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性技能学练方法“六变”
2024-09-11佟楠楠
摘 要:乒乓球颠球可以有效发展学生操控性技能,提高反应协调能力。本文通过颠球运动中改变力度大小、运动形式、身体姿态、运动环境等多种变量增强颠球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为乒乓球专项技能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操控性技能;乒乓球;学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8-0084-02
乒乓球颠球可以有效发展学生操控性技能,提高反应协调能力。本文通过颠球运动中改变力度大小、运动形式、身体姿态、运动环境等多种变量增强颠球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为乒乓球专项技能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改变力度大小
力度的改变可以增加颠球的难度,颠球力度不同,球的高低也会发生变化,从而进一步增强手腕控球能力。
如可先组织学生平稳地颠球,即高度起伏相对平稳;接着学生按照教师的语言提示变成颠高球,此时学生势必要加大击球的力度,后期根据学生的学练情况可以高低交替颠球,学生灵活应变、手眼协调能力得到提升(图1)。
二、改变运动形式
颠球是学习乒乓球专项技能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球感,在动态变化中完成颠球,在增加运动难度的同时,增强了学生手腕控球能力和练习的趣味性。
如,教师在组织颠球练习中,学生先是原地颠球,待其熟练后,可以让学生在走动中颠球,由慢走中颠球过渡到慢跑中颠球,还可以在颠球的前进过程中设置障碍,如绕“s”颠球。此种练习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让球处于空间的动态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灵敏性和手腕控球的能力,为后面的技术及实战练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图2)。
三、改变击球部位
颠球时通过多种乒乓球拍面的变化,提高手腕灵活性以及控球能力,进一步了解手腕对乒乓球运动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多面的颠球,即用乒乓球拍的正面、反面、侧面、拍柄依次颠球。
如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发现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单面颠球时,可增加练习的难度,尝试着让学生进行正、反面的交替颠球。继而逐渐加上侧面的三面颠球,最后再将拍柄加入进行四面颠球,此练习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练习兴趣。正反面的颠球难度较低,但侧面因为接触面变小,难度逐步增加,帮助学生提高手腕的操控性能力(图3)。
四、改变身体姿态
在乒乓球运动中,不仅是手腕参与,更需要全身灵活协调运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拟实战场景。如,当在接同伴中远台球时,球的转速很高、角度很偏时需要降低重心、脚步灵活的去接球,因此教师就可以在颠球中灵活的融入多种场景。
如在传统的站立颠球基础上,可设计近台短球和远台长球场景下的颠球练习。近台短球时,双脚踮起,身体前倾、小臂前伸颠球,继而边颠球边后退,然后逐步过渡到远台长球的身体姿态,膝盖弯曲,呈低姿态颠球。通过身体姿态的变化模拟接长短球时或近远台时的场景,不仅加深对乒乓球实战的认知,还进一步提高了不同身体姿态下颠球的操控能力(图4)。
五、增设运动环境
当学生单一的向上颠球熟练后,可以尝试着对着墙颠球,这样可以让学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
如教师组织学生每人面对一面平整的墙面,进行对强颠球比多、比久、比准的练习。随着颠球的熟练,学生可以由近及远地颠球,通过增加距离提高手腕控球能力,还可以在墙上贴标志物每次必须击到标志物上才算数,以此提高手腕控球的精准度(图5)。
六、融入合作元素
为了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同时让更多的学生同时参与到集体练习中,激发其竞争欲望,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提高学生对于空中来球的预判及手腕的控球能力,教师可采用多人之间配合的颠球。
如可以两名学生面对面每人手持一拍,共用一球,一名学生用乒乓球拍将球颠给对面学生,对面学生继而将球再颠回来,如此往返进行颠球练习。两名学生可以边练习边探究最佳的控球方法,从而得出答案:将球尽量向两人前上方颠,这样方能颠得持久平稳。以此类推,也可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三人间的三角形对颠球、五人间的五边形颠球,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之间更加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应急变化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判断力(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