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化解路径

2024-09-11付淑英戴斌荣

中国德育 2024年16期

摘 要由于单亲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与完整家庭儿童相比,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为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带来诸多现实困境。学校在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多突出的问题,如家庭在认识、配合、关爱等方面存在不足,家庭、学校和社会在职责定位、协同机制等方面不健全。突破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维困境,需要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提升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完善家校社协同开展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确保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高效开展。

关键词单亲家庭;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

作者简介付淑英,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戴斌荣,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加强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共识。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明确指出“要对单亲家庭儿童给予重点关爱,必要时提供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学校及教育部门不断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在制度化和常态化工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尽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被认识到,但在为单亲家庭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学校在教育理念、实践和方法上仍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家长在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配合教育的意愿以及对孩子的关爱方面,也显示出了不足。此外,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在职责定位和协同机制的建立上,尚缺乏完善的体系。鉴于此,本研究在分析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上,全面审视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据此提出化解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困境的实践路径。

一、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

问题突出

家庭结构完整、氛围和谐是儿童健康、全面发展的基础。然而,父母离异或离世等家庭结构变化会破坏家庭功能,导致至少父母一方在孩子生活中出现长期的“生理缺席”或“心理缺席”,使子女无法获得父母的关爱,甚至不能及时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源,以此引发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具体来说,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消极情绪、人际问题及不良行为等方面。

抑郁、孤独和焦虑是单亲家庭儿童最常出现的消极情绪。研究发现,与完整家庭儿童相比,单亲家庭儿童会因家庭结构变化而更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这使得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持有消极和怀疑的态度,从而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焦虑情绪[1]。纵向追踪的研究发现单亲家庭儿童会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感知到自身处于不利地位,从而降低自我评价,最终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抑郁、孤独和社交焦虑等消极情绪[2]。此外,研究还发现单亲家庭儿童会因为家庭功能遭到破坏而形成孤僻内向、情绪多变、暴躁易怒的不良性格特征,从而表现出更差的亲子关系,被同学和老师接纳的程度也远远不如完整家庭孩子[3]。心理健康是动态发展的连续体,成长在结构和功能缺失家庭中的儿童,叠加了亲子离散、消极情绪、不良人际关系等多重风险因素后,导致他们更容易出现抽烟饮酒、打架斗殴、违法活动等外化问题行为[4]。由此可见,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如果不能及时给予他们教育疏导,不仅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学业发展,而且会使他们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二、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的现实困境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

学校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应针对单亲家庭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心理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就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在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育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妨碍了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与效果的提升,也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特别是对于单亲家庭儿童来说,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导致他们无法获得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1.教育理念功利化

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学校和教师施行教学实践的基础,它不仅为教育目标的设定提供方向,也为教学方法的选用和教育行为的实施提供指导,对教师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教学效果的持续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有些学校和教师没能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预防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关键作用,出现教育理念功利化的倾向,错误地认为只有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尚未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关爱不足。这对于那些因面临复杂家庭环境而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单亲家庭儿童来说,将无法及时获得教师的关注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应由侧重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转向重视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积极心理品质的促进[5]。

2.教育实践形式化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育实践的有效实施。然而,目前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仅停留在表面的口号宣传,出现了“敏于言而讷于行”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根源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首先,专业师资的匮乏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在我国众多中小学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往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职承担,或者缺乏足够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尤其对于需要特别关注的单亲家庭儿童,难以提供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其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足是制约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在现实中,这些教师的专业地位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认可,他们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也常常被边缘化[6]。这种情况不仅削弱了他们为单亲家庭儿童提供定制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动力,而且影响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和创新。

3.教育方法单一化

心理健康教育不应是一种单一的、普遍适用的模式,而应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支持和指导。然而,目前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一刀切”的做法,这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忽略了他们各自的成长背景和实际需求。对于单亲家庭儿童来说,定制化的支持与指导尤为重要,因为他们面临的家庭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因此所产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也更为多样。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教育策略。这不仅涉及预防和干预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也包括维护心理健康、培养积极心理状态的方法。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单亲儿童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帮助他们构建健康的心理基础,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

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其所处的家庭环境。改善家庭环境,能有效减少单亲家庭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近年来,在各级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有了显著提升。然而,由于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家庭经济压力增大等原因,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增加了教育难度;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阻碍了教育进程;对孩子心理关爱较少,弱化了教育效果。

1.认识不足,增加了教育难度

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的强弱与水平高低,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影响。单亲家庭中父母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重要性认识不足与职责性认识不清等两个方面。一是对孩子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目前,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家长没有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他们重点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在家庭教育中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二是对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职责认识不清。一些家长片面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应由学校和老师负责,忽略了自身作为孩子监护人应该承担的相应教育责任[8]。

2.配合不足,阻碍了教育进程

家长深入理解并积极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在单亲家庭中,家长可能因为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而不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例如,有些家长不会主动向教师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思想情绪、身心状况和日常表现,也不会主动向学校沟通子女在家中的情形,这难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双向互动。另外,部分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偏见,当发现孩子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时,因害怕孩子被贴标签、被歧视而影响了未来的发展,因此不愿主动与学校沟通,甚至面对学校提供的专业援助时也不愿意配合。还有一些家长倾向于将孩子出现的焦虑、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表现归因于孩子逃避学习或厌学。上述这些情况都可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障碍。

3.关爱不足,弱化了教育成效

做好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超越了学校教育的单一范畴,需要家长积极与学校配合,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子女多陪伴多关爱,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长效发挥。然而,父母离异或离世等家庭结构变化可能会破坏家庭功能,导致子女无法获得父母完整的关爱,甚至不能及时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源,从而表现出较差的人际关系、攻击、自伤等心理健康问题,弱化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9]。此外,离异型单亲家庭往往源于父母间的情感不和谐,这可能导致家庭长期笼罩在一种负面的氛围之中。而家庭作为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消极的家庭氛围不仅会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成效。

(三)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实施的困境

近年来,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促进单亲家庭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2023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为有效开展协同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尽管全国范围内在不断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的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教育实践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还存在家庭、学校、社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责任边界模糊、未能形成协同育人的健全机制等问题。

1.育人主体责任边界模糊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作为不同的教育形态,在促进单亲家庭儿童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教育方式、职责范围和价值影响。然而,当前国内在心理金阿康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关系和界限不明、职责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学校职能过度承担、家庭教育职责缺失和社会各界支持不足等问题,严重妨碍了三方育人主体的协同合作,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果[10]。首先,学校职能过度承担会导致协同育人的责任被无限延伸,需要教师学习生活一把抓,非教学工作量骤增。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育人职责发挥,同时也限制了教师对单亲家庭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家长缺乏协同育人意识,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卸给学校,不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阻碍了教育进程。最后,社会各界支持不足,导致家庭和学校难以获得社会中的丰富教育资源,没有形成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

2.缺乏协同育人的健全机制

协同育人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育人进程。因此,保障协同育人工作协调、有序、高效开展需要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然而,由于单亲家庭、学校、社会等育人主体之间沟通不畅、资源保障不足、缺少协同育人平台等原因,导致协同育人工作开展相对混乱,提升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育人目标无法得到真正实现。协同育人健全机制缺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育人主体之间沟通不畅。当前学校和单亲家庭家长之间沟通方式单一,家长会作为家校之间最主要的联系途径,这限制了家长协同参与学校教育的深度。另外,社会教育机构与学校、家庭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结机制,导致家校社三方的育人优势无法有效发挥。二是协同育人管理体制不完善。虽然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已明确提出要完善协同育人体系,助力提升单亲家庭等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质量。但是在协同育人工作过程中存在牵头部门不明确、专门组织机构缺位、专业管理人员缺失等问题,导致针对单亲家庭儿童心理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推进。

三、单亲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困境

的化解路径

(一)增加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为单亲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质增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第一,引导教师持续更新教育理念。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先进理念的深刻理解和掌握,是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实施的核心动力,也是提升教育整体质量的核心要素。为此,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紧跟最新的教育趋势,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第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是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基础,因此可以通过长期、系统的专业培训、经验交流、团队研修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第三,重视培养教师的示范、启发、合作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只是教师的责任,还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然而,很多家长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不多、重视不够,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无法识别,甚至有些家长害怕孩子被贴标签、被歧视,隐瞒孩子的心理问题。因此,能示范、懂启发、善合作的优秀教师在消除家长偏见、激发家长教育主动性等方面尤为重要。第四,畅通教师发展渠道,提高积极性。教师的积极投入可以为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保障,因此应该研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形成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称制度相互衔接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体系,保障教师发展渠道畅通。

(二)加强指导,提升家长教育水平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首先,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指导优势。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活动,学校可以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家长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而且能够教会他们一些心理保健常识,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预警能力。此外,学校应通过持续的家校沟通,为不同单亲家庭提供个性化的指导。这种针对性的支持能够更好地满足每个家庭的独特需求,帮助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问题时,能够作出更加明智和有效的决策。其次,持续完善社会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妇联、教育、关工委等部门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主题讲座等活动,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树立科学养育观念,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为孩子健康、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形成合力,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育人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厘清不同主体的责任,明确协同机制。单亲家庭儿童的发展阶段不同、面对心理危机的严重程度不同,不同责任主体发挥的积极作用也不同。这就需要开发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管理服务方案,明确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分工,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形成有效解决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管理闭环。二是构建协同育人平台,加强家校社协同共育。搭建多元化协同育人沟通平台,推动家庭、学校、社会之间信息共享,实现心理健康育人能力的同步提高。例如,针对单亲家庭儿童家长忽视孩子心理健康的问题,学校和社会可以利用知识宣讲、公益项目等方式帮助家长认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科学认知意识,破除刻板印象,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养育观念,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理性确定孩子的成长预期,最终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参考文献:

[1]王永丽,俞国良.离异家庭儿童的适应性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5(3):276-282.

[2]熊猛,刘若瑾,叶一舵.单亲家庭儿童相对剥夺感与心理适应的循环作用关系:一项追踪研究[J].心理学报,2021(1):67-80.

[3]邹超逸,郭佩融,黄建萍,杨婕,安娜,陆青云.家庭结构和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健康相关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23(5):715-719.

[4]杨静慧.家庭结构对农村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亲子关系的中介效应[J].湖北社会科学,2023(3):48-58.

[5]俞国良.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思路[J].中国德育,2023(11):1.

[6]康钊,万龙.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教师教育研究,2017(3):25-30.

[7]戴斌荣,杜思佳,邱慧燕,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家校协同预防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10):23-29.

[8]吴愈晓,王鹏,杜思佳.变迁中的中国家庭结构与青少年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18(2):98-120+206-207.

[9]边玉芳,张馨宇.发挥学校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中的主导作用[J].中国德育,2023(12):29-33.

责任编辑︱吴景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