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2024-09-11王瑞
摘 要北京市海淀区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心理教育示范区、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倡导“大健康观”,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区域强化了班级—年级—学校联动发现以及监测—识别—干预的机制,创新设立心理副校长,建立医教联动模式,以提升全体教师的心育能力。同时,打造校家社心理育人共同体,形成了预防—辅导—干预三级递进,教育实践、多维识别、分层管理、全员心育、校家社协同的“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效推动了区域育人方式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大健康观;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作者简介王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心理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北京市海淀区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和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积极倡导“大健康观”,坚持整体思维和协同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德育思政、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形成了预防—辅导—干预三级递进,教育实践、多维识别、分层管理、全员心育、校家社协同的“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成功打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核三级五位”的海淀模式,有效推动了区域育人方式的创新发展。
一、“三个课堂”推进预防性教育,
创设“一站式”育人空间
(一)建好心理第一课堂
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为提升心理课的受欢迎度与覆盖面,海淀区构建了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生涯规划教育三大课程体系。一是研发涵盖积极认知促进、积极关系构建、积极情绪培养的地方教材《心理健康》和区域自助读本《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通过必修选修结合、班会讲座融合等方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开发覆盖自我意识、社会意识、自我管理、人际关系、自我决策五大领域的心理课后资源包,打造了专题课、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融合实践活动等多元课程实施形态。三是以《高中人生规划》为蓝本,分年级开展认识自我、认识生涯、生涯决策专题指导及训练,以增强学生的规划能力,让心理健康教育落地生根。
(二)拓展五育润心第二课堂
海淀区创新构建五育融合的育人体系,充分发挥五育润心的整体效能,搭建了有益身心的多重心育平台。学校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来引领学生的成长发展。例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清河分校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成长故事,引导学生心有榜样、以德育心;北京市育英学校通过举办劳动与艺术相结合的创意设计比赛以及组织心理游园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实践能力和心理韧性;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开展曼陀罗涂鸦、艺术扇子、绘画创作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美育体验中释放压力、调节情绪、提升审美素养。
(三)建设成长型第三课堂
海淀区学校秉持“校园即生活、校园即育人”的理念,努力为每位学生提供温暖和充满活力的心理支持环境。海淀区推行全体教师担任学生成长导师的制度,力求让每位学生每月享有一次一对一的发展指导,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位良师益友。同时,完善自助式心理服务组织建设,如成立心理电影小组等学生组织,通过同伴守护、小组互动等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在课程设置上,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开发了集课程、活动、体验于一体的特色课程图谱。在课堂教学中,各校通过互动式、项目式、跨学科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搭建了社团展示等平台,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体验,让学生自我参与、自主成长。
二、多维度把握学生心理动态,
提供“主动式”心理疏导
(一)构建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发现机制
海淀区建立了三级立体排查网络,多维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在班级层7/TNxSc1kjriXHN3bBJJig==面,要求各学校在每个班级设立男女各一名心理委员,并建立心理委员选拔、培养机制,以发挥宣传员、观察员、联络员、数据统计员的预警作用。在年级层面,构建了由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委员等人员参与的排查网络,通过综合测评、观察、访谈、家访等多种方式,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评估、疏导、治疗与转介。在学校层面,通过设立心理信箱以及开展心情晴雨表、心情征文、心理周记等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帮助他们化解成长困惑。
(二)建立数据驱动的筛查机制
心理监测是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网络的重要环节。海淀区建立了数据驱动的筛查机制,为每位学生创建了心理档案,并通过区校联动为风险学生画像。在征得家长同意的前提下,海淀区每年开展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筛查测评,生成区域、学校及风险学生三类报告。测评内容包括焦虑抑郁情绪等风险指标、睡眠等生理指标、家庭支持等保护性指标。海淀区教科院指导学校对监测结果进行全面且多角度的分析,结合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教师、心理委员的观察结果,共同识别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对于风险学生,则根据轻度、中度、重度进行动态分类,并探索监测—预警—干预的递进模式:对于轻度风险学生,采取班级、年级二级跟踪关注;对于中度风险的学生,安排专兼职心理教师和心理专家,定期评估疏导;对于重度风险的学生,则召开多方会谈,及时进行转介治疗。
(三)优化心理疏导服务形式
为了降低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陌生感与病耻感,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创新开展“奶糖时间”等辅导室活动,让辅导室成为学生“说说小确幸”的心理赋能空间,将咨询“送”至学生身边。北京一零一中学引进智能机器人,不仅通过人机对话实现心理疏导的实时性,还利用AI算法识别潜在的风险学生群体,为提早疏导提供依据。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探索网络疏导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转化为图片、视频、音乐、绘本等容易传播的形式,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推送,以满足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需求。
三、采取多系统联合应对,
深化“协同式”专业诊疗
(一)探索定点指导模式,创新设立心理副校长
海淀区联动医疗资源,探索专业定点指导模式,制定了《海淀区中学选聘心理健康副校长工作实施方案》,聘请来自医疗、科研院所等135名心理专家担任学校心理副校长,进驻全区中小学,为学校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心理副校长以其专业见解,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深入指导,把方向、带队伍、盯重点,形成了培训、示范、会商、咨询等多种指导形式。心理副校长的进驻不仅引入了社工、医疗等多方力量,还实现了多主体、多方面的灵活对接,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以学校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支持网络,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模式创新。
(二)建立医教协同机制,医教社联合精准施策
海淀区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让心理诊疗服务“跟得上、对得准”。一方面,海淀区建立了医教协同机制,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等五家医院建立协作关系,拓展了区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供给。学校通过区教科院提出绿色通道转介申请,由区域团队进行研判,将中重度学生转介至专业的心理康复医院,并为高危学生提供快速就医通道,形成了校—区—专业机构的三级诊疗体系。另一方面,探索心理成长中心模式。海淀区在学区内探索心理成长辅导中心,强化医师驻校服务,扩展“门诊”功能,协助疑难个案的评估与诊断工作,通过开展评估辅导、专家督导及转介服务,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医学和教育指导,营造了友好型诊疗环境。
四、提升教师心育能力,
培育“全员式”育人师资队伍
(一)让心理教师队伍“专起来”
海淀区重视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确保每所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教师,并通过引进和培育相结合的方式,配齐兼职心理教师队伍,以实现专兼职心理教师与在校生的比例达到1:500。针对专业师资,海淀区开展了高、精、尖业务培训,基于对心理教师工作的分析,按照专业化、操作性、实践性的原则,通过专题培训、分层训练、梯度培养等形式,系统普及认知行为、焦点解决、校园心理剧、游戏治疗等辅导技术与训练策略,以全面提升其辅导能力。此外,区教科院还实施心理教师群体科研策略,先后组织开展10余项关于生涯规划、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等课题研究,以研促训、以研促教,为心理教师提供持续性的成长机会。
(二)让班主任队伍“强起来”
为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知心、护心能力,海淀区根据班主任专业成长序列,设计了通识心理培训和紫禁杯班主任研修双轨并行的提升路径。通识心理培训每学期至少培训16学时,聚焦班主任心理育人和校家社协同育人两条主线,通过系统化、实战化的学生观察、谈心谈话、异常识别、家校沟通等培训,全面赋能班主任团队建设。紫禁杯班主任研修聚焦优秀班主任群体,以区级工作站为统领,开展焦点短程治疗、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等专题培训;以校级、校际工作坊为基地,开展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甄别与辅导、个别学生的教育与指导等案例研讨,打造了点、线、面结合的立体网络,形成了跨校辐射、示范带动的良好效应。
(三)让全体教师“动起来”
为发挥全体教师的心理正向影响,海淀区针对全体教师开展了危机识别、预防干预通识培训,每学年培训至少20学时,聚焦读懂学生心理、异常学生观察、心理问题识别等专题,帮助每位教师学习心理学知识、懂得学生心理、掌握有效的沟通方式,让更多的教师成为学生心理的“巡防员”。同时,依托区心理志愿服务队,开展教师身心调适定制化培训,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组织专业教师入校,提供减压放松、个案辅导等多样化的心理服务,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和疏导压力、掌握情绪管理方法、培育成长性思维,以激活其职业动力,提升职业幸福感。
五、深化校家社合作,
打造“联动式”心理育人共同体
(一)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家校链接”,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家庭、社会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域,任何一方“脱节”或“失控”,都会影响育人效果。海淀区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目标,深化家校合作,依托区域、学区及学校的整体优势,构建了内容多元、形态丰富、线上线下融合的家庭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区域家长学校推出了亲子沟通及学生成长的大讲堂课程,内容涵盖家庭教育责任、亲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发展指导等多个方面,吸引了287万家长参与学习,成为一项覆盖面广、最为基础的民心工程。学区家长学校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开发了润涵养、启智慧、修性情、健体魄的育儿课程,以讲授式、体验式等多种形式,提升家长的育人胜任力。学校针对育儿焦虑等问题,录制了家庭教育微课,为家长们定期推送大咖课和专题讲座,以解决家长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
(二)广泛链接社会资源,形成共同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
为了推进协同育人、激活社会社区教育职责、打通育人边界,海淀区18个学区均已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实现了中小学校100%成立家长学校的目标。学校积极联动区域街道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和家庭教育实践基地,打造了以学校为圆心、社区街镇为半径、学区为纽带的家庭教育指导矩阵,开展了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以提升学生和家长对心理问题的预防、识别能力。同时,学校与街道办、资源单位、社区无缝对接,开发了“探秘国家图书馆”“畅游中央电视塔”等实践课程及活动,并将其作为亲子体验的补充和延伸,以增进亲子间的沟通。此外,海淀区还通过自荐和推荐的方式,组建“好老师”和“好家长”团队,深入社区向家长宣传育人理念,为家长答疑解惑,惠及家长心田。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的基础在于育心。海淀区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构建了全面共育的预防体系、递进衔接的预警体系以及一体联动的危机干预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全链条、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未来,海淀区将继续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宣传教育—监测预警—风险研判—校家社医联动的心理服务模式,增强主动预防源头治理的深度、全流程心理干预的精度和校家社系统联动的广度,为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提质增效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乔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