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科的思维型课堂有效建构途径
2024-09-17田明勇
【摘要】核心素养培育是小学教育主要目标,小学科学教学中也需积极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建构思维型课堂。针对当前小学科学学科思维型课堂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对其思维型课堂有效建构途径进行了探索,具体为:把握学生特点建构课堂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加大探究实践,科学建构学习环境;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互动交流。
【关键词】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有效途径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建构课堂教学情境,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以及能力体系[1]。新课程改革环境下,课堂教学不但要积极实施知识传授,也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训练,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情感价值的培养。小学科学教学中,基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思维型教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将科学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一、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第一,对于小学科学重视性不足。虽然小学阶段科学学科是基础课程,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管理者认为科学学科是副科,和语文、数学等主科相比,重要性不可相提并论。因此,部分教师和学生则是将科学课程看成是课外知识,不管是在教学上还是在学习上均不够重视。另外在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力量配置上,小学科学课也存在明显不足,导致实际上小学科学教学效果不佳,无法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第二,教学方法和内容创新性和丰富性不足。小学科学学科中存在很多基础科学理论以及科学知识,小学生在理解中存在一定难度,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针对当前大部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法分析,虽然已经积极进行了改革,基本实现了以学生为本,但是创新性还明显不足,教学内容丰富性以及完善性也不够[2]。一般情况下教师是依照教学大纲要求以及教学规划实施教学,教学过程中也很少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创新的激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照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内容的扩展性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不高。针对此情况,需要创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积极性,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的有效建构途径
1.把握学生特点建构课堂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的建构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内在逻辑性,以此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教师在建构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发展水平科学分析、有效把握。通常情况下,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相对比较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注重积累学生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经验,以此有效建构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以及习惯[3];在小学中年级学生中,教学重点可以适当地加强对学生思维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及思考能力;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认知水平应该有所提升,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借助于自身已经具备的科学知识,去对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分析以及解决,以此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能力。
教师在建构课堂情境中,要注重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基于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和学生探讨能够取得共鸣的科学问题,所研究的科学问题一定要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所接近,由此才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猜想,且对自身知识体系实施迁移和应用,提出质疑,进而启发学生思维[4]。因此课堂教学情境的建构,在注重引导学生表达自身观点的过程中,也能够将其理由讲解清楚,采用“观点+理由”方式去解决问题。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实时追问,可以更好地将学生本身的知识挖掘出来,实现新学习科学概念和之前学生认知的良好融合。比如,在小学科学“水变咸了”课堂教学中,思维型课堂中建构了三匹小马驮物过河的情境,导学中所采用的是情境教学模式。具体为:两匹小马在达到对岸后,发现自身驮着的盐袋(红糖袋)重量变轻了,但是第三匹小马因为身上背着的是石子,说感觉自己过河后自己的货物也变得更轻。此情况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说三匹小马谁说得对?
小学生们面对这一问题,自然可以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提出前两匹小马说的是对的,第三匹是错误的。此问题无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溶解这一概念,此情况下还需要有效挖掘这一问题答案的原因。基于此,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大家为什么说前两匹小马说的是对的?第三匹小马说的是错的?
学生思考后,会回答:因为第一匹马驮着的是盐,盐可以溶于水,所以过河后会变得更轻;第二匹小马背上驮着的是红糖,糖也可以溶于水,甚至红糖会将水染色;第三匹小马背上驮着的是石头,石头并不会溶于水,因此重量不会出现改变。学生说出理由后,教师也就需要进行精准提问,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知识背后蕴含的原理,追问所获取的答案,此课堂教学最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溶解”这一概念,为原有认知,且在这一概念的应用下对溶解概念实施拆解,以此实现对溶解概念的理解。在追问过程中,教师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同时学生的理解更和“溶解”科学概念更加接近。
在这一追问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溶解概念从“化了、大变小、肉眼看不到、成为一体、大小不变”将其逐渐发展成为科学概念,即为溶解、慢慢的、大变小、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分布均匀;不能溶解也就不会出现变化。在这一情境教学过程中,才真正实现了情境“入”课堂目的,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选择地探索研究,进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探索能力。
2.加大探究实践,培养学生探索思维
在科学世界中,并非只是猜想,还需要采用事实说话,即为针对自己所提出的猜想以及假设,也就需求通过实验去求证。比如在“电磁铁(二)”教学过程中,也就可以提出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之后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且提出自己的猜想理由。在此过程中,能够避免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空洞想象,尽可能将自己的猜想做到有理有据,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提出可能和铁芯、线圈具有关系,原因即为电磁铁的组成主要为铁芯以及线圈;也有学生可能会提出和电池有关,原因即为必须通电才能够出现磁性。在此过程中,课堂上学生会迅速猜想到电池节数、铁芯大小、线圈圈数等均会对电磁铁磁性产生影响。在猜想后,也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之一—线圈进行合理假设,具体为线圈圈数越多磁力越大,线圈圈数越少磁力越小。通过猜想以及假设,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结合,以此更好的结合问题开拓学生思维,实现学生思维活动的延伸。最后在学生通过大胆猜想以及合理假设后,也就需要采用实验,对自己的猜想结果进行验证。
在这一实验设计中,对于实验器材的应用等问题,则可以通过分小组进行探究,加强对学生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小组内,学生可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交流,以此确定初步实验方案,教师则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学生交流所得到的方案采用表格体现出来,最为重要的是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假设探究、因素改变和不变环节研究。确立具体的实验方案后,也就可以开展实验,由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操作,通过观察、对比、记录以及分析,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得出是受到线圈圈数的影响,圈数越多磁力也就越大,反之磁力越小。
在此实验探究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答案,思考应该如何采用实验方式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通过这一探究过程,也有助于更好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5]。
3.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激发学生探究思维
在学习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进行科学创作、进行科学创作的过程中,利用所掌握的所有知识,按照特定的目标,在生产出一种新颖、独特、有价值的产品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智力素质或能力,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比如在“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索,提高他们对水分蒸发凝结现象的认识,并对云和雾、露、霜、雨、雪等天气的生成过程进行认识,从而达到用科学知识向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的目的。学生对于水分蒸发的理解主要是从日常的生活经历中得到的,还没有形成一种科学、系统的认识,所以,应该努力把学生对水的日常体验转变成理论性的科学概念,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独一无二的见解,让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从而让他们对未来的创新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同学们,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一年级我们就观察过一瓶水,大家能不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
学生A:水没有颜色,也没有形状。
学生B:水是生命之源。
教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大家总结出水的特点和形态。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刚才在上课前在黑板上用水写的“科学”两个字“消失”了。大家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学生A:湿衣服晾干。
学生B:河里的水干涸。
教师: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情况,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些水都去了哪里呢?
学生:想!
教师:那今天一起通过实践探究来看一看吧。
在此过程中,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入手,能引起他们的深思,引起他们的探索兴趣。此外,通过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作为情境来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去思考生活中的普通现象,使学生有勇气去探究普通现象后面的缘由,培养他们具有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经验去大胆地猜想“谜底”,从而提高他们运用事实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创造思维的流畅性。
三、结语
综上,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正在逐渐从接受型、积累型学习活动,转变为探索型、创新型教学模式,虽然当前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已经逐渐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未来还需要广大科学教师积极探索小学科学思维型课堂应用方法,以此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的锻炼,进而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甜甜,谭佳玉.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04).
[2]杜伟.小学科学思维型教学具象化处理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3(29).
[3]崔深根.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思维型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26).
[4]李铸衡,王海,丁浩然,等.基于科学素质提升的科学阅读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0(11).
[5]高适.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思维型教学模式研究[J].文渊(高中版),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