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体育课堂“植入”活力
2024-09-17姚靓
【摘要】小学体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发展身体体能,锻炼他们体魄,还能磨炼他们意志,推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但从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来看,不少课堂只关注了体能训练与技巧培养,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生性活泼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遏制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好的体育课堂需要活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植入”体育技能、体能训练、健康理论、体育情境,以便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课堂内容。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技能;体能训练;健康理念;体育情境
相比语文数学学科,小学体育对于学生来说,其实更为重要。因为它不仅可以发展学生体能、锻炼学生体魄,而且还能磨炼他们意志,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学习生活。不少学校与体育教师也意识到这一点,这从近几年多数学校增设体育特色项目可以看出。小学生是感性的,针对体育课堂同样也要从兴趣人手,以便能够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最终成为习惯,伴随他们一生。
一、“植入”体育技能,充实体育课堂
体育课程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通过一个个体育项目,一个个体育活动来支撑的。一个体育特长生,至少在某一项体育项目中拥有较为高超的技能。因而针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教师也要高度重视体育技能训练,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从科学角度来看,体育技能从陌生到熟练,是经过长时间反复训练,继而形成肌肉记忆才能实现的。而单一的技能训练适应职业运动员,却不适应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小学生。作为体育教师,在强化体育技能训练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尽可能采用游戏、竞赛等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让课堂变得实在的同时充满活力。
比如“足球传接球”这一教学内容,其中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足球传接球相关技能。相比其它体育项目,足球更具有对抗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结合小学生实际,设计“玉兔奔月”这一团队游戏,并且将足球传接球技能巧妙“植入”其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实现技能训练目的。具体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具体要求是将玉兔(足球)在人间(起点)、云层(标志杆)、月球(终点)之间传接。在这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强调,玉兔(足球)必须穿越云层(标志杆),不能漏杆,并且尽可能用脚内侧进行传接球练习,如果违反需要进行相应扣分;同一组内学生进行传球接龙,不同小组同时进行比赛,时间最快、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相比单一的传接球训练,这种融入竞赛的游戏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训练参与率,而且还能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在学会传接球的同时,还从中学会了有节奏跑、快速跑以及有节奏的带球等。相比教师单一灌输与强调,这种“植入”策略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慢慢感悟,在兴趣中进行巩固。其过程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活力趣味。学生通过游戏“植入”的技能训练,对其理解是符合身体机能的,并且前后动作、带、传、接球之间不同动作切换浑然一起,不仅可以起到巩固传接球技能目的,而且还能较好地激发他们兴趣,提升他们身体协调性,继而全面推促其体育素养提升。
相对而言,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借助游戏、竞赛的方式“植入”体育技能,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好玩、好动、有趣中锻炼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认知偏低,对于一些体育项目,教师应结合他们实际情况,教授一些常识技能,尽可能减少一些专业动作,避免给他们身体乃至心理带来隐形伤害。
二、“植入”体能训练,强健学生体魄
开设小学体育课程,其中首要的目的就是强健学生体魄。只有学生活动到位了,训练的目的达到了,课堂教学才变得更有意义。一个有经验的体育教师,一般在体育活动实施前,都会指导学生做一些热身动作,防止学生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出现扭伤;而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不仅会考虑到热身动作,而且还会借助一些游戏、情境等方式巧妙“植入”体能训练,以便让学生能够在乐中训练、在趣中训练。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化“苦”为“乐”,主动参与训练,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较好地完成训练目的,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针对“耐久跑”这一体育项目,对于学生来说,无疑就是“马拉松”。很多小学生对此有一种天然的畏惧,甚至还会出现“逃课”,乃至在跑的过程中进行“偷工减料”,跑跑走走,或者比别人少跑一圈等,花样百出。其实只要不是“耐久跑”,体育课在学生中还是很受欢迎的。对于“耐久跑”,教师要从根本上把握“耐久跑”的内涵,这就需要强化学生体能训练,或者可以说是极限训练。其实只要学生的体能达标了,那么在“耐久跑”中就会感觉很轻松(极点后移)。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与各种体育游戏进行综合。比如可以开设“穿越火线”游戏,并在其中“植入”“耐久跑”。具体来说,可以借助障碍设置“铁丝网”“雷区”等,引导学生按照规则排除各种障碍进行“耐久跑”。这样借助游戏巧妙“植入”,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实现“耐久跑”训练的目的,有利于他们突破身体极点,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在这过程中,教师还要巧妙渗透长跑指导,比如在“耐久跑”中学会自我调整呼吸,引导他们挑战身体极限。毕竟“耐久跑”也是学生意志力与品质锤炼的最好方式。在案例中,教师借助游戏“植入”体能训练,不仅提高了体育游戏的含金量,让其游戏更具有实效性,而且还能引导学生较好地克服自己内心恐惧,始终报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其中,继而有效提高课堂质效。这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体育游戏,也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能训练,是密不可分,互为补充的。
另外,针对体能训练,教师要结合学生身体素质,年龄特征与性别,既要准确把握体能训练度,又要让其教学充满活力,尽可能让他们在快乐中完成体能训练。
三、“植入”健康理论,助力健康成长
对于学生来说,健康才是第一要素。新课标强调,“通过适宜的身体练习,提高学生的体能、运动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里的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等。虽然体育体能、技巧训练在体育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相关健康知识、理论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甚至更有意义。作为体育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相关健康理论知识,认真研读体育课程标准,准确了解所教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并且在其体能与技能训练中“植入”健康理论,渗透健康内容,在充实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能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对而言,健康知识较为繁多,学生学习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里需要教师能够将其知识进行分解,融入到相应体育课堂教学之中,以便在潜移默化中助力学生理解掌握。比如“运动性休克”,这是一种运动现象,较为常见,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是非常罕见的,一旦有人发生,会很容易引发恐慌。实际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一些较为剧烈的运动,接着再引导学生做一些较为放松性的练习,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在剧烈运动训练之后,要进行放松性活动训练?”“假如不进行放松性训练,结果可能怎样?”等,引发学生思考,接着教师顺其自然引入“运动性休克”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相理论,然后教导学生进行相关预防,以及相关急救知识。
如有可能,还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急救知识训练,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相关知识。这比单纯让他们进行机械背诵急救知识,讲解相关事例效果要更好。但从实际来看,不少教师还停留在体能技能训练上,针对健康理论却往往容易忽略。教师要转变这种观念,将其相关健康理论摆在一个重要位置上。针对案例中“运动性休克”,教师也可以机械讲解,但通过情景进行实战“演练”,不仅符合学生心性,还能帮助他们掌握急救精髓。
四、“植入”体育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生正是锻炼身体、锤炼品格、拓展视野的黄金时期。在其课堂中“植入”体育技能、体能训练以及健康理念,说到底都是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锻炼学生身心,促进其健康发展。但如果表现形式不当,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小学生生性活动,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根据课堂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适时“植入”相应教学情境,尽可能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会体育技能,完成体能训练,掌握相关健康理论。具体来说,小学体育课堂中创设情境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游戏情境,通常在体育课堂中较为常见,前面在“植入”体育技能与体能训练中都提及游戏情境。毕竟小学生争强好胜,爱跑爱跳爱闹,创设游戏情境,顺带“植入”竞赛机制,能够较好地激发他们参与兴趣。在体育教学中,针对相应游戏活动,可以颁发一些徽章,按照学生游戏竞赛成绩进行颁发。如有必要,也可以通过小组竞赛形式进行,或者借助积分的形式进行,以一定的体育课时为周期,采取一定的积分排名方式进行颁发徽章,这样能够较好地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锻炼。除了游戏情境外,还有主题情境,问题情境以及故事情境等。针对主题情境,教师需要创设一个相应主题,以便针对性开展教学。比如足球情境,教师可以在一定周期内通过多媒体形式,让学生了解一些足球技巧,规则以及欣赏要点;接着在活动期间,可以顺势把他们带到操场,在释放他们运动活力的同时,也能让他们感受足球魅力。又如问题情境,也是针对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特点进行设定,比如长跑教学,可以先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通过手机拍摄他们长跑姿势进行比较,以便在思考中纠正他们跑步姿势。还有故事情境,也是如此,针对相关体育活动,可以赋予相应故事情境,通过角色扮演形式进行活动,在激发课堂活力的同时,也能放松学生心情。
创设情境,具体形式有很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要契合学生生活实际,尽可能站在学生角度进行创设,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尊重与好感,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情景效果;另一方面也要把握一个度,尽可能严格控制情境时间,把握体能训练容量,不能好高骛远,否则反而容易给学生身心造成影响。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植入”是建立在学生实际的基础之上的,所谓的“植入”更多的是一种渗透,是将体育技能、体能训练乃至相关理论知识融入游戏、活动等内容中,以便能够让学生在兴趣激发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技能,训练他们的体能,丰富他们的内涵,最终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植入式教学更多的是彰显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理念,能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活力。
【参考文献】
[1]罗小蓉.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6).
[2]曹康丽.创设情境,让小学体育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J].体育时空,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