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的魅力
2024-08-20李欣怡
【摘要】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与形象性或者说是话语蕴藉的含混性与文学语言的阻拒性都为读者留下了充分的审美想象空间,无数的空白与不定点激发读者思考,引起人们的共鸣。文学经典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具有超强的审美性,而且具有反映现实、超越现实、警醒世人的作用。文学经典“无用之用”的魅力,需要不断深入地去体会。
【关键词】文学经典;审美蕴味;灾难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30-003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30.010
文学经典是指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并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能够经受得住时代考验而获得公认地位的伟大作品。文学经典充分表现着社会现实,反映着生活真理,通过艺术的真实,使人们在审美的愉悦中产生情感的共鸣,而后引领读者走入艺术的世界,获得情感的净化。读者通过解构作者的文学话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并获得人格的提升。通常读者在对经典作品进行文学接受之后,作品不会立即消失,而是会在大脑中留下长久余味。正因为有如此种种的魅力,经典才会被代代相传,不断重读。伴随着常读常新,读者不断领略到经典的魅力,这也就是为什么经典被称为经典的原因。
一、经典的价值
文学经典都是历经过无数次历史的淘洗与确认之后才得以流传至今,名扬天下。这些经典使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或为之慨叹,或为之欣喜,或为之悲怆。在浩浩荡荡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无论处于何种年代,文学经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都不可谓不大,无论是论及文学经典之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还是说隐藏于文学之下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文学经典对人类的价值都是巨大而深远的,就如历朝历代都有利用文学经典来辅助治国,宣扬正统思想的例子。刘勰在《原道》中说:“圣因文以明道。” ①即圣人是通过经书来明道的,所以提倡“宗经”。刘勰又在《宗经》篇中也专门论及了效法学习古代经典的重要性,正所谓“是以往者虽旧,余味日新。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可谓太山遍雨,河润千里者也。” ②由此可见,古代先贤早就懂得经典是值得反复读,越读越新,越有启发的道理。中国古代文人也早就在行动中不断实践着这一道理,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③,强调了多读书对于写作的意义。同时,杜甫也是“宗经”的诗人典范之一,宋代词人秦观就曾评价杜甫诗为“集百家之长”,是诗歌的集大成者,《新唐书》称赞杜甫的文学成就是“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的壮阔。④杜甫的成就也使之成为后世无数文人学习和崇拜的对象,成为后人所宗的“经”,甚至出现“千家注杜”的盛况,被黄庭坚等无数诗人极致推崇,学习继承。自宋代起,杜甫就已经被文人推到非常高的地位,元代诗人方回更是在《瀛奎律髓》中将杜甫尊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祖,杜甫在诗坛的崇高地位一直延续至今,为人赞颂。
经典之所以历久弥新,不断为后人重读,是由文学经典本身的固有属性决定的。文学经典具有超越一般文学作品的审美蕴味,富含深刻的哲理性与话语蕴藉。不同时代的读者都可以从经典中找到共鸣,找到新的发现。就如人们非常熟悉的《红楼梦》,其解读空间之巨大,以至于专门为研究《红楼梦》而发展出一门显学,即“红学”。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那么同样的,不同人眼中也会有不同的《红楼梦》,不同人也就会读出不同的味道。比如,情感细腻敏感的人往往会与黛玉共情,而沉稳大气更有阅历之人则可能会更加欣赏刘姥姥为人的老练智慧。
每一部可以称之为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渗透着作家丰富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感悟,源源不断地教会人们如何审美的掌握世界,这正是体现了文学的功利性目的,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通过对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生的描写,歌颂了坚强意志的魅力;《平凡的世界》通过对孙少平的刻画写出了理想信念的宝贵;《老人与海》通过对老人桑地亚哥坚强斗争的刻画,表达了人格尊严的不可战胜……每一部经典作品都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旅程,笑中带泪,但种种体验只能由读者自己亲自感受。
二、经典话语的智慧
由于一部文学经典中通常蕴含着许多的人生智慧,包含着作者故意而为之的陌生化写法,而且文学话语中蕴含的含蓄性与含混性,也都使得读者很难一次就读懂文学经典中包含的所有文学话语。正是这些“阻碍”使读者每一次的阅读都可以获得一些新的感悟和惊喜,这样在文学接受的过程就充满了挑战性和未知性,文学话语中蕴藏的智慧也可以使读者在一次次的挑战中获得满足和升华。如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变形记》《城堡》和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等待戈多》以及尤涅斯库《秃头歌女》等都是通过对描写对象或变形、或夸张、或异化的描绘,来展现人性和社会生活中的荒诞性,在貌似滑稽可笑的情景中表现出对于社会和人性的讽刺和嘲笑,这类作品中充满着丰富的内涵和韵味,但同时这类作品因为具有较强的“阻拒性”,因此都较难理解。
在现代社会,飞快的节奏使手机取代了书本,使电子书取代了纸质书,甚至是以电影视频的观看取代了文学经典的阅读。一部分人逐渐迷失在乱纷纷的信息流中。生活节奏越快就越是应该抓紧文学经典这根“救命稻草”,为内心留存下一片专属的“绿洲”。文学经典可以给予人们心灵的养护,还可以给人们心灵以诗意的栖息,缓解人们紧张的情绪和繁忙的压力。当读到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时,人们会向往他笔下那如世外桃源般的湘西美景,会为那人性之纯良而陶醉,也会为那人事命运的不可控而惋惜。当读到汪曾祺先生的《受戒》时,人们也会因为那未受污染的人性之美而感动,从而产生愉悦放松的心里体验。甚至在读到揭露现实残酷真相的经典作品时,也能获得强烈的美的体验。如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有一段对于阿列克诱奸苔丝的描写,充满了朦胧和罪恶,美丽和悲哀。哈代运用独特的笔法,美丽的描写悲哀,将残酷的现实含蓄的揭露出来,这种悲哀的美更使人感受深刻。这就是文学经典带给人们心灵的诗意的栖居,这些也在促使着人们不断重读经典。
三、经典文学的不可替代性
文学经典的无功利性带给人们审美的享受,带给人们一个可以自由想象的理想境界。而经典之中所蕴含的深层的思想价值与内涵更会给予人们以精神的指引。读者一般在进行文学接受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陷入作家预留的空白与不定点之中,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社会经历与知识储备进行再创作,这样就既满足了读者的精神需求,又会使读者在不断深入的理解与再创造之中获得精神的共鸣和升华。除此之外,读者通过阅读经典可以快速获取生活及人生的真理,使得人们更加理智,更加豁达。反观现代社会中的部分畅销书以及网络小说,已经成为资本催生下的文化商品,在极度的商业化炒作和人气与知名度的加持下,由“作家”随便写写,甚至于找人代笔,最终潦草的凑成一册厚厚的图书,却可以冠冕堂皇地成为百万畅销书,高调地立在书店货架的最前排,但是其文学价值可想而知。而与之相反,人们所推崇的文学经典则完全不同,每一部文学经典都是作家们费尽心力,甚至用尽半生才孕育而出,读者通过反复阅读这些经典就相当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了,眼界和格局都会大不相同,这些都造就了文学经典的不可超越性。除了文学深层的功利性目的之外,深深吸引读者不断重读的巨大魅力其实还是文学经典自身的、超强的审美价值。爱书之人每遇好书往往手不释卷,孜孜以求,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其原因就是文学经典的审美价值。如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可谓巧妙。惟妙惟肖,各具特色的语言描写,充分体现出人物的性格,使得许多性格相似之人产生区分,如鲁智深和李逵的描绘,只闻其声就可以区分出是哪一位。
《文心雕龙·宗经》中说:“并穷高以书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 ⑤意思可以理解文学经典往往为后世作家提供了种种可能性,给后世树立了一种文学典范,可以启发后者从不同方面继承和创新。众所周知,历朝历代的作家都是在不断的继承中发展出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风格,模仿前人经典是成就自身创作的前提和根基。就像伟大名著《红楼梦》就是汇集各家之长而成一家之言的典范,它继承并借鉴了诸如神话、《庄子》《西厢记》《西游记》《金瓶梅》《水浒传》等的优秀因子,并加以发展创新,成就了其自身的经典地位。
四、灾难文学是对现实的记述与反映
诚然,经常会有人对于文学的价值持否定态度,认为文学是最无用的。那么只能说这些人还根本不懂文学的魅力与作用,甚至他们根本就从未接触过文学。毫无疑问,历史与现实已经告诉人们,文学无用论是个彻彻底底的伪命题。在过去几千年人类历史发展中,人们共同面对着无数的灾难与变故。古往今来,现实中的人们每天都在见证着属于各个时代的历史。不可避免的,人们常常会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惶惶不安,忧心忡忡,这时文学作为一个充满可能性的载体,就成为无数人民倾诉悲喜,记录现实的对象。因此,当人类面临灾难时,“灾难面前,文学何为”的命题就在被一次次提及,引发人们反思。
从现实功用来看,文学确实没有那种实际的、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文学经典可以帮助唤醒和鼓舞人们积极参与到改变世界的实践之中,这是毋庸置疑的。鲁迅先生说得更加明白,“文学给人的愉快和休息是修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 ⑥。
灾难文学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态,灾难主题也是中国文学永恒的主题。在灾难的视野里,人类不自觉地以文学的方式抒发淤积的情感,慰藉受伤的心灵。先秦灾难文学就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表达出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类心灵世界的展示,这些特点成为后世灾难文学的原型。文学是人类精神和心灵的产物,从它诞生起就与灾难结下不解之缘,它记录了灾难的种类,描写了灾难的状况,书写了人类面对灾难时的心路历程。⑦灾难始终伴随着人类,促使着人类不断成长。早在先秦时期,人类就已经创造出大量的灾难神话。比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都是描写自然灾害和人类与自然灾难搏斗的神话名篇。《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⑧就记载了大禹时代洪水滔天的境况。从古至今,不论是自然的灾难还是人为的灾难,灾难始终如影随形,从未离去,因此文学必然书写灾难。
每当人类在面对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时,文学从未缺席,也无法缺席,这是文学对时代和社会肩负的重要使命。历史上如薄伽丘的《十日谈》、加缪的《鼠疫》、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戈尔丁的《蝇王》、休斯的《牙买家飓风》、毛姆的《面纱》等都一次次将残酷的灾难放在人们面前,帮助人们了解和记录曾经真真切切发生过的灾难,使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得以学习和铭记。薄伽丘《十日谈》记述了1348年,发生在佛罗伦萨的一场席卷全城的可怕瘟疫。瘟疫虽然导致原本繁荣稳定的城市尸横遍野,但是作者笔下传达出来的更多是来自人性的光辉。作者笔下的人们,在面对灾难时乐观积极,向死而生,都怀着一种越是接近死亡,越要珍惜美好人生的态度,敬畏生命,造就了一种全新而强大的人生精神,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著作《鼠疫》,是以象征主义的手法将发生在奥兰城的一场瘟疫详细描述了出来,这场突然爆发的鼠疫对人性的善恶做出了考验,瘟疫的发生既激发了人性中的贪欲与恶念,也引发了人性中良知和善意的觉醒。
通过文学经典,人们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到不同时代不同人们面临的不同困难与挑战,可以从中汲取到有利于后世更好生活的养料。登高才能望远,只有铭记历史才有利于人民更好的成长。多读经典,重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不需历经百年而能领略到世间万物的兴衰与荣枯;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而视通万里遨游天下;可以让人们超越时空,穿越国界,跨越人种获得一块独属于自己的——这人世间最公平的,可以隔绝纷扰的“桃花源”。当然,不论他人的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准则,文学经典的魅力还是需要每个人去亲身感悟才能够领会。
注释:
①②⑤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2013年版。
③(清)钱谦益注:《杜甫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版。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2015年版。
⑥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⑦王秀臣:《灾难视野中的文学回响——先秦灾难的文学表现及其意义》,《湘潭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⑧钱宗武:《尚书译注》,中华书局2022年版。
参考文献: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清)钱谦益注.杜甫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
[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王秀臣.灾难视野中的文学回响——先秦灾难的文学表现及其意义[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6]钱宗武译注.尚书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22.
作者简介:
李欣怡,女,汉族,安徽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