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型多元·题材拓展·传播创新:2023年中国电视剧述评

2024-08-19范志忠陈笑

电影评介 2024年10期

【摘 要】 2023年中国电视剧呈现多元发展态势。主题剧与年代剧精彩纷呈,不仅拓展了国产电视剧历史叙事的广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国产电视剧的思想深度;都市剧、悬疑剧、科幻剧表现出类型拓展与现实深化的特征,“她题材”类剧集依旧表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不仅如此,2023年中国电视剧在台网合作方面不断深化,探索盈利转型,尝试与文旅相融合,以多元媒介、多维发展的格局共同构建起一个更加多元和创新的传播生态。

【关键词】 2023年中国电视剧; 类型研究; 传播新变; 主题创作

2024年2月20日,在第7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影视蓝皮书2023:年度发展报告》。2023年中国电视剧年度十大影响力作品揭晓:《狂飙》(徐纪周,2023)、《繁花》(王家卫,2023)、《三体》(杨磊,2023)、《漫长的季节》(辛爽,2023)、《父辈的荣耀》(康洪雷/刘翰轩,2023)、《去有风的地方》(丁梓光,2023)、《新闻女王》(姜振杰/陈海斌,2023)、《平原上的摩西》(张大磊,2023)、《不完美受害人》(杨阳,2023)以及《梦中的那片海》(付宁,2023)。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备案拍摄制作数量的公示,2023年备案数量538部,逆转了2021年498部、2022年472部这种逐年下滑的态势。2023年国产电视剧产量的止跌回升,重新恢复蓬勃的创作生机。①与此同时,2023年剧集豆瓣评分均值达到6.45分,与2020年6.09分、2021年5.71分、2022年6.24分相比,2023年国产电视剧集豆瓣评分呈现出四年来不错的成绩,体现出电视剧行业口碑和受众满意度持续上涨的趋势,反映出剧集市场精品化程度逐渐提升,观众对高质量、有深度剧集的兴趣日益增加,从而切实推动整个行业水平的质量提升。

一、主题创作与史诗叙事

重大主题剧的创作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电视剧创作类型。该类电视剧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为主,以一种宏大的叙事缝合个体生命和社会历史的记忆,建构家国情怀的想象共同体,以形塑国家认同和时代意义。[1]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重大主题剧创作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2023年是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重大历史节点,以毛泽东同志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砥砺奋进的革命生涯为题材的《大道薪火》(宋业明,2022)、《问苍茫》(王伟,2023)、《鲲鹏击浪》(刘飚,2023),与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钢七连”前身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卧冰浴血、保家卫国故事的《冰雪尖刀连》(高希希,2023)等剧作相继播出,历史话语交汇时代脉动,凸显回顾与对话的现实意义。

在革命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表达中,主题剧在叙事上均采取“青春化、日常化”的书写策略,还原革命英模人物性格立体度,填充重大历史事件中烟火气的平民细节,拉近了青年观众与主流意识价值观之间的心理距离。例如《鲲鹏击浪》由年轻编剧团队打造,生动地展现毛泽东年轻时期的故事,故事时间设定在1918年至1921年,聚焦毛泽东从一个普通的青年学子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心路历程。总编剧马继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创作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尤其在塑造青年毛泽东时,需要强调他的成长历程和情感变化,使作品充满生活质感和生活温度。[2]剧作描写了1918年青年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后,长达三年的探索救国道路与革命理想觉醒的人生轨迹,租房、求职、恋爱、学外语,相似的生活境遇与价值困惑,与当下年轻人与伟人之间的情感认同相契合。《问苍茫》讲述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归来的毛泽东,带着对革命、家国、民族的命运之问,积极投身工农运动、农村调查,从田间地头、铁路矿井中实践出革命真理,叙述了毛泽东如何从一个“探路人”“早行者”,逐渐成长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和开拓者的故事。《大道薪火》聚焦“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在危机四伏、艰难坎坷的反“围剿”斗争背景下,民生议题成为剧作叙事的前景。诸如婚姻条例颁布、妇女解放、创办银行、开办钨矿、发行纸钞等,大到干部贪腐,小到打鱼采药,这些琐碎的生活细节完整、艺术地填补了早期革命根据地叙事中治国理政、经济建设和金融斗争的影像空白。

宏大叙事中的个体化叙事,是近年来主题剧创作探索的重点,“弥合主流话语场域的内在裂隙,将主流价值融于个体体验以达成某种‘最大公约数’”,透过小人物视线折射大历史,是当下平衡“青年文化/主流文化、工业/美学、商业性/艺术化”的新解法。[3]《冰雪尖刀连》以太湖边顽劣少年伍万里的个体成长记忆,将抗美援朝的宏大战争画卷撕开一个微小切口,在历史横断面上微雕出七连这一南腔北调却凛然一体的志愿军形象符号,伍万里淬火成钢的残酷成人仪式与万千投军报国的中国少年同构一体,构成中国影像史上壮烈的青春叙事。

“年代剧”源于20世纪末中国港台影视界,最初与古装剧和时装剧并列,以人物的不同时代特征的服装区分剧作的类型。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国产电视剧的崛起,年代剧的概念逐渐扩展,从专注于清末民初的近代中国历史题材,发展至包括现代和当代题材,其美学内涵变得更为丰富。年代剧的特质体现在它的共情力和对历史细节的深入描绘上,以一种跨时空的史诗叙事,专注于展现普通人在历史洪流裹挟下的个体命运和日常生活。2023年,《人生之路》(阎建钢,2023)、《梦中的那片海》《父辈的荣耀》等年代剧持续霸屏,赢得了观众喜爱。

在家庭代际的传承中折射人物的家国情怀,是史诗性叙事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父辈的荣耀》在题材创作上可谓独辟蹊径,剧作聚焦于国产电视剧较少涉及的东北林业工人家庭。在世纪之交,由于国家保护森林政策的调整,第二代林业工人顾长山的家庭命运也因此遭遇新的机遇与挑战。顾长山与妻子那存花生有一子兆喜,此外,家中还有存花与前夫所生的孩子兆成、顾长生的师父,以及3个工友的孩子。显然,这八口不同血缘的人组成的家庭,既折射出林业工人生活的艰辛与动荡,也表现出他们在生活的压力下同舟共济、相濡以沫的情谊。剧中父与子关系,不再是经典的守旧与叛逆的主题,而是展现了在社会巨变的背景下家族与个体命运的变迁。

在巨大的历史时空下勾勒人物命运的沉浮与沧桑感,是史诗叙事的另外一个审美特征。《人生之路》改编自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剧作以改革开放这一宏大的历史为叙事背景,将叙事空间由小说中的陕西农村拓展到上海大都市,以此呈现出社会剧烈转型时期人物命运的裂变与走向。相较于路遥的小说原著,电视剧有意识地强化主人公高加林在事业、爱情所面对的双重人生选择。无论是选择复读、工作、写作或者与亚萍一起出国;还是选择与巧珍结合,认命当农民,高加林一次次被迫直面人生的抉择。一男二女的爱情纠葛,成为城乡裂变不同人生轨迹的隐喻与寓言。耐人寻味的是,剧作增加了高考冒名顶替这一小说中没有的情节,叙述高加林在高考中曾被冒名顶替,人生的命运被一双无形的手所操控而被迫改写。当然,剧作在强化这种命运感的同时,更注重叙述高加林对命运的不屈与反抗。或者说,剧作中高加林通过自己的一次次人生抉择,走出了人生的困惑与彷徨,谱写了一曲励志的生命之歌。电视剧《梦中的那片海》以20世纪70年代的北京为背景,以北京什刹海这一城市地标为空间坐标,讲述了肖春生、佟晓梅、叶国华、贺红玲、叶芳、陈宏军等一群从什刹海走出来的年轻人成长、追梦与奋斗的励志故事。剧作时间跨度长达30年,涵盖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历史时期,包含诸如恢复高考、改革开放、抗击非典等重大历史事件。剧作在浓郁的怀旧意味中叙述肖春生等几位青年的成长与命运,以年轻化的视角和充满诗意浪漫的叙事方式,为全剧赋予了独特、现代的“京味”意韵。[4]剧作的最大亮点则是克服传统剧作好人形象塑造无法打动人心的不足,主人公肖春生被打磨成一个现实版的“堂吉诃德”,虽然在爱情、事业上屡遭挫折,却始终不改初心,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坚守理想主义的信念,呈现了爱情、友情、世俗与理想的错综复杂,展现了理智和现实的无奈与冷酷,在讴歌时代精神的同时又不乏现实主义的批判力量,唤醒观众的强烈共情心。

2023年电视剧在主题剧和年代剧的史诗叙事中,超越了世俗羁绊,呈现出超凡脱俗的神圣意境,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并最终具有一种穿透人性的审美感染力,唤起了观众对特定时代共同记忆的深情共鸣。

二、类型多元与题材创新

在当前的电视剧市场上,剧集的类型和风格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特别是在质量提升和成本控制的大背景下,各种类型的剧集都在寻求新的创新路径,以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审美需求。

都市剧以现代都市为故事背景,涵盖都市家庭剧、都市职场剧和都市爱情剧等多个亚类型。其中,都市爱情剧在整体上备受年轻观众欢迎,成为当前网络和电视台内容中的重要组成板块。这一类型的剧集通常以现代城市为舞台,通过展现人物在都市环境中的生活、爱情、事业等方面的经历,吸引观众关注,尤其以年轻观众为主要受众群体。

2023年,导演王家卫推出电视剧处女作《繁花》,把电影的制作品质带到电视领域。剧作以电影般的影像质感和叙事节奏,勾勒出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腾飞期的时代气息,也展现出上海这座大都市蓬勃的生命力。在时代变革的背景下,每个人都抓住机会力争向上,熙熙攘攘中潜藏着欲望和不安。同名原著小说中,金宇澄以近乎白描的方式表现市井生活的琐碎,而电视剧《繁花》则以充满色彩的画面、悬念迭出的情节,展现出典型的“王家卫style”,从黄河路上的繁华酒家到外滩江边的万家灯火,每一帧都如同一幅精致画卷,美轮美奂,宛如一场视觉盛宴。

电视剧《繁花》围绕阿宝展开,通过他从阿宝到宝总又重新成为阿宝的命运轮回与跌宕起伏,勾勒出上海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巨大转型与变迁。原著小说共有31章,每一章都似乎是一个独立故事,但人物关系彼此勾连,构成一幅社会迭代背景下大上海的浮世绘。在电视剧改编中,王家卫将黄河路和进贤路的饭店作为叙事锚点,勾勒出上海在20世纪90年代城市命运转折的历史时刻。这一时期,外贸、股票和钞票的动荡,激发出上海渴望通过市场经济的奇迹改变自我命运的神经。电视剧的叙事焦点由小说中的阿宝、沪生和小毛转移到李李、玲子和汪小姐,构建出一条新的故事线。这三位女性与男主人公阿宝若即若离的情感纠葛,贯穿全剧,成为全剧扣人心弦的故事线。阿宝对每一个女生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在每一个女生落难时又不惜一切代价舍己相助,辗转于女性之间风流却不失倜傥。李李、玲子和汪小姐在各自的爱情追求中,深情却不失自我,汪小姐甚至在爱情的挫折中拒绝沉沦而高声喊出“我是我自己的码头”,这让每个女性为情所困的时候冲出自己的情感牢笼而熠熠生辉。《繁花》的爱情故事,在编导的精心构思下,通俗却不低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弥漫着一种高贵的气质。

在王家卫的剧作中,《繁花》故事的大开大合,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有一种繁华散去的沧桑感与命运感。[5]剧作中主人公以平民阿宝为起点,在股市挖掘到第一桶金后辗转于生意场中,并因此与李李、玲子和汪小姐产生剪还乱、理不断的情感纠葛,剧终时因生意失败、股市失利而重新回到平民阿宝这一原点,最终孤身一人眺望黄浦江的夜景,令人怅惘与喟叹。可以说,在王家卫的电视剧中,极致的美与极致的情感构成了其色彩斑斓的景观,但是,曲终人散的结局以及再回首恍然如梦的结局,让这部电视剧有了一种审美的历史厚重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可以预见,王家卫的《繁花》将是国产都市剧乃至中国电视剧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人口迁徙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农耕文明的血缘关系日益为职场的工作关系所取代。或者说,在都市社会中,对于个体生命而言,职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传统农耕社会的血缘关系。职场行业剧,因此成为都市剧的一个重要的亚类型。优酷和TVB联合制作的《新闻女王》聚焦在新媒体资讯泛滥所导致的后真相时代,女主播文慧心在香港最大传媒电视台SNK-NEWS中的职场故事,探讨新闻工作者在资本和权利的压力下如何始终坚守新闻职业的道德标准和遵循新闻的专业主义原则。剧情节奏较快,矛盾设置可引发几集之内不断地发展、反转再到尘埃落定,引发下一个问题。《向风而行》作为一部表现飞行员生活职场的都市励志剧,叙述鹭洲航空客运飞行部副部长顾南亭与飞行员程霄两人一同成长的职场励志故事。两人的性格充满对抗性,剧情也在这种性格张力中层层深入地写出两人在工作与性格的碰撞中不断历经挫折而不悔,最终在事业爱情双丰收而走向成熟。剧作聚焦飞行员这一独特职业,表现了其鲜为人知的痛苦、挫折、艰辛与荣耀,既具有揭秘性,又充满励志色彩,是近年来较为优秀的职场剧作。

悬疑剧是近年来流行的叙事类型,剧作通过制造故事悬念,令剧作故事情节百转千折,人物命运扑朔迷离,剧情也因此在不断地反转中给予观众一种紧张得近乎窒息的审美快感。悬疑剧可以涵盖扫黑、反腐、刑侦等多种亚类型,2023年的热播剧《狂飙》通过20年的长时间跨度,以扫黑悬疑的类型叙事,深刻阐释了扫黑行动中的黑白冲突和人性的错综复杂。剧情采用三幕式结构,逐步交代背景、设置冲突和解决冲突,通过三个时间点的设置,展示20年间的时代变迁和主要角色的变化。剧作成功地塑造了安欣与高启强一正一反两个角色,在长达20年的较量中,安欣以义无反顾的“轴”的性格,失去了亲情、友情和爱情,从一个年轻活泼的小伙子成了两鬓白发的中年人,凸显了我国公安干警扫黑历程的艰辛与牺牲精神。与此同时,剧作细腻地演绎了高启强从一个卖鱼摊的老实人在黑恶势力的欺压下逐步以恶制恶的历程,尤其在面对黑恶势力的挑衅而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高启强那句台词,“告诉老墨,我想吃鱼了”,以“吃鱼”隐喻暴力行动,既无奈,又以暴制暴,令人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可以说,《狂飙》对人性的深刻揭示,突破了传统类型剧非黑即白的脸谱化塑造,将国产扫黑剧的艺术水准推向了新的高度。

《漫长的季节》则是一部生活悬疑剧,由辛爽执导,集合范伟、秦昊、陈明昊等实力派演员的演技碰撞,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关于人性、命运和救赎的复杂故事。该剧不仅是一个普通人在时代大潮中挣扎求存的挽歌,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与心理探索。剧中的三条叙事线索紧密相连,讲述了前火车司机王响、他的妹夫龚彪以及前刑警队长马德胜追寻真相的故事。一个发生在20年前的凶案,不仅夺走了王响的儿子王阳的生命,也让每个角色长期困于过去的阴影之中。《漫长的季节》的另一个亮点是对时代背景的深刻洞察。它不仅仅是个人故事的叙述,更是一个时代缩影。剧中所展现的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挣扎,是对那个时代的直观反映。[6]剧作以喜剧手法编织悬疑悲剧故事,独特的时间处理和跨时空叙事结构引发广泛瞩目,彰显了前瞻性、实验性和探索性。《平原上的摩西》改编自东北作家群体代表双雪涛的同名小说,小说以多重第一人称视点,讲述发生在东北老工业区横跨两代人的连环抢劫凶杀悬案的始末,并以悬案作为串联时代裂隙的线索,在碎片化、个体化的记忆中拼凑出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与时代发展的历史震动。该剧以慢悬疑和电影感,在一众强调节奏、推理、剧情、悬念的悬疑类型剧中,打开了讲述悬疑故事的另一种可能性。

电视剧《三体》改编自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汪淼和史强等在调查科学家自尽事件过程中,逐步发现叶文洁的红岸往事和三体文明正准备入侵地球的真相,并在最后坚定信念、重燃希望,准备坚持抗争三体人的科幻故事。继2019年《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电影的科幻元年之后,《三体》可谓开辟了中国科幻剧元年。剧作采用“悬疑+科幻”的叙事范式,以悬疑开局,以案件作为情节线索,逐步引导观众沉浸式入戏,用现实感的伪装带领观众没入未知氛围之中。[7]为了展示横跨千年和两个星球文明的多重场景,主创队伍聘请专业科学顾问团队,对“古筝行动”的呈现画面进行计算,潜心四年完成复杂晦涩的科学场景的视觉转换,从而生成逼真的“宇宙闪烁”“三日凌空”奇观,“三颗太阳运转规律的不可知”和“质子的多维展开”,又以严密完整的科学解释搭建起坚实的道路预测,给观众带来心灵震撼。剧版《三体》在中国科幻剧领域的拓荒,为《三体》IP的建设打下坚实一步,也为国产科幻影视今后的发展,积累了重要经验。

随着社会对性别平等的关注日益增加,女性主义思潮在文化产业中的影响力逐渐显现,尤其在电视剧创作领域。2023年的剧集通过对女性角色的细致勾勒与“她题材”内容的深化,从多个维度展现女性在社会中的多元身份与挑战,同时反映了社会对女性议题认识的深化和转变。[8]《去有风的地方》通过女性视角探讨都市人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心理状态与需求,以及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的心灵治愈。剧作中女主人公的旅程,不仅是一次向外的逃离,更是向内的自我发现和疗愈。《不完美受害人》则将视角聚焦于女性在职场和社会中所面临的骚扰、侵犯、家庭暴力等问题,展现了女性在抵抗不公与追求自我尊严过程中的勇气与坚持。[9]该剧不仅在内容上突破了传统的女性形象塑造,更在深度上触及对当代社会性别议题和人性困境的反思,展现“她题材”的深化与成熟。《外婆的新世界》(姜秀琼,2023)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多重角色和复杂命运。这些剧集不仅丰富了女性角色的层次和深度,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个体成长、梦想追求与社会责任的新期待。

2023年国产电视剧通过更加真实、多元的女性形象和故事,这些“她题材”剧集不仅丰富了电视剧的艺术表现,也促进了社会对于性别平等、女性自我价值实现的深入讨论与反思,展示了女性叙事在当代中国电视剧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当代电视剧中女性叙事的重要转变与发展。

三、传播新变与文旅融合

2023年,中国电视剧传播业态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台网合作的深化、长视频平台的盈利转型,以及剧场化、单元化排播模式的广泛应用,共同营造了一个更加多元和创新的传播生态。由于卫视平台广告收益的急剧缩水,其购剧能力下滑,从客观上影响了头部剧集的生产和播出空间,各大卫视与央视之间的差异化播出策略,愈发明显,各大卫视为了节约成本,通过引入二轮、多轮剧目及调整排播策略,与央视平台、视频形成差异化互补,以此构建阶梯式的放映链条。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传统电视台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策略,也体现了电视传媒生态对多样化内容需求的响应。

与此同时,长视频平台盈利能力的增强和剧场化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推动电视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等平台的成功转型,不仅为行业提供了新的盈利模式,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和专业化的观看体验。例如,这些平台通过“一剧一格”的“X剧场”、喜剧板块的“板凳单元”与轻议题板块的“萤火单元”等创新排播方式,有效满足了观众对多样化内容的审美需求,同时也为剧集的品质和特色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此外,优酷与TVB、TVBC的合作案例,尤其是《新闻女王》的成功,标志着内地平台与中国香港制作公司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腾讯视频与导演王家卫在《繁花》项目上的合作则不仅展现了对艺术价值的深度追求和尊重,也彰显了深刻的市场洞察力。这种合作模式为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成功探索。跨地域合作不仅为中国电视剧市场带来新的内容和观看体验,也展示了内地和香港在电视剧制作和传播上的互补优势,为未来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此外,《新闻女王》和《繁花》不仅为电视剧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后续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还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高质量艺术作品的诞生,推动中国电视剧市场的艺术创新和品质提升。

为拓展电视剧的投融资渠道,2023年影视作品日益注重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给地方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现象不仅推动了取景地的文旅消费增长,还形成了以热门剧集为引擎的新传播模式。例如《追光的日子》(韩天,2023)在惠州取景,不仅促进了当地文旅消费超过18万元,还带动了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的双重增长。①《长月烬明》(鞠觉亮,2023)的播出更是带动了蚌埠“五一”旅游收入高达14.94亿元,相比2019年大幅上涨319.66%。①这种电视剧与旅游融合的模式,拓宽了电视剧的投融资空间,成功塑造了地方品牌形象,增加了地方的经济收益,从而形成双赢格局。又例如,《新闻女王》的热播使中国香港的格仔山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而《偷偷藏不住》(李青蓉,2023)的影响力则显著提升了其网络小说的订阅量,达到了惊人的1876%增长。②广东省惠州市针对《追光的日子》的热播,更是推出了4条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利用电视剧的影响力,为城市旅游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结语

2023年,中国电视剧产业不仅在题材创新和类型丰富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坚持文化自信、守正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电视剧作为重要的文化产品和传播媒介,它不仅为观众提供了高质量的娱乐内容,更成为推动文化旅游发展的新引擎。随着影视作品与文旅产业的深入融合,一种更加多元化、立体化的电视剧传播格局正在形成,这将为中国电视剧的生产与创作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潘丹丹,王天翼.“新时代重大主题电视剧高质量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J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3(02):107-112.

[2]冷成琳.马继红:创作《鲲鹏击浪》的过程像“滚石上山”[ J ].中国广播影视,2023(12):29-33.

[3]范志忠,陈旭光.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23[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3:51,317-318.

[4]钱春莲,邱宝林.浪漫青春与时代精神的共振——评电视剧《梦中的那片海》[ J ].当代电视,2023(09):27-31.

[5]李道新.王家卫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 J ].当代电影,2001(03):28-35.

[6]王馥沁,潘玥.当东北作为隐喻:论电视剧《漫长的季节》的地域书写与跨域共鸣[ J ].电影评介,2023(13):95-98.

[7]电视剧《三体》研讨会[ J ].中国电视,2023(05):115-116.

[8]范志忠,陈笑.现实映射与类型多元:2023年中国电视剧年度综述[ J ].电影文学,2024(01):11-17.

[9]赖黎捷,颜春龙.真实幻象与自我困境:心理现实主义及其结构性矛盾——评电视剧《不完美受害人》[ J ].当代电视,2023(10):39-44.

①参见:影旅融合,激活县域经济的新“燃料”[EB/OL].(2024-05-22)[2024-05-2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9719824499702011&wfr=spider&for=pc.

①②参见:影旅融合,激活县域经济的新“燃料”[EB/OL].(2024-05-22)[2024-05-2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9719824499702011&wfr=spider&for=pc.

【作者简介】 范志忠,男,福建建阳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影视创作与批评研究;陈 笑,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影视创作与批评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电视剧创作现状与传播范式研究”(编号:22VRC131)阶段性成果。