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下会话中的双重身份焦虑

2024-08-20肖青

今古文创 2024年32期

【摘要】社交媒体下的会话往往是当代青年一段关系缘起的开始,这样的虚拟平台将日常对话转化成为可视化的聊天记录,也将彼此的现实身份衍射到了数字世界。基于对主人公“数字我”和“现实我”身份分离和统一的研究,本文着重探讨科技革命影响下主人公弗朗西丝社交网络的维系,以及由此产生的身份焦虑。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结由聊天产生,在这个意义上,“聊天”是人类社会的互动社交工具,是人们思维的载体,亦是人们产生认同或分歧的源泉。在爱情与友情的双重抉择下,《聊天记录》这部小说试图给出一份Z世代青年面对着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语境,也应对着自身的成长困境和人际危机的全新思考。

【关键词】《聊天记录》;社交媒体;身份焦虑;会话

【中图分类号】I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32-0020-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32.006

基金项目:云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资助项目《社交媒体与文学二维叙事——以萨莉·鲁尼作品为例》(项目编号:S202210673051)。

一、引言

《聊天记录》(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是被文学界誉为“千禧年一代首位伟大小说家”[1]的90后爱尔兰作家萨莉·鲁尼于2017年出版的处女作。一经出版,《聊天记录》就因其对当代人际关系的观察和对千禧一代文化的审视而受到赞誉。这部小说讲述了四个生活在爱尔兰都柏林的年轻人之间复杂的关系。主角弗朗西丝是一名21岁的大学生,也是一名诗人和作家。她和她最好的朋友博比在一场活动后,陷入了一对年长夫妇梅丽莎和尼克的生活中,并由此四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心照不宣,继而又通过社交网络其隐秘的属性悄然发生改变。这篇小说中探讨了爱情、不忠、阶级和友谊等主题,以犀利和独特的社交对话而闻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聊天记录》中的主人公弗朗西丝在社交中的虚拟身份和现实身份为切入点,探究社交媒体下会话中的双重身份焦虑。

二、“数字我”与“现实我”的身份分离焦虑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互联网以及个人电脑的诞生和普及催生了人机交互,更让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互动方式,从面对面的近距离交谈,到点对点远距离的书信和电话,再到网状的、多点线上实时互动聊天以及由此应运而生的社交平台。在此背景下,科技的发展使得社交互动变得轻易而便捷;但从某种程度上,又变得更复杂,更隐秘。“区别于现实身份在社会规则与惯例影响下形成的相对稳定与刻板的自我呈现方式,由数字身份引发的‘形象展演’与个性表达更具多元化,相伴而来的焦虑问题也具有更为复杂的表征类型”[2]。在多元化表达的选择中,不变的是人际关系的维系或疏远,变的恰恰是人与人会话所运用的平台和媒介。同时,“数字我”作为“现实我”塑造的自我延伸产物在虚拟平台中与形形色色的联系人留下聊天记录。当青年人选择不再“话从口出”,而是隔着屏幕的距离纸上谈兵,主人公构建的“数字我”是在袒露心声抑或隐藏自己便成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在虚拟语境下,营造出“数字我”这个身份与“现实我”的分离显得颇为常见。

基于这样的背景,“数字我”与“现实我”的分离催生了主人公弗朗西丝隐私遭到窥探的身份焦虑。书如其名,《聊天记录》本书将中心聚焦在如今年轻人的社交常态:对话在社交网络和现实世界中来回穿梭。因此,萨莉·鲁尼选择直接将人物在社交网络上发的邮件、短信等聊天记录呈现在书中,构成了推动情节和产生矛盾冲突的主要方式。围绕着主人公弗朗西丝的社交关系,这部小说主要构建了两类人物情感:友情和爱情,而其中最为隐秘则是弗朗西丝与有妇之夫尼克之间的地下恋情。这段关系的特殊性使其在社交网络下得到了庇护,却也使得社交网络上的弗朗西丝,同面对种种现实束缚的弗朗西丝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一场诗歌活动后颇为愉快的聊天,让弗朗西丝认识了新朋友作家兼摄影师梅丽莎,也将弗朗西丝带到了尼克的世界。从尼克的妻子那里得到尼克的电邮之后,两人的关系便迅速升温,十分暧昧。社交网络也让这份感情变得轻松。例如,两人的聊天记录如下:

尼克:我们从前在阿基尔岛有一座度假用的房子。(和南都柏林其他任何一个富人家庭一样我敢肯定)

弗朗西丝:很荣幸我的祖先家园能有助于你的阶级身份。(PS:在任何地方有度假别墅都是违法的)[2]

与尼克的会话让弗朗西丝感到颇为愉快,她也越来越沉溺其中。随着两人深夜通信越来越频繁,这段爱恋在两人的聊天记录中萌芽,也在一个个安静而又隐秘的夜晚两人的会话中不断汲取养分。

然而,感情升温随后带来的需求增长却让弗朗西丝身陷囹圄。在虚拟世界中与尼克侃侃而谈的弗朗西丝,却在现实的世界里被剥夺了话语权,两人的热情爱恋由此深陷危机。在现实生活中,两位主人公一位是颇有才华却无法获得社会认同、普通性格自卑的普通大学生;另一位却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帅气迷人且有妻子的男演员。弗朗西丝和尼克,正如作者所描述的那样,处于不同的社会阶级。两者的社会身份差异也注定了这段关系的特殊性,也使得“现实我”无法获得“数字我”那样的社会认同。当这段在社交网络下萌芽和成长的关系遭遇信任危机,“数字我”作为“现实我”的延续,远远变得更不稳定,也更容易变得冷漠尖刻。由此,弗朗西丝的作为“数字我”和“现实我”两种原本互不干扰的平行身份,因其本我的诉求产生了身份焦虑——“你老婆回来后怎么办?”[3]——随之而来的,则是这段爱情的迅速降温。此时,两人在社交网络上这样说道:

尼克:我不知道你想要什么

尼克:很显然我们没法经常见面

尼克:而且婚外情还挺累的

弗朗西丝:哈哈

弗朗西丝:你在和我分手吗

尼克:如果我们没法见到彼此

尼克:那这场婚外情就仅仅变成

尼克:为它担心

尼克:你知道我意思吗

我:我不敢相信你在发短信跟我分手[2]

原本为两人逃避现实而创造愉快的私密空间的社交网络,此刻恰恰变成了两人互相发泄时刺向对方的匕首。弗朗西丝的焦虑和恐慌,以及尼克的懦弱和责任心缺失使得两人的矛盾更加深化。感情里的相互拉扯还在继续,这段数字世界里温情甜腻的关系,但在现实里卧室之外并不亲近的恋人,随时都有被发现的风险,连同这段关系也岌岌可危。弗朗西丝在“数字我”和“现实我”之间的身份流动,使得她一方面被现实所困,无法正大光明地拥有此段感情;另一方面,她的自尊心让她无法向他人(即使是关系最好的朋友博比)倾诉她内心的困惑。此时,由于刻意掩盖“数字我”的身份,孤立无援的弗朗西丝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身份焦虑和信任危机。

三、“数字我”与“现实我”的身份统一

倘若发生在网络上的聊天已经陷入僵局,那么破冰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现实中的对话与行动——揭下假面,说出真相。仅在虚拟会话中发声的“数字我”,也需要在“现实我”的口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感情和思维已经陷入混乱,弗朗西丝的身体和心灵都经受了创伤。此时,唯有坦诚才可改善局面。《聊天记录》中的弗朗西丝分别对友情和爱情开启了一场自我救赎之旅,来达成“数字我”和“现实我”的身份统一,解决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

(一)友情

弗朗西丝对博比的坦白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友情的认同与比较危机。光彩照人的叛逆女孩博比有着天生吸引所有人的魅力。尽管弗朗西丝和博比的个性完全不同,但她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中学时期的弗朗西丝感到十分孤独,感觉自己配不上同任何人的友谊,而那时博比无拘无束的个性吸引了弗朗西丝的注意。更多时候,她将博比看作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她希望变成博比那样自信、美丽、独特的样子。因此,博比与弗朗西丝的短信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两人的密切关系,并且在此类的聊天中博比占据了主导位置,而弗朗西丝处于弱势位置。与博比的聊天记录,不仅是两人友谊的象征,亦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作为彼此最好的朋友,弗朗西丝和博比无话不谈。然而,与尼克和梅丽莎夫妇的相处导致了弗朗西丝和博比与某种朋友间的较量,这段地下情也成了高自尊的弗朗西丝不可启齿的话题。所以博比暗自向弗朗西丝透露更多与梅丽莎相关的信息时,弗朗西丝即使认为那是一种博比炫耀的策略,她似乎也有点不太高兴。受人欢迎的博比成了导致弗朗西丝自卑感的一大原因,但是获得博比的认同的信任对弗朗西丝同样重要。弗朗西丝和博比在攀比中层阶级对于她们的某种偏爱或亲密关系,而赢的那方则获得了成就感。随着弗朗西丝“数字我”和“现实我”的分离,这段友情便也陷入了僵局。

然而,弗朗西丝在与尼克的纠缠中快要窒息时,博比的行动打破了局面。博比主动找到弗朗西丝,并强势要求看弗朗西丝收到的邮件。“数字我”的假面被戳破,突如其来的坦诚让两人的关系短暂停滞。通过邮件,弗朗西丝的“数字我”主动向博比发送了自己的歉意。此刻,“数字我”和“现实我”再次统一,友情进入缓和平静期,弗朗西丝的内心松了口气。

(二)爱情与竞争者

弗朗西丝和尼克之间恋爱关系的曝光来自尼克的主动坦白,而梅丽莎这个人物与弗朗西丝之间近似竞争者的关系,也让弗朗西丝“数字我”和“现实我”的统一变得十分艰难。弗朗西丝与对梅丽莎情感态度的变化可以用从“羡慕”到“嫉妒”来概括。起初,弗朗西丝对于梅丽莎的尊敬和羡慕之情最先来源于社会身份差距。进入梅丽莎和尼克生活让弗朗西丝和博比仿佛进入了一个全然不同的上流世界,但随着弗朗西丝和尼克关系的深入,弗朗西丝对梅丽莎产生了嫉妒之情。对尼克全心全意的爱的渴望让弗朗西丝和梅丽莎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弗朗西丝和梅丽莎的社交网络聊天不多,更多的是弗朗西丝在梅丽莎面前试图伪装她的“数字我”身份。她们之间的碰撞主要体现在梅丽莎知晓尼克和弗朗西丝的婚外情之后,梅丽莎给弗朗西丝发了一封很长的邮件。这份邮件充满了挑衅与威胁,而弗朗西丝和尼克隐秘关系的暴露彻底打破了四人平衡而友好的关系,弗朗西丝和梅丽莎的矛盾彻底爆发。弗朗西丝对梅丽莎的态度从刚开始前往梅丽莎家中的兴奋和激动,变成了后来的不敢面对和讨厌,两人与尼克的纠缠引发了双方的矛盾。将“数字我”这个身份撕破后,弗朗西丝是痛苦的,但这也同时解除了她对于隐私被窥探的身份焦虑。潜在的危机解除后,弗朗西丝得以重新正视自己的脆弱和价值观,重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抉择自己到底要爱谁。

四、自我抉择——社交网络下个人情感和身份的实现

邓肯·瓦茨的六度分隔理论奠定了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这个理论体现了当今一个似乎很普遍的规律: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中,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建立起联系。[4]在《聊天记录》中,本应处于不同世界的梅丽莎夫妇和两位大学生,在机缘巧合下得以结识,他们的关系也在社交网络中得以延续。复杂的四人关系中产生了四段热烈的感情:弗朗西丝和博比、弗朗西丝和尼克、梅丽莎和尼克、梅丽莎和博比。而彼此相互认识之前,弗朗西丝和博比,梅丽莎和尼克的依赖感情便已经产生,另外两段感情则是在扩圈层后才发生。事实上,四人之间关系的奇妙之处正是因为一方是代表着中层阶级身份的作家梅丽莎、演员尼克,另一方则是不想找工作且相信共产主义的大学生弗朗西丝和女性主义者博比。根据他们不同的社会身份,以上四位主人公之间的复杂关系可以分为两类。

其一,弗朗西丝和博比、梅丽莎和尼克之间的同社会身份依赖归属。尼克与梅丽莎被一种特殊依赖关系紧密联结,这导致了即便他们双方已经爱上了第三者,也不愿放弃这样的联结关系。在外人看来,梅丽莎和尼克在婚姻中并不深爱对方,他们没有孩子甚至分床睡,但是他们离不开彼此,甚至在发现一方出轨了反而更加喜欢对方了。尼克的软弱让他在感情中十分被动,他的顺从几乎到了病态的地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尼克和梅丽莎的依赖关系将他们相互捆绑在了一起,他们也相互需要,即便他们不再喜欢彼此。同样,弗朗西丝和博比的关系出发,她们的依赖关系也达到了顶峰。她们在寻找最亲密关系的底线,相互陪伴依赖,在友谊破碎时极力挽回对方。尼克和梅丽莎、弗朗西丝和博比的关系都为双方带来了稳定的同阶级认同感和归属感。处于一个世界的人,相互的认同和尊重是他们不愿放弃的事。不同的是,处于中层阶级的梅丽莎和尼克永远不会放弃他们的联结,全身心地爱上另外的人;他们无法给出承诺,也不会改变或者放弃自己原有的生活。

其二,弗朗西丝和尼克、梅丽莎和博比之间跨越社会身份的爱慕。弗朗西丝和博比对于梅丽莎和尼克的尊敬和羡慕之情最先来源于社会身份差距。故事的开始,弗朗西丝对于梅丽莎邀请到她家中的行为感到紧张和兴奋,她甚至开始酝酿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话语,好展示自己的形象。来到梅丽莎和尼克家时,弗朗西丝第一次见到了她的丈夫尼克,对他们产生了有钱人的印象。这场聊天进行了很久,弗朗西丝和博比对梅丽莎产生了相当的尊敬的情感。之后梅丽莎给她们拍了照片并写了人物特稿,而当弗朗西丝看到梅丽莎在酒馆外拍的照片,她希望梅丽莎把自己漂亮的脸蛋当做陌生的网民,这样梅丽莎就不会对她产生另类的评价,这也展现了弗朗西丝对于自己社会身份的自卑。出人意料的是,仅仅通过一次见面,博比便暗恋上了梅丽莎。所以当她再次接到了梅丽莎的邀请,她也开始考虑自己在梅丽莎面前的形象。与此同时,弗朗西丝也和尼克之间也产生了微妙的感情。

在社会关系中,个人选择和身份实现很重要。四段复杂关系的背后,是不同人物在社交网络和现实生活中关系的探寻和抉择。而对于这一代的青年人,他们四人在生活以及情感的纠缠中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享受当下,来满足个人情感和身份实现的需求。书的最后,弗朗西丝和尼克的电话似乎暗示了这段关系的延续,这也恰恰印证了爱情没有必要有完美的传统结局。从这个角度来看,萨莉·鲁尼似乎给出了她自己对于青年一代情感关系的见解:最后关头面临情感危机时,弗朗西丝还是奋不顾身地投入了她的爱情,同时也维系好了她的友情。“要明白生活必须先经历它,不能总是做一个分析的人”[3]。弗朗西丝的行动表达了她对爱的勇敢选择:遵从自己内心,爱自己爱的人,即使每一次都会卷入复杂的漩涡中,即使没有好的结局,即使不打破我们生活的壁垒,即使不维系我们的关系。

《聊天记录》让读者不禁思考,以弗朗西丝为代表的二十岁青年,他们是如何建立起他们的情感网络,又是如何解决自己的情感危机和生活危机。社交网络上的一句话,亦是一次记录,我们又如何同自己内心的矛盾和解,找到自己喜欢的存在方式和未来目标。当代青年是社交的一代,《聊天记录》对于青年矛盾的身份焦虑的描绘也是社交网络改变生活的直接映射。

五、结语

当人们不再将互动途径局限于口头谈话,科技革命让“聊天记录”的平台变成了网络世界——一个充斥着各种嘈杂的信息和记录的世界。在那里,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身份的网友成为彼此的好友。网民们在各自的社交账号上构建起了自己的社交形象,不同的头像、昵称、个性签名或背景图片搭建起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社交形象,并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身份:社交网络的观看者和被观看者。在那里,人们将不同的好友分门别类地归入不同组群,不同的群聊的人们或许有着同样的爱好。如此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联结某种程度上取代了现实世界中的真正的交流,人们和社交中的好友关系可以相当亲密,亦可相当遥远。在那里,有限的屏幕内的聊天框却为人们构筑了一个隐秘的角落,一个无限放松的自由空间,一个除了你我之外无人窥探的世外桃源。

显然,这样的社交网络下的会话为青年人创造了更多的人际关系联结,但也带来了危机。正如劳伦·柯林斯所说,“互联网并非鲁尼的主题,一如书信之于奥斯丁,但她充分吸收了线上语言,使之融入一种新的文体”[5],“社交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构成了一个能动主观主体的两种表达方式:人与人的关系在网络上被拉近了,却又因为种种限制在外人面前很遥远。然而,不变的是人们对于情感和社交统一的需求,而变的则是联结的方式。萨莉·鲁尼精准地把握住了这一特点,加之对于人物关系和心理的细致描写,最终给出了一份青年一代如何在社交网络下的双重身份焦虑之下,来应对危机从而实现个人情感和身份需求的满意答卷。

参考文献:

[1]易扬.流动的青春叙事,不变的萨莉·鲁尼[J].书城, 2022,(10):98-103.

[2]赵昱,陶喜红.社交媒体时代网民数字身份焦虑的表征、生成与调适[J].青年记者,2024,(04):18-22.

[3]萨莉·鲁尼.聊天记录[M].钟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

[4]邓肯·瓦茨.六度分隔:一个相互连接的时代的科学[M].陈禹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劳伦·柯林斯.你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萨莉·鲁尼[J].叶紫译.世界文学,2020,(01):69-85.

作者简介:

肖青,女,土家族,云南广南人,云南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