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化生存语境下影像思维嵌入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的路径分析
2024-08-19管倩
【摘 要】 智能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媒介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媒介化生存”演变为“视频化社会”。尽管对于渗透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短视频,大家褒贬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人们毫无选择地“被”进入“视频化生存”时代,社会、文化、媒介、个人之间的互动关系都被“视频化”所“裹挟”。在智媒时代与新文科建设的双重背景之下,新闻学专业应跳出传统新闻学教育的固化思路,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视频化社会”对于新闻传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新闻学专业其实是面向纸质媒体培养新闻人才的,课程建设普遍缺乏一种“影像思维”。在“视频化生存”语境下,应该系统思考如何将“影像思维”嵌入新闻学专业课程的建设中。
【关键词】 视频化社会; 影像思维; 新闻学; 课程建设
一、视频化社会对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提出新要求
“新媒体的发展,推动了人的媒介化生存,它意味着人在不断与媒介内容融合,内容变成人的一种媒介化存在。视频化生存是媒介化生存的新阶段,视频化生存也与现实化生存形成了相互驱动、相互转化,甚至一定的融合关系。”[1]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这其中,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10.6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7.7%。新入网的2480万网民中,37.8%的人第一次上网时使用的是网络视频应用。”[2]如果应用媒介逻辑去解释当下的社会背景,“视频化生存”无疑是关键词之一,同时,在新文科理念的指导下,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须要思考“视频化社会”这一时代新背景所提出来的革新要求。
(一)视频化社会所具备的特征
随着网络视频接收、拍摄、制作的技术门槛不断降低,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网络视频日益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展示自我的主要媒介。“人类从未像今天一样,被无穷无尽的视频所包裹。随着移动终端视频拍摄技术的进步和视频平台的蓬勃发展,视频开始全面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覆盖娱乐、购物、新闻发布、知识生产等方方面面。”[3]
视频化社会是互联网发展中,继社交化、移动化之后出现的第三个浪潮,是社会媒介化的进阶版本。“视频化生存,不仅意味着人们以视频这样一种符号方式存在与互动,也意味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媒介化。”[4]在一个视频化社会中,视频成为人类生活的核心方式以及社会活动的中心,“影像”成为人们社会表达和互动的主要形式,这也导致视频化社会呈现出碎片化、滤镜化、虚拟化等方面的特征。
一个有意思的社会现象:如今一些城市的群众活动,例如贵阳民族巡游大联欢、路边音乐会等,在传统媒体时代会吸引人们亲自前往现场围观,而进入视频化社会之后,由于影像传播带来的立体“在场感”,以及不想到现场去体验拥挤,人们会更多地选择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去关注类似的活动。类似社会现象表明,视频化生存使得人们的社会需求从“在场”向“在场感”的转变,人们与社会之间产生互动关系的前提,从原来的“我必须在现场”,转变为“我有强烈的在场感”。
与文字传播相比,影像传播在带给人们更强“在场感”的同时,碎片化、滤镜化、虚拟化也随之而来:人们与视频化社会的互动被影像割裂成一系列的小碎片;强大的影像加工技术使得人们在视频建构起来的社会空间中更加被美化,与“本真”的“生图”效果渐行渐远;尽管以短视频和直播为代表的影像传播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真实感的还原需求,但是视频化空间依然无法摆脱其“虚拟性”的本质,因此,当人们越来越沉浸在视频化社会空间中而不自知,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模糊。
(二)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需要嵌入影像思维
新文科建设,是指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形成交叉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及交叉专业的新文科的一系列建设事项和建设工作。①新文科的核心是立足新时代,回应新要求,以“融合”实现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革新。
在媒介化生存语境下,当前新闻传播教育亟需回应的新要求,就是要适应视频化社会对新闻传播提出的新要求。在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上,应该嵌入“影像思维”。“影像思维,是指人们对影像产品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批判力,以及对影像生产的认识、想象、批判、重构等心理认知活动”[5]。可以看出,影像思维包含两个层面:认识影像、生产影像。作为新闻内容生产的学科,新闻学更加需要注入“生产影像”层面的影像思维。
缘起于报刊的新闻学,“天生”的文字基因就较为强大,注重文字传播能力的培养是新闻学专业的传统。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要求中,专业类课程要求开设:《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从这些课程的名称看出,课程设置更多考虑的是文字表达及传播能力的培养,核心要义是为了满足以印刷技术为基础的传统新闻内容生产的需要。
深受传统媒体时代影响的新闻学专业,要想立足新时代,顺应新要求,就应该解放思想,敏锐地捕捉到智能媒体时代的视频化生存语境需求,“在世界越来越被影像占据和填充的趋势下,影像思维作为媒介素养的重要内容顺应了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阅听转型需求,应当尽快列入新闻传播教育的议程”[6]。
二、视频化生存语境下新闻学专业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新闻工作者是时代脉搏的敏锐把握者,能够及时发现社会变化的一举一动,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培养摇篮,新闻传播教育应植根于社会现实,与当下视频化社会的传播需求“同频共振”。但目前的新闻传播教育,尤其是专业课程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少与社会现实脱节的问题。
(一)课程建设缺乏系统的“影像思维”
传统新闻学是面向纸质媒体培养新闻人才的。纸质媒体的叙事形态始于单纯的文字,后来增加了静态的配图,再到如今智能媒体时代的“无视频不新闻”,以短视频和视频直播为主要代表的叙事形态已成为当下新闻报道的“霸屏”呈现形态。然而,无法适应新文科建设要求的传统新闻学,对于新时代的新要求没有敏锐地把握,课程建设方面依旧固守在文字思维的单一培养层面上,将培养重点单纯放在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上,例如专业核心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大部分会重点培养新闻“写手”,或者说重点提升学生的新闻报道写作能力,而对学生影像思维的培养尚处于空白。
此外,传统新闻学的课程建设比较趋于对单一专业课程的建设和改革,缺乏系统思维,孤立地去思考某一门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改革工作,而不善于将一门课程置于相关课程群的整体建设中去统筹思考。即使单一课程建设中出现了零星的“影像思维”,对于智能媒体时代要求新闻工作者打通采、编、策,掌握全媒体技能的要求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因此,缺乏系统的“影像思维”成为当下新闻学专业课程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二)课程设计缺乏实施实践项目的抓手
传统的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以纯理论和说教为主,造成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完全脱离的局面,根本无法满足“动手欲”强烈的学生需求。综合来看,新闻学专业在本科学习阶段,二、三年级的学生对于专业实践学习的积极性较为强烈,一方面他们完成了一年级的专业基础与理论方面的课程学习,对本专业有了基础认知;另一方面,随着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增加,他们对于相应专业技能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坐在教室里听老师的单向讲授,同时开始有了较强的实际操作意愿,这个阶段特别需要授课教师适时、恰当的实践指导。
新闻学专业课程,特别是涉及业务类型的课程,如果教学模式还局限于课堂理论讲授加期末考试的方式,无法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和实操能力的有效提升。但是传统新闻学专业课堂现状,仍旧拘泥于纯理论的讲授,学生只能通过案例讲授、小组讨论等课堂学习的方式了解专业实践课程的知识点,没有相应项目的实施学习,以及授课老师的业务指导,错过学生专业实践学习的“黄金期”,无法取得实在的专业教学效果。同时,课程设计中也缺乏配合课程模块内容的跨学科实践项目的设置,特别是缺乏强调影像思维的项目设置,专业课程中理论和实践是“两张皮”,并没有实现有机结合,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学习效果欠佳。
(三)课程目标缺乏对全媒体新闻人才需求的时代考量
智能媒体时代对于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需求,即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媒体应用型新闻人才。专业课程,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掌握,更需关注怎样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掌握核心业务能力,如此一来,才能在根本上达成教学改革目标。但是传统新闻学的课程目标并没有跟随时代的变化而进行更新,依然停留在传统新闻人才培养层面。课程目标中并没有设置符合全媒体应用型相关的培养内容,尤其没有实现从“文字思维培养”向“影像思维培养”的综合转变。
(四)教学成果不直观,无法实现影像思维嵌入课程建设的效果可视化
部分新闻学专业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在教学成果方面,依然停留在理论阐释层面,并没有直观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果,无法实现课程建设效果的可视化,尤其是影像思维是否嵌入成功的可视化。这与课程评价体系不多元、不合理息息相关。传统新闻学专业课程聚焦在书本与课堂教学上,因此课程评价的设置也会受到书本与理论的限制,局限在单一的考试考查方式上。专业课程学得怎样,通过一份包括名词解释、简单题、应用题的书面试卷来进行考核,而试卷的分数能够反映的仅是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而涉及新闻传播的技能,无法用单一的期末试卷来考核。
三、影像思维嵌入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的路径探析
本研究选择将影像思维嵌入新闻学专业课程生产项目,作为新闻学专业课程跨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的课程教改项目实施,帮助学生有效将新闻采编、影视审美、新媒体运营、拍摄与剪辑等多方面技能融会贯通,达成跨学科教学成果的可视化呈现,实现高素质全媒化应用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探析视频化社会的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具体路径。
(一)开展符合视频化社会新闻传播需求的课程群建设
为了使新闻学专业课程符合视频化社会对新闻传播活动提出的新要求,应该将专业实践类课程整合起来进行综合建设,而非孤立地仅开展单一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只有将涉及新闻内容生产环节的相关课程内容打通并整合为课程群,以影像思维嵌入全媒体新闻专业课程群的建设,才能产生课程建设的整体效应,更加实现全媒体全流程新闻内容生产能力提升的培养目标。
以本研究开展的课程教改项目为例,按照新闻内容生产流程的组成部分,将《新闻采访与写作》《业务实训:新闻采写》《新闻编辑》《新闻报道策划》四门涉及内容生产的“采、编、策”部分的专业课程整合起来,同时,增加一门强化影像技能的《短视频制作》课程,把以上五门新闻学专业课程“打包”为一个全媒体内容生产课程群,根据影像思维的不同维度,各有侧重地开展这一系列课程的综合型教改实践,以实现这一全媒体内容生产课程群的影像思维显性呈现。
本研究将影像思维解析为影像赏析思维、影像拍摄思维、影像制作思维、影像策划思维、影像制作技巧、构图意识、脚本意识等维度,并将具象的维度与相应课程结合。例如,《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在侧重培养学生发现新闻、采集新闻、呈现新闻等传统新闻采写能力的基础上,新增影像拍摄思维、影像制作思维培养部分,以适应视频化社会对于全媒体新闻报道生产的需求;《新闻编辑》课程在侧重培养学生新闻把关等传统新闻编辑能力的基础上,新增影像赏析思维培养部分,在面对视频化社会的流量时,提升学生的专业判断和筛选能力;《新闻报道策划》课程在侧重培养学生传统新闻报道策划能力的基础上,新增影像策划思维、脚本意识培养部分,提升学生制作新闻报道视频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以影像思维主导的课程项目产出为实施课程建设的主要抓手
为了使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的新闻学专业课程,走出教室,丰富教学方式,达到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的目的,必须让新闻教育生长在新闻发生的“大地”上。选择以OBE教学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①与影像思维主导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的项目教学环节,是一个操作性较高的课程建设主抓手。在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中,以影像思维主导的课程项目的设置与实施,可以带来非常可观的视频化学习成果,成为课程建设的有效抓手。
例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课程项目教学设计中,围绕影像拍摄思维和影像制作思维,专门设置了“校园新闻短视频”制作的课程项目,让学生通过实施该项目提升他们的影像拍摄与制作思维;在《新闻编辑》的课程项目教学设计中,围绕影像赏析思维、构图意识,专门设置了“在有流量的短视频中,寻找有营养的短视频”课程项目,综合提升学生的把关意识和影像鉴赏能力;在《业务实训:新闻采写》的课程项目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该课程全实训教学的特点,围绕影像拍摄思维、影像制作思维、影像策划思维、影像制作技巧、构图意识、脚本意识等多个维度,设置了“新闻采写实训营乡村振兴系列短视频”制作的全流程课程项目,在高强度的实训项目中快速提升学生的全媒体新闻报道能力。
(三)以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全媒体新闻内容生产能力为课程主要培养目标,重点突出影像思维的培养
无论是新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还是智能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工作一直在发生变化,包括报道思维的转变:从传统媒体时期的文字思维,转变到视频化社会的影像思维。这些变化导致业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其中较为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对于有扎实文字功底人才需求,快速演变为对“文字功底+影像表现功底”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当中,课程目标的设置应该紧跟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而不能一成不变地停滞在纸媒时期。
本研究通过开展产学融合,与业界深度联动共同建设专业课程体系,以新闻业界的视角,准确敏锐地捕捉到智媒时代新闻行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应具备全媒体新闻内容生产能力,尤其对影像思维的要求非常突出。并将针对这一需求的培养环节及时地增加到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设计当中。
以本研究实施的两个产学融合子项目为例,一个是与贵州日报国际传播中心合作的“国际传播项目课程”,另一个是与贵州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合作的“生产订单项目制教学活动”,这两个子项目的共同特点是为新闻业界根据当时具体的用稿需求,制定相应新闻内容生产项目订单,根据这些项目订单的具体要求,反向设计凝练课程的培养目标、增加课程实践创新教学内容。具体来讲,两个子项目分别设置了“原来你是这样的留学生”“夏天的味道”等主题的项目订单,项目订单在作品形式上均要求以短视频为主,特别强调作品的完成要具备影像思维。因此,在项目订单任务的指向下,课程目标加大了学生影像思维和影像表达能力培养的权重,课程设置的各个环节都紧密围绕影像思维的培养目标而展开。
(四)课程教学增加以影像思维指导影像制作部分,促进新闻的真实呈现
与文字表达相比,影像的表达方式更加接近真实,原因在于文字表达需要写作者将其看到的事实经过自己大脑的转换,将事实有关画面转变为自己的文字描述,还需要受众对看到的文字进行“吸收”消化后,将写作者的文字转换为自己对新闻场景的想象。在文字描述新闻的过程中,存在两个主观转换的环节,因此,新闻的真实景象随着这两个主观过程的转换而不再那么“逼真”。而影像表达则能够直接带给受众关于新闻现场的“画面+声音”的视听信息,不再需要写作者的转述以及受众的想象来进行主观转换,因此影像表达让新闻的呈现更加逼真与客观。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为了促进新闻的真实呈现,要恰当地应用影像思维来指导学生开展新闻内容生产方面的学习。将影像特征融入课程教学,是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在课程建设当中尝试在教学实践中融入影像思维,以期提升学生真实呈现新闻的综合能力,具体有以下教学尝试:
第一,在案例教学当中,加大影像类案例的占比,平均每个课件至少有一个视频类型案例,以此加深学生对影像形式的认识;第二,在课堂讲授中,任课教师会采用视频拍摄的方式来记录某些重要的讲授片段,然后将这些视频片段集纳为课程小短片,既丰富了课程资料的形式,同时也带动学生养成影像记录的习惯;第三,在演示教学当中,要求任课教师以自身拍摄、制作教学日常VLOG的方式,向学生演示影像制作的方法、技巧、思路等,用教师的“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第四,在情境教学当中,选择真正新闻现场作为实践教学情境,也即为实境制教学,同时,提前给学生设置新闻全媒体报道项目任务,并规定文字报道与短视频报道是必选项目,兼顾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影像表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五)利用信息技术专业中的可视化技术,将课程改革实践所产出的学习成果及其包含的影像思维进行可视化展示
本研究将对课程建设实践推进的学习成果产出进行多维度的界定,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学习成果产出进行数据化的呈现,以达到将教改成果可视化的效果,为实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有效的实施路径和坚实的理论支撑。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切实有效地加大高校新闻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产出,让学生在产出实践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领域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OBE教育教学模式涵盖四方面要素:定义学习产出(Defining)、实现学习产出(Realizing)、评估学习产出(Assessing)、使用学习产出(using),四项要素共同构成了“从定义学习成果,到实现学习成果,到评价学习成果”的成果导向教育模式。“评估学习产出”这个环节正是实现学习成果可视化的关键步骤。以影像思维主导的课程项目产出(定义学习产出)决定其学习成果不仅局限在期末考试的分数上,更直接关联在课程项目要求的影像作品上,对学生影像作品数量、质量的综合测评,才能实现科学、全面评估课程学习产出的可视化效果。
课程成果可视化包含三个部分:一是定义学习产出的具体形式(新闻作品/被业界发表的新闻作品/在专业比赛中获奖的新闻作品);二是设计产出成果的课程项目形式(采访实战项目/策划会项目/短视频作品制作项目);三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具体的学习产出项目开展可视化分析和展示。这三个部分对于课程建设来说,缺一不可,环环相扣。
对于课程改革实践所产出的学习成果及其包含的影像思维进行可视化展示,实际是对影像思维嵌入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实践效果的印证,用直观的课程建设成果分析,促进以创新教学方式切实有效地加大高校新闻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成果产出,让学生在产出实践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新闻实务教学领域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四、影像思维嵌入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可视化分析
本研究以《业务实训:新闻采写》课程改革实践为例,开展了针对影像思维嵌入的数据可视化分析,通过两个教学周期课程相关数据可视化分析表明,该课程的改革实践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影像思维并灵活使用在内容生产的实践当中。
本研究选取进行可视化分析的课程为《业务实训:新闻采写》,分别以该课程的2021-2022学年第三学期(比较周期一)、2022-2023学年第三学期(比较周期二)这两个教学周期为比较样本。
(一)《业务实训:新闻采写》课程两个比较周期的总体情况
比较周期一,参与人员是贵州民族大学2020级新闻实验班30名同学和一名专业任课教师,以及四名研究生。本次实践课程为期六天,对安顺市经开区幺铺镇牛蹄关村进行实地全媒体新闻采写活动。课程最终促成77件学生全媒体新闻作品的产出,在课程改革的微信公众号《实验空间》上共发布77条稿件,其中有35条稿件在省级媒体——众望新闻客户端上推送,这35条稿件的创作参与者实现了该教学班的全员覆盖。
比较周期二,参与人员是贵州民族大学2021级新闻实验班30名同学和一名任课教师,以及两名研究生。本次实践课程为期五天,到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桐梓娄山关街道和水银河景区开展实地全媒体新闻采写活动。课程最终促成学生完成符合新闻媒体刊发要求的新闻报道作品总共90件,其中获得众望新闻、动静新闻等省级媒体采用的学生稿件共计56件,桐梓县融媒体中心发布也推送了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学生优秀作品。
(二)学生影像思维在课程成果产出数据上的表现
在比较周期一的77条新闻稿件中,图文类稿件有45条,H5作品7条,视频作品有25条。图文新闻稿件占主导的地位,占总体新闻稿件的比例为58%,视频类作品占比33%,H5作品占比9%。从数据上可以得到结论,学生的新闻内容制作以传统的图文形式为主,但也开始大量使用影像形式进行新闻制作,一些变装视频、VLOG、仿拍视频等形式,符合当下短视频的主流方向,说明制作者开始具备影像思维。在比较周期二的56件被省级媒体平台发布的学生新闻作品中,图文作品24条,视频作品30条,H5作品2条。图文作品和视频作品占主导的地位,占总体总数的97%,H5作品比较少,占比3%。(如图1所示)从数据上可以得到结论,学生的新闻制作不再局限于以传统的图文为主,视频作品的数量已经超过图文类型作品,随着学生视频作品制作数量的增加,表明学生的影像思维在实训课程中得到明显增强。
(三)影像思维嵌入的学生学习产出作品的质量水平
以视频作品产出数量更多的比较周期二为例,在30条视频作品中,共计时长为1523秒,平均时长51秒。这次的视频报道,多为VLOG形式,几十秒钟的视频长度,符合当下的短视频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有时长4分多钟的纪实视频,也有20秒的片段视频,学生的视频作品涉及的类型是比较广的。截至2024年2月的统计共有两条四分钟的作品,动静新闻中的长视频取得了9.1万+的传播效果,众望新闻中的四分钟视频取得了5朵小火苗(该客户端阅读效果单位,5朵小火苗为最高值),较长一点的视频,能展示的内容更多,也更具有深度,传播效果更好。视频这种动态的方式,让水银河的面貌得以很好展现,辅以文字,更好地进行说明,从视频本身来看,视频内记录了乡村旅游、乡村旅馆、景区生态、景区建设等内容。在动静新闻发布了9条视频作品,共计热度62.5W+,平均热度6.9W+,最高热度9.1W+,围绕着水银河景区开展了乡村旅游的宣传,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剪辑手法,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众望新闻发布了21个视频,共计获得小火苗67朵,平均获得小火苗3.2朵,有3个作品获得了5朵小火苗。从相应的数据表明,比较周期二的学生视频作品质量总体较高。
通过对以上课程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包括图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以影像思维嵌入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是切实有效的,特别是在学生影像思维的形成和影像产品的生产能力提升方面,有着直观可视的学习产出作品的数据支撑。
结语
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再到智能媒体时代,传播内容形式不断在更迭,也给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不断地提出新要求。在视频化生存语境下,信息的传播形式如果依旧局限于文字,将无法适应新时代需求。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学专业课程,以及师资力量如果不嵌入影像思维,也将无法适应新时代对新闻人才的需求。本研究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寻影像思维嵌入新闻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分别从课程群建设、视频类课程项目设计、影像思维培养嵌入课程目标、课程成果可视化展示的维度来进行分析,特别是用课程建设成果数据可视化分析来印证相关路径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彭兰.视频号的激活与突破:强社交平台的视频化之路[ J ].新闻与写作,2023(03):63-7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24(3).
[3]孟建,符艺娜.视频化社会:对一种社会文化形态的阐释[ J ].新闻爱好者,2024(03):9-13.
[4]彭兰.视频化生存:移动时代日常生活的媒介化[ J ].中国编辑,2020(04):34-53.
[5][6]蔡斐,王啸洋.影像思维:当代新闻传播教育亟待提升的媒介素养[ J ].中国编辑,2022(10):70-74.
【作者简介】 管 倩,女,贵州贵阳人,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媒体融合、新闻实务、媒介化社会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贵州省2022年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改可视化研究”、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金课”《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号:2024JKSJ0017)阶段性成果。
①OBE教学理念,又称成果导向理念,以学习成果为出发点,由该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建设,会选择在教学设计中设置多个课程项目,并导出相应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