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结构化的“内化”与“外显”

2024-09-11高春明夏冰

体育教学 2024年8期

摘 要:教学内容结构化是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从知识关联、认识思路、核心观念三维度构建教学内容结构化,具体在知识关联结构化中梳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在认识思路结构化中呈现“学练三个一”活动设计;在核心观念结构化中剖析关键问题,从而逐步形成高阶思维的“内化”和生活比赛的“外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结构化;知识关联;认识思路;核心观念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8-0023-03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根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体育教学实用性特点,强调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1]。而教学内容结构化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知识与技术“教、学、评”到体育核心素养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因此让学生能在学习中形成教学内容结构化思维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水平三足球:运球+传球(射门)组合》单元为例,从知识关联、认识思路、核心观念三维度构建教学内容结构化,让学生在真实比赛中“内化”高阶思维并“外显”于生活实践,真正促进运动能力发展、健康行为形成、体育品德养成。

一、基于知识结构化核心概念梳理

知识结构化是寻找知识之间的关联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更有层次性和系统性的认知结构体系[2]。从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目标定位两方面梳理体育教学中相对分散、孤立的概念知识,形成知识关联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内化”高阶思维的逻辑关联。

(一)系统梳理教学内容,寻找知识关联点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庞大,变化多样,在教学中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在比赛或生活实践中运用。在《水平三足球:运球+传球(射门)组合》单元中,脚背外侧、脚背正面、脚背内侧、脚内侧运球等都是运球技术,学生需要在比赛中根据真实场景运用和决策对进攻或防守有利的运球,完成运球突破、运球后传球、运球后射门等。这需要学生有足球运球能力的同时能准确观察同伴与防守队员位置做出时机与决断,更需要把足球单元内容迁移到对抗性球类运球突破、传球、视野、判断等和田径项目快速跑、折返跑、耐力跑等内容中,实现足球、球类、课程更广范围、更高层次的高阶知识互联和内容结构统整(图1)。

(二)合理定位教学目标,确立知识关联性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是教学设计起点,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达到能力水平的预设,能准确衡量和评价学生所表现的学业质量。学生只有对教学目标有清晰的认识,才能了解课堂上围绕哪些关键技术、关键问题、真实情境参与练习,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实施、评价与反馈。

在《水平三足球运传球练习方法:正脚背运球》一课中的结构化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正脚背运球及运球+传球组合的动作方法,表现出利用快速运球过人、传空位球意识和视野。2.在快速运球+传球、运球+射门做出正脚背运球快速带球过人传球或射门能力,在4v2比赛中,能利用带球节奏变化完成3次运传练习,为射门得分创造一定空间。发展学生的时机判断、选择能力和灵敏素质。3.表现出遵守规则、团队协作意识,并能在以多打少中养成主动思考习惯。通过以上教学目标对比发现,原教学目标注重一节课知识定位,如说出运传球游戏重点和做出正脚背运传球的技术动作等,停留于一课的设计思维,而在结构化教学目标中从本课说出正脚背运球及运球+运传组合的动作方法,到利用多种组合学练方法做出快速运球过人和传空位意识与视野,提供学生在正脚背运球+传球组合中确立核心概念传空位意识和视野的知识关联,在每节课中融入核心观念意识,从追求足球唯技术走向比赛实践思维。所以教学目标知识关联性的思考要在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单元目标等背景中突出知识整合与学习统整,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目标链的过程,体会知识与知识、技术与技术、比赛与生活的内在联系。

二、基于认识思路结构化“学练三个一”活动设计

认识思路结构化是对事物变化认识过程的一种概括,具有一定逻辑顺序结构[2],而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认识思路更是对运动能力中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掌握和运用的梳理,融入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从而形成正向迁移课堂教学、体育比赛和解决生活的能力。

(一)“学练三个一”的整合与递进

《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学练三个一”,即一堂课基本部分中展现一个单一身体练习,一个以此身体练习展开的组合练习和比赛(游戏)[3]。 单一练习、组合练习、比赛(游戏)三者互相融合又有递进关系,让学生养成从单一技术练习发散到技术的运用与比赛,从而形成会用与比赛或生活实践认识过程。《水平三足球运传球练习方法:正脚背运球》基本部分中学生从单一身体练习正脚背运球、运球+传球、4v2比赛三者衔接,从“串联”逻辑顺序来解析正脚背运球技术从学到用的过程,从“并联”逻辑顺序来解析正脚背运球到脚内侧运球等比赛中运球过人、运球传射等技能选择,对比赛的认知更丰富和全面。

(二)真实情境下的学练与比赛

《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注重教学方式改革,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体育与健康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1]。情境教学的运用源于比赛和生活场景,只有更贴近真实性学生认识思路的结构才更加趋于真实表现。如足球正脚背运球速度快,在真实场境中应选择前场断球或空挡直塞球等前方一定距离内无对手阻拦的情况下,进行大纵深长距离快速带球,为进攻创造有利条件。在这样的真情境设置下,学生更能体会正脚背运球的选择合理性并思考如何停球,怎样停球有利于正脚背运球动作的衔接,以便于能在比赛中撕裂防守,打开进攻端局面。

三、基于核心观念结构化教学问题导向

核心观念是指具有学科意义、解释力和生成性,是对事物本质和认识过程中的进一步抽象[2],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在教学内容和核心问题、关键问题、问题设计时建立起结构性的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新知识各构成部分之间、新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相互关联,深层设问,引发学生思考,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认识(图2)。

(一)从大概念角度提炼关键问题

教学中关键问题的提炼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是课堂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单元核心问题、课时关键问题、课堂问题串三者紧密联系,是学生“内化”高阶思维体系结构化形成的关键因素。

单元核心问题指向体育学科大观念或者大概念,如《水平三足球:运球+传球(射门)组合》中单元核心问题为进攻端时机选择,那么这个观念或者思想包含着深层次内涵,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从技术掌握到合理运用于比赛的结构思维,这包含着对技术的掌握、对技术的理解、对比赛的掌控和对同伴的信任等,那么此时需要具体的单元来支撑这个架构以形成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教学主题。在大观念的单元引领下提出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运球突破时机选择、运球传球时机把握、传空挡球与无球跑位衔接等,这些关键问题指向一个个课时,具体解决其中的问题(表1)。这些关键问题围绕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逻辑和结构,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线索,将单元整体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外显”于比赛与生活实践。

(二)从结构化思维剖析课堂问题层次

课堂中的问题设计是解决本课核心问题的细化和分解,是学生搜集信息的工具,更是学生加工、组合、重组信息的工具。课堂问题设计的生成主要源于三个方向:一是根据课堂核心问题的解决需要提出的一系列相关子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可以进行有效的预设和自我反复推论;二是根据学生实时回答的情况再次针对性追问的问题,这类问题在对课堂多次挖掘生成后可以有一定的预设;三是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生的“特殊”状况而提出的问题,此时课堂的进程决定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4]。课堂问题的设计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有利于深入启发学生思维,能让学生编入已有知识或者打破已有知识规律,进行重新编码形成新的思维,是学生形成结构化思维的关键。

厘清核心观念下不同问题的价值索取,记忆、理解、掌握、分析、运用、创造都是对问题的不同层次认知(表2)。不同问题的层次构成了知识结构的多样化,不能长期停留于单一问题层次,要让学生不断地激发深层次思维的碰撞,推动思维的发展。问题的结构化结合课堂真实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在知识关联和认识思路下解决生活问题,转化成核心观念下体育知识与技能体系。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重视教学内容结构化,就要让学生在技能掌握与运用中不断进行“内化”和“外显”,让知识与知识、技能与技能之间形成多维碰撞。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体育问题时,学生能根据核心问题找到问题根源,找准思考视角,运用所学技能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史红霞,王仕琪.化学教学内容的结构化[J].教学与管理,2020.

[3]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

[4]熊新华,杨玉琴.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结构、层次与生成[J].化学教育,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