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涪源桥上的山水阅读

2024-08-22廖伦涛

剑南文学 2024年4期

廖伦涛,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大家传媒》副主编、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嫘促会文学院副院长、四川散文学会绵阳分会副秘书长。坚持文学创作50年,先后在《人民日报》等几十家报刊发表诗、文600多篇,有30多篇文章在中央、省、市、县(区)获奖。著有散文随笔集《流年回声》(团结出版社出版)。

如果说涪源桥是龙尾,五彩池则为龙首,彩池如龙泛金,滩流、瀑布如龙爪舞动,黄龙之名,由此而来。

黄龙景区拥有非常壮观的地表钙华流,蜿蜒于莽莽的原始林海,是中国最罕见的钙华池景观。这里分布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3000多个彩池,尤以争艳彩池、飞瀑流辉、娑罗映彩池、明镜倒影池等闻名。一个个天然的仙池,五彩缤纷,流光溢彩,赏心悦目。这里的美景足以让土耳其的棉花堡和云南的白水塘相形见绌。其中,争艳彩池还是瞻仰、拍摄岷山最高峰的最佳位置。

来到五彩池,这里海拔3576米,大抵相当于拉萨的高度。高原气候,变化莫测,一会儿乌云压顶、雷雨大风,一会儿云开日出、山色空明,即便阴晴,时有毛雨余飞。仰望海拔5588米的岷山主峰雪宝顶,山势险峻,奇峰垒垒,终年被雪覆盖,顶部如塔刺空,山上沟壑纵横,岩陡壁峭,并拥有无数条现代冰川。听着缆车下轰隆的流水声响,一条长7.5公里、宽1.5公里的水流在“黄龙”身上自上而下,不断向前激荡、冲击、翻卷、狂奔,随之升起团团白雾,阳光也亮花花的,使人格外清醒,让“天府形胜,河山壮丽,东有夔门天下雄,南有峨眉天下秀,西有青城天下幽,北有剑门天下险”的壮观从脑海中一一显出来,与之同辉。

大山巍峨,擎天立地,一点一滴成长,终铸成永恒。

如果说这几座名山把“雄、秀、幽、险”都占了,那雪宝顶就应称“神”了!它的藏语为“哈肖冬日”,意为东方海螺山,也为藏区苯波教七大神山之一。它的神奇还在于,雪宝顶是四川两条重要河流岷江和涪江的分水岭,这两条江仿佛是“一母所生、说好定相聚”的孪生姊妹,怀着初心,从源头出发,一个经茂县、汶川、都江堰市,穿过成都平原的新津、彭山、眉山,再经青神、乐山、犍为,于宜宾市注入长江。一个南流经平武、江油、绵阳、三台、射洪、遂宁、重庆市的潼南区、铜梁区等区域,在重庆市合川区汇入嘉陵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理、民生意义。雪宝顶的西面是羌族和藏族的聚居区,而东面则居住着一支小而特殊的藏族人群——白马藏族,融合了自然的壮丽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上游人烟较为稀少,彼此都给了对方足够的私人空间,没有过于亲近的压迫感,即便只有几户人家的村庄,房子也会相隔很远。但是,他们从没想过要离开这个地方。他们布衣素食,他们风霜雨雪。他们头顶上,有最干净的月亮和星星、有雨水和阳光。露在菜地边白着、风在树梢上摇着、花在野趣地开着、果实在秋天里红着、炊烟在屋顶上飘着、老奶奶在身后叮咛着,那些放牧背水、打柴采药的生活场景,都愿意在心底珍藏一辈子。游人来这,也互不打扰,每个角落都是那样原始古朴、朦胧神秘,美若仙境!真是:寒烟翠,飞鸟惊走惊叹;时光柔,静守一份安宁。

不远处,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还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反刍,有时站立不动,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涪源桥的海拔下降到3128米,位于黄龙沟口西侧,因建于涪江源头而著名,为涪江源头第一桥。此处为一山间盆地,涪江的正源头就从这里蜿蜒东去,有指角峰层叠、万剑横空的丹云峰丛,甚为壮观。河道上,横卧着一架木桥,简单利索,建筑风格也朴拙、结实、雄浑。沟口有木亭、石碑、宾馆,在风雨中静候。每当日升月落,彩虹乍现,百鸟欢鸣,就更加充满诗情画意!

山苍树秀,水活石润,别具灵奇是这里的显著特色。

在江上,不经意间映入眼帘的是两岸千姿百态的山影。芳草碧绿得像春天跳动的音符,秀美的山体有的舒缓得像一首小夜曲,仿佛被清风的手掌抚过一般,轻柔地沿江岸朝背靠的大山延伸而去。在这种情形下,坡面有的悠闲得像少女小腹上嫩绿的裙幅,有的像美少妇胸部隆起的轮廓,完整、艺术地再现着人体的曲线之美。而临江像钟口叶片似的钙化石,身上披满了墨绿,远望时如青铜古钟的剪影,清秀的峰峦如幼鹰跃跃欲飞。

人行栈道边可见一泓泓的山泉,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这里有百鸟栖息的地方,尽管时光短暂,但对于飞越千山万岭的鸟儿来说,小憩是何等珍贵!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大概都这样,今天过去了,又去迎接明天的新生。

在青青的草地上,杂开着无数的无名野花,大大小小、七彩缤纷的蝴蝶们,都是年轻曼妙的“舞蹈家”。一会儿飞向这朵花,一会儿飞向那朵花,便是停下了,双翼一扇一扇,扇出一线一线光辉。

随行有个本地的小伙子,他对这里的了解就像是对自己身体一样清楚。他边做直播边说:你们只看到这春天深山的粉、白、红杜鹃最美,而沿江丛林和灌木丛,以红枫最多。每逢金秋之后,从山顶往江岸一路依次变红的红枫,便以魔幻般的色彩,恨不得将这蓝蓝天、绿绿水全都点燃,它谱写的不仅仅是秋天的梦,还有着冬日阳光的温情。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辉。”

大山在养育江河的同时,江河也在滋润着大山。

离涪源桥不远,是车来车往的松(潘)平(武)公路。殊不知,这条路在宋、元、明、清时,还是松潘到平武的茶马古道。这条古道,狭窄崎岖,从北川进入平武县最南端的牛飞村开始,从豆叩经李家(现称荣华)、徐塘、龙安(平武县城),再沿江西上,经丹云峡中的小河、施堡,再翻越雪宝顶到松潘。这条茶马古道的全程,当时往返一趟至少要半月,其中的人背马驮、你吆我喝、饥饿寒冷、艰险疲劳,可想而知。

据史料载,仅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一年,经龙安古道运至藏区的茶叶就达八万九千余斤,无数良驹从松州经过龙安古道赶往龙州和四川盆地。

站在桥上,任寒风吹拂,白云游弋,就像双脚踏进涪江的深处,打捞活蹦乱跳的自然美景,尽囊怀中:忆陈年之旧事,思想见之人,观愿观之景……这儿虽没有长江三峡的气势豪迈,也没有葛洲坝的壮丽景色,但仍有“涪江之水天上来”和“极目蜀天舒”的惊叹和辽阔!桥下汹涌的涪江水如马群疾奔,因天作之合而来,缘鬼斧神工而聚,有着世界上最神奇、最美妙也最梦幻的水。因上游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封山育林,严格监管,植被丰盛,没有污染。山缘水而活,水得山而媚,花为山水而妍,只要不是夏季涨水季节,平常水流再湍急都十分清澈亮丽,透出一种氤氳清芬的香气,让潜伏在人意识里的每一种感觉、每一种情绪、每一种思想,都对这儿的一山一水、一花一鸟、一树一石,充满着感激之情。特别是一个没生活在“山水之内”的人,每去一次,都如同初见、情有独钟!每当触摸到它的心跳,就想惊呼,想跳跃,想笑,想哭,想一路狂奔!人的思绪还在不停游荡,一会儿升入云霄,一会儿沉入水底;一会儿远在天边,一会儿近在咫尺,不待举盏,自己先醉了,醉在这养眼的、令人焕发出激情火花的青山绿水之中,对上苍赐予我疲惫心灵垂怜和慰藉的江上风光,生发出丰富联想和无比的崇敬……

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唯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古老才会年轻,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水,在天为星,在地为溪,有水便有流,有流便有河,有河便有岛、舟、桥、人、故事……水,在汉语通常的表述中,本义指河流,或泛称江河湖海。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水更是人类最珍贵的资源。特别是在今天,衡量一个城市的条件是否优越、宜居和美丽,至少得有三个条件:一是要有一条昼夜不断的清清河流;二是要有一个连绵起伏的群山;三是要有支撑起这座城市高度的代表人物。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这即是通常所说的一个城市的人文与自然。

而生态文明的理念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它要求我们在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以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地理作家巴义尔曾撰文写道:“我们膜拜河流,我们敬畏河流,因为她是一种象征,一部史诗,她汇聚了人类发展中点点滴滴的文明,包括辉煌与苦难。我们向文明致敬实际上也是向那些伟大的河流致敬,是河流给了我们智慧,是河流给了我们语言与文化,同样也是河流给了我们千差万别的信仰与生活方式……”

是的,一条河流就是一位母亲,是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皈依,是生命最终将返回的地方。

涪江,因流域内绵阳在汉高祖时称涪县而得名,是长江支流嘉陵江的右岸最大支流。它在涪源桥下昼夜不舍,奔泻七百公里……在这块丰饶多情的土地上,共同孕育了灿烂无比的巴蜀文化,诞生和留下足迹的司马相如、扬雄、李白、杜甫、王维、陈子昂、欧阳修、苏东坡、陆游、文同等“诗圣”“文宗”光耀千秋,名满华夏……而今,涪江流域更是大潮涌动、千帆竞发、百业正兴,是天地间大河自有高浑一气、清澈莫深的态度,是精神的圣殿,定能在时间无尽的咀嚼中,透过生死和创造的晕轮而愈显辉煌。

青山不改,是因为扎根在大地;绿水长流,是因为它停不下来。

在涪源桥上行走,不能不说是一种缘,一种“福”。

阅读涪江,水无常形,山无常势:上有终年不化奇峰冰雪,下有一望无际辽阔平川。有多少痛就有多少爱,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智者从水的流动中领悟宇宙的智慧,仁者从山的静穆中感受道德力量的存在。由此,我们还奢求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