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境脉学习理论的小学体育教学问题情境重构
2024-09-11蒋林稼
摘 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体育学习之间建立一座桥梁,不仅强调了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境脉学习理论注重于全面把握事物的情境,建立学习者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意义的关联,为小学体育教学问题情境的重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从先验知识出发,构建基础型问题情境;以知识脉络为切入点,构建结构化问题情境,从而培养主动适应情境变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境脉学习理论;问题情境;核心素养;重构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8-0050-03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将体育实践中的问题转化为复杂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当前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教学方法的实施,并对教学的实际效果产生了影响。为此,有必要对小学体育问题情境的设置进行深入探究。境脉学习理论致力于全面把握事物的情境,包括学习者内在世界的记忆、经验、动机和反应,以及外部世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这为小学体育问题情境的重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一、当下小学体育问题情境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的知识经验与问题情境缺乏必要衔接
在构建问题情境时,部分教师过于注重趣味性或生活性,而忽视了体育情境所承载的教学功能。过于关注本节课的新知识点,而忽视了体育技能知识内在的相互关联,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体育的知识体系是由相互交织、层层递进的元素构成,前面所涉及的知识和经验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清晰、连贯、系统的问题情境,就不可能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更谈不上让他们主动地去获取新知识。因此,在构建情境时,需要全面掌控体育技能之间的联系,设计探究问题,以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二)问题情境和课堂整体设计未得到有效融合
有些教师在课堂导入和新授环节中构建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但没有深入解决问题。这种做法有一定的片面性,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虽然能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但由于脱离了有趣的问题情境,再加上做单一技术动作练习的枯燥乏味,其学习兴趣会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学习效率大幅降低。有些教师虽然认识到在课堂中连续出现情境的重要性,但往往会呈现出各不相同甚至毫无关联的问题情境,这会导致学生频繁地从一个情境跳到另一个情境,从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造成学习的内在消耗。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以整体为基础,构建问题情境,以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问题情境与知识拓展应用未形成有机贯通
在构建问题情境时,常常将其局限于课堂内部,而忽视了体育技能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当注重知识的广泛应用,强调课堂内外经验的紧密关联,问题情境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合作的机会,使其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学习者所获得的成就感以及满足感。因此,优质的问题情境具有广泛的可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对相关问题的敏感度,从而有助于他们积极地将知识迁移和应用于实践。
二、境脉学习理论对重构小学体育问题情境的重要启示
境脉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提出的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倡导学习是个动态过程,学习者对周围事物的互动适应过程在学习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2018年第13届学习科学国际大会在英国伦敦大学召开,专家们认为“始终关注真实境脉特别是教育创新进程中的学习”是国际学习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之一。
(一)境脉学习理论的内涵
“境”指的是学习者所处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脉”是指学习者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适应。境脉学习理论是一种主动的、动态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自主探索和反思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境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于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从而自主构建意义理解,完善自我认知体系。为了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课堂中的授课与学习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构建了多个教学板块,这些板块通过问题情境的发展脉络相互关联。教师借助境脉性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实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与应用。在解决一系列情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由情境引导的一系列活动和体验,获得了新的知识和理解,从而实现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境脉学习理论下问题情境重构的意义
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造或引入特定的情境,将学科知识技能转化为与知识技能产生或具体运用的情境,这些情境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组成形式,被称为创设教学情境。一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倦怠感,转变当前体育课堂教学中单一、他主和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不断提升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和移动学习的水平,以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是二能将体育知识技能融入日常生活中,使其更贴近生活。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以提升思维素养为基础,探索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活动中。三是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终身体育锻炼观念的树立和养成。
三、境脉学习理论视域下体育问题情境的重构策略
基于境脉学习理论,体育问题情境重构是一种以学生内部世界为起点的学习方式。通过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并在问题情境的背景下,通过主线、理脉络、结构化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相互交织,从而培养主动适应情境变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提升核心素养。
(一)从先验知识入手,创设基础性问题情境
在境脉学习理论中,学习者的知识经验被高度重视,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先验知识,并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造出一个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生生间交流互动。为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教学目标任务必须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相关知识记忆相结合。
例如在学习《跳跃与游戏》前,学生有了一定的跳跃基础,而学习跳跃与游戏动作时,最大的挑战从高处安全落地,身体充分展开。因此,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注意身体的姿势、姿态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向学生传授动作要领,并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有意识的模仿,这种机械化的学习方式不仅乏味无味,而且不利于学生掌握重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情境中,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将《跳跃与游戏》作为核心学习内容,在课堂导入部分设置“空军跳伞”的游戏,学生想要挑战空军跳伞,必须充分活动开身体各部位,一起随着音乐模仿教师的各种跳跃动作,看谁模仿得像,落地还轻巧。在课中让学生从第一级台阶开始往下跳,请思考,如何实现平稳地落地呢?第一级挑战成功,提升难度,挑战第二级台阶采用相同的方式实现轻盈、平稳地落地?”在所构建的生活场景中,学生不断地进行实践、挑战、思考和总结,最终达成了共识。在课中贯穿着一个生动的“空军跳伞”场景,旨在让学生在跳伞平稳落地的过程中主动、快乐地学习和练习,同时教师也巧妙地渗透起跳与落地的动作方法和关键要领,让学生在情境中不断回答设问。
(二)从知识脉络入手,创设结构化问题情境
境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通过主动探索内外世界的相互关系,建立知识的脉络。这就需要有正确合理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动作。问题情境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逐步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加深对其内涵的理解。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情境创设?为了确保一节课的情境创设具有连贯性,需要在问题设计上进行层层深入地思考。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何让课堂充满智慧?教师应当紧紧把握知识的脉络,紧扣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结构化的问题序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准确辨析、系统建构知识。在篮球复习课中,笔者尝试从“传接球”这一知识点切入进行情境设置。
【问题情境1】
情境:在比赛场地上,你突然接到队友的传接球,这时候,有一名身高比你矮的防守队员快速跑上前防守你。
问题:当防守者上前防守你时,你应该如何做出相对应的动作?
实践:猜想这名防守队员只是为了跟上你的脚步,学生表示可以进行头上传接球。
思考:如果有2名防守队员对你进行包夹,你会怎么去做呢?怎样才能不失误?
【问题情境2】
情境:防守队员上来了,身高比你高很多,他想抢你的球,对你进行紧逼防守,突然又有一名防守队员对你进行包夹。
问题:此时你应该如何去做,怎么做才是最合理的方式?
实践:学生在包夹之前快速将球双手胸前击地球传出去。
思考:如果你在包夹之前把球传出去了,接下来在比赛场上你应该如何去做?
【问题情境3】
情境:在传接球时有两名身高和你差不多的防守队员进行紧逼防守和突然包夹。
问题:今天学习的传接球与上一次学习的传接球有什么不同?在紧逼防守和包夹的情境中尝试如何去做?
实践:进行三传两抢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在两人防守干扰的情境下快速传球,利用脚步、假动作、交流等方式快速将球安全传地出去。
思考:对于今天的传接球练习,你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
这三个问题是以传接球为基础的三个结构化问题,紧密围绕着学生的理解展开。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来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在引导学生对比新旧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也是新知识生长的关键所在。在教师精心创设情境的基础上,通过“发现探索”式学习方法,以问题为中心,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框架,促进学生体育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从内外经验关联入手,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
境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内在条件,包括知识基础、学习动能和元认知能力,这些条件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和学习活动等外部条件密切相关。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共同作用于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建构和理解的过程。因此,通过构建或模拟真实的开放性问题情境,以真实或模拟真实的开放性问题为驱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将已有的学习经验与即将学习的知识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他们在思辨、选择和重构中深化对体育技能知识的理解。
情境:如果你在山坡上不慎滚落。
问题:怎么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实践:合理调整身体重心,采用趴着的姿势,双手双脚同时绷紧用力,增加摩擦力,才能更好地脱险。同伴合作,交流不同的避险方法。
思考:在生活中也会碰到很多危险,你能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保护自己吗?假如你碰到了某一种危险,你应该怎么办?
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体育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透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感知,更能够引导他们形成有机的思维模式。最终将问题引导至日常生活,将课堂内容扩展至校外,促进课内外互动,鼓励学生以体育的视角审视世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难题。
四、结语
总的来说,运用境脉学习理论对小学体育问题的情境进行有效构建,从全局的角度把握教学内容,在连贯的情境中持续探索,有助于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结构的脉络,并与其原有的认知系统形成有益的互动,从而促进学生深刻理解体育技能知识,把握知识本质,完善认知结构,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平.境脉:素养导向下的数学教学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18(10).
[2]崔允漷.学科核心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