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2024-09-17马耀明
【摘要】自新课标推行后,核心素养理念逐渐深入初中数学课堂。然而,依然有大部分教师没有明确认识核心素养理念,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教学培养模式。在这一背景下,广大教师要积极改革创新,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有意识地在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从而在推动学生发展的同时,完成立德树人任务。文章基于数学教学实践,全面探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寻找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有效渗透方式,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相关指导意见。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核心素养理念;教学实践
初中数学教学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利用初中阶段这一关键时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创新传统教学模式,根据新课标要求,将课堂主体归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深入探究学习,这也是初中数学教学和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思路。为此,教师要形成深刻的核心素养认知,基于数学教学现状,采取针对性的改革优化措施,助力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一、数学核心素养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1.重视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素养
新课标倡导为学生创造数学实践机会,让他们通过学习获得数学体验和数学经验。这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尤其是新概念和新方法的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情境,让他们通过操作、分析、整理和探索活动,获得数学体验。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上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剪刀和彩色卡纸,引导他们对折卡纸,将自己喜欢的图形画到卡纸上,并剪下来(不剪断折横处)。接着向大家展示折叠图打开的样子。此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将他们的注意力从图形的美观性转变为图形的共同特征,让他们通过寻找图形共同特征,发现轴对称图形概念,然后,教师可以用该图形引导学生区别、联系轴对称图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实践操作理解数学概念,获得快乐的数学实践体验,也可以通过抽象地观察和分析,有效掌握数学原理,形成几何直观素养和空间观素养[1]。
2.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要建立实质性、非人为的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认知结构的联系。教师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联系本节课知识、先前所学知识和单元知识,重点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鼓励他们主动探索新知,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分式运算的基础是分数运算,数的运算属于式的特殊运算形式。考虑到学生已经接触过分数运算知识,教师在分式运算课堂中,要主动联系分数运算知识,让学生按照分数运算的方式,利用分数运算法则和规律,进行分式运算探究。如在学习“分式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先开展分数加减运算训练,让学生在计算的同时,找到主要的运算依据,接着按照这个依据,对分式加减运算进行探究。让学生在分式运算学习中,联系先前所学的分数运算知识,通过类比发现“数式通性”,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2]。
3.重视学习方法引导,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教学要聚焦现实问题,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研究,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和模型等。为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要采用符合学生学情的核心素养教学模式,充分融合知识和核心素养。
(1)利用模型思想,发展学生模型观。将模型思想引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如下要点:首先,要结合初中阶段的新课标和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科学设计、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其次,要结合学生学情,设计与他们认知相符的教学活动;最后,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等,确定具体的教学模式。
例如,表示和解决方程数学模型的重要步骤就是设未知数、列方程。学生需要在正确理解、深入分析问题情境及其相等关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这一步骤。所以,教师在教授“一元一次方程”知识时,可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让学生全面思考问题,通过分析表格、式子和图形等,发现等量关系,判断方程是否合理。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实情,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问题,让他们借助一元一次方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用模型思想学习二元一次方程,并思考、解决方程问题,通过不断应用模型思想,逐渐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2)利用生活化教学,发展学生理解能力。对于抽象、逻辑型的数学学科,学生想要充分掌握数学知识,就要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活动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和掌握。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学生实情,设计具体的生活化教学方案。例如,开展实际生活体验、打造生活化教学情境等,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其次,充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强化、凸显学生的参与感、体验感和学习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3]。
以“概率初步”章节为例,教师可以在“感受可能性”单元教学中打造生活化教学情境,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做准备。教师在正式授课时切勿直入主题,可以采用语言引导学生,促使他们快速融入教学情境。如:大家在平时有过购买“盲盒”的经历吗?是否经常觉得自己可以开出想要的东西?请大家说一说这种可能是否存在呢?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可能,并体会可能性的概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主动回忆实际生活,有学生回答:“投硬币的结果有正反面两种可能”,也有学生回答“掷骰子存在6种可能”。教师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回忆、感知、理解自身经历和数学知识,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强化学生理解能力。
(3)利用小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要重点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打造有助于提升学生推理的环境,从而助力学生形成逻辑推理素养。首先,要合理地划分小组,确保组内成员可以优势互补或起到帮带效果。其次,教师要摒弃课堂主宰思想,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自由学习空间。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多样的思维碰撞,可以形成更广阔的思维,为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以“角”一课为例,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联想实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红领巾、书本、黑板和展开的伞等角,并组织学生学习直角、锐角和钝角,让他们掌握角的定义和判别方法,学习重难点知识。接着,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引导各组根据角的特征,推导如何运算和比较角的大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形成多样的推理过程,感受多样推理的学习乐趣,从而形成主动思考意识和数学推理能力。
(4)开展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对初中数学教学十分重要,教师要创新性地设计数学教学,进一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完善。不断深入现代教学改革中创新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意义。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相关内容,就如同陶行知倡导的“学科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传授数学知识、讲解相关习题,更要启发学生,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助力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巩固他们所学知识。
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课为例,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掌握判定全等三角形的SSS、SAS、ASA、AAS等常见方法后。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内容变换三角形,如将两个直角三角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尝试用特殊方法判定直角三角形,随之引出HL判定法。也可以让学生深入探究类似方法,判定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让学生通过举一反三,形成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学生也可以通过“创造性”学习,获得数学知识和数学核心素养的积累和提升。
4.重视文化传承,强化学生文化素养
数学学习关系着学生终身发展。想要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用数学文化熏陶他们,通过拓展学生数学天地,强化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讲解数学史,用伟大祖先的成就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格品质,充分发挥数学在人文和科学领域的教育功能。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北京在2012年举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为什么会选择与数学课本封面图形相同的会徽呢?接着开展勾股定理探索活动,并阐述汉代赵爽提出的勾股定理证明方法:人们将他用勾股定理设计的图形叫作“赵爽弦图”。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可以了解赵爽在切割、拼接图形后,根据面积相等原理,巧妙地证明了勾股定理,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人刻苦钻研数学的精神和智慧,是值得骄傲的古代数学成就。所以,北京才会在2012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中选择与课本封面图形一样的会徽。教师通过串联历史人物和数学故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研究欲望,还可以强化学生人文素养,促使他们日后积极、主动地研究数学。
5.实施自我评价,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教学评价是学生优化学习成效的导向。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要让学生分析和评价自己的课堂学习表现,客观准确地判断自身的学习情况,教师在学生评价环节要主动融入核心素养理念,以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强化他们的应用意识,为他们深度探索数学知识提供指导。教师要根据核心素养的新课标要求,让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初中生大多认为学习“二次函数”难度较大,初学二次函数知识的学生经常会遇到问题,甚至出现厌学心理,难以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不仅要积极调整他们的学习心态,也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在教授二次函数知识时让他们联系以往所学的一次函数知识,通过回顾旧知习得新知,从而更具针对性地探究数学知识。此外,教师也要思考和反思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在各环节学习结束后,让学生总结自身的学习情况,总结分析自己遇到的学习问题,并向教师提问咨询,也可以与其他同学共同探讨数学问题,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应用成效
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最重要的数学教育目标之一,也是学生最基本的数学学习目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关系着其学科素养水平,也关系着其核心素养。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应用成效如下。
1.辅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结构
教师按核心素养要求,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落实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的培养任务,可以有效完善、统一学生数学知识结构,便于学生融会贯通学科内容。
2.发展学生数学思想
数学核心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学生通过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在实践中探究数学本质,可以逐渐形成数学思想[4]。
3.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便于他们在数学、其他学科和社会实践中灵活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发挥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数学核心素养的应用要点
1.多元性
数学核心素养具有多元性,包含了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和思维方法等内容,它不仅属于知识类学科素养,也是无法量化的人文素养。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要开展多场景、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实践活动。
2.综合性
数学核心素养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成就,并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实践能力和思维方法等,综合运用到其他科目和自身发展中。
3.面向未来
数学核心素养体现的是社会人才需求,对学生提出了面对未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数学核心素养教学中,除了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外,还要重构他们对未来的认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性
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切勿局限于课堂,还要贯彻到实践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还要引导他们将数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深度理解数学学科,活用数学思维。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全面渗透下,初中数学教师更要在课堂中落实“教学知行合一”的陶行知教学理念,利用数学教学促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这需要教师在优化数学教学设计的同时,重视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重视文化传承,强化学生文化素养。此外,也要重视学习方法的引导,可以利用模型思想,发展学生模型观;利用生活化教学,发展学生理解能力;利用小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开展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从而在各项教学活动中渗透核心素养理念。
【参考文献】
[1]刘德成.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01).
[2]俞科.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 2021(10).
[3]俞科.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下一代, 2021(10).
[4]李伟.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