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京通志》版本研究

2024-08-20邵余洁谷颖

今古文创 2024年30期

【摘要】有清一代,极重修志。清初为修纂《大清一统志》,曾多次下令全国各地修纂方志,其中包括著名的东北方志《盛京通志》。《盛京通志》以盛京地区为主,吉林与黑龙江附载,是清代第一部官修东北地方志。自康熙二十三年至乾隆四十九年经五次续修,体例渐渐完善,内容逐渐丰富,为东北志书集大成之作。分析《盛京通志》各版本作者、修纂背景、修纂原则以及资料来源,总结各版本修纂的特点及缺失,从而为研究东北地区提供参考。

【关键词】清代;官修方志;《盛京通志》;版本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30-005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30.018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较为重视修志的朝代。方志记录了某一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状况,为统治者管理和控制这一地区提供便利。东北地区是满族肇兴之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故该地区的修志活动尤为重要。

盛京作为清代留都,是清朝统治东北的中心。清统治者为“追述祖功宗德” ①,下令“修纂《大清一统志》,以昭来兹” ②。清朝修纂《大清一统志》,经康熙、乾隆、嘉庆三朝,使得方志的修纂工作普遍开展,康熙帝也“敕奉天府尹先修《盛京通志》” ③,《盛京通志》的修纂成为清初东北修志的高潮。

《盛京通志》共有康熙二十三年刻本、雍正十二年抄本、乾隆元年刻本、乾隆十三年刻本和乾隆四十九年刻本五个版本。

一、康熙二十三年本

首部《盛京通志》纂成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由镇守奉天等处将军伊把汉,副都统穆恭、佟宝,奉天府府尹董秉忠等四人任总裁,奉天府府丞边声廷、张鼎彝监修,佐领哲备、锦州府知府孙成等七人纂辑。

此本修纂历经十年,是一部结构严谨、体例得当的志书。清朝从顺治时期始修地方志,此时期贾汉复修纂完成《河南通志》《陕西通志》,此两志因内容全面、体例严谨,被礼部视为各省修志参考,故《盛京通志》仿其体例进行编纂。但由于盛京为陪都,与河南等地区不同,又参照《明一统志》中北京、南京、中都、兴都各省的体例,将原来在前的建置志置于京城志、坛庙志、山陵志、宫殿志之后,将人物志置于帝王志、名宦志之后,如此该志体例便同其他地区有所区分,彰显了其特殊地位。在体例上,编者并不完全按照礼部规定进行修订,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修纂成具有盛京地区特色的志书。此本分三十二卷,首图一卷,卷首附四篇序,即奉天府府尹董秉忠、府丞边声廷、张鼎彝、锦州府知府孙成序,于辽宁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等馆藏。

《盛京通志》大量记载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军事、风俗等内容,弥补了东北地区资料匮乏的缺漏。编者详考历史典籍,充分利用盛京地区官署所藏档册,多次查阅档案文书,对存疑的地方再三考订,不妄下定论,“凡事关国朝典制,皆咨请四部、内务府历查旧案,往返再三,然后入志” ④“不敢以俗说附会” ⑤,表现了编者修志的严谨求真的态度。此外,编者对建置沿革、山川道路等内容“详加稽访”“询其源流”,即在编修志书时实地考察源流,详考史实,注重口述史料,却不直接采用传言。如此,此本编者秉着谨慎求实的态度,使之成为一部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实际的志书。且此后的各版本均延续了这一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

作为清代第一部官修东北通志,康熙二十三年本的修成标示着清初盛京地区修志工作的圆满完成。然而由于朝廷“限三月成书”,快速修志之风弥漫全国,因此,此本内容叙事简略,体例亦不完备。

二、雍正十二年本

雍正十二年(1734)本,由奉天府府尹吕耀增、奉天府丞王河主持,永平府教授魏枢参与纂修,此本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此本据康熙廖腾煃本增修,共三十三卷,图十一幅,即除廖腾煃本增万寿亭图外,此本另增黑龙江形势图。卷首除了保留康熙二十三年本四篇序文外,另增康熙五十年廖腾煃的续修序文。另外,此本体例同旧本无太大变化,仅在卷首“仿广东志例”增典谟志,钞为十册。典谟一门,增补了康熙及雍正时期的皇帝诏敕,其典制部分内容源于《大清会典》及各衙门留存的文书档案。此外,《盛京通志》有雍正十三年再稿本,四十八卷,图增至十四幅,为宋筠接任奉天府尹后同王河重新商榷定稿。相较于雍正十二年本,此本卷数不同,但志目相似,今已亡佚。

此本较康熙二十三年本在内容上有较大增补,编者详考典籍及制度,对前志中记录的山川、城池、道里远近等信息重新勘探,修订讹误,对前志漏载的内容如未完全记载的人物、名宦等相关内容及时补充,同时增加了贡物部分的内容。在各位编者的努力下,此志的内容更为丰富,且记载错误的内容亦得到了进一步的修正。

三、乾隆元年本

乾隆元年(1736)本由升任奉天府府尹吕耀曾、府尹宋筠以及前署奉天府府尹奉天府府丞王河为总裁,永平府教授魏枢纂修,此本于辽宁省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大连图书馆等馆藏。

此本于雍正十三年增补成定稿,乾隆元年刊印,共四十八卷,首图一卷。编者利用各地新搜集的资料,在前志基础上对体例做了大量添改,其中,将关梁志改为关隘志,在艺文志中增御制,又加杂志。且此本舆图增为十四幅,即“今增奉天、黑龙江形势图各一,北镇庙图一,千山图一,旅顺海防图一,共图十有四” ⑥,然而在此本图卷中并未发现“旅顺海防图”,与凡例叙述不同。此本将旧本三十三卷增为四十八卷,即将典谟志、山川志、职官志、人物志、孝义志、艺文志由一卷增为二至六卷。然而初稿本附十一幅图,再稿本与刻本均为十四幅图,两者虽志目相似,但卷数不同,故乾隆元年刻本所据为雍正十三年再稿本。

编者对前志缺失的人物事迹及文学作品等内容亦有所增加。编者广泛收录当地知府、府尹、教授等进士或举人出身的文人作品,且收录的文献多以表现本地风土人物为主。除此之外,编者善于运用地方大量的档案、志书以及“兼访耆旧” ⑦等,使得此本人物形象更为生动,由此展现出独特的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补史的作用。乾隆元年本在继承前志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运用丰富的史料对前志进行补充和纠正,为之后的修订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乾隆十三年本

乾隆十三年(1748)本,由军机大臣汪由敦主持重修,并交由武英殿刊印。乾隆九年清高宗在首次东巡途中因“旧纂通志一书未为精核” ⑧,命中央官员汪由敦负责修纂事宜。

此本在乾隆元年本的基础上,并前志四十八卷为三十

二卷,将典谟志分为圣制和御制,合坛庙、宫殿、山陵为一卷,删去苑囿志(牧政附);星土置于建置沿革前,首次增加建制沿革表;关隘、驿站合为一卷,并改为关邮;又增兵防、忠节和文学;合隐逸、流寓、方伎、仙释为一卷,风俗、物产、杂志为一卷,其余体例在顺序上亦有所调整,即“釐其欠第,补其缺逸,并首卷帙,使无复杂” ⑨,可见,此本体例更为精核。

此志除了在体例上有所调整外,在内容上也删繁就简、订正谬误。此志增补谕旨内容,并增清初开国人物,以较大篇幅描写先祖的丰功伟绩,试图通过先祖们自强进取的精神,唤起民族的共同记忆,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此志编者未前往盛京进行实地访查,资料多援引由朝廷修纂、保存的典籍及中央编订的史书,这一全新文献的使用不仅丰富3vhBmvnS7YFzn1m5i3CQhA==了此志的内容,且在材料的运用上逐渐由地方史料向中央典籍的过渡。此外,从方志的命名看,“钦定”二字,体现出修纂权由地方官员向中央官员集中的趋势,更表现出统治者对此志的重视程度,从而彰显其统治权威⑩。因此,从乾隆十三年本开始就具有了不同于前面三次修纂的政治文化内涵。

此志对前志缺漏或不详细的内容,作了重要的增补,不仅续记了乾隆元年至乾隆十二年的内容,弥补了这时期史料的空白,同时保留了部分乾隆四十九年本所未载的内容,对乾隆四十九年本内容有一定的补充和参考。此本较为稀见,现收藏于辽宁省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

五、乾隆四十九年本

乾隆四十九年(1784)本,历经五年付梓,由武英殿刊刻并收入《四库全书》,共一百三十卷,三十五幅图。此志是乾隆皇帝在第三次东巡盛京因“旧本盛京通志叙事简略,体例亦多未合” ⑪,命军机大臣派人重修,由阿桂、于敏中、和珅等七位朝廷高级官员任修书馆总裁,礼科掌印给事中刘谨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程维岳总纂,总裁、修纂、校对共二十八人。

此本相较前面几次修纂变动最大。编者详细订正前志缺失的内容,增设纶音、天章等门类,将圣训诏谕、碑记、诗文置于卷端;订正建置疆域、山川、城池,悉载国语旧名;详订吉林、黑龙江边门、户口田赋等内容;增志兵防;增辽金宗室,载开国功臣事迹;风俗物产遵钦定《满洲源流考》编纂,旁采异闻为杂志;艺文按时代分历朝艺文和国朝艺文;旗田、官庄等内容多详细,满族风俗习惯等也多有涉及。

此本为最后一次修纂,是历次修纂中规格最高、编纂最为严格的一本。此本涉及整个东北地区,除补充盛京地区内容外,还对吉林、黑龙江地区遗漏或缺失的内容进行增补,内容更为广泛。编者大量收录清朝历代帝王的御制诗文,作品多以东巡盛京以及歌颂先祖及故乡为主,将其置于卷端,并运用“谨稽五朝《实錄》、《圣训》” ⑫等《清实录》和其他官修重要典籍。此外,编者将编纂重点放在开国事迹上,涉及满洲源流、开国史事等关乎本朝历史的内容则由官员“分卷进呈,具经钦定”,可见,此举便于乾隆帝树立正统的历史观,阐明其统治权力来源的正统性⑬。以上内容占全志超四分之一,体现乾隆帝试图以官修方志的形式,保存清朝兴起的历史记忆,达到思想控制的目的。

此本历经康雍乾三个朝代,收录了乾隆四十九年前较为丰富的史料,内容由最初的三十二卷增至一百三十卷,是清代东北地区重要方志,现收藏于辽宁省图书馆、长春师范大学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

六、其他版本

《盛京通志》有康熙五十年(1711)奉天府重刻本,由奉天府府尹廖腾煃、府丞吕履恒督修、奉天府治中李舜卿、通判严舒、辽阳州知州事张禹锡监修。此本因“颁行日久,印刷滋多,梨枣蒙翳” ⑭,据康熙二十三年本补刻重刊。但此本仅在艺文之首加上御制典诏、诗文,增一图即万寿亭图,附廖腾煃的万寿亭颂,并被此后几个版本继承,图上标有“大清康熙五十年三月十八日敬立”,标明此为康熙重刊所补。此本较为罕有,于南京图书馆等藏。

此外,还有咸丰二年(1852)补刻本,奉天府府丞提督学政雷以諴为督修,奉天府通判兼署承德县事金州厅同知兴泰等三人为监修。雷以諴咸丰二年以“此地藏书家迄无善本” ⑮为由,对乾隆元年本重加补刻,再行刷印,又因“岁月深久,版刊字迹脱落弥多” ⑯,修补换版三万余字。此本传世罕有,于辽宁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藏。

另有乾隆四十四年(1779)活字本,于北京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等藏;五十四年补录校正编入《四库全书》,纪昀等抄校四库全书写本,于北京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等馆藏;“民国”六年铅印本等,藏北京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等。

《盛京通志》共修纂五次,刻本五种,钞本两种,补刻本两种,活字本一种,此后又铅印本一种,可见清统治者对该地区修志的重视。

康熙年间,在朝廷编修《大清一统志》的推动下,盛京地区修志活动兴起。《盛京通志》内容丰富、体例完备,所述内容以盛京地区为中心,涉及吉林、黑龙江两地,且中央档案、地方档案等均有参考,是盛京地区所修志书集大成之作。康熙二十三年刻本是清代首部陪都志书,对清代东北修志具有开创之功;雍正十二年抄本内容较为粗糙;乾隆元年刻本传世较广。以上三个版本为康熙、雍正时期所撰,皆为配合修纂《大清一统志》。故而,此三个版本官庄、旗田等目内容详尽,是盛京地方特色的体现。乾隆十三年刻本较为稀见,流传不广,但内容简严精核;乾隆四十九年刻本是清代最后一次官修通志,内容最为完善,体例最为完备。以上两个版本,编者广泛运用中央编纂和保存的典籍、档案等,大量增添满洲起源传说和先祖开国事迹的内容,均通过修纂方志的形式强调清朝统治地位的合法性。此时《盛京通志》更是一部体现统治者政治文化观念的东北地方总志,也是政治权利认同的载体。⑰

《盛京通志》经康雍乾三个朝代的几次续修和重修,是清前期重要的东北方志修纂活动。以上版本详细记述了东北地区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人物事迹等内容,由于各版本修纂时间、修纂人员及背景,以及统治者的重视程度不同,故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版本的文献特征、内容精细程度的差异。此书的反复修订既是清廷加强地区管理的需要,也是统治者彰显国力的有效手段。总体来说,《盛京通志》展现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时代风貌,对研究东北地区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注释:

①②③(清)董秉忠等修:(康熙)《盛京通志·张鼎彝序》,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

④⑤(清)董秉忠等修:(康熙)《盛京通志·凡例》,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

⑥⑦(清)呂耀曾等修:(乾隆)《盛京通志·凡例》,清乾隆元年(1736)刻本。

⑧鄂尔泰等编:《国朝宫史》卷三十,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⑨汪由敦等修:《钦定盛京通志·凡例》,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藏乾隆十三年刻本。

⑩⑬张一弛:《清代“大一统”政治文化的构建——以〈盛京通志〉的修纂与传播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第163-165页。

⑪(清)阿桂、于敏中等修:(乾隆)《钦定盛京通志·上谕》,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武英殿刻本。

⑫(清)阿桂、于敏中等修:(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首(凡例)》,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武英殿刻本。

⑭(清)阿桂、于敏中等修:(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国朝艺文十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⑮⑯(清)呂耀曾等修,魏枢等纂:(乾隆)《盛京通志·跋》,清乾隆元年(1736)刻本。

⑰杨念群:《“大一统”与“中国”“天下”观比较论纲》,《史学理论研究》2021年第2期,第87页。

参考文献:

[1](清)吕耀曾等修.(乾隆)盛京通志[O].清乾隆元年(1736)刻本.

[2](清)董秉忠等修.(康熙)盛京通志[O].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

[3](清)汪由敦等修.(乾隆)钦定盛京通志[O].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藏乾隆十三年刻本.

[4](清)阿桂,于敏中等修.(乾隆)钦定盛京通志[O].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武英殿刻本.

[5](清)阿桂,于敏中等修.(乾隆)钦定盛京通志[O].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鄂尔泰等编.国朝宫史[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

[7]张一弛.清代“大一统”政治文化的构建——以《盛京通志》的修纂与传播为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06):163-165.

[8]杨念群.“大一统”与“中国”“天下”观比较论纲[J].史学理论研究,2021,(02):87.

作者简介:

邵余洁,女,汉族,浙江温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东北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