有效针对传统德育的不足,从创建优质环境、渗透日常生活、深化主题教育、协同家庭教导四个维度开展道德教育。
【关键词】道德教育;幼儿教育;课程建构
幼儿德育课程建构中对教师素养和道德品质需要很高的要求。首先,在对幼儿德育课程的构建过程中,必须注重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在如今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传统的道德理论要求需与时俱进,要与现代标准的新视角不断融合完善,从而形成更加科学化、包容化的道德理论。本文从幼儿园德育课程理论着手,聚焦于幼儿园德育课程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体现,通过润心育德的实际案例重现课程开展步骤,将涵德养行的教学过程鲜活展现,旨在积累幼儿德育课程的经验,揭示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本质。
一、幼儿德育的本质内容与内涵价值
幼儿德育课程的发展方面主要内容包含两个内容:社会性与自我个性。
1.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其自身融入社会的过程。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德育作为幼儿教育的导向力量,引导幼儿在国家和社会的规范准则下约束自我。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主要包括使幼儿萌发爱的情感,比如热爱祖国、父母和老师;促进幼儿的人际交往社交能力,让幼儿了解与周围同学和其他人的关系,熟悉掌握与不同人之间的处理方式;规范幼儿社会性表现行为,让幼儿遵守公序良俗,完善自身素养;提高幼儿在社会中的自适应能力,使幼儿在陌生的环境下依旧能自信开朗的成长。
2.发展儿童的个性
通过德育课程帮助幼儿自身的个性健康发展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新时代的幼儿拥有着一些良好的个性品质,其中诚实勇敢、奋发向上等品格是成长为优秀人才的必要条件,但是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因生活条件和成长氛围的变化,又存在着一些阻碍其全面发展的不良倾向,在人际交往上自私任性,在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幼儿德育过程中要注重儿童个性品质的培养,为幼儿后续全方位发展提高坚实的基础。
二、幼儿园德育课程的构建策略
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人生中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幼儿园教育必须紧密地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展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幼儿园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创建优质环境,浸润卓越道德意识
优质的环境氛围为校园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校园内的环创设计让幼儿不自觉的融入其中,与之进行交流互动、模仿学习。通过在校园内展现和谐友爱,温馨感人的生活瞬间,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的温情和关爱。绿色健康文明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成长,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规范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
良好的班级环境,适宜的环境氛围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纠正孩子自身的不良习惯。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上,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将自身的行为习惯与相处的德育环境结合起来,并逐渐将改善不良的行为习惯。
2.渗透日常生活,孕育优秀道德品质
教育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德育课程的开展中应渗透生活,捕捉教育契机。德育契机蕴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需要教师关注儿童,始终以儿童为主体,在细节中关注幼儿的礼仪表现、言语表达、交往能力、思想品德,见微知著在一些环节中融入将道德教育,引导幼儿及时改正错误思想行为走出不良倾向,促进幼儿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如,在上学放学期间,告诫幼儿主动向家长、老师告别;在课程活动时,懂得谦让分享。教师将德育渗透至幼儿课程内外,在鼓励和赞扬中体验正向的情感价值,从而进一步的养成尊师重道、仁爱礼义、恭良谦让的优秀传统美德。
3.深化主题教育,涵育丰富道德情感
幼儿园阶段是孩子形成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因此,要通过深化主题教育来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幼儿园德育课程融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礼仪节日,让幼儿了解历史,感悟历史从而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儿童的爱国情怀,逐步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核心价值观,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将德育内化于心。此外,幼儿园利用时事新闻热点,挖掘教育资源,宣扬传播使幼儿感动的人物和事迹,让幼儿发自内心产生对贫困地区小朋友的关爱,拿出实际行动比如捐赠不用的书籍和文具,邮寄贺卡礼物等方式,加强幼儿间的情感流露。在感恩节开展感恩活动,让幼儿感受父母和长辈对自己的呵护,通过实际行幼儿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4.协同家庭教导,延伸高尚道德情操
孩子的生活是由幼儿园、家庭、社会组成的,其中以家庭影响最为直接。孩子在幼儿园习得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需要在家中巩固。为了提高德育的效果,幼儿园充分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德育中来,与教师形成优势互补,构建以幼儿园德育为主体、家庭德育为基础、社会德育为依托的德育网络,实现了家园共育。
三、幼儿德育课程案例分析
足球俱乐部游戏活动是我园必不可缺的常规活动,其通过招募的形式向全园征集对象,根据家长建议和幼儿自主选择等方式确定成员。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在幼儿的语言、表现中发现了诸多问题,如规则意识淡薄、合作意识不足、轻言放弃等。通过以上问题,规划开展了以球润德的德育课程活动。
1.言传身教,遵循德育教育规律
足球俱乐部的训练时间到了,但是一些队员姗姗来迟,足球老师对他们迟到的原因逐一发问。
幼儿Z:“老师,我不想待在足球俱乐部了。”
幼儿W:“老师,天气很热了,我想在室内。”
幼儿X:“上一节课太累了,我不想参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优越的生活让不少孩子缺乏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许多孩子一旦面临很累很苦的活动,往往无法忍受外界带来的残酷压力,直接选择放弃来逃避困难。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表率与示范对于幼儿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对幼儿的个性与良好品格养成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活动中教师以角色扮演的方法进入到游戏中,与幼儿一起运动,用体态语言、正确言行影响幼儿,形成强烈的感召力。此外,教师更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难度适中的任务,让孩子学会坚持。在活动中适时鼓励和肯定幼儿的进步,让幼儿知道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当孩子表现出退缩和放弃的态度时,老师不妨把事情或任务的难度降低,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任务,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2.师幼绘本阅读共构规则,逐步建立规则意识
训练开始后,足球队员们纷纷奔向足球,你争我抢地要将球踢向对方的球门。一名小球员,在足球快要踢进对方的球门时,用手扶了一下足球,将足球送到了自己的脚下,正准备将球往对方球门运时,对方小球员马上大喊起来:“裁判,他用手摸球,他犯规。”哔地一声,哨声吹响,裁判老师出示一张黄牌以示警告。
足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规则性非常强,在比赛中幼儿如果不能很好地遵守足球的游戏规则,将受到“处罚”。在平时开展足球游戏中,经常会发现幼儿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比如推拉小朋友、球出界后仍然带球进攻等。
教师通过绘本《一起踢足球》开展教学,和幼儿一起阅读,一起感受绘本中人物的行为及情感变化。幼儿通过阅读绘本,体会到团体的重要性且树立一定的团体意识。当孩子违反规则时,教师应该耐心指出孩子违反规则的原因,教会他们今后应该怎样避免违反规则误。这样孩子就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规则意识也会逐步建立。
3.在阅历活动和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的两支队伍开始了激烈的足球比赛,大班足球队很快就赢得了3个球,而中班足球队一个球都没有进。输球一队的队员十分懊恼。
幼儿Q:“就怪你,不是你我们就不会输。”
幼儿C:“不是我,是他。”
在一番争吵后,被责怪的队员双手抱着头冲出了比赛场地。老师对队员安慰道:“老师知道不是你,足球比赛本来就是一个团队项目,你已经很努力了。”
在足球比赛中经常会出现幼儿聚在一起抢球,球被幼儿围起来无法动弹,有时候球踢过来,小朋友没有反应过来,没有接住球,就会出现队员之间相互指责、吵架的现象,有的孩子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嘲笑没有接住球的孩子,这是缺乏团队精神的表现。
开展以足球为载体的俱乐部阅历活动,让幼儿在自主探索足球游戏的玩法、亲身体验足球游戏活动中学会努力、尊重、信心、团结、谦逊等精神,充分利用环境及趣味足球游戏,培养幼儿对足球活动的兴趣爱好,增强团队精神。
4.正视输赢,磨炼幼儿的意志品质
激烈的足球对抗赛结束了,大班足球队以5:1的分数赢了中班足球队,中班足球队心有不甘,开始回顾比赛,纷纷ddf0e64ad571d703a6ec7b31cddf26a1抱怨不公平,不愿接受失败的现实。
幼儿Z:“我们输了。”
幼儿W:“对方耍赖,明明他们的球出界了,裁判也不管。”
幼儿X:“就是,刚才另一队的球员用手拉我衣服。”
足球是一项竞技运动,输赢十分正常。案例中,中班足球队的幼儿输了这次比赛,却认为是大班哥哥姐姐在耍赖,不能正视比赛的输赢,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掩饰输球的事实。
输赢是足球运动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孩子年龄小,承受能力较弱,但要让他们正确对待输赢。教师要让他们从活动中体会赢了不能骄傲,输了不能气馁的道理。在幼儿面临失败时,成人要倾听孩子的内心,接纳孩子的情绪,同时利用同理心去帮助孩子走出失败的困境,采取安慰、理解、鼓励的方式,让他们坦然接受失败。这样,孩子才能够在每一次失败中总结经验。
幼儿道德教育任重而道远,它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幼儿德育课程的建构中,幼儿教师应努力挖掘道德教育的本质内涵和意义,努力将幼儿培养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优秀人才,为幼儿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兴华.三全育人视域下幼儿德育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30).
[2]郭素花.在幼儿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蒙教育的实践尝试[J].山西教育(幼教), 20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