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 “ 一V一个不吱声 ” 构式研究
2024-08-20孙奥
【摘要】“一V一个不吱声”在网络中广泛运用,变项V是单音节自主动词,具有高及物性,该构式可以作谓语、宾语、补语、定语和小句。其构式语义为说话人主观认为每一次相同的行为动作都能对应地引起“不吱声”这一结果或状态,说话人往往用该构式暗含对某事物的主观评价或认识,表达一种或褒义或贬义的感情色彩。该构式具有很强的语境依赖性,能突出焦点信息,使用了方言词,新颖、形象,符合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
【关键词】构式;网络流行语;“一V一个X”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32-0112-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32.034
“一V一个不吱声”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网络流行语,例如:“一吃一个不吱声”“一问一个不吱声”,经常出现在微博、微信公众号、B站等平台中。在形式上,它符合“一V一个X”构式,其中“不吱声”替换了可变词项X,固定下来,成为不变词项。学界对“一V一个X”构式的研究比较充分,如王冬雪(2021)认为“一V一个X”构式中,变项V以单音节动作动词为主,瞬时性和可辨识度较强; X是具有[+有界]特征的性质形容词、动词和名词性结构,整体表达“主观上强烈认为一个动作行为导致一个确定的结果”。[1]薛高领(2022)将其构式语义概括为说话人主观认为每一次相同的行为动作都能对应地引发相同的结果或状态,构式具有描述、阐释及评价等话语功能,并讨论了其语用表达效果。[2]但是,新构式“一V一个不吱声”又有很多自身的特殊性,不等同于“一V一个X”。目前学界对该构式尚未开展研究,本文将在句法、语义、语用这三方面对“一V一个不吱声”进行具体分析。
一、“一V一个不吱声”的句法分析
(一)“一V一个不吱声”内部的句法构成
“一V一个不吱声”主要由四个构件组成,包括三个常项“一”“一个”和“不吱声”以及一个变项“V”,四个构件结合很紧密,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后面一般不加助词和语气词。下面将对各构件进行逐一分析。
1.“一”
根据《现代汉语八百词》,该构式中的“一V”表示经过某一短暂动作就得出某种结果或结论。例如:
(1)我一说,你必定乐意。
(2)医生一检查,果然是肺炎。
(3)我一想,他回去一趟也好。[3]
经过短暂动作“说”“检查”“想”就得出“你必定乐意”“医生一检查,果然是肺炎”“他回去一趟也好”的结果或结论。“一”在该构式中意义虚化,并不表示计数,不可以替换成“二”“三”等其他数词。
2.“一个”
一般情况下,“一个”放在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计数,一般不修饰谓词性短语,但在该构式中“一个”修饰“不吱声”,不能替换成“两个”“三个”等数量短语。
事实上,类似的用法并不少见,例如“整个一个+VP/AP/小句”。其中,“一个”由连接体词性成分逐渐类推到连接谓词性成分和小句,作用是使其体词化,表示具体的行为、性状或事件,从而使动作行为和状态有界化了,即令被修饰的谓词性成分和小句在表达上事件化了。[4]因此,“一个不吱声”表示“不吱声”的状态,这一状态已经事件化了。
3.“不吱声”
“不吱声”是一个表示否定含义的动词性短语,释义为“不作声”,即不发出声音。根据《现代汉语八百词》,该构式中的“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否定,对“吱声”进行否定。[3]
王冬雪(2021)认为,“一V一个X”中,X可分为性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包含少量俗语)、名词或名词短语,但在具体示例中并未列举出典型的含有动词短语的例句。薛高领(2022)认为,变项X要求具有表达状态、方式等非过程性关系述义特征的及物性较低的形容词或动词。由此可见,“一V一个不吱声”是对“一V一个X”的一种扩展,变项“X”的类别可以扩大到表否定含义的偏正结构的动词性短语。
4.变项:V
从收集到的语料①来看,变项“V”均是单音节动词。例如:
(4)鲁能教练组看龙队,一看一个不吱声,只能鼓掌加油。(2023年12月24日 网易体育频道)
(5)都是人情世故,学吧一学一个不吱声。(2023年10月30日 人类高质量语言)
例句中“看”“学”都是单音节动词。这一现象可从韵律角度解释。在韵律层面,冯胜利(1998)指出,汉语自然节律中不存在[1#2#2]、[2#2#1]、[2#1#2]等形式,五字串只能组成[2#3]形式,七字串的节律只能是[2/2#3]。[5]“一个”和“不吱声”自然地组成[2#3]形式,“V”为单音节词,与前面的“一”组成“一V”,自成一个独立音步,这符合汉语的韵律规则,同时语音类型和语法结构一致。因此,“V”只能是单音节词,这一点是符合具体语言事实的。
按照马庆株先生的动词分类标准,可变词项V通常是自主动词,表现出高及物性,并且V的后面都省略了宾语,V的宾语有时会在前文中出现。[6]例如:
(6)爸爸辅导儿子做填空题,一填一个不吱声,网友:孩子词汇量挺大的,不应该啊!(2023年11月25日 快看 新华社)
(7)机洗羽绒服,一洗一个不吱声。(2023年11月23日 学长大人)
“填”“洗”和例(4)(5)中的“看”“学”都是自主动词,动词V的宾语分别是“填空题”“羽绒服”“龙队”“人情世故”。
因此,从目前所能搜集到的语料来看,变项V几乎都是单音节自主动词,往往表现出高及物性。
(二)“一V一个不吱声”的句法功能
分析所收集的语料可知,“一V一个不吱声”可以作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等多种句法成分,也可以单独成小句。
1.单独成小句
“一V一个不吱声”在复句中作小句是其主要的功能,经常和小句“(这X)你就V吧”连用。例如:
(8)这单词你就背吧,一背一个不吱声。(2023年11月16日 首都一橘)
(9)这家长会你就上吧,一上一个不吱声。(2023年11月6日 买酱安利日记)
(10)杭州一公司公开招聘逛街专家年薪十万,一逛一个不吱声。(2023年11月6日 阿香探影)
上述例句,小句“一V一个不吱声”前面有逗号和停顿,与前一单句分开,补充说明前一分句动作发生后的结果,即“不吱声”。
2.作谓语
“一V一个不吱声”在名词和名词性短语后面作谓语的情况很普遍,例如:
(11)这班一上一个不吱声。(2023年11月12日 冷笑话精选)
(12)提醒:远离犯罪,珍惜自由。网友:海南警方的宣传片一看一个不吱声。(2023年11月24日 新华网)
(13)好豆汁一喝一个不吱声。(2023年11月17日 蔡长生的飞行日记)
上例中“一V一个不吱声”均作谓语,对主语进行陈述。例(11)对工作进行陈述,一旦工作就会让人沉默,例(12)对“海南警方的宣传片”进行陈述,一旦看了海南警方的宣传片就会“不吱声”,例(13)对“好豆汁”进行陈述,一旦喝了好豆汁就会沉默。
3.作宾语
“一V一个不吱声”作宾语的例句不多,例如:
(14)今晚就决定看这本了,好看的话明天会推,不好看估计就是一看一个不吱声。(2023年11月16日 天天开心哟v)
(15)噗师傅做的消夜你就吃吧!保证一吃一个不吱声~(2023年11月4日 噗噗叽叽)
上例中“一V一个不吱声”分别作“是”“保证”的宾语,指一种某动作发生后的状态或结果。
4.作补语
“一V一个不吱声”作补语的例句不常见,例如:
(16)近段时间,大家是否在社交平台上刷到过关于小学生一系列高级文具的视频,那可是把团团整得“一看一个不吱声”。(2023年11月8日 微信公众号 重庆共青团)
(17)除了全身燃脂还加入了专门针对上半身,下半身,腹部的训练!很适合大基数和新手小白跳!跳起来的非常快乐,膝盖友好,好跳到一跳一个不吱声!(2023年12月7日 自律打卡孙叨叨)
例(16)中“一看一个不吱声”作补语,表示刷这些视频让“团团”处于“一看一个不吱声”的状态。例(17)中“一跳一个不吱声”在“到”后作补语,表示“好跳”的程度很高。
5.作定语
“一V一个不吱声”作定语的例句比较少,例如:
(18)一吃一个不吱声的炒方便面,真的太香了,秒杀路边摊,香而不腻,劲道不粘,多加点蛋和火腿肠吧。(2023年11月24日 厨娘小米粒)
例(18)“一吃一个不吱声”作定语,修饰“炒方便面”,指说话人认为炒方便面具有让品尝者吃了就不再发出声音的性质。
总之,“一V一个不吱声”的句法功能较多,在句子中的位置很灵活,多数情况下单独成小句或作谓语。
二、“一V一个不吱声”的构式语义
在分析了“一V一个不吱声”构式句法特征的基础之上,下文将从语义角度来分析整体的构式义。
(一)“不吱声”的语义指向
“一V一个不吱声”中“不吱声”存在一个语义指向的问题,这影响对其构式义的理解。
一般情况下,“不吱声”往往指向V的施事,V的施事有在句外和句内指前两种情况,例如:
(19)国考酒店你就抢吧,一抢一个不吱声……(2023年11月20日 微信公众号 粉笔面试 )
(20)整一杯!拉丝的黄油拿铁一喝一个不吱声。(2024年2月5日 四川观察)
例(19)中“不吱声”是在句内指前的,指向前一分句中“抢”的施事“你”,表达“你”抢国考酒店,“你”就不吱声。例(20)中“不吱声”指向句外动词V的施事,即“喝”的施事——“黄油拿铁”的品尝者。
但是,“不吱声”也存在指向V的受事的情况,例如:
(21)男孩在家中阳台模拟手术流程,父亲在旁边一问一个不吱声,网友:请不要打扰这位主任做手术!(2023年10月20日 快看)
(22)当反恐演练忘记通知厨房叔叔 ,叔叔拿着锅铲就追出来了,就这铲子一敲一个不吱声。(2023年10月26日 熊孩子翻车现场)
例(21)中“父亲”发出“问”的动作,与“不吱声”是矛盾的,询问必须发出声音,其实“不吱声”指向“问”的受事,即前一分句的“男孩”,这句话表达父亲问男孩,而男孩不发出声音不回答。例(22)中“厨房叔叔”发出“敲”这一动作,“敲”的受事是句外成分“恐怖分子扮演者”。“厨房叔叔”敲击“恐怖分子扮演者”,让其晕倒或丧失攻击性,所以这里“不吱声”指向“敲”的受事“恐怖分子扮演者”。
总之,“一V一个不吱声”中“不吱声”主要指向V的施事,也存在指向V的受事的情况,既可以指向句内成分,也可以指向句外成分。
(二)基本的构式义
根据薛高领(2022)和王冬雪(2021),“一V一个X”构式语义可以概括为说话人主观认为每一次相同的行为动作都能对应地引发相同的结果或状态,相当于“一V就是一个X”。“一V一个不吱声”在形式上符合“一V一个X”,因此,其构式义为说话人主观认为每一次相同的行为动作都能对应地引起“不吱声”的结果或状态,即不作声、沉默。这是该构式的基本义。例如:
(23)这大熊猫吃笋主打一吃一个不吱声。(2023年11月05日 新华网)
例(23)只是陈述一个事实,即大熊猫每一次吃笋都不发出声音,除此之外,难以解读出其他含义。
(三)构式义的发展和感情色彩
由于网络流行语表达的需要,我们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发现了该构式的特殊情况,请看以下两个例句:
(24)带家人们来吃临海特色姜汤面,我自己没点。老板端上桌,一吃一个不吱声,纷纷露出痛苦面具,眉毛都拧成麻花了。(2024年2月12日 招财小牛猫)
(25)万象城最近新晋网红店need太好吃了。第一次吃到一家店,每个菜都好吃,绝了,一吃一个不吱声,连草莓冰都比常规甜品店好吃。就凭这家店,我以后不说杭州美食荒漠了。(2024年1月20日 西西里岛岛主金女士)
例(24)中,说话人认为吃了“姜汤面”会引起“不吱声”的状态。结合上下文“痛苦面具”“眉毛拧成麻花”可知,“姜汤面”不合品尝者的口味,让品尝者无话可说,难以评价,所以保持沉默。说话人并不仅仅描述吃完后“不吱声”这一结果,还意在用该构式表达一种无语、无奈的消极评价。
例(25)中,说话人认为吃了“新晋网红店”的菜会引起“不吱声”的状态。结合语境可知,品尝者或说话人未必真的“不吱声”,而是沉浸于“吃”这一动作中以至于忘记发出声音。说话人用该构式表达了一种褒扬的积极评价。
在以上两个例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V一个不吱声”构式的基本义并不能充分解释所有相关的语言现象。事实上,“一V一个不吱声”本是一个中性的结构,但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表达出两种感情色彩倾向,既可以是褒义,也可以是中性,甚至略有点儿贬义。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构式的主观性表达。
沈家煊(2001)指出,所谓的“主观性”指的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性,即话语中多多少少含有说话人“自我”的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7]就“一V一个不吱声”而言,“不吱声”含有说话人“自我”的成分,表明说话人对这段话的情感和态度。导致人们沉默、不说话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对某事物感到无语和无奈,也可能是过于投入到某事中。当人们听到某一动作引起了“不吱声”的结果之后,很自然地会思考原因,说话人正是利用导致“不吱声”的不同原因来暗示自己对某事物的主观评价或认识,表达一种复杂的感情。
总之,“一V一个不吱声”的基本构式义是说话人主观认为每一次相同的动作行为都能对应地引起“不吱声”的结果或状态,即不作声、沉默。此外,在一些语境中,某一动作行为并不是真的引发了“不吱声”的结果或状态,而是说话人根据“不吱声”的原因,用该构式表达一种主观评价或认识,既可以表达过于投入到某事以至于不吱声,含有褒义色彩,又可以指对某事物感到特别无语和无奈,所以不吱声,含有贬义色彩。
三、“一V一个不吱声”的语用分析
网络流行语“一V一个不吱声”是一个凝固结构,大量运用于短视频、图片的说明性文字和推文的标题之中,具有浓重的口语色彩,表达上很随意、简洁。在语用上,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
“一V一个不吱声”在形式上非常简洁,特别依赖上下文、前言后语、情景语境、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常识,甚至是图片和视频等语境来表达完整的含义,不能单说。例如:
(26)掉毛的白帽子和粘毛的黑大衣,一穿一个不吱声。(2023年12月1日 想住在小木屋里卖纸杯小蛋糕)
单看“一穿一个不吱声”,我们只能知道:说话人认为穿上某件衣物就会不作声。除此之外,就很难再获取其他信息。因此,为了表意完整,例句中说话人还加了“掉毛的白帽子和粘毛的黑大衣”这一名词性短语。根据生活常识,白帽子掉下来的毛会被粘毛的黑大衣吸附。如果穿上这两件衣物,那么就会给人一种不干净整洁的感觉,让人尴尬、无奈,这时就暗含了说话人对这种穿搭方法的否定,言外之意是说话人批评同时穿戴掉毛的白帽子和粘毛的黑大衣的穿搭方式。由此可见,如果离开了特定的语境,那么“一V一个不吱声”就不能清楚完整地表情达意。
网络流行语在形式、含义和发展演变上具有不确定性,会产生语境依赖。[8]上文提到“一V一个不吱声”可以表达两种感情色彩倾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才能准确理解其确切指哪种含义。而正因此,该构式被广泛运用于短视频的标题和标签之中,以吸引他人来观看自己的视频或推文,例如中国海关总署的微信公众号“海关发布”2024年2月19日一篇推文的标题“一查一个不吱声”。人们看到这个标题时,一方面会感到好奇,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和“不吱声”的原因;另一方面这句话提供的信息过于有限,无法确定说话人的感情色彩倾向和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所以只能观看标题下的文章和视频以获得更多信息。
(二)突出和强调焦点信息
前文我们谈到,“一V一个不吱声”言简意丰,其中“一”和“一个”都已经虚化,不表示数量,实词只有“V”和“不吱声”,“不吱声”表示实施动作后的状态和结果,是新信息。根据王丹、杨玉芳(2004),重音的分布主要原则是:重音居后、实词重读、虚词不重读、新信息重读和负载焦点重读。[9]因此该构式中重读落在“V”和“不吱声”上,这与实际语言运用相符。而且该构式结构精简,仅有七个字,因而更能让听话人迅速关注到焦点信息。
(三)使用方言词汇,新颖、形象
李伟大(2013)考证,“吱声”是“作声”在东北官话、北京官话等方言中的表现形式。[10]“一V一个不吱声”是方言词“吱声”进入“一V一个X”这一构式并凝固下来的新结构,新颖独特、形象幽默。
近年来,随着网络传播力的不断增强,东北方言以其幽默豪放、热情亲切、通俗易懂等特点,深受广大网友特别是当代青年的喜爱。[11]网络语言产生的心理因素之一是求新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想方设法地追求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追求不同寻常的搭配。[12]相较于“吭声”“作声”“出声”等普通话中的常见词,“吱声”使用频率较低,更加新奇,符合人们在表达上求新求变的心理。而且,“吱”字是拟声词,多形容小动物的叫声或某些尖细的声音,“吱声”给人一种细小、可爱的感觉,更加形象幽默。
构式“一V一个不吱声”句法功能多样,在句中位置灵活,具有很强的语境依赖性,其具体含义与语境有密切联系,主要表示说话人主观认为每一次相同的行为动作都能对应地引起“不吱声”的结果或状态,即不作声、沉默。在特定的语境中,说话人常常用该构式暗含对某事物的主观评价,表达一种或褒义或贬义的感情。该构式是方言词“吱声”进入“一V一个X”后的新变体,蕴含着丰富的研究价值,值得继续探究下去。
注释:
①如果没有特别标注,本文语料均来自新浪微博,例句末尾括号内标注的是发布时间和用户ID,修改了个别语料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略有改动。
参考文献:
[1]王冬雪.主观结果义“一V一个X”构式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5):49-53.
[2]薛高领.“一V一个X”的构式语义及语用效果[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03):102-106.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袁丽.口语习用语“整个一个X”格式形成动因和机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35(04):96-100.
[5]冯胜利.论汉语的“自然音步” [J].中国语文,1998, (01):40-47.
[6]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22-29.
[7]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04):268-275+320.
[8]张洪超,林纲.试析网络用语的语境因素[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03):59-62.
[9]王丹,杨玉芳.自然语言中焦点与重音关系的研究进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117-122.
[10]李伟大.“吱声”源流考辨[J].中国语文,2013,(05): 476-478.
[11]郑雅轩,张海洋,何晓晗.网络流行语中的东北方言[J].今古文创,2023,(38):116-118.
[12]杨立杰.方言对网络语言影响研究[D].青岛大学,2019.
[13]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