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反馈与传播中构建中国电视剧批评新样态

2024-08-19艾志杰张斌

电影评介 2024年10期

【摘 要】 2023年,中国电视剧评论聚焦历史视野与理论深度,重视题材深耕与个案阐释,观照受众诉求与情感结构,在深度审视“艺术生产论”的内循环机制中,探讨电视剧批评对创作的有效影响与推动作用。同时,在新媒体语境下,评论主体日趋多元,评论载体丰富且分化,评论界积极探寻新兴技术与艺术表现的结合点,致力于构建互动、互联、互融的批评话语体系。此外,评论界重视“文化主体性”的核心价值,向内探查电视剧批评的文化传统,向外拓展电视剧批评的跨文化视野,强调电视剧批评“兼顾内外”的双重使命。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国产电视剧的高质量发展,而且在更深层次上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 电视剧评论综述; 艺术生产论; 文化主体性

回顾2023年,学界对中国电视剧的研究呈现出视角多元、理论丰富的整体态势。学者欧阳宏生表示:“建立中国特色的电视批评理论体系,其重要特征是必须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1]2023年中国电视剧评论界尝试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基于此,本文聚焦中国电视剧在批评效用、批评话语和批评使命三个维度的新动态,探索其在“艺术生产论”“新媒体语境”“文化主体性”等层面的新变革,把握中国电视剧创作与评论的宏大图景,以期在积极的反馈与传播中持续构建中国电视剧批评的新样态。

一、反馈与互动:回归“艺术生产论”的批评效用考察

众所周知,电视剧的批评效用日益成为推动电视剧艺术发展的关键力量。“电视剧批评的有效性既取决于电视剧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各自对批评、创作宗旨的追求,又有赖于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的双向奔赴。”[2]2023年中国电视剧评论界紧密围绕“艺术生产论”的核心理念,全面审视电视剧生产的各个环节。

(一)创作论:聚焦历史视野与理论深度

电视剧批评应贯通历史与现实,以史为鉴,发现当下问题。通过深入剖析电视剧的历史发展脉络,不仅能帮助评论者更加准确地诊断当下电视剧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还能为未来的电视剧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和启示。正如学者沈义贞在考察40多年的中国电视剧时发现:“其在遵循现实主义道路的同时,在美学上也存在着一个总的、明显的局限,即‘不完全的现实主义’。”[3]学者毛尖进一步“从时空、人设和高潮设置来回望国产剧30年,检讨为什么国产剧于今变得如此贫穷”[4]。学者刘永昶则通过回顾2022年电视剧创作,指出“在行业整体良性循环的前进态势下,中国电视剧的未来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5]。这些成果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深入对话,对电视剧艺术的发展提出深刻洞见和反思。

聚焦历史视野可纵览电视剧发展脉络,审视当下创作现象;而注重理论深度则能拓宽发展视角,推动电视剧批评创新。2023年电视剧评论界精准把握电视剧作品与各方面理论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动电视剧批评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有研究者以伦理学观照电视剧创作,指出“21世纪以来电视剧呈现对当下伦理和道德问题的关注和探讨”[6];也有研究者探索叙述视角与电视剧的内在关系,强调“随着国产剧集创作水平不断提高,编剧、导演对叙述视角的选择、转换与创新必将日渐成熟”[7];更有研究者立足“心性论”等理论勾勒电视剧中的“主体间性构型模式”[8]。这些理论批评语义明确、切中要害,与电视剧的创作实践紧密相连,并具备广泛适用性和深远影响力。

(二)作品论:重视题材深耕与个案阐释

在多元题材与地域特色的交汇点上,评论界展现出深入且全面的思考。一方面,评论界对农村题材电视剧、革命题材电视剧、科幻题材电视剧等进行重新界定,推动类型批评的发展和完善;同时,2023年的年代剧、“她题材”、悬疑剧等也迎来了多元变化和创新发展。[9]另一方面,评论界密切关注地域电视剧,拓展对中国特色电视剧的类型批评。京派电视剧中“带有鲜明北京一带地域文化历史特色的文化符号”[10];海派电视剧中“上海(文化与城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11];东北派电视剧中“承载着鲜活的历史文化记忆的东北老工业基地”[12];陕派电视剧中“史诗性的风格气韵”[13],无不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剧创作的优秀传统”[14]。类型批评的深化与对地域特色的挖掘齐驱并进,为中国电视剧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评论界对《狂飙》(徐纪周,2023)、《人生之路》(阎建钢,2023)、《漫长的季节》(辛爽,2023)、《三体》(杨磊,2023)、《我们的日子》(王雷/刘畅/傅子恩,2023)、《冰雪尖刀连》(高希希,2023)、《父辈的荣耀》(康洪雷,2023)、《装腔启示录》(李漠,2023)等电视剧予以高度关注,并着重审视电视剧的当代性和现实性。例如学者高小立认为《破晓东方》(高希希,2022)是“对于民族资产阶级一次集中的群像亮相”[15];学者时统宇认为“《漫长的季节》主创者拥抱现实的热情、直面人生的勇气、开掘生活的冷静让人们叹为观止”[16];学者闫伟认为《三体》所探讨的“均是带有普遍性价值的宏阔主题”[17]。这些思考有力地证明了优秀电视剧在娱乐大众的同时,更能引领观众深思现实、展望未来。

(三)接受论:观照受众诉求与情感结构

受众的接受心理与审美需求是电视剧创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深入研究受众,对于提升电视剧的艺术品质和传播效果具有重要价值。纵观2023年中国电视剧评论界,有学者认为“现实主义电视剧要与人民‘不隔’”[18];还有学者认为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要“体现人的主体性、丰富性和多样性”[19]。这些研究不约而同地洞见电视剧创作和当代人的关系,受众则在此基础上参与着“文本意义和快感的多元化生产”[20]。有研究者进一步强调“受众情感”在这种“多元化生产”中的作用:学者卢蓉认为“文艺作品中的情感,既是特定人物性格在特殊情境下的情绪反应,更是一种特别的社会建构与价值建构”[21];学者张步中等认为“不同时期的美学观念、受众审美接受心理和价值诉求会对作品的内容、形式、艺术风格与传播形成反作用力”[22]。显然,他们充分考虑了受众的情感诉求对于电视剧创作的重要意义。

从这些成果来看,研究者对电视剧与受众的情感结构关系做了深入的正向考察,而在某种程度上却忽略了电视剧在接受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负面情感价值。学者曾一果等就以电视剧的二次创作为例指出:“在内心世界封闭、向内寻求自我的数字社会,人们更容易选择在网络中寻求陪伴感。”[23]不管怎样,评论界逐步显现出以接受反馈创作、以受众反哺作品的喜人趋势,“以同理心为基石、以情感共鸣为准则的共情表达越来越成为电视剧创作者的叙事策略”[24]。

二、多元与分化:基于“新媒体语境”的批评话语重构

新媒体语境下,2023年中国电视剧评论的主体日趋多元,其载体也日益丰富和分化,艺术与技术、传统与现代深度融合。

(一)互动:多元的评论主体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革新,电视剧批评领域正逐步迈向多元化、互动性的新阶段。从专业评论家到普通观众,从学者到自媒体人,每个人都能成为批评的参与者,“观众才真正有权评价文艺作品及其精神力量”[25],从而构筑一个丰富而生动的批评生态。“他们在这一实践场域中找寻志同道合的好友”[26],带来多样的视角和观点,电视剧批评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在关于电视剧《山海情》(孔笙/孙墨龙,2021)的短评中,“一则‘长这么大我还是头一回看宁夏卫视’的评论获得了3000多的点赞量,成为热门短评”[27]。更重要的是,媒介生态的变化带来了批评主体的流动与转换,“传媒艺术创作者、传播者、接受者之间的身份与作用,也在逐渐融合”[28]。批评不再是专家特权,而是广大观众共同参与的过程。

进一步看,批评主体的多元化也促成学术话语与民间话语的融合交流。“观众们通过弹幕来表达心绪,通过点评来交互看法,通过拆条转发来接力共情,通过混剪来二次传播。”[29]批评话语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对话和交流。豆瓣中的评分和推荐指数正在成为研究者考量电视剧大众接受效果的重要面向[30]。有研究者指出“弹幕的互动性和文本伴生等特征,让电视剧同时实现了个体情感和社会集体情感的表达”[31];还有研究者采用文本分析法对YouTube平台的国产剧英文评论进行类目建构[32]。在新媒体语境下,观众针对电视剧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批评者予以回应和解释,这种互动有助于形成更加客观、系统的批评话语体系。

(二)互联:分化的评论载体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进入互联网平台化发展的新阶段,“版权分销、剧集联播、UGC同频创作”[33]等新形式的出现,微信、微博、豆瓣APP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崛起,为电视剧创作和批评构建了全新的数字空间。

微信公众号平台为传统电视剧批评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也孕育出众多以电视剧批评为特色的自媒体公司或团队。例如“影视独舌”等备受关注的自媒体,凭借其专业的撰写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为广大观众带来丰富的电视剧批评。这些自媒体通过精细化、商业化的运作,在电视剧批评领域崭露头角。同时,来自粉丝自发创作的力量也不容小觑。“网络上充斥着各类粉丝制作的大量关于剧集的内容梗概、人物分析和剧情解读等”[34],为观众提供了更加多元、个性化的批评声音。

此外,“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细分业务迅速异军突起,抢占用户注意力”[35],这些短视频平台逐渐成为电视剧批评的新领地。一批以制作电视剧、综艺评论视频为职业志向的自媒体博主,如“LOW君热剧”等,凭借独特视角、犀利评论和精心制作,在短视频平台上露出锋芒,形成了广泛的粉丝基础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这些自媒体博主不仅提供专业的电视剧批评内容,还通过互动、分享等方式,与观众建立紧密的联系,推动了电视剧批评的多元化和创新发展。

(三)互融:新兴的评论对象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艺术形态的多元融合,2023年中国电视剧领域迎来结构性转型。评论界高度关注新兴技术与艺术交融的趋势,探索电视剧在数字时代的多维艺术拓展与产业新高度。

一方面,评论界高度关注新兴技术与电视剧整体生态之间的融合趋势,尝试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技术话语体系。学者黄琳等人指出“虚拟拍摄、特效制作、实时渲染以及后期调色等数字生产流程的革新,让国产剧不断拓展着想象力的边界”[36];学者张涵认为“一台机器就可以代替以往需要很多人才能够进行的电视创意生产”[37];学者蔡盈洲则基于算法逻辑分析电视剧的生产机制、传播模式和文化特征[38]。这些成果的创新点显而易见,对于技术革新的描绘也颇为详尽。

另一方面,电视剧与其他艺术形态深度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多样的艺术体系,评论界对此现象予以关注。进入数字时代,“电视剧、电影、游戏、动画甚至短视频之间的融通与互渗愈发频繁”[39]。学者张斌提出“剧集电影化”[40]的概念;学者李胜利等借助“元宇宙”的概念,指出剧集创作可以结合电视、电脑、手机、VR眼镜等多种媒体联动[41]。这些观点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支持,更为电视剧的融合生产指明了方向,这种融合生产将扩展电视剧发展维度[42],进一步加深了电视剧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和文化纽带。

三、承袭与传播:“文化主体性”批评使命的再确认

2023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43]与此相呼应,2023年中国电视剧评论界愈发重视“文化主体性”的核心价值。通过电视剧这一文化载体,评论界深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积极寻求中国故事、中国声音的海外传播路径,“为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提供有益的平台与窗口”[44]。

(一)向内探查:电视剧批评的文化传统

2023年中国电视剧评论界注重“向内探查”,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其作为重要的考量标准,以审视电视剧创作的内涵与价值。陈旭光等学者聚焦“中华美学精神”,指出“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生产’过程中,当下电视剧对传统儒家伦理、道家意境美学以及瑰丽怪奇民间美学的传承与转化有迹可循”[45];学者王一川立足中国“君子之风”和“古雅之美”,阐明“电视剧美感呈现新构型”[46];学者孔令顺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无论是从受众接受程度还是文本特征来讲,电视剧都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提供助益”[47]。这些成果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对电视剧予以评论,助推中国电视剧根植本土文化。

同时,评论界也展现出博古通今的视野,积极探寻当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双重挖掘的策略,既体现了评论界对传统的尊重与传承,也展示了对现实的关注与洞察。张阿利等学者深入透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认为新时代十年生产的电视剧作品“形成了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中的新型文化景观”[48];学者胡智锋等在肯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阐明“中国电视文艺需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积极调整和优化创作与传播的思路与方法”[49];学者丁亚平等则进一步强调中国电视剧创作者要坚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50]。评论界在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同时,积极吸纳并呈现当代中国的文化精髓。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站在今天的立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人民为中心的出发点”[51],来探索与时俱进的批评方式,深化电视剧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反思与引导功能。

(二)向外传播:电视剧批评的跨文化视野

纵观2023年中国电视剧评论界,研究者普遍关注“中国电视剧走出去”这个关键词,并充分肯定其发展前景[52]。学者储小毛认为“借助互联网平台,充分利用平台高速、广泛的传播特征进行国际传播,这可被视作中国电视剧‘走出去’的渠道创新”[53];学者何天平则强调应“探索由‘走出去’向‘走进去’的结构性转型”[54]。至于怎么寻求转型和突破?有研究者认为要“以视觉框架作为中国电视剧海外传播的逻辑起点”[55];也有研究者认为中国剧集仍需“寻找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56]。可见,研究者们的多元视角与实践探索,共同推动中国电视剧的国际化进程。

此外,部分研究者有意识地聚焦电视剧跨文化传播的实证研究,这一转变标志着批评方法的科学化和专业化。实证研究以其严谨的数据收集、分析和解读,为电视剧批评提供坚实和可信的基础。通过量化数据的支撑,研究者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观众喜好、市场趋势以及社会影响,进而对电视剧的艺术品质、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进行深入探讨。学者刘振东等选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为研究对象,厘清中国电视剧对外传播与构筑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内在关联。[57]学者司若等面向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的调研数据,从受众视角探究当前中国电视剧的海外传播现状和文化影响力。[58]显然,实证研究在电视剧批评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批评的准确性和说服力,也为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结语

2023年的中国电视剧评论,在深度审视“艺术生产论”的内循环机制中,探讨电视剧批评对创作的有效影响与推动作用;在全面把握“新媒体语境”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之下,凸显构建中国电视剧批评话语体系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在“文化主体性”的坚定承袭与再确认中,强调电视剧批评“兼顾内外”的双重使命。学者贾磊磊曾说:“电视批评的文化责任,不是由学者自己命名的,它是一个时代所赋予的。”[59]在全球化时代,如何以创新且富有深度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如何灵活应对新型媒介与技术的持续涌现,以及如何深入挖掘中国电视剧的文化内涵,这些问题亟待创作者和研究者以前瞻性的眼光和深厚的理论素养进行探索与解答。

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生等.电视批评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451.

[2]沈子元.中国电视剧批评的有效性研究[ J ].中国电视,2023(11):89-94.

[3]沈义贞.不完全的现实主义:45年国产电视剧一瞥[ J ].中国电视,2023(09):9-11.

[4]毛尖.戴上金箍不能爱你:国产剧三十年检讨[ J ].现代中文学刊,2023(01):24-28,35.

[5]刘永昶.2022年中国电视剧:精品化生产与“现象级”传播[ J ].中国电视,2023(04):45-51.

[6]任付新.21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伦理诉求[ J ].当代文坛,2023(03):169-175.

[7]戴清,王泳苓.“说者”与“被说”的新变:近年来剧集叙述视角的创新[ J ].中国电视,2023(10):72-79.

[8]王一川.心性现实主义的主体间性构型——以近十年中国电视剧人物性格塑造为例[ J ].艺术传播研究,

2023(02):5-16.

[9]张明浩.“回望”“遥望”与“再出发”:2023年中国影视年度发展报告[ J ].电影文学,2024(01):3.

[10]陈友军,余宗霖.略论新京味电视剧的现代性蕴含——以付宁导演电视剧为例[ J ].当代电视,2023(08):36-42.

[11]张斌,丁子洢.荧屏上“沪味”的复兴与延伸——新时代海派电视剧特色研究[ J ].当代电视,2023(07):12-19,61.

[12]陈涛.城乡风景、现实关怀和怀旧诗学:论新时代东北剧的叙事空间[ J ].中国电视,2023(11):18-23.

[13]张阿利,李磊.新时代 新西部 新影像——近年来中国西部题材电视剧创作新论[ J ].当代电视,2023(07):4-11.

[14]仲呈祥.新时代沪产电视剧创作启示录[ J ].上海文艺评论,2023(04):12-13.

[15]高小立.“战上海”与“建上海”的叙事策略、剧情演绎与影像表达[ J ].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23(02):68-69.

[16]时统宇.《漫长的季节》的尺度与《狂飙》的分寸[ J ].视听界,2023(04):127.

[17]闫伟.科幻表达中,国产剧的三重拓新——评电视剧《三体》[N].文汇报,2023-01-18(10).

[18]李安.“隔”与“不隔”:现实主义电视剧鉴赏批评的一个维度[ J ].当代电视,2023(10):45-48.

[19]薛晋文,张捷.论新时代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的新趋势和新路径[ J ].电视研究,2023(09):12-14.

[20]林吉安.电影接受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J ].艺术传播研究,2023(01):93-102.

[21]卢蓉.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思想资源及美学转化[ J ].艺术传播研究,2023(02):17-26.

[22]张步中,牛超杰.“温暖时代”的文学影像化——论电视剧《人生之路》的改编创作[ J ].东岳论丛,2023(12):

53-58.

[23]曾一果,李一溪.网络米姆与电子榨菜:数字时代的“情感症候”——由《甄嬛传》的“二次创作”现象谈起[ J ].传媒观察,2023(06):82-88.

[24]史哲宇,俞渝翰.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共情表达叙事策略探析[ 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23(04):81-85.

[25]王一川.文艺作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三题[N].文汇报,2023-04-19(09).

[26]赵红勋,侯珮桦.网络异托邦中电视剧受众的趣缘社群建构[ J ].视听理论与实践,2023(04):32-38.

[27]刘纯懿,胡泳.数字文艺批评的公共性意涵与公共领域平台化新变[ J ].文化艺术研究,2023(06):37-47.

[28]刘俊.融媒挑战与主体显现:面向未来的中国电视艺术理论构建[ J ].中国电视,2023(04):23-29.

[29]刘永昶.“流动”的电视:现代性视域中的媒介形态重组与再塑[ J ].当代电视,2023(08):30-35,72.

[30]周彦杉.大众接受效果与科幻文艺创作——以《三体》小说和电视剧的豆瓣评价为例[ J ].当代文坛,

2023(05):109-115.

[31]梁君健,龙娉如.情感实践的内部性与外部性:现实主义主流电视剧的影视弹幕研究[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05):93-101.

[32]段鹏,朱雨晴.现实题材国产剧集海外受众接受度研究——基于YouTube评论的文本分析[ J ].中国电视,

2023(11):65-70.

[33]熊敏.差异化共生:电视媒体与网络视听平台的协作式内容生产研究[ J ].中国电视,2023(09):88-92.

[34]尤达.角色参与理论视域下的网络剧精品化创作分析[ J ].中国电视,2023(01):39-48.

[35]朱旭光,梁静.网络视频平台的演化规律与层级递进发展策略[ J ].中国电视,2023(09):93-100.

[36]黄琳,李杰,雷涵淋.故事的变身:国产剧数字叙事中的虚拟与真实[ J ].中国电视,2023(06):24-32.

[37]张涵.高端人工智能产品对电视传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J ].当代电视,2023(07):104-108.

[38]蔡盈洲.流媒体背景下电视剧的算法逻辑[ J ].中国电视,2023(02):92-98.

[39]张书端.科幻剧《三体》的跨媒介叙事与多元文化价值[ J ].电视研究,2023(05):55-57.

[40]张斌.剧集电影化:回归还是新潮?[N].文汇报,2024-02-28(11).

[41]李子佳,李胜利.融媒环境下剧集创作转型研究——以中国漫改剧为例[ 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03):116-124.

[42]吴昊.历史、观念与路径:跨媒介视域中的电视剧艺术融合生产研究[ J ].视听界,2023(01):49-54.

[43]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J ].求是,2023(17).

[44]胡正荣,郭海威.转场与缝合:“一带一路”影像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J ].中国电视,2023(10):5-12.

[45]陈旭光,张韵.温柔敦厚、意与境偕与错彩镂金——当下电视剧创作的中国艺术精神转化与美学重构三题[ J ].

当代电视,2023(05):12-19.

[46]王一川.历史大变局滋生的新美质——近五年中国电视剧美感构型简析[ J ].当代电视,2023(05):4-11.

[47]孔令顺,唐文玉,王婧文.新时代电视剧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呈现[ J ].中国电视,2023(03):5-12.

[48]张阿利,张星义.新时代国产电视剧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图景的影像呈现[ J ].中国电视,2023(02):25-33.

[49]胡智锋,兰健华.文化传承与创新语境下中国电视文艺的发展思考[ J ].当代电视,2023(12):4-10.

[50]丁亚平,龚方怡.新时代中国电视剧的文化逻辑、建构策略与价值选择[ J ].中国电视,2023(04):5-10.

[51]尹鸿,冼琬奇.融通古今 继往开来——近年来国产历史/古装剧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J ].当代电视,2023(12):

11-18,80.

[52]李胜利,丁思丹.中国电视与网络视听艺术“出海”效果与内容建设[ J ].中国电视,2023(12):5-12,80.

[53]储小毛,鲍威宇.现实题材电视剧国际传播的平台化路径初探[ J ].中国电视,2023(02):107-112.

[54]何天平,鄢雨然.受众接受视野下提升中国视听艺术国际传播效能的路径探析[ J ].中国电视,2023(11):71-77.

[55]徐玉梅,倪学礼.中国电视剧新媒体海外传播的框架逻辑与情感范式[ J ].中国电视,2023(09):60-64.

[56]杨宾.近年来中国剧集在拉美地区的传播研究[ J ].中国电视,2023(12):21-27.

[57]刘振东,宋巧丽.中国电视剧对外传播的“伦理同心圆”表意机制与实践成效——基于十国问卷的实证考察[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03):118-124.

[58]司若,庞胜楠.中国电视剧提升海外影响力研究——基于76个国家和地区的调研数据[ J ].中国文艺评论,

2023(12):43-56.

[59]贾磊磊.中国电视批评[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5:212.

【作者简介】 艾志杰,男,江苏苏州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后(在站),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影视理论与批评;张 斌,男,四川阆中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影视理论与批评。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转向媒介:数字网络时代中国电影融合创新研究”(编号:21AC004)、2023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江苏电视文艺创作研究”(编号:23TYD02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