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尚美”特色,实现高质量育人
2024-09-11马虹亚
摘 要美育是温润心灵的教育,关乎时代新人培育,关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针对当前重分数、轻美育的普遍现象,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积极推进审美教育,为儿童创设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学校通过拓展校本美育课程、营造良好美育生态、打造成长型美育空间,让学生在玩美、赏美、立美、创美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以美育人;项目创生;审美素养
作者简介马虹亚,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高级教师
美育着眼于实现人的精神自由和生命美好,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完善、生命和谐的重要手段。作为一所主打艺术特色的优质学校,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一直在探索如何有效整合美育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外在形式的同时,感受美的内核、洞觉美的由来、形成美的自觉,以美好教育奠基学生的美好人生,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问题聚焦:美育存在的困境
当前,美育中存在着许多不良倾向,严重影响了美育工作的成效,阻碍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全面成长。
(一)美育价值认识不深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美育往往是被忽视的一环。学校和教师普遍只注重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教学,将美育视为教育工作中的附属环节。家长更是如此,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美育所具有的独特而重要的育人价值。
(二)美育范畴延展不广
长期以来,美育常被误解为艺术教育,并被音乐、美术等学科教育所取代。大众将美育活动窄化为艺术教育,而忽视了美育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这导致了现在的孩子普遍陷于传统的旧习之中,失去了情感的健康与自由,更失去了审美能力。
(三)美育实践参与不多
当前层出不穷的艺术比赛,普遍重选拔轻学习、重形式轻内容、重统一轻个性。学校的美育活动中,除了少数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外,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参与美育实践,也没有机会浸润在美育的文化氛围中,只能充当学校美育工作的“背景板”。
二、实践突破:美育实施的路径
针对美育现状,学校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式,让美育切实回归到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核心目标上。这不仅顺应了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回应了学生成长的现实需求。
(一)多维立体,建设面向人人的美育课程
艺术课程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进行了拓展和提高,形成了校本化的艺术课程。学校开设了声乐、舞蹈、象棋、书法、绘画、体育等8大类、共19门课程。学校每周安排3节艺术选修课,实行选修走班制。入学之初,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并结合专业测试结果,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课程。
艺术课程的价值不仅在于艺术技能的传授,更在于通过以艺润德、以艺启智的方式培养学生勇气、毅力、自信、优雅等品质,让学生在自由、丰富的练习中实现个性而全面的发展。学校艺术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不断进阶的,从特长培养到能力提升,再到素养发展,最终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塑造。
(二)项目创生,打造综合融通的美育生态
学校聚焦小学艺术教育要素,通过提炼核心知识,理清能力序列,并基于单元进行项目化学习设计,努力实现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学校通过入项探索、知识与能力建构、合作探究、形成与修订成果、出项与复盘等项目实施环节,改变学生的浅层学习现状,营造良好的美育生态,通过活动融美、实践创美,引导学生在玩美、赏美、立美和创美的过程中,唤醒自己的生命意识,激发自身的生命潜能,从而把审美教育落到实处。
1.创设真实情境
艺术课程项目化实施是一个逐步给学生赋能的过程。入项阶段就是让学生进入问题解决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让学生有探索的空间,促进他们对项目及其解决过程的理解,从而产生与个人相关的联系感。
以“班级漫画卡”的情境创设为例,教师在设计入项活动时提出问题:最近学校里很多同学课间拿扑克牌算24点,但很快变成了玩扑克牌游戏,导致教室和走廊上经常有扑克牌散落。很多学生反映说这种现象不文明,那么怎样才能让大家玩得更有意义、更有文化气息呢?学生们经过热烈讨论,最终确定出行动方案:收集、记录采集到的班级伙伴信息,并用漫画形式将其绘制在空白卡片上,制作成班级漫画卡。这个创意很快就被确定下来,并以项目研究的方式实施。
从上例可知,这个情境之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因为学习成果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而且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迁移。最重要的是学生们用自己的创意学习成果为班级营造了和谐氛围,打造了特色班级文化,这实际上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功体验。
2.经历意义学习
项目化学习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实践场域经历有意义的学习历程。学校引导学生基于驱动性问题,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记录、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多种实践活动,对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运用,以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双向重构以及高阶思维的培养和提升。
以“工艺美术礼品的制作”项目为例,该项目通过创设生活场景,引导学生采用“知识性”的方式,如阅读相关艺术书籍、杂志、刊物等,了解节庆文化和礼仪,在知识的探究中完成自我教育;同时,采用“实操性”的方式,体验扎染、剪纸、临摹、刺绣、泥塑等艺术活动,并通过童趣化的手段将这些艺术表现形式融合在礼品包装、手工艺制作品中,在亲身体验的快乐中,实现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3.搭建多方支架
在艺术项目化学习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探究状态,教师需要在疑难困惑处给学生提供思维型、文化型、任务型、资源型等不同的“支架”,让学生深度卷入,体验“创美”行动,提升“创美”能力。
思维型支架是指通过示范、案例分析、与专业人士互动、教师指导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文化型支架是指通过游戏、辩论、制定班级契约等活动,在学生中建立起尊重、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鼓励分享、交流、倾听、合作,营造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任务型支架是指将总的项目分解成了若干个子项目,帮助学生以“小步子”的方式逐步迈向项目目标,最终完成整个项目的学习。资源型支架是指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数据、内容、知识点等,为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资源支持。
(三)润泽心灵,创造拔节生长的美育空间
衡量美育价值的标准不应局限于吹拉弹唱的水平,而应着眼于孩子们的终身发展以及他们的一生幸福。在此理念指导下,学校开始打造富有班级特色的“尚美教室”,希望从每一间教室里走出来的学生都拥有欣赏美的意识、践行美的行动、创造美的能力。
1.环境之美
一个班级的独特性在于其拥有独特的美学空间。在打造班级环境之前,关键要义是明确美的标准。班级环境美不仅体现在外在的装饰和布局上,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在班级环境建设上,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教室整洁,用自己的双手美化班级。如,学校引导学生根据季节变化,将不同季节的绿植搬进教室,将“班级因我而美丽”植入心田,让学生充分体验策划之美、合作之美、成果之美。二是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如,班级内通过摆放具有教育意义且有美感的装饰物、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等,提升班级文化内涵,丰盈学生内心世界,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如此建设起来的班级美学空间,不仅仅追求外在环境上的舒适,更追求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2.言行之美
学校通过录制“我上光荣榜”和“尚美礼仪100问”的养成教育微视频,加强教育与自我教育,实现“美丽言行我做主”。每周一节的“美育微课”,让“小老师”上台分享,快乐成长;每期一次的“行走的课堂”,让学生将所读所学搬到教室外,迎着暖阳、和着微笑,探访各类展馆;根据课本内容开展的“民间故事会”讲演活动,让学生自导自演、相互合作,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学校通过审美教育,为学生开展的多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美在日常、美得深远、美在自觉。
3.课堂之美
对教师来说,重要的是以审美的意识进行课堂教学的改进。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蕴含的美学元素,设计出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创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课堂。其次,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富有美感,以增强课堂互动的气氛。最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审美实践,通过引导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学校倡导教师站在学生立场,注重学科的美育渗透,引导学生感受语文、数学、科学、体育等学科的韵律之美、思想之美、情感之美、力量之美。学校通过学科融美和师匠之美引领感召学生,让学生在充满审美元素的学科学习中,丰富情感、增进理解、学会宽容、乐观上进。
三、经验总结:美育实施的效果及反思
在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步明晰了以美润德、以美启智、以美促劳、以美健体的育人路径。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学校顺利达成了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熏陶、在美的课程中成长、在美的活动中舒展的教育初心。
首先,以美育人的成效体现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上。学校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美育课程、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中感受美、体验美。艺术学习方式的迭代与更新增强了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其次,以美育人的成效体现在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上。在融合性、主题性、生活化的实践模式下,学生不断深化学习体验,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充分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想法。
再次,以美育人的成效体现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完善上。丰富的美育活动有效触动了学生的心弦,让他们体验到合作、分享、同情等社会情感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学生养成向善向美的良好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此外,学校的美育还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些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
为了确保美育的实施与学生的成长紧密结合,学校还需要不断反思,以期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首先,美育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要进一步提高系统性和科学性。学校应进一步完善美育课程体系,确保课程的连贯性和递进性。同时,学校也应该采取多种途径,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艺术学习需求。
其次,美育生态的营造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学校应更多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美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以此发挥美育课程的综合育人功能。同时,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与外部力量的沟通合作,引入更多的优质艺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和丰富的学习体验。
最后,美育空间的打造要更加关注学生在艺术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学校要设法通过美育学习档案袋、展示展演、美育数字画像等手段,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体系,以全面评估学生在美育方面的学习成果,从而更好地激励和引导学生朝着自己的优势方向不断前进。
美育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引导学生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美育人、以美铸魂、向美而行,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使命坚守和不懈追求。学校将沿着这一方向继续深入探索,进一步擦亮“尚美”特色,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赵 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