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2024-08-28许奕锋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战略定位

【摘 要】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湖南考察指导并在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起点新征程新要求,需要我们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望,深刻领悟其重要论述中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学习掌握运用其重要论述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

【关键词】深刻领悟;战略定位;持续用力;奋勇争先;湖南篇章

【DOI】10.3969/j.issn.1009-2293.2024.03.007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93(2024)03-0042-04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深刻阐明了事关湖南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既是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化、又充分结合湖南实际,既有面上工作的总体安排、又有具体工作的精准指导,整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湖南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理解把握其内涵要义、实践要求和方法指导,对于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推进湖南各项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在深刻领悟总书记总揽全局的强国方略中理解核心要义

放眼全局,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重视运用战略思维,把区域发展作为国家发展重要组成的战略高度进行统筹谋划,先后主持召开了关于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座谈会和座谈交流活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的一大特色,也是显著优势。如果以“全国一盘棋”视角看这一系列座谈会,就可以更加清晰了解新时代中国全貌的经济版图。此次在湖南长沙,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就中部地区崛起这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内涵更加丰富,布局更加深远,也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加快推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心。

(一)把握“战略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明确提出湖南要“牢牢把握自身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概言之,新发展格局主要体现在空间发展、市场发展和战略发展的新格局定位中。一是从发展的空间格局来看,湖南位于我国中部偏南,北靠长江,与湖北隔江相望,东临江西,南接广东和广西,西连重庆和贵州,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湖南成为连接中国南北和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正因如此,中央对湖南寄予厚望:湖南仍然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从发展的市场格局来看,湖南具有人口众多的市场优势、联结国内外大市场的枢纽优势,具备更好发挥“双循环”重要节点作用的诸多有利条件,湖南全面融入和服务“双循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三是从发展的战略格局来看,湖南加强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对接,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联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主动对接新亚欧大陆桥、西部陆海新通道,能够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

(二)把牢“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勉励湖南“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持续用力,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这既是方向性的,又是期许性的,是更高要求的鞭策鼓励,也是湖南当前重要的使命担当。这一勉励与希望,既与“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丰富了新的内涵、赋予了新的使命,也必将进一步彰显湖南在全国经济版图、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湖南需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场景、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放大格局视野、找准方位坐标,不断开辟发展新赛道,增强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

(三)做到“三个坚持”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为湖南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原则和方法,也提供了方向和遵循。我们要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这一科学方法,既着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又要紧贴湖南发展实际,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蕴含其中的辩证关系、深刻内涵,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省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在深刻领悟总书记指引湖南的重点工作中把握实践路径

每到关键时候、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为湖南把脉定向、指路引航。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他在湖南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2018年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入推进之际,他在岳阳作出“守护好一江碧水”重要指示。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前夕,他要求湖南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落实五项重点任务。这次在全国“两会”后又为湖南长远发展再谋划、再部署,并重点明确了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党的建设等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我们必须强化使命担当、保持战略定力,立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整体框架,结合湖南实际深刻理解把握,凝心聚力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奋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一)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着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的战略定位,持续用力打造三个高地,是湖南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重要使命任务。湖南如何不负嘱托,全力起跳?关键还是在于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科技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有资料表明,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擘画“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以来的三年,是湖南创新态势最活跃、创新综合实力提升最快、支撑引领作用更强劲的时期,各项关键科技创新数据争先进位,湖南区域创新综合实力全国排名也由第12位跃升至第8位。湖南需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提供强劲动能。

(二)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回望历史,我们推动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改革,取得了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成就,打开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局面。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需要用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一招,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为中国式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和创造更具活力的社会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说到改革,一定意义上说湖南不缺改革精神,湖湘文化蕴含着“敢为人先,心忧天下”的精神品质。近代,魏源第一个提出“睁眼看世界”;曾国藩、左宗棠等领导开展洋务运动;谭嗣同推动戊戌变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懈奋斗。而现在可以说改革是湖南70多年来发展进程中的一大关键词,湖南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变革。特别是近些年来,湖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国率先启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全面推行“先照后证”“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提出“一件事一次办结”,着力提高办事效率、创造更优营商环境。而开放,既是湖南发展的短板,也是湖南发展的潜力。湖南需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国家战略,在集聚资源要素中拓展开放新优势。

(三)加强建设农业强省,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明确指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年来,湖南按照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始终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省的头等大事,通过实施“六大强农行动”、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等系列精准有效的举措,有力推动了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大安全观和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不安,天下难安,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篇重要论述中反复强调粮食安全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定位。与此同时,粮食安全也是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湖南作为农业大省,要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四)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有研究表明,在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中,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明确地阐释文化的价值与力量,异常坚定地推动文化的创新与进步,直白晓畅地表达对于文化的信心与信仰。湖南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灿烂瑰宝,蕴含其中的精神内核在当下仍然富有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对湖湘文化作出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的全新定位和精辟阐述,明确强调湖南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湖南作为文化大省,既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也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五)坚决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的责任担当,着力推进美丽湖南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部。对于湖南,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几句经典诗词形容湖南的秀美景色,如“潇湘月浸千年色,梦泽烟含千古愁”“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等。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来到湖南省岳阳市,勉励大家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湖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中央指示要求,在洞庭湖区掀起一场态度坚决、力度空前的“环保风暴”。近些年来,湖南正以绿色生态之美、绿色产业之美、绿色文化之美、绿色制度之美的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全省的高质量发展,美丽湖南渐行渐近。

(六)坚持不懈推进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什么要强调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以及最终成败,也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扎实成效的坚强保证。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加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三、在深刻领悟总书记讲话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中贡献统战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所在,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我们既要知其然,还要领会其立场、观点、方法,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更好贡献湖南统战智慧和力量。

(一)坚持人民立场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从在湘西十八洞村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到明确提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到今年3月20日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促进,努力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部”等等,始终将人民立场贯穿于包括湖南战略发展的国家战略布局中,始终将群众路线贯穿于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中,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征程上,湖南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必须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中蕴含的人民立场,深刻把握人民群众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致力于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积极建言资政、献计出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坚持实践观点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结果。对于湖南,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从湖南的区位特点和优势出发、从湖南的资源禀赋出发,实事求是谋划湖南的长远发展,提出了五项重点任务的实践要求。就统一战线而言,可以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优势和作用,善于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提升新型政党制度效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等方面下功夫,不断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切实扛起统战责任、彰显统战作为、作出统战贡献,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广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三)坚持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论是观察和解决各种问题矛盾的理论依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始终贯穿着科学方法论,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蕴含了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底线思维等思维方式。统一战线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涉及不同领域,涵盖不同群体,需要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坚持用科学方法来分析各方面问题。从方法论上看,统一战线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始终胸怀全局,从整体上把握社会的各个方面、各种矛盾、各项任务,密切注意它们的相互关系和轻重缓急,使各方面工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同时,要深刻认识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看待“潜绩”和“显绩”,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充分运用好统一战线工作的方法和艺术,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助力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朱小宝)

作者简介:许奕锋,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研究员,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教研部教授。

猜你喜欢

战略定位
集业集团内部审计战略定位与其框架的构建解析
浅析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
苏州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定位
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定位中的问题分析
上市企业战略定位与会计盈余管理行为选择
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分析
当前柬埔寨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定位与策略研究
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
转型高校特色办学:现实诉求、战略定位、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