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尔谚语的修辞分析
2024-08-20李欣然
【摘要】和林格尔谚语内容丰富,意蕴深远,具有地方特色,巧妙利用了众多修辞技巧来提高表达效果:押韵叠音的使用使其韵律更加和谐,富有音乐美;对偶回环等修辞格的使用使其形式更加整齐对称,富有均衡美;双关夸张的使用使其内容更加新奇有趣,富有变化美;比喻借代等修辞格的使用使其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联系美。和林格尔谚语是和林格尔人民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总结出的智慧结晶,从修辞审美视角对和林格尔谚语的言语艺术进行阐释,探究和林格尔谚语的突出特征,有利于深化和拓展谚语修辞研究,有益于和林格尔谚语的大众传播和学习。
【关键词】和林格尔县;方言;谚语;修辞;修辞格
【中图分类号】H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32-0124-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32.037
谚语是一种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口耳相传的艺术语句[1]。和林格尔谚语是指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地区内通用流传的谚语。和林格尔县毗邻山西,历史悠久,多民族杂居,风情独特。和林格尔谚语内容丰富,涉及农业生产、气象推断、处世立身等各个方面,是和林格尔县人民的农业经、处世经、致富经。其短小精悍、意蕴深远,巧妙利用了诸多的修辞格来提高表达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二、整齐对称,富有均衡美;三、突破常规,富有变化美;四、形象生动,富有联系美。
文中用例主要选自《和林格尔县志》以及笔者在现实生活中所调查到的语料。
一、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
语音美立足于语言的语音特质之上[2]。和林格尔方言(又称和林话)与普通话在语音方面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为:
在声母方面,和林格尔方言中没有翘舌音,普通话中的翘舌音(zh,ch,sh)在和林话中都发对应的平舌音,r也是不翘舌的,比如“师”与“丝”同音,读[sɿ];在韵母方面,和林话中没有前鼻音,普通话中en和in音节的字在和林话中与后鼻音韵母eng和ing音节的字的发音是相同的,比如“门”与“萌”发音相同,读[məŋ];在声调方面,和林格尔方言中仄声字较多,还保留有入声字,说话时语调曲折多变,斩截响亮,铿锵有力,颇具情绪感染力。
特殊的声韵调系统,使得和林格尔谚语在音韵节律等方面别具一格。如,经常利用方言语音进行押韵:
(1)日出天色紫[ʦɿ],降雨不会止[ʦɿ]。
在普通话中,“紫(zi)”与“止(zhi)”一个平舌音一个翘舌音,放在句尾读起来略感拗口。但在和林格尔方言中,它们都读平舌音,相比之下更加和谐。
在和林格尔谚语的语音修辞审美上,押韵连绵、叠音和谐是其最主要的韵律特征。
(一)押韵
押韵,就是在短句的句尾有规律地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感染力。和林格尔谚语常使用押韵来强化韵律感,使其朗朗上口,流畅自然,便于记忆,利于流传[2]。如:
(2)吃米不如吃面[miɛn],走亲戚不如住店[tiɛn]。
(3)处暑不出头[tʰou],割倒喂老牛[niou]。
(4)好籽打好粮[liɑŋ],好儿靠好娘[niɑŋ]。
(5)六月立秋[ʨʰiou],瓜菜不收[ʂou]。
(6)蚂蚁搬家蛇过道[tɑu],燕子低飞老牛叫[ʨiɑu],不出三天大雨到[tɑu]。
(7)众人一条心[ɕin],黄土变成金[ʨin]。
(二)叠音
和林格尔人民喜用叠音叠字,在谚语中也使用了不少重叠的语言形式来使声音节奏变得更加和谐,使事物更具生动感和亲切感。如:
(8)榆树钱钱繁,今年好年限。
榆树钱,榆树的种子,和林人喜欢称其为“榆树钱钱”,更显繁多之意。
(9)烟袋油子稀溜溜,天旱也别发愁。
稀溜溜,表示一种湿滑的状态。过去人们抽旱烟用的烟斗,其中烟杆和烟袋里面积攒下的黑色的油叫烟袋油子。烟袋油子如果是湿湿滑滑的说明空气中水分含量高,极有可能下雨,所以即使天旱也不用愁。
(10)莜面吃个半饱饱,等一阵阵儿正好好。
莜面饱腹感强,不易消化,一般吃到半饱即可,再等一会儿就会觉得正好。“半饱饱”与“正好好”既押韵又增加了语感的复沓。
(11)山药开花儿结圪蛋,玉茭子开花儿长毛毛。
这里的山药指马铃薯,植株开花意味着地下块茎也开始生长。而玉茭子也就是玉米,植株开花之后就要长玉米须了。把玉米须叫成毛毛更具亲切感。
(12)小小儿偷针,到大了偷金。
小小儿,意思是小的时候。小的时候偷针如果不加以管教,长大了就会犯更大的错误。
上述谚语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富有艺术情趣。语音修辞的使用强化了和林格尔谚语的节奏感与韵律感,使其很容易被人们记住并在适当的情况下脱口而出,同时还增加了谚语的诙谐度,增强了其的传播效果[3]。
二、整齐对称,富有均衡美
均衡是语言艺术的原则之一[2]。对偶、对照、排比、顶针、回环等修辞格的运用使得和林格尔谚语结构整齐、衔接得当,在形式上富有均衡匀称的美感。
(一)对偶
作为语言均衡美的最高体现的对偶,是汉语中最具特色的辞格之一。对偶,就是用结构相同或相似、音节数目相等的一对句子,来展现相对立或相对称的意义[2]。和林格尔谚语也常通过这种结构对称、形式齐整的方式,使想要表达的观点更加突出、更加鲜明,读起来也更加和谐、更加优美。如:
(13)勤俭好比摇钱树,节约如同聚宝盆。
(14)年年防馑,夜夜防贼。
(15)穷家难舍,故土难离。
(16)舌是利害根,口是祸福门。
(17)宁伸扶人手,莫开害人口。
(13) — (16)所用例句皆是正对,上下两联相互补充、映衬,说明同一个道理,内容凝练集中。(17)运用了反对,上下两联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其中之一。
(二)对照
对照,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对立的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2]。和林格尔谚语经常使用对照的手法来突出某种对立统一关系,进而实现谚语的劝诫和教导作用[1],如:
(18)雨涝不忘浇园;天旱不忘锄田。
雨涝时浇水有解毒、稀释、降温、补充氧气、激活庄稼僵苗现象的作用。天旱时耕除草,能够减少杂草,打乱土壤表层和深层土壤之间的联系孔道,减少水分蒸发[4]。
(19)虹吃雨,下不起;雨吃虹,下不停。
(20)雾吃云,晒死人;云吃雾,雨不住。
通过对照,分别阐述“虹吃雨”“雨吃虹”“雾吃云”“云吃雾”现象所预示的不同天气状况。
(21)掌柜打烂个瓮,正好安烟筒,长工打烂罐子,戳下个乱子。
对照体现同样的事情在不同地位的人面前会有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双标”,对性质相同的事采取双重标准。
(三)排比
排比,就是把多个结构相像、语义相关、气势相同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2],实现语言的整齐匀称和明快畅达,进而达到语势贯通、阐述详细、意义周全的表达效果[1]。
(22)头伏里搂地满罐油,中伏里搂地半罐油,末伏搂地没来由。
头伏搂地最好,有利于土地通风透气,庄稼长得快。中伏翻地就有一点晚了,庄稼没有头伏长得好,末伏就过了时间了,说明在不同时期搂地带来的不同结果,以此告诫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重视时令时节。
(23)头等人一看就会,二等人一AKAZ6hWOh/CVXfVVGmQ7JQ==教就会,三等人打死也不会。
说人的天赋、聪明程度不同。
(24)星星稠,晒死牛;星星高,天气好;星星稀,冻死鸡。
将不同形式的星星状态预示的不同天气情况进行清晰的说明,以此达到全面认知事物的效果。
(25)多了多花,少了少花,没了不花。
劝人放弃对钱的执念,不要老想着赚大钱、发财暴富,钱多钱少都各有活法。
(26)铡草腰子,饮马打哨子,凉房断(追)耗子,收钱数票子。
列举说明干的活非常轻松。
(四)顶针
顶针,也叫蝉联,上下句之间首尾呼应,用上句的结尾引下句的开头。对事物之间相关性的重视,是顶针产生的思想基础[2]。
(27)立夏不起尘,起尘活埋人。
过去和林格尔植被稀疏,春季多有风沙,人们发现如果到立夏时还有沙尘天气的话,之后会有更加猛烈的大风沙尘。
(28)人不哄地皮,地皮不哄肚皮。
指人不能糊弄农事,只有通过辛勤劳动和管理,土地才能够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满足人们的需求,充分体现了人与土地的生态关系。
(29)不怕慢,单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速度慢,就怕中途停下来站着不动,一旦停下来,即使是很短的时间,也会被别人超越很远的距离,再难追赶。意为前进中不能随便停步。
(30)儿有不如娘有,娘有不如自有。
儿女有钱不如父母有钱,父母有钱不如自己有钱。递进强调有些东西自己把握最好。
(31)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会听的不如会做的。
能说会道不如耳聪目明,能准确获取信息,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又不如能及时付出行动更加高明。其实是通过顶针表达一个递进关系,强调行动的重要性。
(五)回环
回环,就是前后句首尾相衔,彼此相扣,前一句的结尾是后一句的开头,后一句的结尾又是前一句的开头。这种修辞格回环往复,能够展现事物之间彼此依存或排斥的辩证关系[2]。如:
(32)好话不瞒人,瞒人没好话。
(33)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34)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35)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36)受苦的不挣钱,挣钱的不受苦。
以上修辞格的恰当使用,使得这些方言谚语虽然来自无拘无束的乡野民间,格律上不够严格工整,但依旧能够准确地反映深刻的哲理和精彩的内容,同时也具备了形式优美、协调匀称、节奏铿锵、回环复沓、便于记诵的优点。
三、突破常规,富有变化美
新奇变化,也是语言美的一个重要表现。运用语言时若只求形式整齐内容标准就会导致单调死板。但若能在追求均衡的同时,大胆探索,推陈出新,则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2]。
同义表达的交替运用,是语言变化美的常用方式,和林格尔谚语经常使用特色方言词汇令人耳目一新,如前文中把“玉米”叫作“玉茭子”,再如:
(37)春冻屹梁(山地),秋冻凹(凹地)。
把“山地”叫作“圪梁”,“洼地”叫作“凹”。
(38)遍地蒿、吃油糕,遍地沙蓬年景糟。
分明可以说成“遍地蒿,年景好,遍地沙蓬年景糟”,同样也是押韵的,意义也大致相同,但将“年景好”变换成“吃油糕”不仅能体现出语言的变化美,也反映出了当地人民喜做油糕来进行庆祝的特色习俗。
(39)立夏种胡麻,九股八圪叉;小满种胡麻,到老也开花。
“到老也开花”,其实就是没有收成的意思,如此表达既押韵又不失幽默。
语言的变化美,也常常通过句式的多样化、修辞的丰富化来实现[2]。和林格尔谚语的句式长短交替,丰富多样,又使用多种修辞格,像双关、夸张等,皆具有超常的表达效果,摆脱了枯燥乏味,增添了新颖别致。
(一)双关
双关,就是有意识地使同一个词语,同一句话,在同一个上下文中同时兼有多种含义[2]。
(40)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表面含义是人在雨天路滑摔倒时需要自己爬起来,深层含义是人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或打击时需要自己努力抗住压力越过困难。
(41)谁家的娃娃不哭,谁家的锅底没黑?
字面意义上,它指的是每家每户的小孩子都会哭闹,锅底也不可避免会积累黑尘。深层意义是指每个家庭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42)做在人前,吃在人后。
指厨师做好饭以后,等别人吃完了自己再吃;也形容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5]。
(43)一天带上两天的干粮,夏天拿上冬天的衣裳。
字面意思是让人多带粮食多穿衣服,深层含义是劝人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多做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44)好谷不露穗,好糜不露秸。
字面意思是好的谷子见不到穗,因为穗大就会把植株坠弯,不会高高立起。深层意思是指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低调谦和,真人不露相。
(二)夸张
夸张,就是故意言过其实,渲染事物的本质特征,激发人们的丰富想象,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2]。
(45)二月里重河冻,米面憋破瓮。
到了二月河水依然能冻住,表明天气严寒,能够冻死大部分虫卵,那么这一年地里的庄稼将会长得很好,收获的米面太多甚至能把瓮给撑破。当然“憋破瓮”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46)一年打两春,黄草贵如金。
双春年,开春天气暖得迟,青草发芽迟,下半年冷空气来得早,草衰败也早,对畜牧业影响很大。一旦牲畜家禽不能在大自然中找到食物,就会增加农民的负担,一春一冬要多买很多饲料,花很多钱,故将黄草比作黄金,属于间接夸张。
(47)二月清明遍地青,三月清明没一根。
清明如果赶在二月,气温回升快,草木也长得好;但如果清明赶在农历三月,基本都属于春深,立春拖得晚,气温回暖慢,会使田间作物和草木萌发的时间有所延后。
(48)干锄湿搂,顶如浇油。
不管是干旱还是潮湿,多锄地的好处就像给地浇油一样。夸张地形容勤劳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使得农作物更好地成长。
变换多样的表达方式是和林格尔人民智慧与幽默的体现,上述谚语在语言运用时不走寻常路,另辟蹊径,曲径通幽,通过替换词语,改变句式,丰富修辞,扩大语义等多种方式层层叠加,灵动地展现出了语言的变化美。
四、形象生动,富有联系美
语言的联系美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喻、借代等是语言与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之间的也即内容上的联系,对偶、反复等则是语言与语言之间的也即形式上的联系[2]。内容与形式之间联系地自然、合理、巧妙,是语言美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一)比喻
比喻,也叫“譬喻”“打比方”,就是利用相似联想,通过甲事物来形容、描绘乙事物[2]。例如:
(49)油多菜不赖,礼多人不怪。
采用并列对举的形式暗喻,说明“礼”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就像是炒菜里“油”一样不可或缺。
(50)巴豆救人无功,人参伤人无过。
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巴豆泻肚的危险而不重视其排毒救人的功用;人们总是注意到人参的补益作用,而不注意它的副作用[5]。暗喻好人干啥都好,坏人干啥都坏,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晕轮效应”。
(51)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没晴天。
暗喻,通过相似形状,把丝丝细雨比作牛毛。
(52)亲不过个姑舅,香不过个猪肉。
暗喻,意思姑舅间相亲相爱就像人喜欢吃猪肉一样天性使然,不由人,程度深。
(53)惊蛰闻雷米似泥,春风开雷好年岁。
明喻,把米比作像泥一样多,形容收成好。
(二)比拟
比拟,就是利用联想,移情寄意,把甲当作乙来写。和林格尔谚语中常使用比拟来塑造具体可感的生动画面[1],如:
(54)雾吃云,晒死人;云吃雾,雨不住。
“云”“雾”本不会“吃”,这里通过拟人,更形象地描绘出云雾散退时的两种不同形态。
(55)水缸出汗山戴帽,大雨很快就要到。
水缸不会出汗,但当空气中水分含量高时,缸壁的温度低,就会凝结水雾或集结成水滴,看上去就像人出汗了一样。云变低后压在山顶,感觉就像山戴了帽子。这都是快要下雨时才会出现的现象。如此形象生动可以加深人的印象。
(56)见了富人摇尾巴,见了穷人嘴龇牙。
此句是将人拟作物,把嫌贫爱富的人当作狗来写,体现了对势利小人的蔑视。
(三)借代
借代,就是借用与它相关的其他名称来代指它。借代有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特点[2]。
(57)腊月三白两树架,庄户老汉说大话。
此处的“三”是一种虚指,意思是“很多”。又用白色这一突出特征来代指雪。表示腊月里如果能下多场大雪,来年肯定是个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58)二月清明遍地青,三月清明没一根。
用“青”色这一特出特征来指代植物。
(59)溜沟子走遍天下,直脖子寸步难行。
用“溜沟子”代指善于逢迎谄媚的人,用“直脖子”代指说话做事直来直去的人。
(四)象征
象征,就是用相关的具体事物来指代抽象的意义,使语言更显含蓄委婉[2]。
(60)不怕戴大帽,就怕穿小鞋。
其实我们平常都说“戴高帽”,这里或许是为与“穿小鞋”形成对仗才说“戴大帽”,象征给人赋予一些不切实际的夸大的头衔。“穿小鞋”则指上级故意暗中给下级制造困境。
(61)会挑(指挑女婿)挑当人,不会挑挑高门。
因富贵人家多装有高大门楼,所以“高门”象征有钱有权的大户人家。
(62)亲戚朋友拉一把,酒换酒来茶换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送礼常送“酒”和“茶”,所以用这两样东西象征人情往来,“酒换酒来茶换茶”意指人之间的互相往来价值要对等,不可失去平衡。
以上几种修辞格的使用,突显了和林格尔谚语与自然现象、日常生活甚至民众心理的内在联系,使其更加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情感鲜明,增强了民间谚语的表现力、感染力、说服力,使方言谚语朴素、亲切、接地气的优点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五、结语
总的来说,和林格尔谚语内容丰富,意蕴深远,具有地方特色,巧妙利用了众多修辞技巧来提高表达效果:押韵叠音的使用使其韵律更加和谐,富有音乐美;对偶回环等修辞格的使用使其形式更加整齐对称,富有均衡美;双关夸张的使用使其更加新奇有趣,富有变化美;比喻借代等修辞格的使用使其更加形象生动,富有联系美。这些修辞格与修辞技巧的使用并不泾渭分明,而是彼此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共同提高了和林格尔谚语的表达效果,使其具有特殊的修辞审美艺术。和林格尔谚语反映了和林格尔人民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智慧,体现了他们对农业生产生活的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展现了和林格尔地区特殊的民俗文化特征和民风信仰,是极富价值的文化宝藏。
参考文献:
[1]徐辉丽.海南话谚语修辞特点的探析[J].海南开放大学学报,2023,24(02):78-85.
[2]王希杰.汉语修辞学(第三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岳雪莉.浅谈电影台词中的修辞使用[J].戏剧之家,2023,(29):130-132.
[4]林仲凡.研究系列之十东北农谚汇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5]郝万慧.内蒙古土默川方言赏析[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6.
[6]和林格尔县志编纂委员会.和林格尔县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