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4-08-20姜晶晶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以现实的人为前提和出发点,分析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因与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了“交往”范畴的含义,阐述了交往与生产、交往与分工的关系,揭示了交往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世界历史的形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所形成的系统交往思想,超越了青年黑格尔派“抽象的”交往观,为唯物史观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对新时代我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遵循。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交往;世界历史;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32-0067-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32.020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①从历史前进的逻辑来看,交往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从时代发展的潮流来看,交往的方式和形式也在不断演变。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交往作为人类独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对推动历史和时代发展至关重要。作为系统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文献,《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多次提到交往的问题,并在普遍意义上对这一范畴做了多维度的分析。立足当前的社会实践对《形态》中的交往思想进行系统的考查,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面理解,也对当代中国的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一、《形态》中的交往思想
《形态》从现实的人出发,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前提,深入考察了“交往”范畴的含义,阐述了交往与生产、交往与分工的关系。
(一)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交往”
马克思曾对交往的含义做过如下解释:“人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我在这里使用‘Commerce’一词就像在德文中使用‘Verkehr’一词那样。” ②对于德文“Verkehr”一词,《朗氏德汉双解大辞典》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释:第一,交通、运输;第二,交往、交际、联系;第三,性关系 ③。在《形态》的语境中,马克思恩格斯显然是在第二层含义上来使用这一词汇,并与Commerce一词相互对应,以从不同角度为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术语加以注释。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多次使用“交往”一词,用以表述存在于不同主体之间的客观联系。这种联系的内涵主要是指经济和物质层面的,包括交流、交通、贸易、交换、流通等多重意蕴,并在《形态》的相关章节以不同的类型被提及,如“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 ④、民族“内部交往” ⑤、民族“外部的交往” ⑥“物质交往” ⑦“精神交往” ⑧“商业交往” ⑨“普遍交往” ⑩“世界交往” ⑪等。从这种使用习惯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完全是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在使用这一术语,并把交往的范围更多地限定在了经济的领域。
(二)“交往”与生产的关系
首先,交往是生产活动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体需要通过生产活动来获得生活资料和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要想实现生产必须以个人之间相互交往为前提。而生产本身就是一项社会性的活动,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单独进行自身所需生活资料的生产,只要参与其中,就会建立起社会关系。在生产过程中,不同个体之间需要相互协作、配合,以实现生产目标,进行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显然,《形态》以“现实的个人”出发,揭示生产得以进行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和条件的,而生产过程本身又处于社会交往的范畴之中 ⑫。
其次,生产活动是交往的媒介和基础,它决定了交往的形式和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提到,交往形式和交往活动,作为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人们为了适应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就必须改变旧有的交往形式,以适应新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随着人的需求和生产方式不断变化,交往形式也随之改变。当现有的交往形式无法跟上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时,新的交往形式往往会取而代之。这种替代过程通常可以通过革命或大规模改革来实现,以促使社会变革和新的交往形式的出现。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描述奴隶所有制、古代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所有制四种历史形态的更替来说明交往形式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资本主义只是一种暂时存在的“交往形式” ⑬。
(三)“交往”与分工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最初的分工只是针对性行为这一方面的分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分工逐渐扩展到其他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分工逐渐扩展到其他方面,主要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导致了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多样化” ⑭。人们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岗位,从而形成了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社会分工形式。不论是最初的自然形成的分工,还是后来的真正意义上的分工,都可以让不同的人可以在各自擅长和专业的领域发挥作用,提高效率和专业水平,同时使得生产和消费活动能够更加有序地进行。从最初的性别分工到后来的多元化社会分工,人类社会的分工逐渐演变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演进。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商业活动与生产逐渐分离,并提供了建立跨地区贸易联系的可能性,这进一步推动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的巨大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指出,历史正变得越来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这种情况也就导致了过去世界各个地区的狭隘闭塞状态逐渐结束,社会分工也日益全球化。
二、《形态》中交往的价值意蕴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他们避开“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 ⑮,研究的是与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有机联系的哲学。“交往”首先是在“现实的个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首先是基于彼此真实的个体存在和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系统地论述了由于生产和生存发展的需要,推动交往模式的变革和意识形态的更新,人们不断拓展交往范围,更新交往意识,以适应新的生产和社会关系的要求,从而实现生产发展、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历史进程。
(一)“交往”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 ⑯。正是由于同外国其他民族的交往才迎来了工厂手工业的初次繁荣,个体的力量和影响力往往在交往和合作中得以发挥和扩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指出:“各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 ⑰在传统的社会形态中,人们之间存在着私有制、竞争和对立的关系,个体倾向于追求自己的私利和个人利益,导致了各个个体之间的力量和资源的分散。而另一方面,个体之间必须相互交往、合作才能形成真正的力量即生产力,使得个人的生产力得以发挥价值,转化成为社会生产力,实现生产力的最大化,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马克思恩格斯将人们在相互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生产力称为社会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竞争。通过协作,人们能够共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从而达到“1+1大于2”的效果。交往的扩大也加大了生产活动的协作和竞争水平的提升,因为更广泛的交流和协作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同时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这都有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交往”促进世界历史的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从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演进角度出发,指出世界历史是各民族和国家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工业革命之前,生产的发展往往集中在当地,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较为有限。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商业活动与生产逐渐分离,并提供了建立跨地区贸易联系的可能性。因此,在商业利润的驱动下,交往逐渐超越地域限制,促进了世界各地商业联系的扩展和加深,这进一步推动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活动的巨大发展。与此同时资本家引用机器化生产和广泛的分工模式,使工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快速和规模化。这同时也加强了交往,推动了竞争的普遍化,并在生产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为世界交往和市场形成提供了极大的条件。在现代工业化的进程中,工业加工所需要的原料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地原料,随着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发展,原材料可以从世界各地进口,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这意味着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供应到全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因此,全球化趋势对于分工和交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历史成了全世界共同的历史。
(三)“交往”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人的本质是由人们相互交流所形成的,人的发展程度与其他人之间直接或间接的交往有关,人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依赖于社会成员的普遍发展。第一,交往作为一种人的生存方式。通过与自然界的不断交往,人类能够获得生存所需的资源,并创造出满足自身需求的条件,交往和生产为人类创造了发展自身能力和创造力的机会,通过知识共享、创造力的实践以及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的推动,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第二,交往对个体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如果人被完全隔绝于交往之外,那么他就无法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无法接触到多元的思想观点,就会成为一个“目光短浅、孤陋寡闻的动物” ⑱,“会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 ⑲。也就是说,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个体能够从其他人身上学习,吸收经验和见解,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交往可以促使人们在不同观点和意见的对话中思考,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发展和成长。第三,普遍交往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生产资料按需分配、各尽所能,不会被分工所局限的理想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的交往不再受到阶级或经济利益的束缚,而是建立在平等、团结和合作的基础上。人们将根据社会的需要自主决定生产和分配方式,从而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形态》中交往思想的现实启迪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正值经济全球化初现端倪的时期,他系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和其内在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并强调了交往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交往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一)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中国特色外交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面对无法阻挡的全球化浪潮,我们必须顺应人类历史发展的逻辑,紧跟人类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自身的发展。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各种全球性挑战和动荡不安因素,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我国面临着多元化的外交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党和国家的外交政策、妥善处理与各国之间的交往关系、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国家利益,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国际和平稳定做出积极贡献。“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通过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吸收国外资本和技术,发展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举措使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全球经济中迅速崛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一步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和合作,强调国家之间的互利互惠、平等相待,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推动全球化进程,更好地融入世界潮流,在相互交往中实现共同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⑳
(二)顺应日益紧密的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形态》书中以“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国际交往思路,认为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国家之间的交往也逐渐扩大。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利益出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与《形态》中所指出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趋势相契合。随着国家之间的交往逐渐扩大,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已经突破了历史地理的限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各国人民的命运也变得越来越相互联系而不能割裂,全球各族人民群众休戚与共,紧密相连。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预测的那样: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和决策可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加大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程度。在全球化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解决战争与冲突、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等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联合行动和合作。想要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就必须加强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与合作,在广泛的交往中探索出互利共赢的新型交往模式。基于这一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引领世界大变局发展方向的人间正道” ㉑。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
“人类自诞生起就是相互需要的,这种相互需要促使人发展自己的需求、能力和其他方面,正是由于这种相互需要,促使人发生了交往。” ㉒交往不仅能够推动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还能决定人类由必然走向自由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始终认识到交往对于人民的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努力创造更多有利于交往的条件,以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的发展质量。在具体实施中,要从以下三大方面入手:第一,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交往环境。一方面,以法律规范交往才能确保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保障。急需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对各类不良交往行为进行明确禁止和惩处,同时也要提高法律的实施力度和效果,确保法律能够有效执行。另一方面,道德规范的约束也是非常必要的。使人们的心中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促使人们自觉遵守规范、守法守德,充分发挥道德规范对人的约束作用。第二,培养人们积极主动的现实交往能力。在线社交已成为现代生存生活的一种新方式,许多人在网络上很活跃,但在现实中却可能面临社交困难,过度依赖虚拟社交可能导致社交孤立感 ㉓,影响人际交往能力,对身心健康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应当减少虚拟社交的时间,重视培养人们现实交往的意识。第三,创造更多国际交往的机会。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努力顺应全球化浪潮,加强国际交流平台建设,扩大了人们的国际交往范围,从而在全球化的时代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重要思想: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阶级斗争理论以及世界历史的进程。这种思想在《形态》中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同时交往思想贯穿于其中。深入挖掘《形态》中的交往思想,我们能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当前中国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变革和挑战,推动中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注释:
①习近平:《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载新华网2018年4月10日,http://www.gov.cn/xinwen/2018-04/10/content_5281303.htm。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9页。
③叶本度译:《朗氏德汉双解大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④⑤⑥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0页。
⑦⑧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8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8页。
⑪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页。
⑫田雨晴、田海舰:《再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交往思想》,《思想教育研究》2019年第10期,第44-49页。
⑬刘思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23卷第6期,第29-35页。
⑭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4页。
⑮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页。
⑯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2页。
⑰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0页。
⑱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68页。
⑲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9页。
⑳刘勇、吴佳华:《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研究述论》,《长白学刊》2019年第6期,第22-28页。
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人民日报》2022年10月17日。
㉒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60页。
㉓郭英、肖飒、王琦:《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中大学生孤独感的比较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18年第12期,第75-81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N/OL].新华网,http://www.gov.cn/xinwen/2018-04/ 10/content_5281303.htm,2018-04-10.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朗氏德汉双解大辞典[M].叶本度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田雨晴,田海舰.再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交往思想[J].思想教育研究,2019,(10):44-49.
[6]刘思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6): 29-35.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刘勇,吴佳华.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研究述论[J].长白学刊,2019,(06):22-28.
[9]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22-10-17(03).
[10]郭英,肖飒,王琦.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中大学生孤独感的比较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8,(12):75-81.
作者简介:
姜晶晶,女,汉,河南周口人,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