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的运用探讨

2024-09-17龚文影

新教育·科研 2024年8期

【摘要】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重点考虑创新型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合理地将生活化素材应用到高中政治课教学当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真实、更具体地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素材;课堂教学

在修订后的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以下统称为“新课标”)的指导下,思政课教师需要重新考虑如何培养学生以及在教学中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中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生活化的素材,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生活化素材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备课时,要围绕生活化素材所构建的情境问题。思政课教师要想用活生活化素材,就要让学生以小组讨论、分组汇报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和积极思考。然而,现实情况确是: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拥有将教学和生活化素材相结合的意识,但对于知识点如何和生活化素材相融合以及教师对生活化素材的深度挖掘远远不够。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素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引出知识点,而不是更好地融合教材的理论知识和所列举的生活化素材的内在联系。这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生活化素材的讨论度和参与度都不高,对知识的理解度也远远不够。教师在思政课课堂上重视知识点教学的同时,往往忽视对生活化素材的深度挖掘,忽视了对生活化素材与现实的联系,更忽视了深挖生活化素材与教材的联系。例如,在教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中有关“保障公民权利与解决社会争议”这一节的内容时,关于“民事权利与义务”这一知识点,授课教师上课时呈现出生活化的素材,用幻灯片展示出案例:高龄、独居且无继承人的老张,已经丧失了工作能力,名下仅有一套房产。此时老张可以选择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书面协议,出让房屋所有权,换取可观经济收益的同时,在协议中明确约定为自己保留该住宅的终身居住权,就可以“不动窝儿”地在有生之年继续居住在这个住宅内。老师呈现出这个生活化的实例,仅仅只是为了引出教材的一个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增了“居住权”这样一个知识点,而至于新增“居住权”的原因、意义往往没有做深入的探讨,同时更没有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有些教师将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运用了很多生活化素材,一个知识点一个素材,没有注意对素材的深度挖掘。生活化素材和课本知识没有系统化的衔接,会导致学生沉浸在这个素材之中,还没进行深入的思考就开始了解下一个生活化素材,素材的运用流于形式,没有在生活化的素材中领会到系统的知识点建构,更别想达到高阶思维。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生活化素材的深度挖掘,其实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生活化素材在高中政治课程中的应用路径

1.结合教材,选取贴近生活的素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武器”,教师只有在读懂教材,理清楚教材的建构体系和逻辑体系,把握好教材的整个知识点、逻辑层次和重难点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教材,把握教材的功能定位,才能更好地选取与教材贴近、与学生实际相链接的生活化素材,从而更好地把生活化素材应用到自己的日常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去,更好地融入到指导学生的学习中去,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进一步深层次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师生共同学习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二框题“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时,把握好教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以后,围绕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含义、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和难点,例如利用矛盾律和排中律的联系和区别来设计生活化情景,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逻辑,要好好学习逻辑。在讲述同一律这个知识点之前,教师备课时就要努力挖掘一些贴近生活的素材。笔者运用学校学生社团这一群体,通过社员们的对话来设3kbfQk13BlmSxzsLoWx7qg==计生活化问题,并且“一例到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建构知识体系。在这里笔者主要运用生活化的素材,如用生活中学生评价曹操的例子来解决这一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生活化的素材如下,李方同学问宋明明说:“你怎么认识曹操?”宋明明同学说:“我不认识曹操。”宋明明同学的回答,把如何“评价曹操”理解成了“认得曹操”,通过同学小组讨论得出,宋明明同学的回答违反了“统一律”,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笔者循序渐进地设计生活化素材,如:说到对曹操的评价,班里李牧和王丹青两位同学围绕着“曹操是不是英雄”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因为导入新课前视频里易中天有对曹操是不是英雄的论述)。李牧的观点是:“我既赞成曹操是英雄,我也赞成曹操不是英雄。”与李牧针锋相对的王丹青说:“我既不赞成曹操是英雄,我也不赞成曹操不是英雄。”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把这节课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都水到渠成让同学们理解并掌握了。教师只有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建构体系基础上,才能在教学活动时更好地明确,应用什么样的素材才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元的知识点,教师教学的既定目标才能更好地达成。

2.针对生活化素材,合理创设问题的情境

教师在选择了合理的生活化素材后,对于素材营造的教学情境,也要选取合适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用问题的形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采用一个生活化素材加几个问题的形式,将知识点连接。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增了“居住权”这样一个知识点的生活化实例,说明如何合理创设生活化情境、更好地将相关知识点连接在一起,让学生每遇到这样一个生活化素材时,就会自动地反映这个生活化素材可能会涉及哪些知识,然后指导学生把这些知识点进行一个汇总、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思政课教师可以深挖这些生活化的素材和其他知识点的关系,引导学生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比如,从“哲学与文化”的角度来看,让学生探索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文化的哪些知识?还可以从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中的政治相关知识点来引导学生讨论、探索上述生活化素材与“政治与法治”有关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就要求“合理创设问题”中的这个“问题”的选择十分重要。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问题一定要具有开放性,不能局限于一个具体的答案,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充分利用生活化素材,深度挖掘生活化素材,让生活化素材更好地服务教学重难点。

3.借助相关媒介,选择生活化素材的呈现形式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借助于多媒体设备以及多种软件,就可以让生活化素材的呈现形式也逐渐多元化,可以使生活化素材不仅局限于语言和文字,还可以以视频、动漫以及图片等方式呈现出来,在课堂教学当中,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法,需要思政课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流程的预设对生活化素材二次加工。比如教师觉得某个生活化素材的表达文字过于烦琐,不利于学生对关键信息进行捕捉,教师可以对该生活化素材进行二次加工,找到相应的图片,利用图片将文字内容表达出来,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活化素材的关键信息进行整合,避免课堂中出现素材反复以文字或者其他方式呈现,因为这会使学生产生视觉倦怠。

综上,可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可以把中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化素材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讲,有内容可思考,学生才会更加主动地融入到教师的教学中来。同时增加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粘合,更好地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把枯燥、重复的理论性内容,转化为更有生命力的生活化的素材,更好地服务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在课堂上对生活化素材的应用,还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让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以更加积极的方式来探索课堂上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参考文献】

[1]龚晶.高中政治课堂概念教学“生活化”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9).

[2]包红燕.农村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及实施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